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专栏要告诉你一个特别重要的秘密:我们如何建立一个研究中国的坐标系。你有了这个坐标系,就更容易看清此时此刻的盛世或者阴暗。
研究中国的方法,大抵而言有两种:横向的与纵向的。
1948年,在中国游历长达16年之久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出版《美国与中国》一书,这是第一部以比较研究的办法、系统性地考察中国问题的名著。当他出版此书的时候,美国已崛起为全球第一强国,中国则被称为“东亚病夫”。而如果把钟表拨回到一个多世纪前,世界竟是那么的陌生:在182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为3.81亿,美国为1000万人;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也相差18倍,两国几乎不在同一个竞争层面上。
费正清的研究价值正在于,他把对中国的考察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并因此得出了很多有创见性的结论和命题,譬如他在考察中国工商阶层时,便敏锐地设问:“美国人迫切想得出答案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商人阶级不能冲破对官场的依赖,以产生一股独立的创业力量呢?”到1983年,《美国与中国》的第四版修订出版,费正清仍然继续着这样的研究视角,他写到:“人民共和国内部的革命过程,最好作为两场革命来理解,一场是经济方面的,另一场是社会方面的,这两场革命有时互相配合,有时则互相抵触。为发展经济而进行的斗争,我们一般都能懂得,但社会方面的改造却同美国大异其趣,令人难以理解。”
与费正清的研究方法相呼应,同时期的一些中国学者则以纵向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观察。早在1931年,李四光在一篇题为《中国周期性的内部冲突战》的论文中,以时间为轴,提出了中国和平与动乱的周期性。根据他的计算,中国历史可以“很方便”地划分成每800年为一单位的周期。每个周期都以短命的然而在军事上却很强大的王朝开始。其后是500年的和平,中间有一次改朝换代,接着是一系列的战乱。结果,首都即从北方迁往南方。然后,北方与南方脱离,南北形成对峙局面。这时,外来民族入侵,整个周期便告结束。历史于是又开始重新循环。中国又一次统一在中国人手中,文化又开始繁荣起来。
与李四光同期的民国学者傅斯年则有更短的兴衰周期说,根据他的观察,中国只要有70年稳定期,必定重获大繁荣,从秦末大乱到文景之治,从隋文帝统一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从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到范仲淹一代的中兴,期间均不过两三代人,“康乾盛世”则是这一周期的再次重演。
到了近世的1990年代,唐德刚提出了“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间出现两次转型,即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历时约300年,实现了从封建制向帝制的转型,此次转型是自动的、内部矛盾运行的结果。
第二次大转型,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的辛亥革命,是从帝制转型为民治,此次转型是受外来刺激而行,是被迫的。每一次转型都有一个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甚至会发生倒退回流的“三峡阶段”。在他看来,第二次转型的时间至少为200年,也就是说,到2040年前后方能基本完成。因此,当今之中国,正处在“历史的三峡”中。
从费正清到唐德刚,分别从横向及纵向两个维度,构架出了一个研究中国问题的坐标系。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近当代中国的全部历史,既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自身衍变的结果,若缺其一,皆不得苟全。而其未来的前途,既不可能是全盘西化,也不可能是拒绝普世规律的内向式演进。所谓的中国式道路,其本质上就是一次痛苦的、双向妥协的过程。
研究中国的方法,大抵而言有两种:横向的与纵向的。
1948年,在中国游历长达16年之久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出版《美国与中国》一书,这是第一部以比较研究的办法、系统性地考察中国问题的名著。当他出版此书的时候,美国已崛起为全球第一强国,中国则被称为“东亚病夫”。而如果把钟表拨回到一个多世纪前,世界竟是那么的陌生:在182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为3.81亿,美国为1000万人;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也相差18倍,两国几乎不在同一个竞争层面上。
费正清的研究价值正在于,他把对中国的考察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并因此得出了很多有创见性的结论和命题,譬如他在考察中国工商阶层时,便敏锐地设问:“美国人迫切想得出答案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商人阶级不能冲破对官场的依赖,以产生一股独立的创业力量呢?”到1983年,《美国与中国》的第四版修订出版,费正清仍然继续着这样的研究视角,他写到:“人民共和国内部的革命过程,最好作为两场革命来理解,一场是经济方面的,另一场是社会方面的,这两场革命有时互相配合,有时则互相抵触。为发展经济而进行的斗争,我们一般都能懂得,但社会方面的改造却同美国大异其趣,令人难以理解。”
与费正清的研究方法相呼应,同时期的一些中国学者则以纵向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观察。早在1931年,李四光在一篇题为《中国周期性的内部冲突战》的论文中,以时间为轴,提出了中国和平与动乱的周期性。根据他的计算,中国历史可以“很方便”地划分成每800年为一单位的周期。每个周期都以短命的然而在军事上却很强大的王朝开始。其后是500年的和平,中间有一次改朝换代,接着是一系列的战乱。结果,首都即从北方迁往南方。然后,北方与南方脱离,南北形成对峙局面。这时,外来民族入侵,整个周期便告结束。历史于是又开始重新循环。中国又一次统一在中国人手中,文化又开始繁荣起来。
与李四光同期的民国学者傅斯年则有更短的兴衰周期说,根据他的观察,中国只要有70年稳定期,必定重获大繁荣,从秦末大乱到文景之治,从隋文帝统一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从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到范仲淹一代的中兴,期间均不过两三代人,“康乾盛世”则是这一周期的再次重演。
到了近世的1990年代,唐德刚提出了“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间出现两次转型,即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历时约300年,实现了从封建制向帝制的转型,此次转型是自动的、内部矛盾运行的结果。
第二次大转型,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的辛亥革命,是从帝制转型为民治,此次转型是受外来刺激而行,是被迫的。每一次转型都有一个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甚至会发生倒退回流的“三峡阶段”。在他看来,第二次转型的时间至少为200年,也就是说,到2040年前后方能基本完成。因此,当今之中国,正处在“历史的三峡”中。
从费正清到唐德刚,分别从横向及纵向两个维度,构架出了一个研究中国问题的坐标系。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近当代中国的全部历史,既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自身衍变的结果,若缺其一,皆不得苟全。而其未来的前途,既不可能是全盘西化,也不可能是拒绝普世规律的内向式演进。所谓的中国式道路,其本质上就是一次痛苦的、双向妥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