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汽车后门内板转角起皱成因与解决方法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本文中,重点对汽车后门内板转角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所出现的起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某车型后门内板的冲压成形模型进行了建立,并以此为例度其的工艺性展开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其起皱的问题提出了3个方面的优化方案,经过有限元分析,其优化后的产品为出现起皱问题,证实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实际冲压所得的产品质量,满足了生产要求。
  [关键词]后门内板;冲压成形;起皱;拉延筋;工艺补充
  中图分类号:U463.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078-02
  引言
  不等厚(拼焊板)、形状复杂、尺寸大等是车门内板的主要特点,其是属于大型车身覆盖件,其对冲压工艺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冲压过程中,进行会出现汽车车门内板起皱及开裂的现象,该现象严重的影响汽车品牌工艺水平对汽车品牌工艺水平的认可。然而,在当前我国市场上已有车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车门内板起皱缺陷,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通过以某车型后门内板作为研究对象,对车门内板转角起皱原因通过CAE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据分析结果,对所出现的转角起皱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解决处理方法,最后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试验验证。
  1、工艺分析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1.1 后门内板工艺性分析
  如图1所示,其为某汽车后门内板的三维零件结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改产品外观整体结构特征起伏较大,轮廓形状复杂,A、B两处成形深度深,从而导致改部位的拔模角度较小,此外,改零件的截面高度方向急剧变化,毛坯大部分时间在冲压过程中是处于悬空状态的,极易造成此处出现起皱以及開裂的风险。C处极易出现拼焊线撕裂的情况发生,其主要的原因是此处的拼焊线极为靠近圆角处,应力与板料厚度发生了急剧变化。中间区域D处,属于胀形变形,其由于此处结构复杂,并且也无法在相邻区域得到材料补充,极易发生开裂。从生产成本及效率考虑,由于该零件不具备自对称性,采用左右后门内板共模生产,其工序为整形及翻孔、落料、冲孔侧冲孔、拉延、修边及冲孔以及分离。
  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DX54D+ZF拼焊板材料为办研究中标零件所采用的材料,其厚度为0.7/1.4mm,详细的该材料的力学性能见表1。依据前期CAE软件与经验分析,从而确定该毛坯尺寸为2100mm×[410/1.4,935/0.7]mm。
  产品后续工序的安排以及成形性会受到产品冲压方向的合理确定的影响。为了遵循后续修边冲孔的可行性以及最小拉延深度原则,并对共模生产方案展开充分的考虑,从而对该后门内板的冲压方向进行了确定,其为车身+Y向,如图2所示。
  针对于工艺补充来讲,其是在零件的基础上添加的那部分材料,其主要是为了可以顺利拉延成形出合格的制件,在拉延成形后,还是需要将工艺补充部分切除掉的。拉延成形的各项工艺参数、零件成形质量、毛坯料的尺寸等一系类指标,都会直接受到工艺补充设计的合理性的影响。针对于压料面来讲,,其是汽车覆盖件的拉延成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工艺补充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单曲率曲面是后门内板压料面的主要形式,为了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急剧变化,在对压料面进行制作时,尽可能的要保证其的形状接近产品形状。此外,将内板局部的法兰面作为压料面,可以有效的降低零件的拉延深度。如图3所示,其为后门内板建立的工艺补充模型。
  通过借助AutoForm分析软件,有限元分析选用了自适应网格方法、Hill材料模型以及EPS-5壳单元进行模拟分析,压边力为1000kN、摩擦系数为0.15,并采用了虚拟拉延筋,单动拉延为本研究的拉延方式。如图4所示,其为创建好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2、后门内板拉延模拟结果分析
  在实际的实践中,通过多次的对拉延筋的作用力与坯料形状进行了调节,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出最优的分析结果,详细情况见图5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拉延结束后,后门内板转角处的减薄量是处在安全范围之内的,并且,产品的开裂风险基本不存在。要想实现起皱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必须要保障内板的起皱指在0.03以内,这是依据起皱判定准则得不的数据。如图6所示,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门内板两个转角的起皱指数,均保持在0.03以内,(除工艺补充区域外),由此,从理论上讲,起皱风险是处于可控制状态的,然而,因为Auto-Form软件算法的原因,起皱现象在拉延完成后,会被部分抹平而忽略掉,但是,被抹平忽略掉的部分起皱想象,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延续到最后,从而造成产品完成之后,起皱或者波纹现象在产品上存留,并且肉眼可见。所以,对板料成形过程必须要进行分析。如图7所示,其为拉延距离到底前5mm时的板料状态,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严重的波浪起皱现象出现在两个转角处,由此可以得知,在实际生产中,该起皱并没有被压平,因此,必须对产品结构与工艺在同步工艺设计阶段,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薄板料区域与厚板料区域相比较而言,其起皱的趋势相对较弱,由此可以说明,抗起皱能力较强的是厚板料。
  3、转角起皱原因分析及对策
  3.1 拉延筋的优化
  要想实现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合理预防对策与建议,并制定出解决和控制转角处起皱缺陷的佳工艺处理方法,就必须要先从查找造成起皱的根本原因所在,如图8所示,其是一个后门内板转角截面,通过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出,后门内板转角截面深度急剧变化,呈现出类似带法兰的圆筒件拉深情况的形式,由此可以对其产生起皱缺陷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断定,其是属于压应力起皱类型。
  初步的断定只是一个大体的推测,为了可以更加准确的判定起皱类型,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对转角的应力分布进行探析。如图9所示,其为拉延到底前30mm的主应力方向,在本图像中,通过在其的垂直方向(X向)与沿着皱纹方向(Y向)进行取点分析,各对其取10个点。如图9所示,其为正应力值分布图,读图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方向的应力正在对板料进行施压,其中,应压力(负值)是垂直于皱纹方向的应力,从图中我们看出,其是垂直于皱纹方向。   通过对转角两侧的拉延筋阻力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对皱纹垂直方向的压应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转角成形深度大,其侧壁拔模角由于受到车身结构及功能的限制,其角度比较小,如果将转角两侧的拉延筋阻力进行任意的增大,极易导致其发生开裂情况发生。因此,在拉延筋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皱纹垂直方向的阻力、外圈拉延筋采用八字形式、设置双筋、降低压应力值、控制材料的流动,在平面内,以此来促使板料受力较均匀,从而实现对起皱趋势进行有效的抑制。如图10所示,其为运用了八字筋前后转角两侧的拉延状态,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的流动,因为运用了八字筋的处理方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明显的改善了转角起皱趋势。
  3.2 工艺补充的优化
  如图11所示,其为成形工具与拉延距离到底前30mm板料的截面。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B两点中间板料,与凹模接触只有在C、D两点处有接触,并且,与凸模为发生过接触,如图虚线所示,在冲压Z向中,该段板料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其是处于悬空失稳状态下的,因此,在其状态下,拉延过程中,极易造成Z方向出现失稳起皱。
  通常情况下,针对于此种Z向失稳起皱的缺陷,一般会在工艺补充增加拉延余肉的工艺方法进行解决,以此来对板料在拉延过程中的Z向自由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也对该处工艺补充线长进行了相应的增加,从而起到良好的“吸皱”作用。如图12所示,其为拉延距离到底前30mm,在原来工艺参数基础上增加拉延余肉后的截面,读图我们可以看出,板料并未在Z向出现波浪起伏的状况发生,由此可以说明,失稳得到有效的控制。如图13所示,其为到底前5mm板料的状态,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拉延余肉的情况得到了显著的优化。(与图7相比较)。
  3.3 产品结构的优化
  以上素叙述的两种调整车门内板转角起皱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工艺上作为使用的两种方式,但是,车门内板转角开裂,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正对与此问题来讲,其主要是因为内板成形深度大,此外,转角处侧壁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车身结构的限制,为了可以确保转角不产生开裂情况的发生,在产品结构会做出合理的优化,但是,这样会影响到起皱问题的改善手段,因此,起皱问题的解决优化方法必须要适当的做出让步,但是并不是代表着对其完全的消除。如图14所示,其为将吸皱凹槽设计入产品起皱区域中,通过增加产品局部线长,以此来对车门内板转角起皱缺陷进行改善。
  从以上的3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了其的解决与优化方案,并通过运用相关的CAE仿真模拟软件,对其进行准确的仿真分析,依照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内板转角的起皱趋势得到控制。
  4、试制验证
  通过对后门内板转角起皱缺陷的前期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本研究着重的从拉延筋优化、工艺补充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这3个方面进行了改善,在经过运用相关的CAE仿真模拟软件,对其进行准确的仿真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指导冲压制造调试,选取最佳的艺处理方法,最终快速调试出合格零件,由此解决了后门内板转角起皱缺陷,其所制成的产品质量满足生产需求,质量良好。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通过优化工艺补充、拉延筋、产品结构等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了解决,通过试制验证对前期的优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化处理方式對后门内板转角起皱起到了较好的改善,提高并满足了产品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琪.乘用车地板通道零件回弹及起皱特性分析[J].锻压技术,2015,40(6):34-3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建立能够涵盖管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多阶段的优化模型,将是今后天然气管网优化问题的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 系统 优化  中图分类号:TD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117-01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天然气管网系统最优化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  国内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
期刊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从学科理论分析,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学科,它既遵循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又是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出发的工程项目人力资源。本文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对加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施策略,对提高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铁路;人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123-01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蒸发,主要将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原液(主要成分为NaOH)通过蒸发器和闪蒸器加热提高浓度,其中蒸发器和闪蒸器的液位检测为整个蒸发系统自动控制的核心。然而由于蒸发器和闪蒸器为密闭容器、原液成分非常复杂、原液温度较高、蒸发器酸洗较为频繁,导致酸洗频繁的
期刊
[摘 要]定向井就是使井眼轨迹沿着预先设计的井斜和方位钻达目的层的钻井方法,定向井技术可以使地面和地下条件受限制的油气资源得到经济、有效的开发,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降低钻井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油田埋藏在高山、城镇、森林、沼泽海洋、湖泊、河流等地貌复杂的地下,或井场设置和搬家安装碰到障碍时,通常在他们附近钻定向井。所以对大斜度定向井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石油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亟需高度引起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对加工大面积多槽超薄零件时,如何保证它的加工精度从而达到客户的要求,我们首先进行了工艺分析,分析出影响加工质量及进度的各方面因素,然后通过设计工装使零件的各个点受力均匀;减少机床的热变形及措施;改进刀具,减少刀具的描摹作用;合理的选择进给量、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设计能正确指导生产的工艺方案及过程。通过上述方案,产品最终经三坐标检测各项尺寸全部合格,满足了客户的要求,从而成功地
期刊
[摘 要]及时的对底板承压水突水进行预测对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矿井的水文地质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对工作面长度与底板承压水突水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值模拟;底板破环深度;底板突水  中图分类号:TD82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125-02  1.1 含水层特征  本矿井L7灰岩水和L8灰
期刊
[摘 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具体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程中,需要注意加强对若干策略的设计与研究。本文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档案信息化的涵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需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做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道路桥梁建设是国家基础性土木工程建设,是缓解交通、促进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一些工程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随着车辆通行压力的增加,可能出现塌陷等严重事故,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伤害,为了预防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如何进行施工处理技术来使其得到控制,这是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共同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将对其展开阐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病害处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中的土木工程涉及到各个建造环节,从原材料的准备及在工程中的使用,设备的维护及运行等。所以,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使工程的建设与业主的要求更加符合,工程质量更加良好。基于此,文章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中图
期刊
[摘 要]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皮带运输机的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的特性是目前我國煤炭生产采用的主要运输设备之一。随着煤矿设备自动化的提高和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实施,原来的皮带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对其不断地改进,创新和推广煤矿皮带机变频器节能技术。变频器节能技术不仅能降低能耗,而且可以延长皮带机的使用寿命,是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