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也随势开展。如何应对教学改革浪潮,在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并存的环境下,怎样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是大学生课堂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教学理论进行理性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探索了联通虚拟与现实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设计方案,旨在探讨高校教学中如何发挥虚拟和现实教学的功能,实现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虚拟教学;现实教学;教学设计;平面广告设计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表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与现实相关的情境中;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建构主义强调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2.联通主义理论
联通主义是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教授乔治·西蒙斯2005年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提出的。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即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联通主义成为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适合当前社会需求和社会变化的学习理论。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单靠灌输知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新知识的需求,通过网络储存和传递检索来储存和获取知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联通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优化学习者的内外网络。
3.虚拟与现实教学
虚拟,其名词释义为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情况,凭想象编造的事物,亦可解释为由高科技技术实现的仿实物或者伪实物的技术,不是以传统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新型信息互动方式。虚拟教学则赋予了虚拟和教学新的概念和特征。在网络服务、电子服务和数据交换等虚拟空间功能作用下,虚拟教学成了超越传统教学区域界限的新型空间,其影响甚至改变了现实的教学环境。自2003年至今,慕课、微课、虚拟教学网站等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学习热潮,这种特殊形式可以发生在任何的虚拟现实或者虚拟教室中,通过因特网提供各种服务,如网上课程、网上辅导、网上训练及职业发展和指导。一方面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育核心制度的功能上的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教育实施者通过建立联盟和合作关系而形成的。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建构新的教学关系和方式上的认同。
二、基于虚拟与现实的教学方案设计
1.建立多元分解、联通融合的课题体系网络
依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继续学习。该理论中的个人若泛指个体,既可是个人,也可是一门课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以该课程为起点,其知识组成一个网络,这种网络又向其他课程辐射,同时其他课程知识又可能反馈给该课程。以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为例,如图1中所示,一幅平面广告作品的创作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其他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是相互的,课题体系网络的建立需要找到每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并将这种关联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例如,平面广告设计与影视广告设计制作课程,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在设计要素上确实有部分重合,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也能实现融合,即在线下进行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以影视形式实现线上平面广告作品的分享,影视形式画面丰富,视听效果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定反客为主、虚拟灵活的教学情境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这说明相互合作交流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合作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在当今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鲜有尝试真正的教学角色互换,学生本身也不想使自己处于主体的位置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学生懈怠或者害怕交流,教师懒于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学生坐于台下的情境等,这也是现实课堂教学的体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偶尔地反客为主,这需要教师先设定一种情境,在这个新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更加轻松,效率更高。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虚拟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互动多媒体、实验、工具利用、游戏设计等都是互联网上虚拟教学的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环节中,可设计两套多媒体课件,一套用于现实课堂教学,一套用于网络虚拟教学,该课件除了有现实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外,还增加了大量的互動练习,包括创意训练、经典案例、作品展示、常用网站、赛事信息、互动测试等环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甚至自己设计以教学知识为元素的小游戏并分享到网络上,形成了有效的互动。
3.寻求激发兴趣、寓学于乐的教学途径
美国广告人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了消费心理模式AIDMA法则。此法则总结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的心理过程。消费者先是注意商品及其广告,对那种商品感兴趣,并产生一种需求,最后是凭记忆采取购买行动。同样是传播活动的教学活动,在研究教学信息接收者——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中可参考此法则。教师设定了灵活多样的虚拟教学情境,如果没有激发学生参与的载体或者途径,再好的教学内容都会事倍功半。在大学生群体移动设备上网目的调查中显示,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表示会上网浏览咨询,有接近6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网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39.58%的人每天平均用60~100分钟上网阅读资料。在了解了大学生群体对该媒体的接触频率之外,还应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思考方式、行为和表达方式以及喜欢的话题。将教学的知识转变成话题投放在接触频率高的平台上,使教学传播效果更加有效。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可与学生共同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内容植入。这种联通现实与虚拟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图文编排能力,使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虚拟与现实联通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1.学习者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常常是学生,但在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反馈的时候,教师又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基于联通虚拟与现实的教学设计,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新的师生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探究学习内容。例如,微课是近年来各大高校教师采用微视频讲授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随着网络微课的增多,微课也渐渐失去了新颖性,除了教学平台从现实变为虚拟,教学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得到灵活调整。微课不仅可以由教师去构思与制作,更应该支持学生创作。微视频中的主体是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
2.定位精准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虚拟教学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设计学习资源之初首先要明确目的,找准学习资源的目标受众是谁,他们在生活、学习方式,心理、态度、行为方面有什么特征。然后分析适合的目标受众的资源类型,以何种媒体方式呈现,提供何种学习服务,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将学习资源设计细化到每个可能影响资源设计的过程中,做到精准合理的定位。
3.策略化
教学的策略化,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制订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教学策略要求教学结构功能的整合性,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扯到其他的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時,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要素。在虚拟与现实联通的教学设计中,不能将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分割开来,两种教学方式应相辅相成。现实教学的特点是将知识系统化,虚拟教学的特点在于将系统化的知识内容细化拆分为简短的微内容,知识单元小,结构化明显,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四、结语
高校的现实教学和虚拟教学建立在不同的教学空间中,属于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虚拟的教学情境是对现实教学情境的模拟和再造,虚拟教学和现实教学结合能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现实教学注重战略性,虚拟教学更强调战术性。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传播载体,灵活多样的教学平台也需要灵活的教学策略,如果不能以变应变,便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教学之间的真正联通。
参考文献:
[1]王大勇.基于工作流程的课题式教学设计与探索[J].装饰,2010(6).
[2]李征.网络背景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大舞台,2012(2).
关键词:虚拟教学;现实教学;教学设计;平面广告设计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表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与现实相关的情境中;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建构主义强调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2.联通主义理论
联通主义是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教授乔治·西蒙斯2005年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提出的。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即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联通主义成为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适合当前社会需求和社会变化的学习理论。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单靠灌输知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新知识的需求,通过网络储存和传递检索来储存和获取知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联通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优化学习者的内外网络。
3.虚拟与现实教学
虚拟,其名词释义为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情况,凭想象编造的事物,亦可解释为由高科技技术实现的仿实物或者伪实物的技术,不是以传统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新型信息互动方式。虚拟教学则赋予了虚拟和教学新的概念和特征。在网络服务、电子服务和数据交换等虚拟空间功能作用下,虚拟教学成了超越传统教学区域界限的新型空间,其影响甚至改变了现实的教学环境。自2003年至今,慕课、微课、虚拟教学网站等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学习热潮,这种特殊形式可以发生在任何的虚拟现实或者虚拟教室中,通过因特网提供各种服务,如网上课程、网上辅导、网上训练及职业发展和指导。一方面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育核心制度的功能上的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教育实施者通过建立联盟和合作关系而形成的。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建构新的教学关系和方式上的认同。
二、基于虚拟与现实的教学方案设计
1.建立多元分解、联通融合的课题体系网络
依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继续学习。该理论中的个人若泛指个体,既可是个人,也可是一门课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以该课程为起点,其知识组成一个网络,这种网络又向其他课程辐射,同时其他课程知识又可能反馈给该课程。以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为例,如图1中所示,一幅平面广告作品的创作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其他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是相互的,课题体系网络的建立需要找到每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并将这种关联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例如,平面广告设计与影视广告设计制作课程,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在设计要素上确实有部分重合,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也能实现融合,即在线下进行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以影视形式实现线上平面广告作品的分享,影视形式画面丰富,视听效果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定反客为主、虚拟灵活的教学情境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这说明相互合作交流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合作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在当今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鲜有尝试真正的教学角色互换,学生本身也不想使自己处于主体的位置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学生懈怠或者害怕交流,教师懒于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学生坐于台下的情境等,这也是现实课堂教学的体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偶尔地反客为主,这需要教师先设定一种情境,在这个新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更加轻松,效率更高。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虚拟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互动多媒体、实验、工具利用、游戏设计等都是互联网上虚拟教学的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环节中,可设计两套多媒体课件,一套用于现实课堂教学,一套用于网络虚拟教学,该课件除了有现实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外,还增加了大量的互動练习,包括创意训练、经典案例、作品展示、常用网站、赛事信息、互动测试等环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甚至自己设计以教学知识为元素的小游戏并分享到网络上,形成了有效的互动。
3.寻求激发兴趣、寓学于乐的教学途径
美国广告人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了消费心理模式AIDMA法则。此法则总结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的心理过程。消费者先是注意商品及其广告,对那种商品感兴趣,并产生一种需求,最后是凭记忆采取购买行动。同样是传播活动的教学活动,在研究教学信息接收者——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中可参考此法则。教师设定了灵活多样的虚拟教学情境,如果没有激发学生参与的载体或者途径,再好的教学内容都会事倍功半。在大学生群体移动设备上网目的调查中显示,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表示会上网浏览咨询,有接近6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网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39.58%的人每天平均用60~100分钟上网阅读资料。在了解了大学生群体对该媒体的接触频率之外,还应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思考方式、行为和表达方式以及喜欢的话题。将教学的知识转变成话题投放在接触频率高的平台上,使教学传播效果更加有效。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可与学生共同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内容植入。这种联通现实与虚拟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图文编排能力,使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虚拟与现实联通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1.学习者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常常是学生,但在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反馈的时候,教师又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基于联通虚拟与现实的教学设计,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新的师生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探究学习内容。例如,微课是近年来各大高校教师采用微视频讲授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随着网络微课的增多,微课也渐渐失去了新颖性,除了教学平台从现实变为虚拟,教学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得到灵活调整。微课不仅可以由教师去构思与制作,更应该支持学生创作。微视频中的主体是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
2.定位精准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虚拟教学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设计学习资源之初首先要明确目的,找准学习资源的目标受众是谁,他们在生活、学习方式,心理、态度、行为方面有什么特征。然后分析适合的目标受众的资源类型,以何种媒体方式呈现,提供何种学习服务,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将学习资源设计细化到每个可能影响资源设计的过程中,做到精准合理的定位。
3.策略化
教学的策略化,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制订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教学策略要求教学结构功能的整合性,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扯到其他的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時,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要素。在虚拟与现实联通的教学设计中,不能将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分割开来,两种教学方式应相辅相成。现实教学的特点是将知识系统化,虚拟教学的特点在于将系统化的知识内容细化拆分为简短的微内容,知识单元小,结构化明显,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四、结语
高校的现实教学和虚拟教学建立在不同的教学空间中,属于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虚拟的教学情境是对现实教学情境的模拟和再造,虚拟教学和现实教学结合能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现实教学注重战略性,虚拟教学更强调战术性。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传播载体,灵活多样的教学平台也需要灵活的教学策略,如果不能以变应变,便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教学之间的真正联通。
参考文献:
[1]王大勇.基于工作流程的课题式教学设计与探索[J].装饰,2010(6).
[2]李征.网络背景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大舞台,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