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夜咏怀①
◎〔唐〕刘禹锡
弥年②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③,幽居④亦见过⑤。
注释
①元和十四年(819),屡遭贬谪的刘禹锡的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
②弥年:即经年,多年来。
③无情故:不问人情世故。
④幽居:隐居,不出仕。
⑤见过:谦辞,犹来访。
译文
多年来一直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回想曾经互相交往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呢?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只有那春色不问人情世故,在我隐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
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
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表现出作者因亲友的去世而颓丧。
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
E.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在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无限感慨,读后令人不得不动情。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咏怀古迹·其五
◎〔唐〕杜 甫
诸葛大名垂①宇宙②,宗臣③遗像肃清高④。
三分割据⑤纡⑥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⑦。
伯仲之间见伊吕⑧,指挥若定失萧曹⑨。
运移汉祚⑩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①垂:流传。
②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③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⑤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⑥纡(yū):屈,指不得施展。
⑦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⑧伊吕:指伊尹、吕尚。
⑨萧曹:指萧何、曹参。
⑩祚(zuò):帝位。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全诗以议论为主,首句就以议论入之,诸葛亮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第二句是面对“宗臣”遗像肃然起敬,描写自己的心情,不是议论句。
B.三分霸业,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处处都在抬高诸葛亮。
C.颔联评价诸葛亮才能功绩,颈联赞美诸葛亮堪比伊尹、吕尚,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这一赞美,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
D.全诗赞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原因是北伐军务繁重,积劳成疾,最終病死五丈原。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志决身歼军务劳”是全诗的最强音,你同意吗?请从思想情感上加以分析。
答:
南乡子①·登京口北固亭②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③。千古兴亡④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⑤万兜鍪⑥,坐断⑦东南⑧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⑨。生子当如孙仲谋⑩。
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
②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③北固楼:即北固亭。
④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⑤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⑥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⑦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⑧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⑨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⑩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译文
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着千军万马,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答:
◎〔唐〕刘禹锡
弥年②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③,幽居④亦见过⑤。
注释
①元和十四年(819),屡遭贬谪的刘禹锡的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
②弥年:即经年,多年来。
③无情故:不问人情世故。
④幽居:隐居,不出仕。
⑤见过:谦辞,犹来访。
译文
多年来一直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回想曾经互相交往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呢?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只有那春色不问人情世故,在我隐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
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
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表现出作者因亲友的去世而颓丧。
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
E.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在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无限感慨,读后令人不得不动情。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咏怀古迹·其五
◎〔唐〕杜 甫
诸葛大名垂①宇宙②,宗臣③遗像肃清高④。
三分割据⑤纡⑥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⑦。
伯仲之间见伊吕⑧,指挥若定失萧曹⑨。
运移汉祚⑩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①垂:流传。
②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③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⑤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⑥纡(yū):屈,指不得施展。
⑦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⑧伊吕:指伊尹、吕尚。
⑨萧曹:指萧何、曹参。
⑩祚(zuò):帝位。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全诗以议论为主,首句就以议论入之,诸葛亮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第二句是面对“宗臣”遗像肃然起敬,描写自己的心情,不是议论句。
B.三分霸业,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处处都在抬高诸葛亮。
C.颔联评价诸葛亮才能功绩,颈联赞美诸葛亮堪比伊尹、吕尚,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这一赞美,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
D.全诗赞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原因是北伐军务繁重,积劳成疾,最終病死五丈原。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志决身歼军务劳”是全诗的最强音,你同意吗?请从思想情感上加以分析。
答:
南乡子①·登京口北固亭②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③。千古兴亡④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⑤万兜鍪⑥,坐断⑦东南⑧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⑨。生子当如孙仲谋⑩。
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
②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③北固楼:即北固亭。
④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⑤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⑥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⑦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⑧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⑨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⑩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译文
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着千军万马,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