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与“汗水”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快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是职前、入职、在职教育的融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在职业教育阶段,而此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着眼点的高低又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最终达到的高度。
  一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是技术型和学科型并存的格局,偏重应用型。应采取改革性措施鼓励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到职业院校任职。而高学历人员应了解当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获得相应实践经验与较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后任教,对于在职教师的进修也应该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增加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增加职业教育与现实工作之间的连接程度。”2014年5月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推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是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技术并举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实践者,改革的希望系于教师,一支优秀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决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21世纪中国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入职前在校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将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面知识的欠缺,往往造成初任教师进入角色和状态稍慢,有的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心理上产生所学无用而又无助的微妙变化,面对现实只能“一头雾水”地在摸索中前行,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发展和提高。由于职业院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缺乏针对新教师的帮扶指导培养计划,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指导的时候,却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致使初任教师大多都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在职教师培训班,是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教育阶段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仅仅依靠这些培训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国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当下各行业高新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扬鞭策马,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才能紧随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处在同样的现状之下,不同的教师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教师是为生活而当教师,因缺少发展的动力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教师则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当教师,他们充满着专业发展的自发性源动力。因此,他们选择专业发展的着眼点自然也不尽相同,而着眼点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最终达到的高度。
  二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职业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知识、技能给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解答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困难与疑惑。其中,人们更认可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这些对于教师的理解,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乃至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了。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示范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赋予教师角色以新的内涵。首先,教师应当是专业人员,需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实践,方能获得或维持教学所需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其次,教师应是发展中的人。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中心。专业成长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再次,教师应是学习者。随着学生获得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来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一个教师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就谈不上指导学生的学习,也谈不上自己的专业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随时都在发展更新,可谓日新月异,固守已有知识和技能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无异于作茧自缚,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教师应是研究者。如果职业院校教师不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就会失去思想和发展的活力。而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则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更有见地。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教育观的改变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提出。时代向教育的挑战不只是数量的扩展或原有教育的修补,而是要求对教育进行重建,要求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新型的教师应是在其专业领域内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把核心定位于“发展”上;而要发展,必须先有“变化”,无变化就永无发展。
  专业发展的两个端点,一个是起点,又称立足点;一个是终点,又称着眼点,即目标。如果排除一些偶然性因素,着眼点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成败。因为专业发展的轨迹是由立足点的渐进来描绘的,而立足点的含金量又是由着眼点的目标引导来时刻观照的。实践证明,只有依照着眼点目标引导的观照,立足点才会不偏斜和不肤浅,才会在每一立足点上闪现专业思想智慧的光芒,才会在每一立足点上紧盯着眼点而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和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正是以对“教育事业”本质作用的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为发端的。有一则作文材料这样说:有人问建筑工人A和B的理想是什么,A说是拿到砌砖的最高级别的工资,B说是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屋,结果B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而A仍是以砌墙为业的工匠。这个故事里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专业发展的哲理。B的专业发展着眼点是“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屋”,不知要比A的“拿到砌砖的最高级别的工资”的创造性价值要高出多少倍。由“砌砖”到“建造”,其专业发展涉及到建筑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立足点上都不会只是汗水,而付出更多的是心血——思想与智慧!也许A并没有比B少流汗水,甚至比B流得汗水还要多得多,但其却没有付出多少心血,他的“专业发展”仅限于技术的重复与熟练,可能他最终也达到了“发展”着眼点,但这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原地踏步的“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而B的专业发展却是实实在在地登上了一座高峰,实现了一种跨越。这是因为B在专业上着眼于“发展”的结果。“发展”就意味着不满足现状,不停滞前进的脚步(立足点);“发展”就意味着专业的扩充和创新(着眼点);“发展”就意味着从立足点向目标步步逼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如果我们都能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把教育作为“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的事业,通过教学活动,做到“学生在智力、道德、审美、身体诸方面的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思维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或者是其他品质”,并且“各人能继续自己的教育”,达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仅靠教师如A那种对待专业发展的态度行吗?仅靠祖传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递式”专业技术行吗?显然,在当今社会教育形势之下仅仅付出“汗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如B那样让专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付出“汗水”的同时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行,只有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融入事业的大海才能行得更远。
  三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充满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艰难的实践磨炼,拥有坚强的意志力量、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忘我的不断迎接挑战的拼搏能力,方能达到新的时代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高度。专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这要看教师怎么对待和处理“职业、专业、事业”三者的关系。如果只停留于谋此职业来挣钱维持生计的层面上,专业发展就肯定只能打不及格分;如果着眼点为事业的最高目标,再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专业发展的成绩就会是优秀了;但是如果着眼点虽较高而缺乏立足点上的奋斗精神和勤奋实践,专业发展的分数也会难以往上加。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潮流,而“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保证”。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文言》)天地间万事万物唯变化促成发展,唯发展才有前途。在这里,“君子以自强不息”,“以”是“因为”,“自强”是“因”,“不息”则为果,因为自强之人不会停滞不前。愿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都能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激励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强不息!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陕西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财政厅下达铜川市农村教师周转房租赁型保障房项目25所(472套),计划建筑面积21920平方米。加上2012~2015年已经实施的21所(470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项目,铜川市将有46所农村中小学建成教师周转房,解决1884名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做到永久保留的农村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教师周转房全覆盖。  目前,25所学校正在积极按照项目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要求,
期刊
改造校园存在安全隐患的厕所围墙,实行安全“四查”制度,为全县学校统一印发《校园安全日志》,建立问题台账制度……这一系列措施是淳化县教育局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逐步精细化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淳化县教育局始终将校园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常态、整治为重的原则,立足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淳化县教育局局长于荣说。目前,淳化县的安全教育已经形
期刊
蒲城县教育局日前出台《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基础教育“1236”骨干教师队伍体系(到2020年,培养出100名教学名师,200名学科带头人,300名教学能手,600名教学新秀),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以学习培训为基础,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聘请专家讲座、经验交流、外出学习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统筹利用有效资源,不断更新他们的教
期刊
“三年的‘捆绑式发展’探索之路,使我们农村小学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也使我们农村学校既保存着固有的‘乡村敦厚’,又增添了现代的‘都市高雅’。”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中心小学校长魏喜乐说,“通过联盟发展,我们学校的办学视野开阔了,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加快了,学生更自信了,校园也更美丽了。”  双照中心小学的变化得益于秦都区推行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2012年10月,在借鉴北京、浙江、辽宁等地区“教育集团化
期刊
近年来,渭城区教育局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群众子女入学难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着力点,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工作。  一抓改革招生制度,提供人本化的入学服务。为规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招生行为,给广大适龄少年儿童创设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入学环境,该局严格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结合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的数量、分布和当前学校的布局及规模,精心绘制
期刊
今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投入,积极开展各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17年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据了解,榆阳区对学前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的保教费、生活费补助标准,在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每生每年补助1100~2200元、民办幼儿园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的基础上,再追加补助750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
期刊
记者从陕西省残联获悉,按照《2016年民生工程残疾人工作项目实施方案》,陕西省政府今年继续安排15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符合条件的残疾大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可到当地残联咨询和申报。  此次资助对象为当年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并报到就读的部分贫困残疾大学生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政府将给予一次性资助,本科生每人5000元,大专生3000元,用于补助贫困
期刊
近年来,淳化县教育局结合县域实际,多措并举强化资助工作,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  一是全盘摸底,结合县情开展专项调研。该局对全县所有贫困家庭逐一走访,摸清有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核实,全县有学生贫困家庭2035户,共有2819名在校学生。二是核查登记,建立贫困学生资助电子库。将全县2035户贫困家庭中目前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一全面进行摸底、核查、登记造册,建立电子档案,对脱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
期刊
镇安县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加强师资力量、加大资助力度、强化技能培训等举措,建立了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推进的教育脱贫机制,大力提升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是加大教育投资,保障贫困村发展教育资金。根据贫困村自然环境、适龄人口分布等情况,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支持每个贫困村都建一所普惠性幼儿
期刊
2016年5月31日至6月3日,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办了两期全国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陕西省武功县学前教育幼儿资助和眉县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应邀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介绍。  会上,武功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向峰以《春风化雨,资助育人》为主题介绍了学前生资助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特别是他们提出的资助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点亮一份自信、成就一个梦想的“四个一”目标,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工作规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