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快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是职前、入职、在职教育的融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在职业教育阶段,而此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着眼点的高低又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最终达到的高度。
一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是技术型和学科型并存的格局,偏重应用型。应采取改革性措施鼓励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到职业院校任职。而高学历人员应了解当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获得相应实践经验与较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后任教,对于在职教师的进修也应该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增加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增加职业教育与现实工作之间的连接程度。”2014年5月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推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是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技术并举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实践者,改革的希望系于教师,一支优秀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决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21世纪中国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入职前在校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将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面知识的欠缺,往往造成初任教师进入角色和状态稍慢,有的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心理上产生所学无用而又无助的微妙变化,面对现实只能“一头雾水”地在摸索中前行,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发展和提高。由于职业院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缺乏针对新教师的帮扶指导培养计划,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指导的时候,却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致使初任教师大多都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在职教师培训班,是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教育阶段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仅仅依靠这些培训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国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当下各行业高新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扬鞭策马,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才能紧随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处在同样的现状之下,不同的教师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教师是为生活而当教师,因缺少发展的动力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教师则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当教师,他们充满着专业发展的自发性源动力。因此,他们选择专业发展的着眼点自然也不尽相同,而着眼点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最终达到的高度。
二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职业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知识、技能给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解答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困难与疑惑。其中,人们更认可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这些对于教师的理解,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乃至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了。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示范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赋予教师角色以新的内涵。首先,教师应当是专业人员,需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实践,方能获得或维持教学所需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其次,教师应是发展中的人。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中心。专业成长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再次,教师应是学习者。随着学生获得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来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一个教师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就谈不上指导学生的学习,也谈不上自己的专业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随时都在发展更新,可谓日新月异,固守已有知识和技能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无异于作茧自缚,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教师应是研究者。如果职业院校教师不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就会失去思想和发展的活力。而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则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更有见地。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教育观的改变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提出。时代向教育的挑战不只是数量的扩展或原有教育的修补,而是要求对教育进行重建,要求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新型的教师应是在其专业领域内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把核心定位于“发展”上;而要发展,必须先有“变化”,无变化就永无发展。
专业发展的两个端点,一个是起点,又称立足点;一个是终点,又称着眼点,即目标。如果排除一些偶然性因素,着眼点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成败。因为专业发展的轨迹是由立足点的渐进来描绘的,而立足点的含金量又是由着眼点的目标引导来时刻观照的。实践证明,只有依照着眼点目标引导的观照,立足点才会不偏斜和不肤浅,才会在每一立足点上闪现专业思想智慧的光芒,才会在每一立足点上紧盯着眼点而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和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正是以对“教育事业”本质作用的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为发端的。有一则作文材料这样说:有人问建筑工人A和B的理想是什么,A说是拿到砌砖的最高级别的工资,B说是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屋,结果B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而A仍是以砌墙为业的工匠。这个故事里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专业发展的哲理。B的专业发展着眼点是“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屋”,不知要比A的“拿到砌砖的最高级别的工资”的创造性价值要高出多少倍。由“砌砖”到“建造”,其专业发展涉及到建筑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立足点上都不会只是汗水,而付出更多的是心血——思想与智慧!也许A并没有比B少流汗水,甚至比B流得汗水还要多得多,但其却没有付出多少心血,他的“专业发展”仅限于技术的重复与熟练,可能他最终也达到了“发展”着眼点,但这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原地踏步的“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而B的专业发展却是实实在在地登上了一座高峰,实现了一种跨越。这是因为B在专业上着眼于“发展”的结果。“发展”就意味着不满足现状,不停滞前进的脚步(立足点);“发展”就意味着专业的扩充和创新(着眼点);“发展”就意味着从立足点向目标步步逼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如果我们都能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把教育作为“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的事业,通过教学活动,做到“学生在智力、道德、审美、身体诸方面的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思维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或者是其他品质”,并且“各人能继续自己的教育”,达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仅靠教师如A那种对待专业发展的态度行吗?仅靠祖传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递式”专业技术行吗?显然,在当今社会教育形势之下仅仅付出“汗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如B那样让专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付出“汗水”的同时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行,只有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融入事业的大海才能行得更远。
三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充满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艰难的实践磨炼,拥有坚强的意志力量、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忘我的不断迎接挑战的拼搏能力,方能达到新的时代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高度。专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这要看教师怎么对待和处理“职业、专业、事业”三者的关系。如果只停留于谋此职业来挣钱维持生计的层面上,专业发展就肯定只能打不及格分;如果着眼点为事业的最高目标,再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专业发展的成绩就会是优秀了;但是如果着眼点虽较高而缺乏立足点上的奋斗精神和勤奋实践,专业发展的分数也会难以往上加。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潮流,而“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保证”。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文言》)天地间万事万物唯变化促成发展,唯发展才有前途。在这里,“君子以自强不息”,“以”是“因为”,“自强”是“因”,“不息”则为果,因为自强之人不会停滞不前。愿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都能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激励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强不息!
一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是技术型和学科型并存的格局,偏重应用型。应采取改革性措施鼓励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到职业院校任职。而高学历人员应了解当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获得相应实践经验与较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后任教,对于在职教师的进修也应该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增加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增加职业教育与现实工作之间的连接程度。”2014年5月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推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是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技术并举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实践者,改革的希望系于教师,一支优秀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决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21世纪中国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入职前在校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将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面知识的欠缺,往往造成初任教师进入角色和状态稍慢,有的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心理上产生所学无用而又无助的微妙变化,面对现实只能“一头雾水”地在摸索中前行,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发展和提高。由于职业院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缺乏针对新教师的帮扶指导培养计划,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指导的时候,却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致使初任教师大多都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在职教师培训班,是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教育阶段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仅仅依靠这些培训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国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当下各行业高新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扬鞭策马,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才能紧随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处在同样的现状之下,不同的教师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教师是为生活而当教师,因缺少发展的动力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教师则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当教师,他们充满着专业发展的自发性源动力。因此,他们选择专业发展的着眼点自然也不尽相同,而着眼点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最终达到的高度。
二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职业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知识、技能给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解答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困难与疑惑。其中,人们更认可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这些对于教师的理解,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乃至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了。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示范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赋予教师角色以新的内涵。首先,教师应当是专业人员,需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实践,方能获得或维持教学所需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其次,教师应是发展中的人。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中心。专业成长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再次,教师应是学习者。随着学生获得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来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一个教师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就谈不上指导学生的学习,也谈不上自己的专业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随时都在发展更新,可谓日新月异,固守已有知识和技能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无异于作茧自缚,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教师应是研究者。如果职业院校教师不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就会失去思想和发展的活力。而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则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更有见地。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教育观的改变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提出。时代向教育的挑战不只是数量的扩展或原有教育的修补,而是要求对教育进行重建,要求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新型的教师应是在其专业领域内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把核心定位于“发展”上;而要发展,必须先有“变化”,无变化就永无发展。
专业发展的两个端点,一个是起点,又称立足点;一个是终点,又称着眼点,即目标。如果排除一些偶然性因素,着眼点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成败。因为专业发展的轨迹是由立足点的渐进来描绘的,而立足点的含金量又是由着眼点的目标引导来时刻观照的。实践证明,只有依照着眼点目标引导的观照,立足点才会不偏斜和不肤浅,才会在每一立足点上闪现专业思想智慧的光芒,才会在每一立足点上紧盯着眼点而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和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正是以对“教育事业”本质作用的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为发端的。有一则作文材料这样说:有人问建筑工人A和B的理想是什么,A说是拿到砌砖的最高级别的工资,B说是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屋,结果B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而A仍是以砌墙为业的工匠。这个故事里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专业发展的哲理。B的专业发展着眼点是“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屋”,不知要比A的“拿到砌砖的最高级别的工资”的创造性价值要高出多少倍。由“砌砖”到“建造”,其专业发展涉及到建筑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立足点上都不会只是汗水,而付出更多的是心血——思想与智慧!也许A并没有比B少流汗水,甚至比B流得汗水还要多得多,但其却没有付出多少心血,他的“专业发展”仅限于技术的重复与熟练,可能他最终也达到了“发展”着眼点,但这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原地踏步的“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而B的专业发展却是实实在在地登上了一座高峰,实现了一种跨越。这是因为B在专业上着眼于“发展”的结果。“发展”就意味着不满足现状,不停滞前进的脚步(立足点);“发展”就意味着专业的扩充和创新(着眼点);“发展”就意味着从立足点向目标步步逼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如果我们都能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把教育作为“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的事业,通过教学活动,做到“学生在智力、道德、审美、身体诸方面的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思维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或者是其他品质”,并且“各人能继续自己的教育”,达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仅靠教师如A那种对待专业发展的态度行吗?仅靠祖传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递式”专业技术行吗?显然,在当今社会教育形势之下仅仅付出“汗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如B那样让专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付出“汗水”的同时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行,只有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融入事业的大海才能行得更远。
三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充满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艰难的实践磨炼,拥有坚强的意志力量、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忘我的不断迎接挑战的拼搏能力,方能达到新的时代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高度。专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这要看教师怎么对待和处理“职业、专业、事业”三者的关系。如果只停留于谋此职业来挣钱维持生计的层面上,专业发展就肯定只能打不及格分;如果着眼点为事业的最高目标,再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专业发展的成绩就会是优秀了;但是如果着眼点虽较高而缺乏立足点上的奋斗精神和勤奋实践,专业发展的分数也会难以往上加。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潮流,而“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保证”。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文言》)天地间万事万物唯变化促成发展,唯发展才有前途。在这里,“君子以自强不息”,“以”是“因为”,“自强”是“因”,“不息”则为果,因为自强之人不会停滞不前。愿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都能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激励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