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也没有想到:今天,当你打开电脑,只需要十几秒钟便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亲朋好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通过视频通信技术和世界各地的商业伙伴“面对面”开会时;还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电脑上坐享购物乐趣、观看最新电视剧、操纵股市风云、进行远程教育、浏览新闻、查阅资料、游戏、聊天、收发电子邮件……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而网络技术的进步,又为网络影像视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巨大的生机。据统计,我国网民目前已达4.2亿,每天“DV拍客”上传视频影像的数量可以用千位数计算。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观看视频、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消费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技术在满足人们生活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催生了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等,特别是网络电视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效率。有人预言,今后社会的消费享受和交流传播大都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谁在网络视频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网络经济的制高点。
中国网络电视台自2009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以来,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供参考:去年,也就是2010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可供点播视频总容量达到了25.5万小时;“十二五”期间的2013年将达到73万小时;2015年达到100万小时以上。
“十二五”期间中国网络电视还将全面提升中国网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重点打造网络视频业务和构建视频分发平台,努力实现日均PV达到2亿,国内日均独立用户数达2000万。在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网络来源之一,日均UV达到600万,日均用户上传节目6万条。在网络视频业务为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户外视频业务,建设覆盖全国50个大中城市的公交、铁路、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受众人数达到5亿,投放30万块屏幕。积极开拓国内手机视频、有线互动电视业务,发展手机视频在国外的业务模式,自主发展用户数达到400万人,运营商订阅数达到600万户;积极尝试互动电视业务,使用户数达到300万户。
据了解,中国网络电视目前初步设计的未来业务规划是,建设基础数据库底层资源一国家级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多终端业务形态——央视网、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户外电视、游戏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业务运行模式——台网捆绑式发展、合资公司运营、或项目合作式运营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盈利模式——广告、新媒体版权合作、厂商合作、用户付费等。
“十二五”(2010-2015年)期间,中国网络电视台还将重点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网络视频、ID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户外视频)、国家规模最大的网络视频数据库、国家网络视频传播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网络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内数据中心三个+CDN节点43个、海外核心镜像站点五个、国家视频云计算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和整合内容制作管理、服务提供管理、业务支撑管理、版权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共五个应用域24个应用系统,完成中国网络电视台的IT整体技术基础架构的搭建。
在中国网络视频开发上,目前新华社正在大力推进海外视频报道,增加英语等外语视频新闻节目,与国外电视台、手机媒体和网络视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发展直接终端用户。新华网也将以多媒体、多语种形态的视频为突破口,进一步升级改造,强化搜索引擎建设,推出更多外语频道,并准备在亚太、北美、欧洲和拉美等地开设海外版,以满足更多每外网民的需求。
新华网成功改版,内容不断丰富、功能更加完善,与中国政府网等承办协办网站的资源共享和有效互动进一步加强,总网和地方频道的日均访问人次和页面浏览量大幅提高,形成了一批深受网民欢迎的品牌栏目。特别是去年2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从15时至17时,温家宝总理分别回答了网友18个问题,在这次与网友的在线访谈中,成功实现了音频视频全程实时直播,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页面访问量超过2.37亿,点击率达13亿,150多万网民同时在线观看了视频直播,网友发帖50多万条,手机留言4.9万条。
根据中国网络电视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民间DV在进行影像创作时,除了完成上载外,同时也可以考虑加工成手机版、网络版甚至是户外版的视频,根据不同媒体介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视听产品,在不同的终端展现。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优秀节目最大限度的传播到世界各地。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而网络技术的进步,又为网络影像视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巨大的生机。据统计,我国网民目前已达4.2亿,每天“DV拍客”上传视频影像的数量可以用千位数计算。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观看视频、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消费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技术在满足人们生活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催生了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等,特别是网络电视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效率。有人预言,今后社会的消费享受和交流传播大都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谁在网络视频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网络经济的制高点。
中国网络电视台自2009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以来,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供参考:去年,也就是2010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可供点播视频总容量达到了25.5万小时;“十二五”期间的2013年将达到73万小时;2015年达到100万小时以上。
“十二五”期间中国网络电视还将全面提升中国网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重点打造网络视频业务和构建视频分发平台,努力实现日均PV达到2亿,国内日均独立用户数达2000万。在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网络来源之一,日均UV达到600万,日均用户上传节目6万条。在网络视频业务为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户外视频业务,建设覆盖全国50个大中城市的公交、铁路、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受众人数达到5亿,投放30万块屏幕。积极开拓国内手机视频、有线互动电视业务,发展手机视频在国外的业务模式,自主发展用户数达到400万人,运营商订阅数达到600万户;积极尝试互动电视业务,使用户数达到300万户。
据了解,中国网络电视目前初步设计的未来业务规划是,建设基础数据库底层资源一国家级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多终端业务形态——央视网、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户外电视、游戏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业务运行模式——台网捆绑式发展、合资公司运营、或项目合作式运营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盈利模式——广告、新媒体版权合作、厂商合作、用户付费等。
“十二五”(2010-2015年)期间,中国网络电视台还将重点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网络视频、ID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户外视频)、国家规模最大的网络视频数据库、国家网络视频传播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网络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内数据中心三个+CDN节点43个、海外核心镜像站点五个、国家视频云计算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和整合内容制作管理、服务提供管理、业务支撑管理、版权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共五个应用域24个应用系统,完成中国网络电视台的IT整体技术基础架构的搭建。
在中国网络视频开发上,目前新华社正在大力推进海外视频报道,增加英语等外语视频新闻节目,与国外电视台、手机媒体和网络视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发展直接终端用户。新华网也将以多媒体、多语种形态的视频为突破口,进一步升级改造,强化搜索引擎建设,推出更多外语频道,并准备在亚太、北美、欧洲和拉美等地开设海外版,以满足更多每外网民的需求。
新华网成功改版,内容不断丰富、功能更加完善,与中国政府网等承办协办网站的资源共享和有效互动进一步加强,总网和地方频道的日均访问人次和页面浏览量大幅提高,形成了一批深受网民欢迎的品牌栏目。特别是去年2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从15时至17时,温家宝总理分别回答了网友18个问题,在这次与网友的在线访谈中,成功实现了音频视频全程实时直播,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页面访问量超过2.37亿,点击率达13亿,150多万网民同时在线观看了视频直播,网友发帖50多万条,手机留言4.9万条。
根据中国网络电视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民间DV在进行影像创作时,除了完成上载外,同时也可以考虑加工成手机版、网络版甚至是户外版的视频,根据不同媒体介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视听产品,在不同的终端展现。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优秀节目最大限度的传播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