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关键能力,不仅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我国历史文化和教育状况的体现。核心素养通过重构产业网络、聚合多源推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重塑人才规格等机制来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必须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对教育的发展逻辑,并借助核心素养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改造和完善。通过聚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和重塑人格来推动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应用型本科;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解决当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当然,也有许多高等专科院校经过一番整改和发展成为应用型本科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它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对大众教育需求,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反过来又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形势。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开始显现不足的窘境;不仅如此,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正从工业时代转变为信息科技时代,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先进性的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对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巨大转变,必然引导教育模式和要求的转变,在新形式下,如何借助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当下的改革逻辑、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寻找恰当的发展途径是当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肩负的任务。
核心素養与应用型本科发展脉络
核心素养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根据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给予指导性的意见,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和品格塑造、成为当前稳定性最强的精神家园。现实证明,借助核心素养的指导,应用型本科可以有效与社会的需求所对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培养合格的人才,适应社会对于大众化教育的需求。因此,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一种指导学生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能力,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变革与创新国家的精神支柱。
社会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在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特有的逻辑方式创建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虽然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但就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来说,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更新和逻辑的再造。许多应用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改造而来,往往位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的则是能够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当地产业的需求为准绳,掌握当地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其提供合格的人才支持,成为当下应用型本科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在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禁锢的同时,也不断衍生出新的教学方式,这使应用型本科的社会教育作用不断增强。为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属性的合格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职能所在。
从外部来看,必须遵循核心素养对应用型本科的改造。核心素养加速了教育形态的转变,使社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使教育向智育发展。因此,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结合社会的切实需求来体会核心素养的内涵,用发展的眼光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自身的结构调整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与企业获得信息的及时互通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之一,如何根据形势整合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高效利用也是应用型本科的职能所在。
从内部来看,可以通过核心素养的理论指导来转变供给模式。传统的高等教育基于社会需求而采取教育目标,新形式下的供给,应从应用型本科自身出发培养新型人才。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要打破传统对于规模和数据的单方面追求,建立一种追求质量和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核心素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这种改革,需要通过对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优化的设计,在充分强调理论与实际并行的培养策略和目标下,努力适合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凸显应用型本科的社会价值和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灵活优势。
应用型本科发展的路径
通过聚合多方面资源,推动应用型本科的发展 创新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但是,新时代下的创新已不是英雄式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代,而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团体内部进行系统分工进而实现系统内部的优化设计。既要求社会各界人才的共同参与,更强调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每个参与者的自我创新和价值实现。因此,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结合互联网思维采取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培养适宜的人才,在一定时期为社会输送人才,使得教育与社会发展所协同,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与社会脱节的劳动者。要想实现多方面、多领域的资源整合,就必须在注重学术性培养的前提下,关注社会产业对于职业的培养要求。政府、企业、高校、学生、第三方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建一个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应用型本科无疑在这一环节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因此,核心素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体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核心素养通过对社会不同行业的发展重构,进一步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了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机制。
利用核心素养,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是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如何实现劳动者工作方式个性化与信息技术下的智能化统一,是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政府的配置模式往往宏观、资源的来源也单一,缺乏符合具体校情的配置方案,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尽管近年来学校与企业引入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倍受社会关注,但这种探索和尝试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分配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在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这一优势,突破各方面的沟通和联系障碍,使得整个社会间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并且达到高效,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重塑人才规格,推动应用型本科的机制 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渗透,社会实际上也对人才的要求有所变化。融入核心素养的产业不再需要只懂得本行业的专才,而是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和培养目标要与产业发展需求挂钩,构建与企业信息交互的联通渠道,使得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可以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社会通过激励的办法使得企业参与到专业的调整,特别是企业对于人才规格的要求的预测和反馈,从而为学校制定方案、修订教材,为进一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实施调整,增强其培养的先进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以其自身的优势培养一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配置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应用型本科,不仅有利于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更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使得高校与社会的发展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刘茂祥.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马相春.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3]付华安.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7.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核心素养;应用型本科;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解决当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当然,也有许多高等专科院校经过一番整改和发展成为应用型本科的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它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对大众教育需求,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反过来又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形势。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开始显现不足的窘境;不仅如此,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正从工业时代转变为信息科技时代,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先进性的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对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巨大转变,必然引导教育模式和要求的转变,在新形式下,如何借助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当下的改革逻辑、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寻找恰当的发展途径是当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肩负的任务。
核心素養与应用型本科发展脉络
核心素养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根据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给予指导性的意见,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和品格塑造、成为当前稳定性最强的精神家园。现实证明,借助核心素养的指导,应用型本科可以有效与社会的需求所对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培养合格的人才,适应社会对于大众化教育的需求。因此,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一种指导学生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能力,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变革与创新国家的精神支柱。
社会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在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特有的逻辑方式创建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虽然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但就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来说,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更新和逻辑的再造。许多应用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改造而来,往往位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的则是能够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当地产业的需求为准绳,掌握当地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其提供合格的人才支持,成为当下应用型本科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在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禁锢的同时,也不断衍生出新的教学方式,这使应用型本科的社会教育作用不断增强。为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属性的合格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职能所在。
从外部来看,必须遵循核心素养对应用型本科的改造。核心素养加速了教育形态的转变,使社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使教育向智育发展。因此,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结合社会的切实需求来体会核心素养的内涵,用发展的眼光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自身的结构调整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与企业获得信息的及时互通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之一,如何根据形势整合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高效利用也是应用型本科的职能所在。
从内部来看,可以通过核心素养的理论指导来转变供给模式。传统的高等教育基于社会需求而采取教育目标,新形式下的供给,应从应用型本科自身出发培养新型人才。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要打破传统对于规模和数据的单方面追求,建立一种追求质量和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核心素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这种改革,需要通过对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优化的设计,在充分强调理论与实际并行的培养策略和目标下,努力适合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凸显应用型本科的社会价值和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灵活优势。
应用型本科发展的路径
通过聚合多方面资源,推动应用型本科的发展 创新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但是,新时代下的创新已不是英雄式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代,而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团体内部进行系统分工进而实现系统内部的优化设计。既要求社会各界人才的共同参与,更强调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每个参与者的自我创新和价值实现。因此,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结合互联网思维采取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培养适宜的人才,在一定时期为社会输送人才,使得教育与社会发展所协同,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与社会脱节的劳动者。要想实现多方面、多领域的资源整合,就必须在注重学术性培养的前提下,关注社会产业对于职业的培养要求。政府、企业、高校、学生、第三方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建一个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应用型本科无疑在这一环节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因此,核心素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体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核心素养通过对社会不同行业的发展重构,进一步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了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机制。
利用核心素养,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是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如何实现劳动者工作方式个性化与信息技术下的智能化统一,是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政府的配置模式往往宏观、资源的来源也单一,缺乏符合具体校情的配置方案,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尽管近年来学校与企业引入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倍受社会关注,但这种探索和尝试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分配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在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这一优势,突破各方面的沟通和联系障碍,使得整个社会间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并且达到高效,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重塑人才规格,推动应用型本科的机制 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渗透,社会实际上也对人才的要求有所变化。融入核心素养的产业不再需要只懂得本行业的专才,而是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和培养目标要与产业发展需求挂钩,构建与企业信息交互的联通渠道,使得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可以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社会通过激励的办法使得企业参与到专业的调整,特别是企业对于人才规格的要求的预测和反馈,从而为学校制定方案、修订教材,为进一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实施调整,增强其培养的先进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以其自身的优势培养一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配置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应用型本科,不仅有利于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更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使得高校与社会的发展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刘茂祥.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马相春.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3]付华安.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7.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