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育的培养和发展可以使学生对创造美和表达美产生兴趣,使学生按照美的准则,把美体现在生活、学习和劳动中,养成美化生活环境的习惯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美育;白杨中学;实施方法
美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在近期几个月对湖北恩施市几所中学进行调研发现,审美教育水准在不断稳步提高的同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学校的管,教师的教,家长的爱,学生的学,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一、要坚持做到因材施教
“美,说到底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审美是主体性的审美。不同的审美个体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机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认识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这一基本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1]因此,白杨中学在实施美育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审美教育,从而使中学生的人格能够自由、和谐地发展。
白杨中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贯彻因材施教的实施美育:
(1)准确定位,从实际出发进行审美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对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进行准确地定位,真正做到把好每个学生的“脉”。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审美情况,认识他们自身的优势,从而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取得成功的信心。
(2)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最佳方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就要求白杨中学美育教师在实施美育中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身体状况等方面都需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长的最佳方案,取已所长,避已所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教育。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白杨中学美育教师在实施美育时,要充分尊重中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各方面的才能,使学生在美育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中深入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需要求白杨中学的对所教学生有详尽地了解,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不失时机地引导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提高自我审美教育的主动性。“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在审美教育中,只有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协调发展,从而建构和谐人格。
二、要坚持做到循序渐进
“实施美育要求的循序渐进是指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逐步进行。中学生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期望仅依靠一次的实践活动就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是不现实的。”[3]按照认识的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中学生在完成小学的学习后,都会有一些不良的审美观,严重影响自身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审美教育中,首先要进行中学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欣赏能力的培养,当中学生形成一定的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时,再发展其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使其构建起高尚完整的人格。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
其次,要帮助白杨中学生提高审美欣赏和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紧紧抓住知识传授的环节,占领课堂教学的阵地,通过美学基本知识传的授,使中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了解美的本质和特征,内容和形式,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美学修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判断,在审美活动中起到理论上的引导作用。二要大力开展审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校外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在具体可感审美体验中,在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中真正学习美、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感染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人格结构趋于完善。
再次,要培养白杨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完美人格构建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审美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审美实践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遵循美的原则,来自主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美的创造力来源于身心的解放,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动手实践能力。白杨中学实施美育要鼓励中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引导他们自觉地用美的尺度来评价、指导自己的生活,为他们搭建创造美的平台,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描画自己。
最后,要帮助白杨中学生自觉地以美修身。白杨中学实施美育要帮助中学生自觉地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修身养性,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白杨中学学生审美素质的养成,不仅要靠自身努力,还在于他们所赖以成长的特定环境,以及他们成长过程的走向。因而,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持久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一般来说,中学生在心理上的独立意识已经形成,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常常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其实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因此,中学阶段正是人的思维方式的塑造时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人格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任何一个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当然在中学阶段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美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在素质教育普及时就对中学的美育教育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单世联,徐林祥.中国美育史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2]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3]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述要[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刘金阳,硕士,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美育;白杨中学;实施方法
美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在近期几个月对湖北恩施市几所中学进行调研发现,审美教育水准在不断稳步提高的同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学校的管,教师的教,家长的爱,学生的学,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一、要坚持做到因材施教
“美,说到底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审美是主体性的审美。不同的审美个体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机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认识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这一基本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1]因此,白杨中学在实施美育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审美教育,从而使中学生的人格能够自由、和谐地发展。
白杨中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贯彻因材施教的实施美育:
(1)准确定位,从实际出发进行审美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对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进行准确地定位,真正做到把好每个学生的“脉”。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审美情况,认识他们自身的优势,从而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取得成功的信心。
(2)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最佳方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就要求白杨中学美育教师在实施美育中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身体状况等方面都需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长的最佳方案,取已所长,避已所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教育。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白杨中学美育教师在实施美育时,要充分尊重中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各方面的才能,使学生在美育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中深入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需要求白杨中学的对所教学生有详尽地了解,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不失时机地引导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提高自我审美教育的主动性。“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在审美教育中,只有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协调发展,从而建构和谐人格。
二、要坚持做到循序渐进
“实施美育要求的循序渐进是指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逐步进行。中学生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期望仅依靠一次的实践活动就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是不现实的。”[3]按照认识的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中学生在完成小学的学习后,都会有一些不良的审美观,严重影响自身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审美教育中,首先要进行中学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欣赏能力的培养,当中学生形成一定的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时,再发展其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使其构建起高尚完整的人格。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
其次,要帮助白杨中学生提高审美欣赏和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紧紧抓住知识传授的环节,占领课堂教学的阵地,通过美学基本知识传的授,使中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了解美的本质和特征,内容和形式,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美学修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判断,在审美活动中起到理论上的引导作用。二要大力开展审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校外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在具体可感审美体验中,在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中真正学习美、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感染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人格结构趋于完善。
再次,要培养白杨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完美人格构建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审美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审美实践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遵循美的原则,来自主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美的创造力来源于身心的解放,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动手实践能力。白杨中学实施美育要鼓励中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引导他们自觉地用美的尺度来评价、指导自己的生活,为他们搭建创造美的平台,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描画自己。
最后,要帮助白杨中学生自觉地以美修身。白杨中学实施美育要帮助中学生自觉地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修身养性,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白杨中学学生审美素质的养成,不仅要靠自身努力,还在于他们所赖以成长的特定环境,以及他们成长过程的走向。因而,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持久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一般来说,中学生在心理上的独立意识已经形成,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常常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其实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因此,中学阶段正是人的思维方式的塑造时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人格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任何一个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当然在中学阶段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美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在素质教育普及时就对中学的美育教育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单世联,徐林祥.中国美育史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2]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3]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述要[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刘金阳,硕士,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