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加强患者恢复期早期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再出血现象,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再出血症状,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再出血,观察组Barthel评分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对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再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生存质量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具有发病急、病情凶、致死率高的特点[1-2]。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脑出血的发病率约为每年60~80/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脑出血患者死亡率较之前有所降低,但很多脑出血患者治疗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患者恢复期的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病情恢复甚至再次引发出血,为此,我院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53-78岁,平均年龄(64.15 ±9.46)岁,所有患者经颅脑CT扫描进行确诊,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25±4.5);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16±3.8)。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排除合并有其它内脏器官疾病,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恢复期早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脑出血遗留下的身体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可能让患者很难接受,这事患者容易悲观绝望,这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采用耐心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向患者说明目前正采取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向患者宣传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并使患者感受到治愈的希望。②患者情绪过度紧张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并增加患者信心。鼓励患者进行适度康复训练。③少数患者病症较轻,没有出现明显的肢体、语言或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时患者就会盲目乐观,不以为然,不遵医嘱,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应把脑出血的诱发因素和疾病特点反复灌输给患者,使患者对脑出血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最大限度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④脑出血患者在经过急性期的抢救病情稳定,当发现身体面临残疾时,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真诚的与患者进行交流,热情、耐心的解决患者的疑问,给患者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工作,鼓励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共同帮助患者坚定治愈的信心,减少患者内心的孤独无助感。让患者甩掉一切思想包袱,用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康复训练,切勿因自身的主观意愿延误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1.3评价指标 观察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再出血情况、Barthel指数及患者的生存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0~100分,100分表明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良好,不需他人的帮助,能控制大、小便,能自己进食、穿衣、床椅转移、洗澡、行走至少一个街区,可以上、下楼[5]。得分越高说明生活活动能力越强。生存质量的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其内容涵盖了神经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四个方面,每方面都包含不同问题,每项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再出血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出现再出血,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脑出血恢复其早期患者再出血及Barthel指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神经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3 小结
脑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也是目前老年人群中的主要致死性疾病[7]。脑功能的重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恢复期早期的各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后期的进一步康复[8]。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早期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指导,坚定患者康复的信心,激发患者康复训练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因此,针对性地加强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昆.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J].现代护理,2013,01:53
[2]赵常识.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 19-20.
[3]王亚美.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2,12(32):120-122.
[4]丘宇嫦.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护理,2011,9(12):314-315.
[5]蔡艳.46例老年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0): 1250-1251.
[6]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84-585.
[7]文珠仁,邓海梅,姚晓芬.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疗效的影响[J].2013,34(13):2537-2538.
[8]马勤.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49-1850.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生存质量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具有发病急、病情凶、致死率高的特点[1-2]。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脑出血的发病率约为每年60~80/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脑出血患者死亡率较之前有所降低,但很多脑出血患者治疗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患者恢复期的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病情恢复甚至再次引发出血,为此,我院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53-78岁,平均年龄(64.15 ±9.46)岁,所有患者经颅脑CT扫描进行确诊,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25±4.5);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16±3.8)。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排除合并有其它内脏器官疾病,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恢复期早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脑出血遗留下的身体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可能让患者很难接受,这事患者容易悲观绝望,这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采用耐心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向患者说明目前正采取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向患者宣传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并使患者感受到治愈的希望。②患者情绪过度紧张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并增加患者信心。鼓励患者进行适度康复训练。③少数患者病症较轻,没有出现明显的肢体、语言或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时患者就会盲目乐观,不以为然,不遵医嘱,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应把脑出血的诱发因素和疾病特点反复灌输给患者,使患者对脑出血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最大限度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④脑出血患者在经过急性期的抢救病情稳定,当发现身体面临残疾时,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真诚的与患者进行交流,热情、耐心的解决患者的疑问,给患者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工作,鼓励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共同帮助患者坚定治愈的信心,减少患者内心的孤独无助感。让患者甩掉一切思想包袱,用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康复训练,切勿因自身的主观意愿延误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1.3评价指标 观察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再出血情况、Barthel指数及患者的生存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0~100分,100分表明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良好,不需他人的帮助,能控制大、小便,能自己进食、穿衣、床椅转移、洗澡、行走至少一个街区,可以上、下楼[5]。得分越高说明生活活动能力越强。生存质量的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其内容涵盖了神经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四个方面,每方面都包含不同问题,每项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再出血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出现再出血,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脑出血恢复其早期患者再出血及Barthel指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神经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3 小结
脑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也是目前老年人群中的主要致死性疾病[7]。脑功能的重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恢复期早期的各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后期的进一步康复[8]。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早期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指导,坚定患者康复的信心,激发患者康复训练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因此,针对性地加强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昆.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J].现代护理,2013,01:53
[2]赵常识.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 19-20.
[3]王亚美.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2,12(32):120-122.
[4]丘宇嫦.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护理,2011,9(12):314-315.
[5]蔡艳.46例老年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0): 1250-1251.
[6]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84-585.
[7]文珠仁,邓海梅,姚晓芬.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疗效的影响[J].2013,34(13):2537-2538.
[8]马勤.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49-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