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毯秀看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规训

来源 :哲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ogi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柯曾指出:男权社会使女性商品化,并让女性自我内化性别规训。通过讨论这一论断在媒介对红毯秀的关注中如何被体现,也就涉及了窥视欲及女性自我规训等内容。
  [关键词]红毯秀;女性性别规训;女性商品化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3-0062-02
  
  1.引言
  
  奥斯卡金像奖、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戛纳金棕榈奖等颁奖典礼无疑是西方娱乐圈一年一度最引人注目的盛事,而除了关注年度大奖将会花落谁家之外,最吸引媒体和观众眼球的莫过于以安吉利娜·朱莉(Angelina Jolie)、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和卡梅伦·迪亚兹(Cameron Diaz)等众女星领衔的红毯秀了。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是聚光灯的焦点,而其千挑万选定做华服则是众媒体评论的热点。从每次颁奖典礼前后铺天盖地的关于红毯秀的报道来看,女星们在这条通向颁奖礼堂的地毯上争奇斗艳的激烈程度,似乎并不亚于对最后大奖的争夺。本文试讨论红毯秀如何成为强化女性性别刻板印象(sex stereotype)和女性自我内化性别规训的有力工具,其中涉及福柯关于女性性别规训(disciplined female sexuality)和女性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部分理论。
  
  2.红毯秀与女性性别规训
  
  星光璀璨的红毯秀历来就被视为一场时装盛典,女星们若不能捧回小金人等大奖,仍能以“红毯亮点”等方式名利双收。为了达到红毯上的惊艳效果,凸显女性特征几乎是所有女星的不二法门。对第79届奥斯卡上的女星,媒体就有“格温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透视装酥胸若隐若现”“碧昂斯(Beyonce)高开衩礼服秀修长美腿”“新邦女郎伊娃·格林(EvaGreen)粉灰色薄纱包裹圆润的曲线身材”等评论,而摄影师们更是不失时机地将特写镜头对准穿着或低胸或露背等性感华服的美人的敏感部位。但是,要获得闪耀和惊叹也绝非易事。为了保持苗条曲线,把礼服穿出迷人的效果,很多女星都要尽早准备,煞费苦心甚至是吃尽苦头。如蕾妮·齐薇格(Renee Zellweger)为了摆脱其在《BJ单身日记》中穿12尺码衣服的“肥胖”形象,在2001年奥斯卡的红毯上以一身0尺码超紧身长裙亮相,除了严格遵循恐怖的节食减肥法,她还要做以下准备:
  一个月前——用乙二醇脱皮(glycolicpeel)(即削去皮肤表皮让新皮层生长)的方式磨掉皮肤上的疤痕,给受损肌肤足够长的时间恢复。
  一周前——欧式美容,磨除皮肤尤其是颈部死皮,要为因此而造成的伤口留下愈合时间。
  两天前——浴盐搓澡,为要穿上袒露大片肌肤的礼服做准备。
  典礼前夜——热石按摩。(Brown,2007)
  那又是什么驱使甚至是迫使女星们为了惊鸿一瞥,而去采用这些摧残健康的美容法呢?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最糟衣着”榜上有名!一些苛刻的媒体评论更是让某些“粗心”的明星们为自己的“糟糕品味”付出了代价:
  “啊,拜托,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Streep)看起来比所有穿着糟糕的明星加起来还要丑!!!她该给所有人提供教训。天啊,她真是丑到家啦!!”[1]
  “格温妮斯·帕特(GwynethPaltrow)太不懂得凸显自己的胸部了,她真是好莱坞胸最平的女人!她在该露胸的地方只留了条缝,让人怀疑她为什么不在鸡肋一般的胸部上做些投资。”[1]“黛米·摩尔(DemiMoore)拥有让人垂涎的身材,但她仿佛不加修饰就匆匆忙忙地现身奥斯卡,该不是脑子有问题吧?”[1]
  相对而言,性感迷人等符合社会对女性形象预期的风格才是红毯秀的主调:温婉修长和凸显曲线的长裙、华贵的发型、端庄的披肩和恰到好处的首饰等均获得大量好评。为了塑造更美的曲线以强化这些女性性别的刻板印象,为了迎合所谓“美的标准”,很多女星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裸露本应属女性私密的身体部位。
  这些现象验证了福柯关于性别及身体的一些观点:身体是内部力量(心理、精神)和外部力量(社会)相交的界面;个体会内化社会对其的性别规训和迎合这些社会潜规则,因此这些个体不仅是社会外在规训的客体,也是自我约束、自我规训的主体。具体到红毯秀,铺天盖地、哄抬声势的媒体宣传是社会强化女性美丽贤淑、柔弱妩媚等性别角色的规训工具,女性较之男性处于较低社会地位并往往成为被观看的个体。此种现象在这些女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女星们主动按照这些标准去修饰甚至改变自己的形象,则是内化此类性别规训的体现,尽管这些做法会给她们带来一定的眼前利益。此外,媒体宣传在红毯秀上表现出的对女性身体的拜物化(fetishization)亦值得关注,裸露风大行其道,实则满足了社会对女性的窥视欲望。无论是与之相关的图片还是评论,此现象都有迹可循,例如聚焦女星们敏感部位的照片往往被登上娱乐头条,煽动性的言论如“我想看红毯上诱人的胸脯”[2]“她减出了苗条身材,但臀部依然丰满”[3]等更是迎合了部分观众低俗的窥淫癖(voyeuristic pleasures)。
  
  3.红毯秀与女性商品化
  
  利用女星做活广告是红毯秀作为规训工具的另一个体现。不可否认,这些明星在走秀时既能身着华服,还可能收获一定的名利,但风光作秀外表下的很多实质只是商品宣传。每一次颁奖典礼,几乎都是没有硝烟的时装战场,万众瞩目的红毯秀更是各大品牌和设计师的“决战”之地。如在2008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卡梅伦·迪亚兹(Cameron Diaz)和海蒂·克拉姆(Heidi Klum)就选择了迪奥(Dior)长裙,希拉里·斯万克(Hilary Swank)身着范思哲(Versace)晚装,艾米·亚当斯(Amy Adams)则选择普罗恩萨·施罗(Proenza Schouler)的礼服……而众女星佩带的珠宝也大多出自名门,价格不菲。为能光鲜亮丽地踏上红毯、吸引眼球,有些人一掷千金购买盛装,更多人则选择了租借顶级品牌服装和饰品。由此,服饰设计师们也得到了在这些时装盛会上为自己的作品做活广告的机会,故而乐此不疲。红毯时装秀一般都体现了时装业内人士对流行趋势的预测,商家也以让更多明星穿上自己的品牌为荣。
  这些表面双赢的盛典,实则弥漫着浓浓的商业气息,女星们被商品化的事实是令人眩晕的镁光灯所无法掩盖的。媒体也同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他们用摄影镜头、赞扬或针砭的评论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身着名牌的女星身上,甚至是其具体部位时,实质是女性的身体被进一步物化的过程。利用各种特写把完整的身体分割开,并挑选出其中最能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地方进行夸张性地呈现,帮助商家利用这些形态引起消费者的刺激感和购买欲,从而让观众在凝视中实现了对女性身体的消费,进而实现商品的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身体可以说是被一种市场和商品逻辑所控制着。
  
  4.结语
  
  红毯秀对女性性别的规训,是通过让女性内化社会对其的性别角色要求并迎合其性别刻板印象(如温顺、性感等)来实现的,而媒体宣传对部分观众窥视欲的满足和对女性商品化的助长则强化了这一过程。女性利用自身性感去获得名利,是以其被物化作为代价的,所以红毯上的女星表面风光,实则沦为这一不平等的性别规训的对象和迎合“第二性”进行自我规训的主体,处于传统男权社会意识下女性附庸地位(sexualsubordination)的阴影之中。
  
  [参考文献]
  [1] http://www.styledash.com/2007/02/26/the-weirdest- oscar-dress/;
  [2] http://fabfrocks.blogspot.com/2008/02/better-late-then-never-oscar-red-carpet.html;
  [3] http://fashionmefabulous.blogspot.com/2008/02/oscars- red-carpt-get-look.html。
  [4]SawickiJana.DiscipliningFoucault:Feminism,Power, andtheBody[M].NewYork:Routledge, 1991.
  [5]BrownAnitra.paBeautyCountdownfortheOscars.
  [6]http://oscars.about.com/od/fashionbeauty/a/ spacountdown.htm,2009-1-23.
  [7]李银河.西方性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责编 侯艳星]
其他文献
[摘要] 宋乾道八年,四十八岁的陆游曾赴汉中参与军务,尽管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本文就陆游这一时期的经历,分析其对陆游爱国诗篇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陆游;汉中;抗金;诗篇创作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4-0041-02    宋乾道八年(1172)三月至十一月,四十八岁的陆游赴汉中参与军务。陆游在汉中虽只有
[摘 要]长期以来,许多人将丧葬仪式中的鬼魂观念视作“封建迷信”,一概加以否定。广西龙脊壮人却因为鬼魂观念的存在,依然保留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土葬习俗和丧葬仪式。鬼魂观念已成为龙脊壮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广西龙脊壮族丧葬仪式的分析,可以探讨其中浓厚的鬼魂观念的产生、存在方式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龙脊壮族;丧葬仪式;鬼魂观念;安魂;禁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
[摘要]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为此,本文阐述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为了达到此目标,提出了导师制、双师型、实训基地等相应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式;导师制  [中图分类]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9—0004—02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在国际上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其成长成才产生重要影响。其获得主要从个体过去成败经验、他人的成败经验:语言或社会劝说及个体生理与情绪的状态等方面。通过为大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榜样作用、改善其期望、改变其成因方式、进行正确的言语劝服和重视对其生理和情绪调节等手段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内涵;成才影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