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语文为例谈高等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的设置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呈现出被边缘化的倾向,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对是否需要开设及如何设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课必须定位为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的融合,并以此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课教育改革调研
  [作者简介]李焕(1976- ),女,陕西米脂人,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陕西西安710068)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KT0700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8-0134-02
  
  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其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和专业技能要求,这就对基础课是否需要设置、如何设置、如何教学提出了挑战。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方面,以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往往靠边站,缩减课时,为专业课、专业技能课让道。边缘化早已成为“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普遍生存状态。
  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在不少高而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中,文化课因为与专业取向有一定距离等被一再删减甚至取消。文化基础课难道真的无用吗?培养职业技能难道真的与提高文化素养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吗?为此,我们以高职“大学语文”为例,通过调研探讨类似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去向。
  一、“大学语文”是否需要开设的调查
   “大学语文”是否需要开设,大家众说纷纭,我们分别调查了高职大学生、职业院校中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职业人士。调研选择陕西5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12份,问卷设置为半开放式。问卷的发放与搜集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进行。
  1.对教师的调查。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认同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考虑到教师所讲授与专业差别的影响,我们将专业课教师与文化基础课教师区别开来。
  专业课教师中,有56%的人认为需要开设,有6%的人认为无所谓,选择不需要开设的占38%。认为需要开设的理由按照频次(下同)主要包括:语言的理解能力直接关系到对职业项目要求的理解;文学素养低对综合素质的影响;高职学生在招生录取时,相当部分语文课成绩较低等。认为不需要开设的理由: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文学素质关系不大;文化素质是一个自我积累的过程,可以在业余由学生自我培养;高中阶段的语文基础基本满足职业技能的需要等。
  文化课教师中,认为需要开设的比例明显高于专业课教师。占到87%,认为不需要开设的占5%,认为无所谓的占12%。认为需要开设的理由有:人文素养是培养立业处世修养的基础;语言能力是任何职业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等。认为不需要开设的理由包括: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明显小于专业课;职业教育应以技能课程为本,基础课应为其让路等。
  2.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调查。教学管理人员对课程的设置具有相当程度的决策权。我们调查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集中于教学管理部门。调查显示,有71%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有开设的必要;认为无所谓的占9%,反对开设的占到19%左右。(1)认为需要开设的观点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包括知识和技能,职业知识也包括人文知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学语文”是专升本的统考课程等。(2)认为不需要开设的观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应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目前的基础课偏多,挤占专业课的教学时数,影响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和实训时间;“大学语文”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大等。
  3.对学生的调查。学生是教学对象,也是教学的中心。在当前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学生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我们调查的5所高职学生分布于经济管理、计算机教育、工程技术等专业,有103份问卷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占到回收的208份问卷的63%。(1)认为需要开设的理由: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可能需要专升本,“大学语文”学习直接影响专升本;某些专业课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大学语文”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等。(2)认为不需要开设的理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专业技能学习,获取专业资格考试认证;没有感觉到语文学习有什么具体的用途;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多种替代方式方法,可以更为丰富多彩等。
  4.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用人单位是社会需求的源泉,其看法代表着职业教育的需求取向,直接影响着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的37家中小企业,现场问卷发放回收并访谈职业人士98位,包括人力资源经理和相关部门主管。结果表明,89%的受访对象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另有8%的人认为无所谓,不同意开设的仅仅占到3%左右。
  认为需要开设的理由:同专业的技能要求岗位间差异较大,实际上还得到工作岗位锻炼培养,学校还得注重基础性的职业综合素质;语言理解与写作能力几乎是每个岗位的必需,但现在的毕业生整体上都难以满足要求;“80后”甚至“90后”的人文素质对职业形象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等。
  认为不需要开设和无所谓的理由:语言能力是小时候形成的,靠一两门课程难以培养;看不出岗位技能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等。
  5.对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调查。学生就业主管部门是沟通就业与培养的桥梁,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同时,我们也与学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就业指导部门的10位人员中,同意开设与不同意开设的比例大约各占到一半。认为要开设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社会需求对职业综合素质综合培养的需要;而认为不需要开设的理由在于,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数受访对象还是主张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无数的事例证明,只有科技的发展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与之渗透和配合,科技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害人类和社会,因此科技不是万能的。”职业技能必须与人文素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造就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士。
  二、“大学语文”课程效应的分析
  调查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各方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态度。带着这个调查结果,我们与陕西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的几位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1.对高职“大学语文”的理解。专家认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尚没有转变过来,而对“大学语文”仍停留在公共基础课层面。首先,我国不少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从原先的高等专科学校或成人高校转制而成,原来的思维模式存在惯性。其次,在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只是将职业院校的录取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录取的,分数低一些而已。第三,职业教育对基础课“够用”的要求确实存在难以核定的标准,因为基础课本身并不直接对应任何职业技能。
  同时,争议的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导致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的高职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制器”而非“育人”。在课程设计上,关注显性课程,忽视对专业课程中职业文化与人文内涵的理解和开掘。另一方面,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技能要求,过多地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和操作功能。有位教授形象地比喻:如果将“文”当做修养,将“武”当做技能,那么社会需要“文武”双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武”将。
  有专家指出,要用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待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大学语文”,就不会存在这样的争辩了。甚至有专家建议将“大学语文”改为对应于某个专业“专业语文”。
  2.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虽然说,高职教育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能。但是,“特定职业”只是理论上的说法,正如调研中实业界人士提到的“相同的专业技能,在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有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单位的岗位培训。一位教授给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的材料,内容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陕西教育学院一位教授指出:简单地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也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定位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更应该关注“职业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学素养。陕西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目前,我国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教育理念大多从原来的“文学教育”转向“人文教育”。
  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课程设计。“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到底如何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呢?一位教授说,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依然没有跳出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概念。
  对“大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将“大学语文”和工作对立起来;一是只强调其工具性,不能和丰富的人生结合起来。这两种观念使得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空洞抽象,说教性强,“大学语文”课堂沉闷、呆板,价值取向不明。
  一位教育学教授建议,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专业渗透和课程整合,将“大学语文”改革成类似于“专业英语”的模式,设置若干“专业语文”或“专业文史学”等。
  也有教授建议,可以利用“语文”与“人文”在知识上的相互涵盖关系,把“大学语文”课程和人文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将它改造成一门具备全面人文素质教育职能的、具有生态文化特性的综合课程,达到既能满足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节缩课时的目的。
  三、讨论与对策建议
  经过调研,“大学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对高职教育是需要的。之所以被边缘化,在于类似的文化基础课缺乏创新,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而且也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对于文化基础课应该定位于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两个方面的融合。其次,按照专业素养需求导向,创新课程的教材编排内容,按照职业或专业范畴进行编写,而且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文化素养。第三,在开设的课程形式上,一般作为考查课,对于有的专业甚至可以作为选修课对待;在课程的安排上,可作为专业实训或专业课的有效补充,而不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对待。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按照讲授、导读或者推荐阅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必须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定位于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应的要从置业需求出发,对课程的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姜本红.关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徐明.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设置的一点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跨国公司的营销管理指目标市场的确定和营销组合的职能管理。 目标市场选择 选择目标市场,首先要确定进口国。假如某个国家进口大量的某种商品,那么该国就是该种商品最有潜力
失业者:灵机一动成为徽章王子 法国人嗜好在胸前别上一枚徽章,这种癖好向27岁的里尔人马克·戴尔克鲁阿提供了生财的机会。如果说他还不是徽章大王的话,将他称为徽章王子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担负着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普及与应用的艰巨任务。为了使大学生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近年来我们努力做到以应用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新要求。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作者简介]于平(1964- ),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商战日益激烈,人们已经适应竞争并明白了竞争要靠人才、靠技术、靠信息等,而商业秘密同样是企业竞争的一大法宝。当前社会上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文章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中的互文现象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本文与多媒体课件之间互文的表现形式、语篇功能、结合方式以及和谐程度,以期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课件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把企业推向了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为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