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峰:享受学校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档案
  
  夏青峰,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小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他倡导要重视师生们在学校这段历程的生命质量,要让学校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有一个支持师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平台,有一个开放的视野与多元的文化,让每位师生都能够热爱学校、向往学校、留恋学校,享受学校带给他的一切,享受在学校中的生命时光。
  
  管理哲学
  
  与师生们一起享受学校
  无论是原来担任华士实验学校的校长,还是现在担任英桥国际学校的校长,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梦,那就是与师生们一起享受学校。“英桥”之校名,也就是取英文Enjoy“享受”的涵义。走进英桥学校的大厅,迎接我们的是几行大字:“CHOOSE IT、LIVE IT、LOVE IT、ENJOY IT”,它表达了我们的心愿,每位师生选择了这里、生活在这里、热爱这里、享受这里。享受学校(Enjoy School),就是我的教育理想和管理哲学。
  作为一个校长,我一直在思考,我的责任应该是什么?每位师生都在这个学校里,度过了他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段生命的历程里。他快乐吗?他充实吗?他获得了提升吗?他是相信了人性的美好,还是厌倦了人际的交往?他是获得了发展的动力,还是失去了对光明的向往?他的心境是更加的高远,还是思想日益的封闭?我们无法对他的整个生命负责,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他这段生命的历程抹上一些亮丽的色彩,让他能享受学校。所谓享受学校,就是指我们在学校里,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而非痛苦、个性的发展而非压抑、胸怀的广阔而非狭隘,愿望的实现而非沮丧。它的实现需要如下几个理念支撑:一、学校,不仅仅是个学习的场所,也不仅仅是在为明天作准备的机构。人们的很多生命时光都在学校度过,我们必须关注这段生命时光的质量,特别是生活的丰富性和精神的愉悦性。二、学校,必须要能给师生们带来发展,尤其是与个性特点相适应的最优化发展。要有广泛的机会与广阔的平台。三、在离开学校走人社会时,师生要能带着一个更加高远的目标与更加宽广的胸怀,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享受学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形象地说,为老师和孩子们送一缕阳光,找一个支点,开一扇窗户。这就是我们校长的工作使命。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享受着师生们给我们带来的那扇窗户、那个支点和那缕阳光。
  为老师和孩子们送一缕阳光。一缕阳光,就是一份美好,就是校长要尽己所能,让学校能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尤其是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孩子们生活在这个“准社会”里,就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乐趣,相信人性的美好,体验集体的力量,始终有一颗舒展的心灵和一份阳光的心态,为他将来正式成为一个社会人并享受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我对学校环境的追求是三个方面:首先是氛围宽松。我希望师生们能生活在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心灵自由。其次是关系融洽。我们倡导“同心、同行、同乐,结伴成长”的师生关系,积极构建以“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不断营造一种相互鼓励、欣赏与帮助的人际氛围,让师生成为朋友,校长、老师与孩子们都像一家人。第三是态度积极。学校,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让师生们养成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要始终让整个团队浸润在积极的文化影响之中。
  为老师和孩子们找一个支点。一个支点,就是一个发展的平台。学校要运用各种资源与途径,让师生们在学校的生命历程中,都能有所发展和提升。享受在学校中的发展,是享受学校的核心因素。校长的重要责任,就是让不同特点的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要让师生们在离开学校时,都能带着一份收获、一份成功和一份向往与留恋。为师生们找到发展的支点,首先要让他们找到成长的动力;其次要为他们找到发展的平台,特别是要为不同个性的人寻找到不同的平台;最后要为他们找到终生受益的习惯,这是他们离开学校后,还一直能持续帮助他们的支点。
  为老师和孩子们开一扇窗户。一扇窗户,就是一片崭新的世界,就是学校要努力让师生们不沉湎于自己的旧经验、小天地中,从局限走向开阔,不断地让视野更为高远与宽广,身处乡村小学校,胸怀世界大舞台,积极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民族情怀的现代文明人。我认为,有三项工作值得我们重视:第一是充分相信书籍的力量:第二是积极提升老师的境界;第三是不断引入多元的文化。学校,就是要让我们能看得更远。
  学校,应该能成为我们热爱与享受的地方。享受它的温馨,享受它的平台,享受它的博大,享受我们~段珍贵的生命历程。因为享受,我们更加要创造。
  
  管理案例
  
  案例1 不仅仅是音乐和咖啡
  英桥国际学校筹建的时候,我们在紧张的办公用房里,挤出了三间房,铺了地毯,摆了沙发,安了音响,置了书柜,我想,在这里为老师们营造一个氛围,让老师们每天能喝喝咖啡,听听音乐,读读书,该是多么怡然的事情啊!
  我们给每一位老师每天发一张咖啡券,他们可以每天来这里,享受一杯免费的香浓咖啡。老师们有的喜欢独自静坐,或思考,或看书;有的喜欢二三人,聊聊天,聊世界大事,也聊家常小事;有的喜欢索性把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放那,在袅袅的咖啡香气里,畅谈工作设想,有时也有观点的争鸣,也有思想的碰撞,于是,再加一杯咖啡,继续聊下去……
  原先,我的设想,也就是让老师们有个心灵放松的地方,后来,与几位老师喝咖啡聊天,我才发现,一张免费的咖啡卡,老师们享受到的,不仅仅是音乐和咖啡。一位中年老师说:“上班忙学生,下班忙家务,只有在这里,音乐和咖啡,才让我的心真正沉静下来,清晰地思考一些东西。”一位引进的名师说:“一杯咖啡,算不了什么,可是,我却感受到了一份作为员工的尊重,一份作为教育者的尊严。”一位骨干教师说:“有时候,我们的聊天也没有主题,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收获,是那种分享智慧的收获。”一位新分配老师说:“同学来看我,我请他喝咖啡,并且告诉他,英桥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张免费的咖啡卡,他吃惊而且羡慕,那一刻,我特别有自豪感。”如今,我也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这里坐一坐,泡上一杯咖啡,和老师叙一叙,夕阳的余晖从窗户洒进来。暖暖的,我们像一家人,聊着家常……
  除了咖啡,我们为老师们还安排了午间营养餐、每天的牛奶、健身房、美容券、读书吧,老师们精神愉悦了他们必然会传递给孩子们,于是,整个校园也会愉悦起来……
  
  案例2 寻找武术教练
  一个初秋的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毛遂自荐,说自己是全国的武术散打冠军,想要到一所学校去教授武术,早听说了我们学校的名气,所以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听他口音,是东北人,看上去就是一个练武之人。我带他到体育 馆,并喊来了全体体育教师,观摩了他表演的几个非常棒的武术套路后,我欣然答应,聘他为我校的体育教师,专门教授学生武术。接下来的日子,他带给了我很多惊喜。他不仅刀枪剑棍、散打、跆拳道样样精通,而且,人非常忠厚老实,非常勤奋,两周下来,学生耍刀弄枪的,已像模像样,一个月下来,学校武术队已经可以登台表演了,各种套路与器械都能展示,真是辛苦了他。当然,我也是绝对的支持,买回了很多武术的器材和服装,专门开辟了练功房。
  只是,在一个月里面,有一个问题始终让我放心不下:那就是他的身份不明。我多次询问过他,他总是说不清楚。我暗地里让派出所联系了东北,调查了他的身份证,却是查无此人。这样一个武艺高强却身份不明的人,住在学校里面,让我产生了不安的情绪。我的怀疑与不安开始表露出来,也让他逐渐察觉到了。终于,有一天,他走了:“既然不信任我,我就只能走了。”他一走,整个武术项目就一下子搁浅下来,学生半途而废。看到这个情形,我的内心很痛。就开始到处求人,为我找一个好的武术教练。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什么都精通,像他那样忠厚与勤奋。我很后悔,为什么不把工作再做深入一点、隐蔽一点,只要用心想办法,就一定能查到他的身份,因为,我在内心深处是相信他的,相信他是一个好人。我开始想尽各种办法,试图与他联系,让他再回来,但一直没能找到他。至今,我还很想找到他,至今,我还在努力寻找一个好的武术教练……
  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让人感到高兴。我们把无锡市的羽毛球教练王良吉老师,聘请到我们学校,作为体育教师专职进行羽毛球的训练,几年下来,学校成为了江苏省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学生屡次获得了全国、全省的大奖。我们从甘肃聘任了一位科技辅导员常建强老师,他来校后,一下子带动了我校的科技创新氛围,已有一百多学生的创新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学校成为了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少年科学院被评为省优秀科学院,他本人被评为无锡市十大科技创新青年。全国优秀语文老师徐杰应邀加盟我校后,充分发挥他的资源,请来了钱梦龙、余映潮、黄厚江等很多名家,纷纷来校深入指导,在这次全国中华杯语文教学大赛中,我校的三位老师分别获得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组的一等奖,徐杰的到来,吸聚了资源,打造了共同体……我们还特聘了街舞老师、全国围棋高手、拉丁舞教练等等。我们学校,有人说是“小型联合国”,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老师,在这里共同发展。我们期盼更多的人才汇集到我们学校,因为,我始终相信:请来一位好老师,学生就又多了一份成长的机会。
  
  案例3 一个学生,我们也教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文,无法跟班上课,单独教她一个人,成本太大了,而且她的课程怎么设置?生活如何安排?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不答应他吧,看他们的要求特别真诚,不忍心拒绝,更重要的是,我们早就想有外国学生来校入学了,这样,一种不同的文化就会进入校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博大,我们很想留她。我和其他几位领导简单协商过后,作出了决定:同意李智恩来校上学,一个学生,我们也教。学校专门安排了一位老师,负责她的学习与生活,对她进行汉语的强化辅导,然后再选择几门课,让她随班就读。慢慢下来,李智恩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我们也积累了教学外国学生的经验。
  没想到的是,有了一个李智恩后,接二连三地来了外国学生,先是以韩国学生为主,又来了日本的,再来了澳洲的、新西兰的、波兰的、伊朗的……我校成为了无锡市外籍学生入学定点单位。不仅如此,很多外商也开始来校参观考察,日商协会、韩商协会,还有我们的台商协会,都纷纷组团来校,与我们的师生一起进行活动。校园里面,真正有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无论是外籍老师,还是外籍学生,现在都能很好地和我们本国的师生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互成了朋友,他们有着很多自发的交流活动,世界其实就在一个小校园里相融了。还让人高兴的是,我校的外国学生考上了我们中国的大学(李智恩刚被清华大学录取),我们本国的学生也很多考取了外国的大学(刚刚一位同学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在我们这个校园里,无论国别如何,文化怎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世界公民。
  
  专家点评
  
  校长的道德使命
  朱小蔓
  在我结识的许多中小学校长中,夏青峰是很突出的。他有理想、爱学习、会做事、肯动脑子、为人厚道。作为一个年轻人,这么多年来,他始终钟情、执着于学校的人文教育事业,从华士实验小学到华士实验学校,再到今天的英桥国际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在江阴、无锡乃至江苏的中小学教育中都留下了生命足迹。
  认识夏青峰,是因为华士的人文教育。在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吴辰、夏青峰为代表的华士教育人,坚守人文教育的底线,将同心、同行、同乐的教育理念贯穿学校生活的全部,努力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这既需要良知、勇气,又需要教育的智慧,实在难能可贵。夏青峰是华士人文教育的辛勤耕耘者,教育的人文传统已经浸透了他的思想血脉。因而在创建、主持英桥国际学校伊始,他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享受教育、享受学校、享受成功的教育主张,让每个在英桥生活的人都“精神愉悦而非痛苦、个性发展而非压抑、胸怀宽广而非狭隘、愿望实现而非沮丧”。我自己也曾受邀参观过夏校长领导的这所新学校,印象很深,走过透明的玻璃长廊,感受到一种通透的现代化气氛,到处流溢的是人对人的亲切、爱护和体谅。这应该是一个可以选择、可以热爱、可以生活、可以享受的精神家园。夏青峰告诉我,这就是他的教育理想。
  校长是要有理想的,这种理想一定是源于对教育领导所负载的责任和使命的体认。一名好校长有很多人格特征,其中最关键的是,他始终能意识到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夏青峰对自己的工作方向就认识得很清楚:“每位师生在这个学校里度过他的一段生命旅程,在这段旅程里,他快乐吗?他充实吗?他获得了提升吗?他是相信人性的美好,还是厌倦人际交往?他是获得发展的动力,还是失去对光明的向往?他的心境是更加高远,还是思想日益封闭?我们无法为他整个生命负责,但我们应该尽可能让他在这里获得幸福。”夏青峰把这种职业意志化作师生精神成长中的一缕阳光,使每个人在各自工作领域中获得尊重和信任;化作师生素质发展中的一个支点,使每个人都尽量获得发展机会;化作一股激励师生走出“小我”、走出封闭校园的文化力量,使每个人都获得一片新天地、新眼界。这可以看作是他对校长道德使命的一种行动诠释。
  夏青峰做校长是很刻苦的。据我了解,他平常喜欢思考哲学问题。哲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否定、不断追问、不断穷究的工作。哲学让人心明眼亮,主要是反思和自识的结果。作为一名领导者,校长需要在反思、自识中不断确认自我、调整自我。相信夏青峰在校长之路上且思且行,一直走下去,终有一天能更上一层楼,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中小学教育家和优秀的学校领导者。
其他文献
在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但是仅有示范是木够的,它必须经过相关的演示来引导,帮助学生去理解技术的内涵,让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达到更深层次。所谓演示就是把教师、学生和相关媒介等资源進行整合,来解决技术难点和要点所做的相关展示活动。它的目标是把简单的模仿练习向内化思维驱动练习转变,让学生不仅学会技术动作,还能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全面而又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技术动作的教学不再单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本调查报告针对小学高年级、初中年龄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初探,让我们更多地接近孩子、了解孩子,从而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开始由家庭向学校、社会过渡。中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学校
学校的教育哲学是设置校本课程方案的首要基础。明晰教育哲学的过程,是学校不断明晰自己要培养的是什么类型的人的过程,也是不断用它来指导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框架的构建的过程。在上世纪90年代“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教育哲学基础上,锡山高中进一步吸纳时代精神,反复推敲,最大限度谋求校内、校外不同群体的共识,最终确定了当下学校的教育哲学:谦恭厚重,大气恢宏。在它的指导下,新一轮的校本课程建设,在锡山高中扬帆起航
学科和世界一样。理应是一体的。从来就没有一种属于纯学科的事物存在,更别说有一个纯学科的世界了。学科的割裂只是人类的发明而已,或者说是为了教学的方便。随着人类经验的剧烈扩张,学科课程面临着两个严峻挑战。一是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学科交叉的产物,传统学科课程的学科边界正在走向崩溃和重组。二是由于人类经验以“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更新周期迅猛膨胀,传统学科课程的分科制度,加上课
语文是富含灵气的学科,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充分领略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丰富和厚重,更要善于经营生机勃勃的课堂,以自己的聪颖伴着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汲取语文之灵气,自由翱翔灵动的思维。通州实验小学王笑梅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语文素养和机智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这篇后记以纯真朴实的笔调、如诗如梦的语言,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童年世界。
走过百年风雨,创立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木渎实小,正以新的雄姿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而学校的德育工作正是这百年基业的奠基石。近几年来,学校除了注意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之外,更在德育创新上做起了文章。  ——创新构建德育网络。  学校组建了德育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成立了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  ——创新德育考评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月岗位工作考核条
无锡人为自己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设计了三条基本道路:  之一:走科学发展之路。无锡人的设计理由是: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在上个世纪推进学校、乡镇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启动的。与学校、乡镇教育现代化相比,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涉及的面更广范围更大,面临的情况也更为复杂。为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之二:走内涵发展之路。无锡人的设计理由是:上个世纪的学校和
一份“单薄”的申报材料  庄德勇    曾经参加过市里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一位平日十分优秀的孙老师竟没有通过评审,被残酷地挡在“门槛”之外。在我的记忆中,孙老师的工作一向踏实认真,还担任过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但让我惊诧的是,在孙老师的申报材料中竟没有一次校级公开教学,没有一篇发表论文,没受过一次市级以上的表彰。反观现实,的确有一些教师,甚至是工作多年的教师,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
学生学习新知,不外乎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书上的新知部分——例题,另一部分就是书上习题。习题是巩固新知的主要手段,教科书中的习题大部分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的,而且以静态的形式呈现。教师在教授这部分习题时,如果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以题讲题,不但学习效果较差,还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在使用教科书上的习题时,一定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我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这一单元为切入点,这样处理
顾吉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MBA硕士,无锡市优秀中小学校长,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他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路径,强调以现代管理思想审视现行学校管理,强调以学校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