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5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2016年“一号文件”,都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以往一味强调需求侧拉动经济发展的做法,旨在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金融业将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此,涉农金融业也将迎来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德宏州GDP为320.99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亿元,农业产业增加值79.85亿元、增长5.7%,第一产业增加值78.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0.7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现金收入102.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3.1%,同比增长12.9%;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20.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3.8%;农民纯收入总额为82.2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1.15%,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8534元,同比增加921元,增长12.1%。从结构看:一是粮食生产“十三连增”:2016年全州粮食作物生产面积218.5万亩(不含鲜食玉米),产量78.4万吨,同比增长1.2%,完成省下达计划75万吨的104.5%,实现十三连增。二是冬季农业:2016年全州完成冬季农业生产面积144.2万亩、同比增长17.0%,实现农业产值24.23亿元、同比增长25%。三是蔗糖产业:2016年度,全州完成新种甘蔗面积31.4万亩,占种植计划30万亩的104.67%。四是茶叶产业:全州茶园总面积稳定在35.44万亩,可采摘面积31.48万亩,有毛茶叶初制厂(所)498个,省级龙头企业7个,州级龙头企业18,专业合作社61个,获得QS认证的茶叶精加工企业36家。五是生物产业: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235万亩,投产面积50万亩,其中:咖啡累计种植面积 27.1万亩,生产面积19万亩、产量1.9万吨。六是畜牧产业:2016年全州畜牧业产值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完成年度计划28.5亿元的103.7%。七是水产养殖:2016年全州水产养殖面积11.92万亩,比上年增加5.54亩,增长86.83 %,水产品产量4.61万吨,同比增长0.15万吨,增长3.34%;实现产值5.89亿元,完成计划的102%。
(二)突出绿色有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突出粮、经作物“两手抓”,因地制宜确定粮食主产区及特色经作区,稳定水稻和玉米生产,鼓励引进、推广和种植优质品种,形成粮食主产区稳定、特色经作区集中的区域优势作物生产布局。建立粮饲分治的种植结构,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鲜食甜脆玉米、鲜食大豆等果蔬型粮食,促进粮食产品向商品化、产业化和高品质、高效益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支持企业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定单,确保加工粮源,打造优质“遮放贡米”等粮食品牌。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产品认证,强化证后监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覆盖。二是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择优发展咖啡、坚果、核桃、柠檬、油茶、蚕桑等特色产业,对现有原料基地进行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新植原料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物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的种养型、加工型、流通型和综合型生物特色产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特色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带动能力强的生物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集群。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创新发展生物特色产业产品加工业和商品贸易,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改造提升甘蔗、茶叶、橡胶等传统产业,建设优质生产基地。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冬季农业、高山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稳步实施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快改造中低产烟田,把德宏建设成为国际型优质烟叶战略基地、云南省烟叶后备战略基地和中式卷烟高端品牌核心原料生产基地。实施经济作物间的套种,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果、林菌、林药、林菜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积极稳步发展中药材,引导中药材生产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牧业。实施生猪生态循环养殖、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地方特色畜禽开发、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五大工程,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培育集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支持屠宰和熟食加工一体化经营,打造优质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圆梦集团芒市300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加工生产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大力推广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加工。积极开发利用小耳朵猪、土鸡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以土著鱼、罗非鱼、虹鳟鱼为重点,积极发展稻田养鱼,稳妥发展库塘养鱼。到2020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50%以上。五是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储等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合作、联合等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邮政快递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全覆盖。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体验和文化价值。建设一批集生态文化、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六是积极稳妥发展开放农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边民参与的模式和方法,培育壮大农业“走出去”主体队伍,支持企业积极稳妥到境外创办甘蔗、咖啡、水果等农业种养殖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现代农业合作平臺。七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与农科院所联合,搭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开展农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紧密衔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和效能。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行“互联网+农业”发展,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 二、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金融机构种类及服务手段日益多元
截止2016年末,德宏州共有15家金融機构、179个营业网点,2108名从业人员;13家保险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3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登记服务公司和2家资本管理公司。从机构分布看,全州金融服务业机构已经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小额担保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近年来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瑞丽南屏农村商业银行和芒市长江村镇银行等新型涉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设立,使德宏金融机构体系日趋丰富。336个行政村布放ATM机、POS机、转账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类电子机具18285台,伴随着现代化支付手段的普及,德宏州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鼓励金融机构贴合地方新型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一是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推出玉信贷、木信贷、红色信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服务当地新型农业。二是做好惠农支付的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德宏农村市场惠农POS的使用率。三是做好涉农信贷政策的宣传推广。四是将如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现代化支付手段,推广到农村市场,丰富新型农业金融服务的方式方法,提供金融服务“三农”的质量。
(二)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
紧密围绕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积极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0.63亿元,同比增长7.25%。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40.44亿元,涉农企业贷款余额184.4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73.47亿元,农业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8.3亿元,农业产业园区贷款余额2.61亿元。
(三)突出安全普惠,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改区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沿边金融试验示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广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由政府部门主推组建专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农业的合作。在全州范围内优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适时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互助担保试点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参保农户权益。鼓励保险机构因地制宜推出接地气的保险产品,鼓励农业保险市场化、商业化、基层化。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立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探索地方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配合银行开展贷款保险业务。二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风险补偿奖励政策,力争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不低于新增贷款总额的50%、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三个不低于”。积极发展“三农”金融,加快搭建农村产权管理服务平台,稳步推进“三权”抵质押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下沉、机具下沉、服务下沉,力争全州所有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制定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办法,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范围。制定实施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方案,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农民互助保险试点。发挥财政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杠杆效应,鼓励和引导成立专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016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0.33亿元,比2015年增加0.14亿元,增长70.24%;农业产业发展基金0.11亿元,比2015年增加0.1亿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0.08亿元。切实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独考核扶贫绩效,精准对接扶贫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信贷投入力度,强化金融参与脱贫攻坚战。三是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助推中小、民营经济发展。分解下达2016年我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600户的目标任务。严格按规定受理、汇审和拨付资金。截止2016年末,累计发放两个10万元贷款0.08亿元。继续加大对“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在州工信委门户网、德宏州两个10万元QQ群等媒体和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做了大量宣传,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册、宣传画、申报表格、知识问答等资料发放到5个承办单位和县市非公办(民营办)。组织培训2期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000余份。同时对德宏州重点企业进行融资需求调查。
三、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充实扶贫攻坚金融服务主体
2016年,德宏州成功引入成立了芒市长江村镇银行,为芒市“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贷支撑点,德宏州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也得到有益补充和积极完善;德宏州盈江县信用联社秉承“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的理念,在盈江县弄璋镇姐冒村购置房屋,投入177万元建成了姐冒社区自助银行;德宏州行政村自助银行的设立,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障碍,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可缴费,田间地头可转账,标志着德宏州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盈江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动我州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了“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定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坚持“以三农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全县金融支农惠农主力军,资产总额达50.6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33.26亿元;负债总额46.47亿元,其中各项存款45.54亿元;所有者权益4.17亿元。拥有员工162人,内设11个职能部门,1个营业部、20个支行,服务范围遍布城乡。在支持县域经济、扶持农业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鼓励和引导涉农信贷投入,“三农”扶持力度逐年增长
一是信贷投入稳中有升。伴随德宏州农业规模扩大和农产品日趋丰富,2013~2016年,德宏州涉农贷款逐年递增,余额分年达到183.43亿元、199.92亿元、243.31亿元和264.33亿元,分年增长8.99%、21.70%和8.64%,连续四年保持8%以上的同比增速,逐年稳步加大对地方农业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末,德宏州涉农贷款264.33亿元,占全州信贷总量的64.37%,同比增长8.64%;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9.6亿元,同比增长9.84%,年累计发放9.84亿元。二是惠农政策形式多样。德宏州积极响应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丰富惠农信贷支持政策,在用好原有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精准扶贫贷款、党员红色信贷、抗震安居危房改造贷款等民生信贷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创业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安居贷等信贷品种,用好用活惠农信贷政策,为地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积极促成州政府出台《金融支持德宏州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三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各阶层贫困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截止2016年末,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07亿元,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4.9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3018户1.28亿元,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292户0.13亿元。省联社德宏办事处与德宏州总工会联合举行“工惠卡”首发仪式,956名在档困难职工现场领取了“工惠卡”,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帮扶机制的有效结合,成为德宏州农村信用社“惠农卡”、“惠民卡”、“惠商卡”后又一针对特定对象的创新型特色卡种。探索支农再贷款运用的有效途径,实现支农再贷款与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发展。截止2016年末,累计向昆明中支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4.2亿元,全州支农再贷款余额4.6亿元,较年初增加3.3亿元。继续实施“支农再贷款+村官+合作社”的“户瓦”模式,解决山区农户启动资金匮乏问题,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三是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结合德宏州自然区位条件优势,重点扶持发展高原肉牛养殖,蔗糖、坚果、咖啡、核桃、辣木、油茶等高原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着力打造“优质粮油、蔗糖振兴、生态牧业、绿色林业、生物特色产业”五个百亿元产业,全州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生产总量、生产产值逐年递增,并被授予了“中国咖啡之乡”、“中国坚果之乡”、“中国贡米之乡”的荣誉称号。截止2016年末,全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0.54亿元,林果权贷款余额为3.3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21.35亿元,信贷食品贷款余额1.17亿元。 (三)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征信宣传。以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和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为契机,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扩大金融宣传广度和深度,提高农民群众对金融的认识和认知程度。截止2016年末,全州共建农户信用档案183806户,占农户总数的80.55%;核贷农户147670户,核贷金额为59.48亿元。已评定信用镇1个、信用村40个、信用组463个、信用户126764户,为德宏州农户享受金融服务提供基础。二是加大督促考核力度,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业务。扩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用范围,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在全州的应用推广,加大平台推广工作考核力度,按月通报平台推广进展情况,督促辖内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加速推广平台融资业务并取得积极成效。截止2016年末,全州共成交35笔平台融资业务,完成融资60.23亿元。三是依法开展征信管理,提升征信查询服务质量。着力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适时监测金融机构与征信业务相关的异议处理、投诉、诉讼办理情况,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主体权益。对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系统异常查询情况开展了现场及非现场审核工作,努力提高征信查询服务质量。2016年,完成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4796笔,企业信用报告986家,核实异常查询5898笔,并对涉嫌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行为予以纠正或通报处理。四是明确信用县试点建设目标,改善县域信用环境。为改善县域经济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建立规范有序的信用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融资难”问题,实现政、银、企、农四方共赢的目标,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促成德宏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德宏州信用县建设指导意见》,并将盈江县、梁河县确定为全州首批信用县建设试点。
四、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一)市场信息滞后,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被动
目前,农产品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明显上涨的阶段,农产品面临产量高、库存高和价格低的难题,归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面临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匹配,市场供需信息矛盾。如2015年,德宏州盈江县出现西瓜丰收,但销路不畅,任由西瓜烂在田地里,出现了农民丰年受损的情况;而盈江县连续几年价格低迷的马铃薯在2016年初以每吨4000元的价格备受市场青睐。农产品市场缺乏科学预测指导,与市场需求脱节,仅依靠农民“碰运气”生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疏通市场供需信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投向,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
(二)金融支持和农业发展特性脱节,信贷供给不能满足“三农”融资需求
一是期限不匹配。现代农业生产的厂房建设、农机设备、大棚设施等投入周期较长,部分种养植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期限。但当前金融机构开办的涉农信贷产品期限大都以1~3年的短期贷款为主,涉农信贷产品与实际需求期限错配问题突出。二是频率不匹配。农业生产多受制于农时,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明显。同时,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审批手续繁杂,并受制于信贷计划管理,难于及时提供信贷服务。三是信贷产品产需不匹配。受制于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和收益的考量,各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方式仍以传统抵押、保证、联保担保为主,信贷产品单一保守,仅为部分傳统业务提供基础信贷服务,缺乏对新型产业的技术抵押探索。信贷业务拓展不足,信贷产品的创新开发缺乏内在动力。
(三)金融风险保障不完善,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积极性
传统农业活动受制于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其本身具有风险高、收益慢的特点,与金融投资“三性”原则相违背。一是缺乏足质有效的抵押资产。当前,德宏州农村“两权”的确权工作已在辖内铺开实行,但由于德宏未被纳入国家首批“两权”抵押试点运行地区,加上涉农不动产评估、抵押和兑现工作开展的实际困难,动产抵押的管理办法尚未落实,导致涉农信贷抵押资产质量欠佳,为金融机构提供涉农信贷服务增加了阻力。二是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大,2015年,德宏州农险保费收入0.73亿元,已赔款0.59亿元,赔付率为80.9%;2016年,德宏州农险保费收入0.57亿元,已赔款0.28亿元,赔付率为49.84%,较高的赔付率导致商业保险参与意愿较低,保险品种匮乏,业务拓展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入积极性。
(四)农业组织结构落后,影响金融信贷支持信心
一是龙头企业弱。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目前,德宏州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3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仅有37家,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才有8家;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一家一户的种养模式还是德宏州农村生产方式的主体,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少,农村新型业态发育不充分,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的原料生产销售中徘徊。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金融机构投入信贷支持的信心。
五、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信息价值,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信贷”模式
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减少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成本,加速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信贷”模式,农村电商将成为联结农户和市场的重要通道和平台,涉农主体要主动通过这些平台,对不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时获取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信息,实现市场信息实际应用价值的转化,运用数据信息指导现实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积累基础数据和信息,调整农业投入方向。涉农金融机构方面,应加快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产品和制度、流程等方面探索和创新,完善银行服务模式,奠定金融提供“农村电商+信贷”服务模式基础,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二)金融服务要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是维持农业供需动态平衡
在经济改革发展阶段,农业供给侧的增长,应该更多地依靠农业存量结构改革、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制度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形成农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可持续的动态均衡。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消化过多的农产品库存,加快农作物加工转化为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要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农资成本限制等现实因素,要改变过去以低价赢市场的时代,需要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高端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農业。改进农业增量资源配置结构,逐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二是探索金融服务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供给效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利用金融力量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投入,合力打造开发特色民族风情旅游村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从根本上刺激农村经济活力。三是主动开发农业供应链配套金融产品。农业产业链由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产品收储、加工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构成。在农业产业链内,维系产业链运作的各个主体之间,例如农资公司、农户、合作社、农产品收储和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公司等,在产品和劳务等的交换过程中的各环节,形成农业供应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就产生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金融行业应主动创新,结合农业供应链营运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发配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挖掘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机遇。
(三)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要继续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加大征信意识宣传力度。优化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是增加农村信贷供给的基础前提。对守信农民给予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适当优惠政策,从而正向激励农民增强信用意识。二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工作。鼓励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增设机构,拓展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完善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加快客户需求导向型涉农保险产品创新,引导保险机构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网络,开辟客户投保、续保及理赔快速通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符合农村市场需求,让农村客户用得着、买得起的保险产品。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农业保险的合作,将农业保险的投保情况作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授权的要素之一,引导涉农借款人对融资抵押物、投资资产进行投保,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四)发挥金融支持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
构建德宏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扶持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小散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生产专业化标准、主动探索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农业资源价值和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广泛推广“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订单+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小、散农户迅速进入专业化规范市场,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效用。推动农村产业化深入融合,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德宏州GDP为320.99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亿元,农业产业增加值79.85亿元、增长5.7%,第一产业增加值78.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0.7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现金收入102.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3.1%,同比增长12.9%;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20.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3.8%;农民纯收入总额为82.2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1.15%,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8534元,同比增加921元,增长12.1%。从结构看:一是粮食生产“十三连增”:2016年全州粮食作物生产面积218.5万亩(不含鲜食玉米),产量78.4万吨,同比增长1.2%,完成省下达计划75万吨的104.5%,实现十三连增。二是冬季农业:2016年全州完成冬季农业生产面积144.2万亩、同比增长17.0%,实现农业产值24.23亿元、同比增长25%。三是蔗糖产业:2016年度,全州完成新种甘蔗面积31.4万亩,占种植计划30万亩的104.67%。四是茶叶产业:全州茶园总面积稳定在35.44万亩,可采摘面积31.48万亩,有毛茶叶初制厂(所)498个,省级龙头企业7个,州级龙头企业18,专业合作社61个,获得QS认证的茶叶精加工企业36家。五是生物产业: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235万亩,投产面积50万亩,其中:咖啡累计种植面积 27.1万亩,生产面积19万亩、产量1.9万吨。六是畜牧产业:2016年全州畜牧业产值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完成年度计划28.5亿元的103.7%。七是水产养殖:2016年全州水产养殖面积11.92万亩,比上年增加5.54亩,增长86.83 %,水产品产量4.61万吨,同比增长0.15万吨,增长3.34%;实现产值5.89亿元,完成计划的102%。
(二)突出绿色有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突出粮、经作物“两手抓”,因地制宜确定粮食主产区及特色经作区,稳定水稻和玉米生产,鼓励引进、推广和种植优质品种,形成粮食主产区稳定、特色经作区集中的区域优势作物生产布局。建立粮饲分治的种植结构,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鲜食甜脆玉米、鲜食大豆等果蔬型粮食,促进粮食产品向商品化、产业化和高品质、高效益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支持企业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定单,确保加工粮源,打造优质“遮放贡米”等粮食品牌。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产品认证,强化证后监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覆盖。二是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择优发展咖啡、坚果、核桃、柠檬、油茶、蚕桑等特色产业,对现有原料基地进行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新植原料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物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的种养型、加工型、流通型和综合型生物特色产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特色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带动能力强的生物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集群。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创新发展生物特色产业产品加工业和商品贸易,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改造提升甘蔗、茶叶、橡胶等传统产业,建设优质生产基地。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冬季农业、高山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稳步实施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快改造中低产烟田,把德宏建设成为国际型优质烟叶战略基地、云南省烟叶后备战略基地和中式卷烟高端品牌核心原料生产基地。实施经济作物间的套种,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果、林菌、林药、林菜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积极稳步发展中药材,引导中药材生产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牧业。实施生猪生态循环养殖、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地方特色畜禽开发、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五大工程,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培育集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支持屠宰和熟食加工一体化经营,打造优质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圆梦集团芒市300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加工生产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大力推广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加工。积极开发利用小耳朵猪、土鸡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以土著鱼、罗非鱼、虹鳟鱼为重点,积极发展稻田养鱼,稳妥发展库塘养鱼。到2020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50%以上。五是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储等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合作、联合等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邮政快递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全覆盖。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体验和文化价值。建设一批集生态文化、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六是积极稳妥发展开放农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边民参与的模式和方法,培育壮大农业“走出去”主体队伍,支持企业积极稳妥到境外创办甘蔗、咖啡、水果等农业种养殖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现代农业合作平臺。七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与农科院所联合,搭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开展农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紧密衔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和效能。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行“互联网+农业”发展,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 二、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金融机构种类及服务手段日益多元
截止2016年末,德宏州共有15家金融機构、179个营业网点,2108名从业人员;13家保险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3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登记服务公司和2家资本管理公司。从机构分布看,全州金融服务业机构已经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小额担保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近年来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瑞丽南屏农村商业银行和芒市长江村镇银行等新型涉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设立,使德宏金融机构体系日趋丰富。336个行政村布放ATM机、POS机、转账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类电子机具18285台,伴随着现代化支付手段的普及,德宏州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鼓励金融机构贴合地方新型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一是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推出玉信贷、木信贷、红色信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服务当地新型农业。二是做好惠农支付的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德宏农村市场惠农POS的使用率。三是做好涉农信贷政策的宣传推广。四是将如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现代化支付手段,推广到农村市场,丰富新型农业金融服务的方式方法,提供金融服务“三农”的质量。
(二)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
紧密围绕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积极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0.63亿元,同比增长7.25%。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40.44亿元,涉农企业贷款余额184.4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73.47亿元,农业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8.3亿元,农业产业园区贷款余额2.61亿元。
(三)突出安全普惠,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改区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沿边金融试验示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广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由政府部门主推组建专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农业的合作。在全州范围内优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适时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互助担保试点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参保农户权益。鼓励保险机构因地制宜推出接地气的保险产品,鼓励农业保险市场化、商业化、基层化。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立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探索地方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配合银行开展贷款保险业务。二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风险补偿奖励政策,力争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不低于新增贷款总额的50%、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三个不低于”。积极发展“三农”金融,加快搭建农村产权管理服务平台,稳步推进“三权”抵质押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下沉、机具下沉、服务下沉,力争全州所有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制定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办法,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范围。制定实施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方案,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农民互助保险试点。发挥财政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杠杆效应,鼓励和引导成立专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016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0.33亿元,比2015年增加0.14亿元,增长70.24%;农业产业发展基金0.11亿元,比2015年增加0.1亿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0.08亿元。切实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独考核扶贫绩效,精准对接扶贫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信贷投入力度,强化金融参与脱贫攻坚战。三是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助推中小、民营经济发展。分解下达2016年我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600户的目标任务。严格按规定受理、汇审和拨付资金。截止2016年末,累计发放两个10万元贷款0.08亿元。继续加大对“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在州工信委门户网、德宏州两个10万元QQ群等媒体和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做了大量宣传,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册、宣传画、申报表格、知识问答等资料发放到5个承办单位和县市非公办(民营办)。组织培训2期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000余份。同时对德宏州重点企业进行融资需求调查。
三、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充实扶贫攻坚金融服务主体
2016年,德宏州成功引入成立了芒市长江村镇银行,为芒市“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贷支撑点,德宏州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也得到有益补充和积极完善;德宏州盈江县信用联社秉承“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的理念,在盈江县弄璋镇姐冒村购置房屋,投入177万元建成了姐冒社区自助银行;德宏州行政村自助银行的设立,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障碍,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可缴费,田间地头可转账,标志着德宏州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盈江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动我州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了“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定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坚持“以三农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全县金融支农惠农主力军,资产总额达50.6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33.26亿元;负债总额46.47亿元,其中各项存款45.54亿元;所有者权益4.17亿元。拥有员工162人,内设11个职能部门,1个营业部、20个支行,服务范围遍布城乡。在支持县域经济、扶持农业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鼓励和引导涉农信贷投入,“三农”扶持力度逐年增长
一是信贷投入稳中有升。伴随德宏州农业规模扩大和农产品日趋丰富,2013~2016年,德宏州涉农贷款逐年递增,余额分年达到183.43亿元、199.92亿元、243.31亿元和264.33亿元,分年增长8.99%、21.70%和8.64%,连续四年保持8%以上的同比增速,逐年稳步加大对地方农业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末,德宏州涉农贷款264.33亿元,占全州信贷总量的64.37%,同比增长8.64%;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9.6亿元,同比增长9.84%,年累计发放9.84亿元。二是惠农政策形式多样。德宏州积极响应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丰富惠农信贷支持政策,在用好原有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精准扶贫贷款、党员红色信贷、抗震安居危房改造贷款等民生信贷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创业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安居贷等信贷品种,用好用活惠农信贷政策,为地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积极促成州政府出台《金融支持德宏州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三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各阶层贫困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截止2016年末,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07亿元,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4.9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3018户1.28亿元,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292户0.13亿元。省联社德宏办事处与德宏州总工会联合举行“工惠卡”首发仪式,956名在档困难职工现场领取了“工惠卡”,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帮扶机制的有效结合,成为德宏州农村信用社“惠农卡”、“惠民卡”、“惠商卡”后又一针对特定对象的创新型特色卡种。探索支农再贷款运用的有效途径,实现支农再贷款与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发展。截止2016年末,累计向昆明中支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4.2亿元,全州支农再贷款余额4.6亿元,较年初增加3.3亿元。继续实施“支农再贷款+村官+合作社”的“户瓦”模式,解决山区农户启动资金匮乏问题,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三是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结合德宏州自然区位条件优势,重点扶持发展高原肉牛养殖,蔗糖、坚果、咖啡、核桃、辣木、油茶等高原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着力打造“优质粮油、蔗糖振兴、生态牧业、绿色林业、生物特色产业”五个百亿元产业,全州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生产总量、生产产值逐年递增,并被授予了“中国咖啡之乡”、“中国坚果之乡”、“中国贡米之乡”的荣誉称号。截止2016年末,全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0.54亿元,林果权贷款余额为3.3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21.35亿元,信贷食品贷款余额1.17亿元。 (三)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征信宣传。以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和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为契机,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扩大金融宣传广度和深度,提高农民群众对金融的认识和认知程度。截止2016年末,全州共建农户信用档案183806户,占农户总数的80.55%;核贷农户147670户,核贷金额为59.48亿元。已评定信用镇1个、信用村40个、信用组463个、信用户126764户,为德宏州农户享受金融服务提供基础。二是加大督促考核力度,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业务。扩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用范围,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在全州的应用推广,加大平台推广工作考核力度,按月通报平台推广进展情况,督促辖内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加速推广平台融资业务并取得积极成效。截止2016年末,全州共成交35笔平台融资业务,完成融资60.23亿元。三是依法开展征信管理,提升征信查询服务质量。着力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适时监测金融机构与征信业务相关的异议处理、投诉、诉讼办理情况,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主体权益。对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系统异常查询情况开展了现场及非现场审核工作,努力提高征信查询服务质量。2016年,完成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4796笔,企业信用报告986家,核实异常查询5898笔,并对涉嫌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行为予以纠正或通报处理。四是明确信用县试点建设目标,改善县域信用环境。为改善县域经济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建立规范有序的信用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融资难”问题,实现政、银、企、农四方共赢的目标,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促成德宏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德宏州信用县建设指导意见》,并将盈江县、梁河县确定为全州首批信用县建设试点。
四、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一)市场信息滞后,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被动
目前,农产品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明显上涨的阶段,农产品面临产量高、库存高和价格低的难题,归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面临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匹配,市场供需信息矛盾。如2015年,德宏州盈江县出现西瓜丰收,但销路不畅,任由西瓜烂在田地里,出现了农民丰年受损的情况;而盈江县连续几年价格低迷的马铃薯在2016年初以每吨4000元的价格备受市场青睐。农产品市场缺乏科学预测指导,与市场需求脱节,仅依靠农民“碰运气”生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疏通市场供需信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投向,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
(二)金融支持和农业发展特性脱节,信贷供给不能满足“三农”融资需求
一是期限不匹配。现代农业生产的厂房建设、农机设备、大棚设施等投入周期较长,部分种养植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期限。但当前金融机构开办的涉农信贷产品期限大都以1~3年的短期贷款为主,涉农信贷产品与实际需求期限错配问题突出。二是频率不匹配。农业生产多受制于农时,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明显。同时,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审批手续繁杂,并受制于信贷计划管理,难于及时提供信贷服务。三是信贷产品产需不匹配。受制于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和收益的考量,各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方式仍以传统抵押、保证、联保担保为主,信贷产品单一保守,仅为部分傳统业务提供基础信贷服务,缺乏对新型产业的技术抵押探索。信贷业务拓展不足,信贷产品的创新开发缺乏内在动力。
(三)金融风险保障不完善,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积极性
传统农业活动受制于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其本身具有风险高、收益慢的特点,与金融投资“三性”原则相违背。一是缺乏足质有效的抵押资产。当前,德宏州农村“两权”的确权工作已在辖内铺开实行,但由于德宏未被纳入国家首批“两权”抵押试点运行地区,加上涉农不动产评估、抵押和兑现工作开展的实际困难,动产抵押的管理办法尚未落实,导致涉农信贷抵押资产质量欠佳,为金融机构提供涉农信贷服务增加了阻力。二是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大,2015年,德宏州农险保费收入0.73亿元,已赔款0.59亿元,赔付率为80.9%;2016年,德宏州农险保费收入0.57亿元,已赔款0.28亿元,赔付率为49.84%,较高的赔付率导致商业保险参与意愿较低,保险品种匮乏,业务拓展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入积极性。
(四)农业组织结构落后,影响金融信贷支持信心
一是龙头企业弱。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目前,德宏州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3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仅有37家,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才有8家;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一家一户的种养模式还是德宏州农村生产方式的主体,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少,农村新型业态发育不充分,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的原料生产销售中徘徊。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金融机构投入信贷支持的信心。
五、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信息价值,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信贷”模式
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减少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成本,加速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信贷”模式,农村电商将成为联结农户和市场的重要通道和平台,涉农主体要主动通过这些平台,对不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时获取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信息,实现市场信息实际应用价值的转化,运用数据信息指导现实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积累基础数据和信息,调整农业投入方向。涉农金融机构方面,应加快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产品和制度、流程等方面探索和创新,完善银行服务模式,奠定金融提供“农村电商+信贷”服务模式基础,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二)金融服务要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是维持农业供需动态平衡
在经济改革发展阶段,农业供给侧的增长,应该更多地依靠农业存量结构改革、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制度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形成农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可持续的动态均衡。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消化过多的农产品库存,加快农作物加工转化为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要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农资成本限制等现实因素,要改变过去以低价赢市场的时代,需要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高端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農业。改进农业增量资源配置结构,逐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二是探索金融服务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供给效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利用金融力量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投入,合力打造开发特色民族风情旅游村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从根本上刺激农村经济活力。三是主动开发农业供应链配套金融产品。农业产业链由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产品收储、加工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构成。在农业产业链内,维系产业链运作的各个主体之间,例如农资公司、农户、合作社、农产品收储和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公司等,在产品和劳务等的交换过程中的各环节,形成农业供应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就产生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金融行业应主动创新,结合农业供应链营运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发配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挖掘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机遇。
(三)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要继续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加大征信意识宣传力度。优化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是增加农村信贷供给的基础前提。对守信农民给予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适当优惠政策,从而正向激励农民增强信用意识。二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工作。鼓励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增设机构,拓展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完善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加快客户需求导向型涉农保险产品创新,引导保险机构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网络,开辟客户投保、续保及理赔快速通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符合农村市场需求,让农村客户用得着、买得起的保险产品。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农业保险的合作,将农业保险的投保情况作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授权的要素之一,引导涉农借款人对融资抵押物、投资资产进行投保,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四)发挥金融支持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
构建德宏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扶持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小散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生产专业化标准、主动探索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农业资源价值和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广泛推广“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订单+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小、散农户迅速进入专业化规范市场,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效用。推动农村产业化深入融合,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