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职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职业能力的内涵解读出发,结合职业岗位分析,由此得出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了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基本能力要素。
  关键词:特殊教育;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关键能力;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Y067)
  作者简介:罗笑,女,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省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手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6-0070-04
  大力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0年)》,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制定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加紧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然而,特殊教育质量水平能否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教育的师资水平。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特教师资的重任,其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他们进入相应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鉴于此,为提高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有必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分析了解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解读
  鉴于职业能力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职业能力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在职业教育领域,有不少学者对职业能力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赵志群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形式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1]吴晓义认为,职业能力即“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地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其中包括特定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2]徐国庆认为:“职业能力就是工作任务的胜任能力。”[3]这些是关于职业能力比较典型的定义。相比较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徐国庆的界定,一句简洁、精辟的话揭示了职业能力的实质。
  然而,要理解职业能力内涵,仅仅知道其定义是远远不够的。众多学者对职业能力的层次、构成要素、形成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同的是,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专业能力一般包括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笔者认为,上述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适用于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分析。
  鉴于以上对职业能力的阐释,笔者认为,职业能力应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实际,采用条件和过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界定其内涵,即: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职业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从而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多项能力的综合。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职业能力可以理解为: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要求和实际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综合。
  二、特殊教育专业职业岗位分析
  特殊教育专业职业岗位分析主要是针对该专业的各工作岗位(岗位群)的主要职责、工作对象以及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的分析,其主要依据是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要求。同时,结合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设计特殊教育专业岗位(群)分析表(见表1),旨为分析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提供依据。
  三、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特殊教育学生职业能力是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要求和实际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综合,上文已论及。根据特殊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结合职业岗位分析,经过分析总结,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这三项能力是该专业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以后,走上特殊教育工作岗位需要运用的最基本的能力。
  (一)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专业能力一般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专业知识是参与具体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技术知识,是从事某一职业活动任务必须掌握的知识,是技能获得的基础和前提,高职学生要想胜任某一职业活动,必须系统地学习、理解并掌握本职业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即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劳动者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专业态度主要涵盖学生的专业情操、专业理想、专业自我和专业性向。
  结合特殊教育专业职业岗位来分析,此专业高职生的专业能力应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学科相关基本理论知识;(2)具备从事特殊教育职业活动相关的技能;(3)熟悉特殊教育发展动态,态度端正,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对从事特殊教育有浓厚的兴趣,爱岗敬业。
  (二)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所应具备的运用特定的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教学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应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背景;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具备的教学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对情境的应变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素养是衡量教师基本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指标,包括道德素养、语言素养和职业素养。   鉴于特殊教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结合职业岗位分析,笔者认为,特殊教育高职学生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具备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教学法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科背景知识,各学科教学原理;(2)具备特殊教育教学的技巧、口语或手语表达能力、与特殊儿童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情境应变能力、课程掌控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具备规范的职业行为,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由我国学者从德国引进的一个概念,认为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活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关键能力亦称为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是劳动者谋求发展所必需的高层次能力。简单而言,关键能力是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由于关键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一般不会因社会科技的发展更新而被时代淘汰。
  对于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来说,关键能力是其职业能力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将来能否适应特殊教育工作岗位,并在工作岗位稳定下来、取得长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能力的大小。通过职业岗位的分析,本文认为特殊教育专业高职生的关键能力由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构成。社会能力是从事特殊教育所需要具备的行为能力,包括协调管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法能力是从事特殊教育应具备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包括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决策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等。
  如上文所述,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关键能力构成了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三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本文构建的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结构体系(见表2),拟为高职院校提升此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呼吁各高职院校要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因社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而与其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关键能力是构成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能力要素。换句话说,作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具备这些职业能力,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明确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要素,高职院校可以就此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56.
  [2]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23.
  [3]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24.
  [4]徐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6):68.
  [责任编辑 金莲顺]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质量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特色是职业学校保持旺盛、持久生命力的根本。当下,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激活自己的职业特性、产业属性,以此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学校;特色建设;质量提升;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张旭,女,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他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事关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兰州石化学院为例,从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角度总结探讨了提升毕业生就业力的相关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力;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陈金平,男,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质量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对学生认可度的高低。而专业的生命力最终也是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人才质量标准,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的。因此,从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
期刊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劳动技术训练、轻基础知识传授现象,已严重限制了职教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习得,也将给我国制造业技术革新和产业更新换代带来隐患。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已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要。世界职业教育典范——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50、60年代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为此,德国职教界提出关键能力理论,并进行了相配套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基
期刊
摘 要:以南通五所高职院校大学生课堂礼仪的现状为调查背景,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探讨提升高职生礼仪素质的具体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职生;课堂礼仪;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4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高职生礼仪素质调研与对策——以南通市部分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412684008Y)  作者简介:石建梅,女,
期刊
主持人按语: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向国外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历史。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水平表明,学习与借鉴的有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课题。为此,本期组织三篇文章,分别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摘 要:任何一个成功的外来经验都是特定条件与环境的产物,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与移植很难达到预期
期刊
不论是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改革实践,其最终的指向都是使职业教育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职业教育功能并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作用问题,而是涉及全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问题。但在这个话题上,除了重复《职业教育学》教科书的观点,似乎很难再说出点什么。  寒假中的一天,闲来无事,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上罗列的项目不仅包括“药品名称”、“性状”和“规格”等,还有“功能主治
期刊
职业教育到底为了什么?职业教育承载着何等使命?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其最终归宿又是什么?这是回答职业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基本追问。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也未免高估了职业教育的能力。有人也会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区分于普通教育的特色所在,那么我要问,难道普通(高等)教育就没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这一项吗?  凡学过教育学专业或接触过教育学教材的小伙伴们都知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作业超市”的管理策略、营销策略和分享策略的探索,改革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从而,加强中职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作业超市;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傅卫莉,女,绍兴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招生考试体制中存在着招生计划缺乏科学性、招考手段缺少“成人性”、录取过程欠缺公平性等问题,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和山东省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都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为此,可以采取扩大成人高校招生的自主化、加强成人高校招生的特殊化、促使成人高校招生的公平化等对策。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体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