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作品 三回首次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天》(包括她的前身)是与我关系密切的刊物之一,从我在她上面发表作品开始,已经有59年了。在将近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里,我不但在那里刊登诗文,和历任主编及编辑也都建立了美好的友谊。虽然为了避“熟人好办事”与“近水楼台”之嫌,我尽量少给她稿子,但也累计在上面发表了不少拙作,新诗、旧诗、散文、小说、评论、剧本都有,其中有几篇被收入了多种选本。
   在纪念《飞天》创刊70周年的日子里,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给予我的作品的“三回首次”。
   1961年10月,我调到甘肃省歌剧团任编剧。此时,我这个在1958年被补划的右派虽然在1959年就摘掉了帽子,但是还没有重新署名发表作品。有一天,我的房间里意外地來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是《甘肃文艺》(《飞天》前身)的编辑,奉主编之命来向我约稿的。他就是师日新。承蒙他们不弃,我当然十分高兴。但因在那几年里,我没有什么诗情,手头没存有可供发表的作品,只好回过头去寻找题材。我是被迫离开西藏的,对西藏很有感情,于是写了《八瓣菊》和《我又看见了拉萨的窗户》两首诗,以《西藏的怀念》为题交给编辑部。记得开头的的几句是:
   八瓣菊正在开放
   皋兰山郁郁苍苍
   兰州的上空
   飞过了南归的雁行
   我又看见了拉萨的八瓣菊
   ……
   时隔一月,就在《甘肃文艺》12月号上发表了。正是她,首次刊登了我被剥夺了发表作品权利以后的第一篇作品。接着,《青海湖》、《延河》、《甘肃日报》、《宁夏文艺》等也都相继发表我的作品了,可以说是《甘肃文艺》带的头儿。
   1963年,我写了一个藏族题材的大型歌剧剧本《二次婚礼》。当时的领导认为它宣扬了“阶级调和”,要我修改,我不同意他们的修改意见,于是团里决定不予排演。我就决定先行发表,我把本子交到了《甘肃文艺》编辑部。主编杨文林为了缩短逐层审稿的时间,集合起全体编辑,将七场戏接力朗读,当即通过,在1964年第一期上发表出来。我的大型剧本在刊物上刊登还是首次,而且这在当时是不无风险的,是要有一定胆识的。“文革”中还有人把它批为“毒草”,粉碎“四人帮”以后,歌剧团才把它搬上了舞台。甘肃电视台的朱德忻台长亲自到剧场坐镇,拍成了舞台纪录片,并于1980年10月8日首播,15日即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映。在《人民日报》登载的预告中把它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1周年”的展播节目。
   我写的中篇小说不多,到现在为止,才发表过两篇,第一篇是在2002年第6期的《小说家》上,但不是全文,而是改编稿或者叫缩写本,题目也从《虎头冠》改成了《抵抗者》。真正首次全文发表我的中篇小说的还是《飞天》。关于这篇作品,我想多说几句。
   1965年12月的一天,我第一次登上位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靠近顶峰悬崖的一侧有一道矮墙,忽然发现在一块砖上刻有两行字,上一行是:“××××××在此接吻”,下一行是“一九四二may×”。因为当时我没有照相机,也没带纸笔,没记住那两个人的名字,只好用×代替。我觉得它与“到此一游”大不相同,指给同行者看,他们只是一笑了之。我想,在那个恋爱婚姻并不怎么自由的年代,这对年轻男女竟然敢于在此刻下真名实姓,公布他们的情爱行动,是颇有勇气的。他们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跑到了崆峒山上,为什么对这一吻如此激动?这里面一定有不同一般的故事,我无法猜到,却在心中保留了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多年来一直未能忘掉。
   将近15年之后的1980年11月5日,我第一次参观敦煌莫高窟,在第215窟正面壁画左下方的菩萨像身边空白处,发现了一个现代供养人的画像,是一个穿着无袖连衣裙的女孩子。旁白的题记写的是“故小姐刘仁慧一心供养 一九四二aug10”,落款的写法和年代竟然和我在崆峒山的所见如此吻合!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和兴趣。供养人画像在敦煌壁画中相当多,画的是对于当年开凿洞窟有过各种奉献的人。洞窟的开凿到元代就为止了,清代的极少数的供养人(可能是供奉了钱财)也只能寄画在以前的洞窟。民国时期的供养人她肯定是唯一的、最后的一个。这位刘仁慧小姐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莫高窟的供养人,是谁把她画在这里的?也都是无从考证的无底之谜。他们与崆峒山上的那两行刻字有什么联系?这让我久久无法忘怀。我曾想把二者串起来,保留在同一个故事之中,不过并没有进行过认真思索。
   今年11月我的中短篇小说选《喜马拉雅山下的情侣》出版了,又激发了我写小说的兴趣,我为上述两个孤立的事件编织起人物故事来。回顾我的某些经历,调动我的生活积累,终于粗略构思成了《现代供养人》。
   由于人物不多,贯穿始终的只有一男一女,时间跨度也不到一年。我又不愿东拉西扯、节外生枝地故意把它拉长,所以只能写成一个小中篇。本来准备边写边想、边想边写、以细水长流的方式慢慢完成它的,不料越想情节越多,越写越顺,越写越快,一气呵成了。
   脱稿以后,我发给了我的老战友、著名小说家徐怀中,请他指教(正如他的《牵风记》脱稿以后先发给我看)。他在认真看过以后,给我打来了长达几近半小时的电话,在肯定原作的前提下,对于整体构思和写作角度谈了他的想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发给了我的两个儿子高飞和高山,高飞常有不凡的见解,对我这篇小说的涵义和人物行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有所提醒。高山长期在敦煌工作生活,熟悉敦煌的情况,所提的修改意见都很准确而具体。我根据他们的意见,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后半部分有的是重写,有的则是新写。每改一次,都觉得比初稿好多了。
   起先我就琢磨过,它的主题是什么,应当如何确定,但是想不清楚。还是不搞“主题先行”吧,反正就是这些人、这些事,能说明什么算什么。所谓主题,不需要我来强行规定,由作品本身去体现、由读者自己去寻找吧。当然,我不可能糊里糊涂地乱写,我是有想通过它表达某种思想、寄托某种感情的自觉的,是少不了理性思考的。譬如,父母对子女婚恋的态度、青少年的叛逆性格与逆反心理、女人的不同遭遇与共同命运、社会现实与宗教信仰;精神与肉体、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有缘、无缘与与宿命,柏拉图及弗洛伊德的学说等。当然,我只能想到、涉及、提出,而不能做出论文式的结论。
   在这篇小说中,我不想也不宜编造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和离奇古怪的情节,我只是用平实的笔法来叙述两个小青年和十来个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和心理历程,读者也不妨把它当人物散文来读。从所谓艺术手法上讲,同样我也不想赶什么时髦、求什么新奇、玩什么技巧,按照现代派的标准,它也许是陈旧的、幼稚的、平淡的。我只是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把我想讲的人和事讲出来,读者不妨把它看作是几大篇普通人的日记。如果它能给人提供一点思考的材料、时代的画面、知识的信息,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把稿子发到了《飞天》主编阎强国的邮箱里,打电话请他指正。阎主编看过之后决定采用,它就是刊登在2019年第4期上的《现代供养人》。《飞天》成了首次发表我的中篇小说的刊物。
   感谢《飞天》!记忆《飞天》!祝贺《飞天》!
  责任编辑 阎强国
其他文献
草原被雨水洗着,清冷、干净  穿着长袖皮袄的牧人,舉着转经筒  牛羊在前面  山坡的小房子,一直叠上去  仿佛便于聆听  雨水之上的唱诵  和许多穿紫袍子的藏族姐妹坐在一起  她们转着的转经筒  苦难一样沉  她们打开糌粑的布袋,微笑着推向我  仿佛大家坐在青稞地里  遥远,不相识  一同举手,接天上的粮食
期刊
顺着滨湖南路,乘着一点零星的小雨  我徜徉在浓浓的绿阴里  恍惚中,沙枣花浓烈的香气  夹杂着车流旋起的气浪将我氤氲  似柳枝,飘逸在曲幽的小径上  忽而向西,忽而向北  雨勢越来越大  我的步履伧促而密集  一阵游走不定的大风后  雨,瓢泼起来  我顺路奔跑着  过往的车辆如舢板不时从身旁急速滑过  又撞入深深的雨幕  远处,模糊的晚灯  飘忽,闪烁  游弋,颤栗  人间,恍如隔世  独上西楼,
期刊
金丝般的阳光  高原的路旁,一丛丛粉色的棉花花  她亮亮的圆盘似的小脸  和我的脸相对  我们共生了许多年  離天堂那么近  湛蓝的天空,没有一粒尘埃  我向前走,身后的棉花花开放  不用知道  也没有离别
期刊
春天了,道旁的沙枣树  树干粗裂,结满沙枣的枝条  举鞭,驱赶着呼啸的车流  枣红的、桔黄的,甚至发霉的沙枣  散落满地  曾經是我的口粮  如今,影单形只  无人问津  一只乌鸦的伤心也不过如此  一面崖壁的断裂也不过如此  此刻,虚妄显而易见  此时,幽怨不易觉察  譬如,刚从头顶匆匆飞过的麻雀的一声尖叫  失重,颤栗,荒芜  呃,还有多少命运的苦涩,悲悯,甚至是灰暗  悬匿发梢,随风跌落  
期刊
春天的阳光  爱高楼,爱山河  爱冬末的枯枝上,蕾丫  小小的红脸蛋  小小的小里  盛着细小的光阴  细小的伤痛  细小的寂孤  细小的寒凉  没人知道  小小的小里  懷着的一颗太阳
期刊
零 件  一只昼夜摆动的挂钟  在我搬进新居后  依然挂在客厅墙上的  我从不借助它  确认时辰  它更像一件装饰  现在,不知何故,它停止了摆动  我将它摘下来,送给孩子当玩具  这时,一只挂钟就变成了一个玩具  再次看到它时,它已经被孩子拆零了:  一只木制挂盒、一块有机玻璃罩、三根指针  还有一只用来摆动的金属悬锤……  舞女图   ——曼德拉山岩画速记三  石头上跳舞的女子  若是我前世的
期刊
迷 宫  我独来独往,有时做梦,有时失眠  曾经我抱定信念  没有故乡的时候,我还有爱情  没有知识的时候,我还有热忱  时间之手却把我牢牢抓住  它有一个布满青苔的迷宫  不论我如何丈量它的疆域  牢记走过的路线  暗地里保留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角落  仍旧对自己一无所知  故事每天都有一个相同的结局  如果谁也不去做什么  那片荒滩就会一直在我下班的路上出现  傍晚七点钟  我喜欢过的人还在书里活
期刊
一个男人,要像  一个女人一样  爱一个女人  年轻时,要遍遇恐惧  明白百病源于压抑的愤怒  年老时,要学会优雅  去海边种花  中途,望望天涯  一个男人,要像  一个男人一样  毕生传诵一个女人  年轻时,诞生于战乱国家  年老時,耽于写诗,画画
期刊
奔 跑  坠落山间的石头和一棵树同时倒下  在山顶,牧羊人唱着的牧羊曲传到村子  从石缝流出的水和鲜花一样稀少  春天了,融化的冰雪还未形成河流  从去年开始的干旱,惊蛰那天还没有降雪  曾经的暴雪一直都在记忆中  存留至今。春雨也迟迟不来  奔跑的羊群无处歇脚,牧羊人的干馕同样  难以下咽,在西天山的一个峡谷  十多年前种下的松树,晒太阳  听着足音,总是不见长成绿阴  在路边有很多孤立无援的树
期刊
八步沙和治沙人  西夏人,蒙古人  你们在腾格里曾经的杀伐和辉煌在哪里  黄沙茫茫,甚至没有留下一片脚印、一帧背影  沙漠里  水一样柔情的应当是这些沙生植物  和他们的子孙后代  自己记录自己历史  自己延续自己生命  冰草湾,黄花滩,吴家井  巨大腾格里沙漠  会被这些地名慢慢淹没  六老汉  他们与沙漠相处之道是用爱来维护  爱一粒沙子,一把草籽,一滴水,一株小草  甚至一缕风,一浪浪鸟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