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作为一种本能及生命延续的手段,贯穿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世界各国相互交往的日益频繁,同时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和人们受所谓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潮的影响,性的社会属性显得日益重要,性不再只属于个人,它还关系到他人及全社会。可以说性作为衡量文明的标准,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每个公民掌握必要的性健康知识,对促进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10~20岁为青春期,这是人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既是性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又是性问题困惑最多的时期。学校在这一时期进行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国内外心理学家将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异性疏远期、异性神秘期、异性爱慕期、异性恋爱期。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早期,在这一时期,男女生都开始关注异性,但这种关注往往不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出现,而是以男女生之间对抗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异性疏远期。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萌生的性冲动给自身带来的罪恶感,即性发展与传统伦理观念的矛盾冲突。学校性健康教育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性观念、性准则、性心理、性道德的发展和形成。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十分敏感,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异较大,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选取乐观开朗、热情积极、有影响力与同伴保持零距离的心理委员担任教育主体,传递积极有效的信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方式是非常受欢迎的。因此,运用同伴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一、国内外性健康教育研究概况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33年就成立了全国性教育协会,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了性教育,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如性病的患病率下降、妇女堕胎率极低等,除瑞典外,丹麦、日本也先后开展了青春期性教育,但日本在学校开展的性教育进程比较缓慢,性教育达不到普及的程度,导致日本未成年人性犯罪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美国、英国青少年在性问题上较为开放,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和性方面的混乱。美国在如何实施性教育上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是以安全性行为为综合教育目标,另一派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节育”的性教育。目前,实行综合教育的公立学校仍为绝大多数。
在我国,性教育隐晦、腼腆、保守,家庭中父母对性讳莫如深或避而不谈。学校性健康教育也严重不足,可以说是几近空白。大多数中、大学生的性知识都很贫乏,未婚先孕、少女多次人流的现象日益严重。儿童期作为人一生中性道德形成的萌芽时期,其性健康知识的正确教育和引领将关系到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而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性的认识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即男女生交往方式与小学低年级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同伴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同伴教育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一种同伴互助式健康教育方式。其理论基础是青少年可能更愿意听取同龄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愿意接受成年人说教,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如性、吸毒、吸烟、意外伤害等问题上表现更为明显。同伴教育在我国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方法,尤其在对青少年防治艾滋病的宣传上成效显著。具体实施办法是。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获取性信息的来源是同伴(占40%)、父母(占23%)、学校中的性教育课程(占9%)、其他(占28%)。由此可见,恰当的同伴教育可以是性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很多性教育的课程和操作手册。我国可以根据中国国情和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加以本土化、改进和创新。
三、同伴教育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学生步入异性疏远期。本课题以同伴教育为切入点,以“如何和异性交往”为主题,帮助学生走出与异性交往的误区,确立正确的性观念。本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同伴教育在小学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1 同伴教育的应用方式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一论题,利用青少年往往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的特点进行同伴教育,往往能收到传统教育不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在应用方式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
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伴教育时,同伴教育者的选择尤为重要,要选择在班级中有较高影响力、较高威信、思想成熟于同龄人、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强的同伴来承担。
(2)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同伴教育中,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辅助者,而整个讨论的引领者是同伴教育者。同时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仍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思想还很稚嫩,对问题的看法还不够全面成熟,如果完全由同伴教育者主持教育过程很可能使讨论走向极端,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在讨论前,心理健康教师要对同伴教育者实施正确的教育,并了解学生的普遍想法,才可能达到充分沟通,解决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一问题。
(3)寻找切入点
同伴教育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而“如何与异性交往”是一个较大的题目,所以在讨论时寻找话题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合作,了解班级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话题的切入点:或者事先设计好相关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普遍想法,从中寻找切入点。
2 具体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和分组
实验组以班级为单位、心理委员为主体、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为辅开展“如何与异性交往”的系列同伴教育活动,包括班会、小组讨论、黑板报等。在每次不同主题的同伴教育后,心理委员及个别特殊学生(对这一主题困惑特别大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写成感想和体会汇成案例集,对其他班级或同龄的学生,又将起到放大的同伴教育的作用。 对照组以班级为单位,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要形式开展“如何与异性交往”系列教育活动,形式包括班会、小组讨论、黑板报等。
活动前要事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困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确定讨论主题并客观地评估同伴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2)培训心理委员
为了心理委员能胜任同伴教育者的角色,心理教师将对心理委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
性知识培训。心理辅导教师主要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困惑进行专题培训,并且采用沙盘游戏等方式增强心理委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讨论式培训。针对具体班级出现的具体情况。心理健康教师、大队辅导员与心理委员进行小组分组讨论,互相支招。对于一些实际的问题,学生的办法往往会比教师要多的多。
同伴教育技能培训。讲授和培训同伴交往、讨论、教育的相关技能。
3 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教师根据不同性健康教育主题,和心理委员商量设置不同的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呈现,其呈现形式有交流引导、成长体验、小组讨论学习、辩论赛、情景剧表演、手抄报展示、沙盘游戏、班会探讨、圆圈时间等。
在每次不同主题的同伴教育后。心理委员及个别特殊学生(对这一主题困惑特别大的学生)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写成感想和体会汇成案例集,对其他对照班级或同学起到放大同伴教育的作用。
4 同伴教育效果评估
(1)知识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学习和了解异性交往知识的情况。
(2)技巧评估
即评核学生在沟通、判断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巧。教师可凭直接观察衡量学生对这些技巧的掌握程度。
(3)态度评估
评核青少年的价值倾向,以及他们对环境与价值的反应。
(4)方法评估
知识考核。采用多项选择题、是非题、自由发挥问答题、分级评价等形式编写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性方面知识的掌握状况。
角色扮演。教师可了解学生对于某些性问题所抱的态度,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亦可以了解他们的情绪、反应、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学生对同辈的评价。让学生就同辈给予评价,可反映出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关注及尊重程度、行为等。
自我评价清单。这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方法,旨在引起学生兴趣,显示性教育课程对他们的指引。
四、同伴教育的效果
同伴教育在北航附小高年级性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已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应用同伴教育,学生不仅对同性的性别角色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悦纳,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欣赏和接纳异性同学,班级风气有了极大转变,男女生性别角色和矛盾不再显现和突出,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在与教师和家长交往上也出现良性互动。同伴教育作为性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健康和未来幸福的奠基性工作,这项工作值得深入开展下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伴教育作为小学高年级性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 王永丽)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10~20岁为青春期,这是人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既是性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又是性问题困惑最多的时期。学校在这一时期进行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国内外心理学家将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异性疏远期、异性神秘期、异性爱慕期、异性恋爱期。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早期,在这一时期,男女生都开始关注异性,但这种关注往往不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出现,而是以男女生之间对抗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异性疏远期。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萌生的性冲动给自身带来的罪恶感,即性发展与传统伦理观念的矛盾冲突。学校性健康教育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性观念、性准则、性心理、性道德的发展和形成。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十分敏感,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异较大,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选取乐观开朗、热情积极、有影响力与同伴保持零距离的心理委员担任教育主体,传递积极有效的信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方式是非常受欢迎的。因此,运用同伴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一、国内外性健康教育研究概况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33年就成立了全国性教育协会,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了性教育,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如性病的患病率下降、妇女堕胎率极低等,除瑞典外,丹麦、日本也先后开展了青春期性教育,但日本在学校开展的性教育进程比较缓慢,性教育达不到普及的程度,导致日本未成年人性犯罪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美国、英国青少年在性问题上较为开放,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和性方面的混乱。美国在如何实施性教育上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是以安全性行为为综合教育目标,另一派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节育”的性教育。目前,实行综合教育的公立学校仍为绝大多数。
在我国,性教育隐晦、腼腆、保守,家庭中父母对性讳莫如深或避而不谈。学校性健康教育也严重不足,可以说是几近空白。大多数中、大学生的性知识都很贫乏,未婚先孕、少女多次人流的现象日益严重。儿童期作为人一生中性道德形成的萌芽时期,其性健康知识的正确教育和引领将关系到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而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性的认识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即男女生交往方式与小学低年级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同伴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同伴教育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一种同伴互助式健康教育方式。其理论基础是青少年可能更愿意听取同龄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愿意接受成年人说教,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如性、吸毒、吸烟、意外伤害等问题上表现更为明显。同伴教育在我国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方法,尤其在对青少年防治艾滋病的宣传上成效显著。具体实施办法是。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获取性信息的来源是同伴(占40%)、父母(占23%)、学校中的性教育课程(占9%)、其他(占28%)。由此可见,恰当的同伴教育可以是性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很多性教育的课程和操作手册。我国可以根据中国国情和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加以本土化、改进和创新。
三、同伴教育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学生步入异性疏远期。本课题以同伴教育为切入点,以“如何和异性交往”为主题,帮助学生走出与异性交往的误区,确立正确的性观念。本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同伴教育在小学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1 同伴教育的应用方式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一论题,利用青少年往往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的特点进行同伴教育,往往能收到传统教育不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在应用方式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
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伴教育时,同伴教育者的选择尤为重要,要选择在班级中有较高影响力、较高威信、思想成熟于同龄人、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强的同伴来承担。
(2)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同伴教育中,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辅助者,而整个讨论的引领者是同伴教育者。同时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仍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思想还很稚嫩,对问题的看法还不够全面成熟,如果完全由同伴教育者主持教育过程很可能使讨论走向极端,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在讨论前,心理健康教师要对同伴教育者实施正确的教育,并了解学生的普遍想法,才可能达到充分沟通,解决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一问题。
(3)寻找切入点
同伴教育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而“如何与异性交往”是一个较大的题目,所以在讨论时寻找话题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合作,了解班级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话题的切入点:或者事先设计好相关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普遍想法,从中寻找切入点。
2 具体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和分组
实验组以班级为单位、心理委员为主体、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为辅开展“如何与异性交往”的系列同伴教育活动,包括班会、小组讨论、黑板报等。在每次不同主题的同伴教育后,心理委员及个别特殊学生(对这一主题困惑特别大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写成感想和体会汇成案例集,对其他班级或同龄的学生,又将起到放大的同伴教育的作用。 对照组以班级为单位,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要形式开展“如何与异性交往”系列教育活动,形式包括班会、小组讨论、黑板报等。
活动前要事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困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确定讨论主题并客观地评估同伴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2)培训心理委员
为了心理委员能胜任同伴教育者的角色,心理教师将对心理委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
性知识培训。心理辅导教师主要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困惑进行专题培训,并且采用沙盘游戏等方式增强心理委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讨论式培训。针对具体班级出现的具体情况。心理健康教师、大队辅导员与心理委员进行小组分组讨论,互相支招。对于一些实际的问题,学生的办法往往会比教师要多的多。
同伴教育技能培训。讲授和培训同伴交往、讨论、教育的相关技能。
3 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教师根据不同性健康教育主题,和心理委员商量设置不同的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呈现,其呈现形式有交流引导、成长体验、小组讨论学习、辩论赛、情景剧表演、手抄报展示、沙盘游戏、班会探讨、圆圈时间等。
在每次不同主题的同伴教育后。心理委员及个别特殊学生(对这一主题困惑特别大的学生)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写成感想和体会汇成案例集,对其他对照班级或同学起到放大同伴教育的作用。
4 同伴教育效果评估
(1)知识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学习和了解异性交往知识的情况。
(2)技巧评估
即评核学生在沟通、判断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巧。教师可凭直接观察衡量学生对这些技巧的掌握程度。
(3)态度评估
评核青少年的价值倾向,以及他们对环境与价值的反应。
(4)方法评估
知识考核。采用多项选择题、是非题、自由发挥问答题、分级评价等形式编写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性方面知识的掌握状况。
角色扮演。教师可了解学生对于某些性问题所抱的态度,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亦可以了解他们的情绪、反应、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学生对同辈的评价。让学生就同辈给予评价,可反映出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关注及尊重程度、行为等。
自我评价清单。这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方法,旨在引起学生兴趣,显示性教育课程对他们的指引。
四、同伴教育的效果
同伴教育在北航附小高年级性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已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应用同伴教育,学生不仅对同性的性别角色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悦纳,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欣赏和接纳异性同学,班级风气有了极大转变,男女生性别角色和矛盾不再显现和突出,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在与教师和家长交往上也出现良性互动。同伴教育作为性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健康和未来幸福的奠基性工作,这项工作值得深入开展下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伴教育作为小学高年级性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