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樱:你说,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
书虫:这个困扰了古今中外多少哲学家的问题,哪是你转转小脑袋就能想明白的呀!想知道“活着”这两个字的意义啊,或许余华的这本书能给你多一些思考。
小樱:书虫书虫,我有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你!
书虫:嗯哼,请小樱同学大胆发言。
【虫家讲坛】
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地打动了余华。歌中的老黑奴一生悲苦,却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于是,民歌寥寥数行的表达,在余华的《活着》里,成为主人公福贵苦难动荡却又平静淡然的生命历程,从而向我们深刻地阐释了活着的意义。
什么是“活着”
人为什么而活?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就是让《活着》里的福贵本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他可能也说不出来。
少年时,福贵放荡行事,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很快就将偌大的家业败光。浑浑噩噩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中年时,福贵开始发掘“活着”的意义,想要认真活下去。他学着照顾妻子,养育儿女,在最艰难的时候却拥有着最强烈的活着的欲望。后来,命运的打击接连不断,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去世后,老年的福贵已然对苦难淡然了,他拥有了超乎常人的平静。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可是,福贵的生命中真的只有苦难吗?他有爱他如一的妻子家珍,有懂事孝顺的女儿凤霞,有活泼善良的儿子有庆,还有二喜、春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美好的品质,让福贵黑暗的人生中不时透出点点光芒。那些人曾经带来的美好与温暖,一定给了福贵在漫漫人生路上前行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经历了一切的他,不会喊叫,也不会抱怨,只是默默承受着一切,承受着生命赋予的所有,包括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历经沧桑的福贵,用最简单的话语说出了自己对活着的看法: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在《活着》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叙述者,一个是民间采风人“我”,另一个就是老人福贵。二者交叉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对福贵和他的故事的叙述,一个是福贵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我”在小说中一共有六次叙述,在故事的关键处暂停了福贵的讲述,使整部小说的节奏得以缓冲,让叙述氛围恰到好处。
第二叙述者福贵是整个叙事的核心,他的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正因为这个视角,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他,理解他,才能体会到他的苦难里包含的那一点幸福与欢乐。在舒缓迟慢的氛围中,福贵既是在和“我”讲述,也是在展示他和命运的对话。无论悲喜,老人的叙述都显得风平浪静。在他的轻描淡写里,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态度,对活着的看法。
作者借用双层叙事,让两个叙事者在两个相对的时空中双向互动,在不断转换中,共同将叙事向前推进,也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这部小说,实在值得我们反复阅读,认真揣摩。再读一遍,一定会有新的感悟!
双重叙事结构
关于《活着》——
1.《活着》原本是一个中篇,能成为现在这个版本,要感谢它的第一位读者张艺谋。当时,导演张艺谋托人请余华写一个本子,余华就提到手上尚未发表的小说《活着》。张艺谋读后很感兴趣,“活着——对于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来说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又非常大,正是小说中的这种东西感动了我。”最初,张艺谋看的是七万字的书稿,读完后觉得一些地方还可以着墨。于是余华又写了四万字,因此出版时,《活着》从七万字变成了十一余万字。
2.《活着》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译介至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多个文学大奖。余华也凭借这部作品于2004年获得了法兰西艺术和骑士文化勋章。
关于作者——
1.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在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浪潮中,余华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此外,他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2.谈起自己如何走上文学道路,余华毫不回避当初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毕业以后我干牙医,一干就是5年,一点不夸张地说,这5年我拔了至少有1万颗牙,每天7点就上班,干8个小时,感觉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有时我站在窗户前,发现隔壁文化馆里的人成天在街上闲逛,我就问他们:‘不用上班吗?’他们告诉我这就是工作,我当时就想:‘这工作好。’后来我问文化馆里的一个朋友:‘怎么样才能进文化馆工作?’他告诉我写小说吧。我想我认的汉字也有五千多个了,做音乐、画画不行,写小说大概行,于是我就开始写小说了。”
·书虫后援会·
小人物也有大智慧
亳州市丹凤学校九(2)班 / 戴梦茹
指导老师 / 梁 艳
在这部小说里,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一个如此宽广的话题,这世上的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甚至已去世的人都活在亲人的心里;活着又是如此沉重,它凝聚了太多的责任、使命,以及无尽的回忆。
余华在《活着》的日文版自序中说道:“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如果问我,我会回答:“是。”福贵是一个小人物,但他身上折射出很多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共同点,包括对苦难的逆来顺受,对自身的定义,对生活的态度。福贵的命运如此卑微与无助,但却折射出了整个民族的性格与品质,这是一种敢于直面苦痛的勇气,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
书虫呢喃:
福贵是一个小人物,但谁又能说他不伟大呢?梦茹同学既看到了福贵的一生,也从他身上看到了整个民族特有的品质,以小见大,思想深刻!
活着的态度
宿州市第九中学七(20)班 / 张 瀛
指导老师 / 李 艳
在命运面前,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与死。如果真的只为了活著而活着,人生恐怕会十分无趣。我们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却可以改变活着的态度。就像《佐贺的超级阿嬷》中的阿嬷一样,即使生活过得再困苦贫穷,只要拥有乐观的心态,也会使生活倍感幸福——在8岁那年,小主人公德永昭广离开家乡广岛,来到佐贺的乡下老家。这里没有玩具,没有朋友,甚至连送他来的姨妈也转身离开,迎接昭广的只有低矮破旧的房屋,以及独立抚养了七个儿女的超级阿嬷。刚来阿嬷家的昭广无法适应这里的寒酸生活,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昭广渐渐体味到了与阿嬷在一起生活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只要用认真的态度过好每一天,即使意外来临,我们也能坦然面对。无论是美好还是平庸,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书虫呢喃:
张瀛同学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人生恐怕会十分无趣”,确实如此,用积极的心态认真生活,每一天才会值得!
书虫:这个困扰了古今中外多少哲学家的问题,哪是你转转小脑袋就能想明白的呀!想知道“活着”这两个字的意义啊,或许余华的这本书能给你多一些思考。
小樱:书虫书虫,我有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你!
书虫:嗯哼,请小樱同学大胆发言。
【虫家讲坛】
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地打动了余华。歌中的老黑奴一生悲苦,却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于是,民歌寥寥数行的表达,在余华的《活着》里,成为主人公福贵苦难动荡却又平静淡然的生命历程,从而向我们深刻地阐释了活着的意义。
什么是“活着”
人为什么而活?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就是让《活着》里的福贵本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他可能也说不出来。
少年时,福贵放荡行事,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很快就将偌大的家业败光。浑浑噩噩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中年时,福贵开始发掘“活着”的意义,想要认真活下去。他学着照顾妻子,养育儿女,在最艰难的时候却拥有着最强烈的活着的欲望。后来,命运的打击接连不断,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去世后,老年的福贵已然对苦难淡然了,他拥有了超乎常人的平静。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可是,福贵的生命中真的只有苦难吗?他有爱他如一的妻子家珍,有懂事孝顺的女儿凤霞,有活泼善良的儿子有庆,还有二喜、春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美好的品质,让福贵黑暗的人生中不时透出点点光芒。那些人曾经带来的美好与温暖,一定给了福贵在漫漫人生路上前行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经历了一切的他,不会喊叫,也不会抱怨,只是默默承受着一切,承受着生命赋予的所有,包括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历经沧桑的福贵,用最简单的话语说出了自己对活着的看法: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在《活着》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叙述者,一个是民间采风人“我”,另一个就是老人福贵。二者交叉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对福贵和他的故事的叙述,一个是福贵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我”在小说中一共有六次叙述,在故事的关键处暂停了福贵的讲述,使整部小说的节奏得以缓冲,让叙述氛围恰到好处。
第二叙述者福贵是整个叙事的核心,他的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正因为这个视角,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他,理解他,才能体会到他的苦难里包含的那一点幸福与欢乐。在舒缓迟慢的氛围中,福贵既是在和“我”讲述,也是在展示他和命运的对话。无论悲喜,老人的叙述都显得风平浪静。在他的轻描淡写里,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态度,对活着的看法。
作者借用双层叙事,让两个叙事者在两个相对的时空中双向互动,在不断转换中,共同将叙事向前推进,也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这部小说,实在值得我们反复阅读,认真揣摩。再读一遍,一定会有新的感悟!
双重叙事结构
关于《活着》——
1.《活着》原本是一个中篇,能成为现在这个版本,要感谢它的第一位读者张艺谋。当时,导演张艺谋托人请余华写一个本子,余华就提到手上尚未发表的小说《活着》。张艺谋读后很感兴趣,“活着——对于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来说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又非常大,正是小说中的这种东西感动了我。”最初,张艺谋看的是七万字的书稿,读完后觉得一些地方还可以着墨。于是余华又写了四万字,因此出版时,《活着》从七万字变成了十一余万字。
2.《活着》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译介至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多个文学大奖。余华也凭借这部作品于2004年获得了法兰西艺术和骑士文化勋章。
关于作者——
1.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在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浪潮中,余华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此外,他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2.谈起自己如何走上文学道路,余华毫不回避当初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毕业以后我干牙医,一干就是5年,一点不夸张地说,这5年我拔了至少有1万颗牙,每天7点就上班,干8个小时,感觉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有时我站在窗户前,发现隔壁文化馆里的人成天在街上闲逛,我就问他们:‘不用上班吗?’他们告诉我这就是工作,我当时就想:‘这工作好。’后来我问文化馆里的一个朋友:‘怎么样才能进文化馆工作?’他告诉我写小说吧。我想我认的汉字也有五千多个了,做音乐、画画不行,写小说大概行,于是我就开始写小说了。”
·书虫后援会·
小人物也有大智慧
亳州市丹凤学校九(2)班 / 戴梦茹
指导老师 / 梁 艳
在这部小说里,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一个如此宽广的话题,这世上的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甚至已去世的人都活在亲人的心里;活着又是如此沉重,它凝聚了太多的责任、使命,以及无尽的回忆。
余华在《活着》的日文版自序中说道:“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如果问我,我会回答:“是。”福贵是一个小人物,但他身上折射出很多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共同点,包括对苦难的逆来顺受,对自身的定义,对生活的态度。福贵的命运如此卑微与无助,但却折射出了整个民族的性格与品质,这是一种敢于直面苦痛的勇气,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
书虫呢喃:
福贵是一个小人物,但谁又能说他不伟大呢?梦茹同学既看到了福贵的一生,也从他身上看到了整个民族特有的品质,以小见大,思想深刻!
活着的态度
宿州市第九中学七(20)班 / 张 瀛
指导老师 / 李 艳
在命运面前,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与死。如果真的只为了活著而活着,人生恐怕会十分无趣。我们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却可以改变活着的态度。就像《佐贺的超级阿嬷》中的阿嬷一样,即使生活过得再困苦贫穷,只要拥有乐观的心态,也会使生活倍感幸福——在8岁那年,小主人公德永昭广离开家乡广岛,来到佐贺的乡下老家。这里没有玩具,没有朋友,甚至连送他来的姨妈也转身离开,迎接昭广的只有低矮破旧的房屋,以及独立抚养了七个儿女的超级阿嬷。刚来阿嬷家的昭广无法适应这里的寒酸生活,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昭广渐渐体味到了与阿嬷在一起生活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只要用认真的态度过好每一天,即使意外来临,我们也能坦然面对。无论是美好还是平庸,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书虫呢喃:
张瀛同学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人生恐怕会十分无趣”,确实如此,用积极的心态认真生活,每一天才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