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朗读中不断生成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之一。朗读就像一位好的导游,把读者引入美妙的境界之中,朗读取得的功效,往往是靠分析永远得不到的。
  【关键词】朗读 阅读教学
  如今语文教师们都明白了朗读的重要性,可是另一种极端出现了。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什么课文都来读,似乎读得越多越好,一位学生读完了请另一位读,另一位读完了再请另一位读。教师就在那里“好!非常有感情!谁比他更好?”忙得不亦乐乎。而学生读得很乏味,学生只是被教师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更别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不难看出,这样的朗读是谈不上什么有效性的。要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只有在朗读中不断生成,在朗读中不断生成是有效朗读的最高境界。
  我们都知道,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思想和文本思想不断碰撞,不断迸发创造火花,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时才有生成。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朗读教学就要向这种境界努力。那我们如何才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呢?
  一、在尝试中求生成
  从语文课堂的生成性角度看,只有在“学大于教”的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学的关系才会发生质变。所以在朗读教学中应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牵引式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还给他们朗读的主动权。在学生朗读尝试过程中,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尝试和互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并存。我们不要怕学生在尝试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在尝试中出现的错误恰恰是相当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抓住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尝试,最后走向成功,这种教育的效果远胜于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错误的结论。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总喜欢先让学生尝试朗读,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读得怎么样,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朗读得好,向其他同学介绍经验,朗读得不理想,大家共同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更好。而后学生再次练读,一遍比一遍有味,一遍比一遍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乐读、好读、会读。
  二、在质疑中求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则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采取让学生质疑的方法来朗读课文。学生大胆质疑后,教师把这些新生成的教学内容作为新的教学生长点和教学契机,针对重点导读,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的不断的生成状态中。如《安塞腰鼓》一文,在学生初读后,我就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我把这些问题筛选和整合成以下几个问题:“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一次出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然后由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深读课文,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并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新局面。
  三、在体验中求生成
  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在体验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觉、灵性去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创新思维,在体验中思索,在体验中创造。如《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仿佛真能觉得春风在轻轻抚摸着自己,仿佛陶醉在泥土、春草、花儿散发的芳香中,甚至可以听到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对春的欣赏之情由然而生。
  总之,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没有让学生读好课文的课是失败的语文课。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设计有效的朗读训练,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线,使朗读更加有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纪琼.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J].群文天地. 2011(20).
  [2]随灏,李作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自然生成[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03).
  [3]王仁才.抓好诵读 利用资源 促进生成——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认识[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2).
  [4]郭琳琳.引导有效阅读 生成高效素养——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01).
  (作者单位:溧阳市后周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程教学理应是一种受其青睐、值得欢迎的阳光活动。然而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发现,由于执教者的亲和力与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致使小学体育课程及其教学活动的阳光效益和磁性效应大为逊色,甚至出现“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教学”的不良现象。本文从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认为,要想全面实现小学体育课程的和谐教学,执教者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兴趣教
【摘要】语感是经过长期规范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感觉、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主要从走进生活、积累语感,走进课堂、培养语感,启发想象、迸发语感三个方面去探讨如何运用良好的语感让语文课堂更动人。对于研究语感与语文课堂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语感 课堂 动人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
【摘要】本文从巧妙导入、突破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诱发情感体验等方面论述了合理运用电教手段,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 多媒体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人们常将开头称之为“黄金位置”。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导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课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精心设计的导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能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