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金融B经成为时下的词汇,它已经成为了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依据关于政府介入市场的两点思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分析绿色金融,从而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
绿色金融
命运共同体 政府 市场干预
綠色金融简介
“绿色金融”的诞生起源于生态银行。1988年春,世界上首家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银行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金融中心在法兰克福成立。其主要经营自然和环境保护信贷业务,促进生物和生态事业的发展,由于其主要业务很“绿色”,因而又被外界称为绿色银行,自此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绿色金融概念也随之到来。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点思考
在实际情况中,政府干预经济并不像经济理论中写的那样,它具有现实下的独特性,传统理论将绿色金融单纯看做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便不能成立,下文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的分析引出应如何看待绿色金融。
(1)政府和市场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经济学理论认为:当市场失灵时政府介入市场,由政府来解决市场依靠自身所无法解决的环境污染和资源配置问题,政府依靠市场所不具备的强制力可以很好的干预市场,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上面的叙述中存在着一个假设前提: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是清晰的,但现实中,这个边界往往是模糊的,而且是移动的。
市场和政府边界模糊在现实中就可以得到证实。例如,政府是要收税,税收便将政府与市场联系到了一起,因为市场的好坏决定着税收的多少,有税收的这条连接线,政府不可能完全放任市场自行的去发展,毕竟每个政府不可能完全的“大公无私”,还要运用税收来做出政绩,弥补赤字等等。这种粘连都使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未必清楚。另外每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很长时间内政府往往不知所措,不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哪,也不了解作何举措来应对危机。若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晰,政府作为市场的一个旁观者可以像一个医生那样很好的诊断出经济危机的症结在哪来对症下药,但现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还由于市场结构的错综复杂性,政府不可能与市场划分出清晰的边界。所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时模糊的。
(2)当今政府干预市场时所采用往往是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
由于自由市场机制是最好的调节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之外,市场往往比政府更聪明,且政府干预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成功,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也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一利用市场机制来干预市场。
例如,在亚丁湾护航领域上,美国最近通过黑市公司保护美国船只通过亚丁湾而不是用自己的海军来进行护航;在美军撤出伊拉克之后,美国通过安保公司来保证美军撤离后和秩序与和平。这是典型的用市场手段来达到目的。
从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点思考的分析得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不像经济学假设的那样成立,因而“绿色金融”也就不能像经济学分析的那样单单把它看做一个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由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上的依赖、共生的关系,需从认识上,道德上和教育上来看待绿色金融,这样才能形成其发展的不竭动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1)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角度看绿色金融
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自然是个系统,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类需要在生存的前提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若肆意榨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也将威胁人类生存。
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这个观点简单明确的阐述了自然对人来讲不再是外在的存在这个观点,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联的另一种身体。环境污染严重侵蚀着人的无机的身体,也威胁着人的精神世界的质量和审美的质量,人与自然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绿色金融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维系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手段。
(2)绿色金融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历史观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才能发生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才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共同体。马克思主张,人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了解事物的价值,探寻事物的本质,停止了实践活动,人类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这是因为人的生物性和自然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既改造自然,又要尊重自然,有所为,有所不为。马克思主义主张,人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三大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是绿色金融存在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从两方面来考察的,这两方面分别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两方面密切的关联,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是相互制约的。这就又进一步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看待绿色金融就不仅仅是一种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那样简单了。绿色金融应当从社会关系中生态文明的重要层次来看待。加强正确历史观的普及,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市场上不合格的企业在长远来看会难以生存,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企业会得到认同,从而使绿色金融得到发展。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由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并不与经济理论中所描述的完全相同,不能将绿色金融仅仅看做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将它视作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因而发展绿色金融,不仅要在短期内通过政府干预经济来进行大力的推行,还要在长远的角度努力在社会中建立相应的环保共识,加强环保概念的普及和教育。当社会中环保概念在社会达到广泛共识后,绿色产业将会得到社会广泛支持,相应的绿色金融的规模也会不断的发展壮大,这样不仅避免单纯政府干预的效率低下问题,也可以人与环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1]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李晓西,夏光,蔡宁.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 20( 10):30-40.
[2]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 20( 05):18-27.
绿色金融
命运共同体 政府 市场干预
綠色金融简介
“绿色金融”的诞生起源于生态银行。1988年春,世界上首家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银行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金融中心在法兰克福成立。其主要经营自然和环境保护信贷业务,促进生物和生态事业的发展,由于其主要业务很“绿色”,因而又被外界称为绿色银行,自此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绿色金融概念也随之到来。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点思考
在实际情况中,政府干预经济并不像经济理论中写的那样,它具有现实下的独特性,传统理论将绿色金融单纯看做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便不能成立,下文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的分析引出应如何看待绿色金融。
(1)政府和市场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经济学理论认为:当市场失灵时政府介入市场,由政府来解决市场依靠自身所无法解决的环境污染和资源配置问题,政府依靠市场所不具备的强制力可以很好的干预市场,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上面的叙述中存在着一个假设前提: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是清晰的,但现实中,这个边界往往是模糊的,而且是移动的。
市场和政府边界模糊在现实中就可以得到证实。例如,政府是要收税,税收便将政府与市场联系到了一起,因为市场的好坏决定着税收的多少,有税收的这条连接线,政府不可能完全放任市场自行的去发展,毕竟每个政府不可能完全的“大公无私”,还要运用税收来做出政绩,弥补赤字等等。这种粘连都使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未必清楚。另外每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很长时间内政府往往不知所措,不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哪,也不了解作何举措来应对危机。若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晰,政府作为市场的一个旁观者可以像一个医生那样很好的诊断出经济危机的症结在哪来对症下药,但现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还由于市场结构的错综复杂性,政府不可能与市场划分出清晰的边界。所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时模糊的。
(2)当今政府干预市场时所采用往往是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
由于自由市场机制是最好的调节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之外,市场往往比政府更聪明,且政府干预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成功,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也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一利用市场机制来干预市场。
例如,在亚丁湾护航领域上,美国最近通过黑市公司保护美国船只通过亚丁湾而不是用自己的海军来进行护航;在美军撤出伊拉克之后,美国通过安保公司来保证美军撤离后和秩序与和平。这是典型的用市场手段来达到目的。
从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点思考的分析得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不像经济学假设的那样成立,因而“绿色金融”也就不能像经济学分析的那样单单把它看做一个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由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上的依赖、共生的关系,需从认识上,道德上和教育上来看待绿色金融,这样才能形成其发展的不竭动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1)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角度看绿色金融
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自然是个系统,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类需要在生存的前提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若肆意榨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也将威胁人类生存。
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这个观点简单明确的阐述了自然对人来讲不再是外在的存在这个观点,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联的另一种身体。环境污染严重侵蚀着人的无机的身体,也威胁着人的精神世界的质量和审美的质量,人与自然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绿色金融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维系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手段。
(2)绿色金融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历史观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才能发生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才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共同体。马克思主张,人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了解事物的价值,探寻事物的本质,停止了实践活动,人类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这是因为人的生物性和自然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既改造自然,又要尊重自然,有所为,有所不为。马克思主义主张,人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三大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是绿色金融存在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从两方面来考察的,这两方面分别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两方面密切的关联,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是相互制约的。这就又进一步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看待绿色金融就不仅仅是一种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那样简单了。绿色金融应当从社会关系中生态文明的重要层次来看待。加强正确历史观的普及,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市场上不合格的企业在长远来看会难以生存,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企业会得到认同,从而使绿色金融得到发展。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由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并不与经济理论中所描述的完全相同,不能将绿色金融仅仅看做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将它视作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因而发展绿色金融,不仅要在短期内通过政府干预经济来进行大力的推行,还要在长远的角度努力在社会中建立相应的环保共识,加强环保概念的普及和教育。当社会中环保概念在社会达到广泛共识后,绿色产业将会得到社会广泛支持,相应的绿色金融的规模也会不断的发展壮大,这样不仅避免单纯政府干预的效率低下问题,也可以人与环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1]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李晓西,夏光,蔡宁.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 20( 10):30-40.
[2]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 20( 05):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