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主要途径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准确记忆课文的方法叫背诵。传统语文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是适合我们民族的语言、思维、心理特点的,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探讨、借鉴,尤其是根据儿童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特别强调熟读和背诵。厦门大学教授韩国磐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说:“读书要做好基本功,基本功之一,就是勤读多背。”巴金在回忆自己的创作历程中也曾谈到,他的文学创作得益于小时候在私塾里背的《古文观止》。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就是摄取信息。一篇文章储存的信息是丰富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无论怎样讲怎样注,也只能揭示其中的部分信息,而在揭示这部分信息时,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舍弃了其余的信息。但将全文背诵下来,那就等于在事实上摄取了它的全部的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原来不理解的信息自然会逐渐理解,而且,能在需要的时候,把有关部分提出来,从中收益无穷。古人讲“书到用时方恨少”,恐怕不仅指买得少,更主要的还是指读得少,背得少。
  
  一、背诵的重要性
  
  1.背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即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而不是理性分析,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长于记忆,长于形象思维,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就能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说,小学语文大多数课文平白如话,只要多读就可以理解,所以,小学生语文学习不需要教师进行超越学生接受程度的深层次的“讲深讲透”,也不必穷追不舍,问个不休。许多精彩的课文及片断,小学生尽管还不能达到透彻理解的程度,还没有能力去欣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但要求学生熟读并不困难。如能熟读成诵,课文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语言,就可以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改造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从而成为学生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蕴含的道德教育、人生哲理,也可以随着儿童人生经验的拓展而不断有新的感悟。可以说,背诵是吸收、记忆、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最有效的方法。
  2.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阅读教学中注重熟读背诵,并非只为了阅读的需要,至少有一半是为了写作。强调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正是抓住了人类学习语言的真谛。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就是——模仿。口头语言的学习是如此,小孩子学说话,谁也不给他讲词义句式;书面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写文章,往往先模仿别人的文章。要能模仿,就得多读熟读,熟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的程度,所谓“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表现了这个道理。不熟读文章,而去分析它的词句段篇,对学生学习写作是无济于事的,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况且,课文文质兼美,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句子通顺,语言生动。通过大量背诵课文,胸中积累许多范本,从中逐步领悟遣词造句的规律,领悟到句、段、篇的正确写法,就能潜移默化地学会做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二、科学地加强背诵训练
  
  前人告诉我们: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学习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那样,要循着严谨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属积累性阅读。为此,背诵尤为重要,当然不能像私塾里读书那样苦记硬背,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感”的积淀、“知”的积累时,还须寻找一个有效的科学方式,使学生乐于背诵,乐于积累。
  1.要激发学生对背诵的兴趣。要使学生对背诵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识,产生背诵的欲望,这是学生克服困难,坚持背诵的前提。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办法,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章蕴含的感情,体会其语言的美妙。这样,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了,能品味了,不管朗读多少遍,也不会觉得厌烦,甚至乐此不疲。在这一遍又一遍看似重复的有感情朗读之中,学生们逐步形成了牢固的记忆,也能熟练地背诵了。
  2.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一切知识,机械记忆的效果总不如意义识记。意义识记,就是理解记忆。理解了,再去背诵,效果往往强于死记硬背。比如在背诵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如果不理解意思,孤立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就有7个组块,要记住它就有点吃力。如果理解了,第一句就是一个画面:秋天的深夜,明月低沉,乌鸦啼叫,逼人的寒气使人觉得清霜从天而降。学生先建立意义联系,再进行背诵,就容易多了。
  3.要帮助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记忆的“支撑点”一般是重点词,一段话的中心句或第一句等。例如,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以首句、首字、过渡句为记忆的支撑进行识记、背诵。抓住了这些“支撑点”,就比较容易检索贮存着的信息。这好比打仗,先占领几个据点,然后逐步扩大阵地,如《少年闰土》的第四段,就可以用“盼望”、“来了”、“圆脸”、“熟识”等词来记。
  4.要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1)理清课文的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理清线索,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记忆网络,明确记忆材料中的内在逻辑联系。要求背诵的内容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如《观潮》的第3自然段一共四句话,第1句讲远处传来响声,第2句讲人声鼎沸,第3句讲江面风平浪静,第4句讲响声大了,出现白线,人群沸腾。这样,学生就明确了这个自然段内容的逻辑关系,抓住了这条线索,识记的速度就会加快,效率就能提高。
  (2)动员多种感觉参加背诵。如果仅仅让学生反复用口诵读,那么,只在相关的大脑皮层留下一部分痕迹,如果动员学生在记忆过程中不仅用口读,而且用耳听,用眼看,用手写等等多种活动上相配合,就会在大脑皮层留下多种彼此接近的记忆的痕迹。以后只要有一种刺激信号出现,便可以引起几种痕迹的“激活”,就容易保持,容易回忆。所以,用多种感觉参加背诵,效果较一种感官参加为好。
  (3)要及时强化。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都是先快后慢,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的痕迹容易消退,所以,应及时组织学生背诵,及时组织复习巩固,复习应该赶在遗忘之前。如果等遗忘后再要求学生重背,那么,对学生的大脑皮层来讲,就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了。
  (4)帮助学生克服记忆的难点。记忆的难点是指容易背错的地方和不易回忆起来的地方。老师对“难点”应事先提醒,并把这些地方当作重点让学生先背下来,如《少年闰土》第一段,其中“我便飞跑地去看”极易背成“我便飞跑着去看”或“我便飞快地跑去看”,教师估计到这一难点,先指点一下,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5)引导学生建立记忆的链条。儿童开始学习背诵,往往背了上句不接下句,由于儿童在记忆仓库里还未形成牢固的链条,此时如果教师稍加引导,儿童就能使前后环节连接起来,有顺序地背下去。一般背诵若干自然段组成的文章时,教师可提示背诵每段开头的一句话,或者提示较难背诵的语句。对于整篇文章,一般情况下,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前后部分都比较容易背,对中间部分的背诵,学生往往感到困难,形成难点,教师要对中间部分多加指导,建立意义联系,有利于背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的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使主题立意等合乎出题者的写作要求。审题是应试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分析考场作文得分,不难看出高考中没有任何一道题的切题意义能够超过作文。近几年高考语文成绩总在100分左右徘徊,作文如果不跑题,文通字顺,再稍微有一点文采,一般得分在40-50分之间。作文分约占总成绩的一半。作文一旦跑了题,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就丢了。所以在作文审题的问题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对烟草黑胫病菌及其它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B8,平板对峙培养抑菌带内菌丝畸形、原生质凝集或外渗。其发酵原液和发酵液的无菌滤液均能抑制烟草
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当读到“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时,心中颇有感触。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在十余年的教书生涯中,也发现了一些“何可胜道也哉”的不该发现的问题,那就是教材中的疏漏甚至错误的现象,下面就简单地提出并按照本人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得到同仁的支持和解惑: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通用教材,他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很多老师和学生从中汲取了
一、发达国家工业节能政策概况从1973年能源危机开始出现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石油进口国家对能源安全引起高度重视。考虑到能源安全和资源供应以及能源安全引起的社会波动问题
在17、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温度对防治柽柳的植食性昆虫斯氏伞锥象发育历期的影响。用线性方程拟合了斯氏伞锥象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的关系式。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
介绍了ObjectARX的特点 ;阐述了利用ObiectARX开发铸造工艺CAD系统的过程及涉及的技术要点。
“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用宗璞《〈丁香结〉代后记》中的这一句话形容其散文《三幅画》,感觉再恰切不过了。
当前,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其能力,发展其个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以下,就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实施充分的民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营造一个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这一教育的主体,给他充分的活动空间,实
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的家族中,一直居于无以替代的当家地位。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命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的拥有量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