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掺水的GDP只能自欺欺人。对于一个旨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和国家来讲,建立一个以民生为己任的健康有序长效的经济运行体系。或许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乏克难攻坚的系列配套改革。但思想的改变,应为前提。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先后表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此番表态,不仅成为中外媒体高度热议的话题,而且被普遍视为“实事求是”,精神的回归。
毋庸置疑,30余年来,由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推动的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特别是在小平发表南巡讲话的20#-间,这个曾经一度饱受苦难的民族和国家,凭借着“摸着石头过河”和主动“拥抱世界”的勇气,凭借着对发展和致富的冲动与渴望,使英经济不仅以年平均9.7%的速度持续增长30多年,还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9.27%。对此,著名报人周瑞金用了“这真是谁都料想不到的”来形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与奇迹。
然而,在不容抹杀成就的同时,包括周瑞金以及许许多多关心和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们也都非常清楚,中国式增长,尤其三大经济增长的背后,其实掺杂了大量“水分”。新华社的一篇评论曾揭示:今年一季度31个省份GDP总和高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数据4800亿元;2009年上半年各省GDP超出全国数据1.4万亿元,全年相差2.68万亿元;2010年上半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数据1.45万亿元,全年相差3.2万亿元。
一个堂堂的大国怎么会如此不严肃?事实上,这种“爆米花”似的“数字膨胀”并非一时疏忽,而是一些地方政府长期作风浮夸和发展观扭曲的体现,特别像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追求重复建设和大搞“面子工程”等不计代价、不择手段的增长,已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有批评说,这种片面崇拜GDP,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观,实质是传统落后的“政绩出官、对上负责、报喜不报比”体制在作祟。不仅如此,还有媒体将现实当中一些官员的空话、大话、套话,蛮干、瞎干、乱指挥,花架子、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也都视为了不该有的“水分”。
剖析大量含有水分的中国式增长,其实更应反思失衡和质量低下的三大经济结构,甚至与,之相配套的市场、投融资等诸多体系的架构。毕竟以往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附加值低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政府的投资拉动。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根据该机构统计,从1991年以来的20年中,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指数总体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有概述说,我国的一产依然总体落后,生产技术没有大的改进,整个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的水平很低。三产发展总体滞后,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不大。而举世瞩目的二产,尽管好于和优于上下游产业,但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无论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区域结构,都与先进制造业国家无法比拟,尤其产品结构,由大量中低端产品支撑的中国制造,既缺少竞争力,又严重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低下。
数据显示,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尽管有不少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仍未摆脱产品多为中低端、高端设备大量进口、核心技术自给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困惑。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空心化”非常严重,即只有制造,缺乏知识产权,直接后果是企业利润偏低,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事实上,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只有26.596,发达国家则为35%-40%。我国工业销售利润率只有6%,其中钢铁行业不到3%,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54%。
当然,更大担忧还在于,这种粗放的经济结构,缺乏质量、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不仅难于抵挡国际寒流的侵袭,甚至时时会有被“冻伤”的危险。
真的到了该理性审视和纠偏中国式粗放增长方式的时候了。此时新一届中央领导着眼大格局呐喊“没有水分增长”,尤其在相距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20同年之际,再次凸显“实事求是”转型发展的态度,不仅令人鼓舞,也着实令人深思。
掺水的GDP只能自欺欺人。对于一个旨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和国家来讲,建立一个以民生为己任的健康有序长效的经济运行体系,或许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乏克难攻坚的系列配套改革,但思想的改变,应为前提。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先后表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此番表态,不仅成为中外媒体高度热议的话题,而且被普遍视为“实事求是”,精神的回归。
毋庸置疑,30余年来,由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推动的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特别是在小平发表南巡讲话的20#-间,这个曾经一度饱受苦难的民族和国家,凭借着“摸着石头过河”和主动“拥抱世界”的勇气,凭借着对发展和致富的冲动与渴望,使英经济不仅以年平均9.7%的速度持续增长30多年,还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9.27%。对此,著名报人周瑞金用了“这真是谁都料想不到的”来形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与奇迹。
然而,在不容抹杀成就的同时,包括周瑞金以及许许多多关心和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们也都非常清楚,中国式增长,尤其三大经济增长的背后,其实掺杂了大量“水分”。新华社的一篇评论曾揭示:今年一季度31个省份GDP总和高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数据4800亿元;2009年上半年各省GDP超出全国数据1.4万亿元,全年相差2.68万亿元;2010年上半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数据1.45万亿元,全年相差3.2万亿元。
一个堂堂的大国怎么会如此不严肃?事实上,这种“爆米花”似的“数字膨胀”并非一时疏忽,而是一些地方政府长期作风浮夸和发展观扭曲的体现,特别像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追求重复建设和大搞“面子工程”等不计代价、不择手段的增长,已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有批评说,这种片面崇拜GDP,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观,实质是传统落后的“政绩出官、对上负责、报喜不报比”体制在作祟。不仅如此,还有媒体将现实当中一些官员的空话、大话、套话,蛮干、瞎干、乱指挥,花架子、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也都视为了不该有的“水分”。
剖析大量含有水分的中国式增长,其实更应反思失衡和质量低下的三大经济结构,甚至与,之相配套的市场、投融资等诸多体系的架构。毕竟以往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附加值低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政府的投资拉动。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根据该机构统计,从1991年以来的20年中,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指数总体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有概述说,我国的一产依然总体落后,生产技术没有大的改进,整个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的水平很低。三产发展总体滞后,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不大。而举世瞩目的二产,尽管好于和优于上下游产业,但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无论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区域结构,都与先进制造业国家无法比拟,尤其产品结构,由大量中低端产品支撑的中国制造,既缺少竞争力,又严重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低下。
数据显示,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尽管有不少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仍未摆脱产品多为中低端、高端设备大量进口、核心技术自给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困惑。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空心化”非常严重,即只有制造,缺乏知识产权,直接后果是企业利润偏低,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事实上,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只有26.596,发达国家则为35%-40%。我国工业销售利润率只有6%,其中钢铁行业不到3%,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54%。
当然,更大担忧还在于,这种粗放的经济结构,缺乏质量、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不仅难于抵挡国际寒流的侵袭,甚至时时会有被“冻伤”的危险。
真的到了该理性审视和纠偏中国式粗放增长方式的时候了。此时新一届中央领导着眼大格局呐喊“没有水分增长”,尤其在相距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20同年之际,再次凸显“实事求是”转型发展的态度,不仅令人鼓舞,也着实令人深思。
掺水的GDP只能自欺欺人。对于一个旨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和国家来讲,建立一个以民生为己任的健康有序长效的经济运行体系,或许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乏克难攻坚的系列配套改革,但思想的改变,应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