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选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看过布鲁斯·帕里沿着亚马逊河拍摄的纪录片,其间苦乐自知。不知道多少人的内心里潜藏着这样的一个梦。人类总是充满了探索精神,由纪录片引起的“勇闯天涯梦”,在厌倦了千人一面的高楼建筑和精心布置的商业休闲景点之后,被深刻地唤醒了。探险的欲望像是一只潜藏在人体内的困兽,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终于倾巢而出。如果危险能够被消费,那探险旅游则成就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愿望,可以说危险本身就是探险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所在。至于探险旅游中的冒险精神,比如沿着亚马逊河巡游,去汤加潜水,在东非大草原上偶遇非洲狮和黑犀牛,或是在阿拉斯加的冰雪中杀出一条生路。这些光想想就让人肾上腺素大增的场景刺激着人们蠢蠢欲动的神经。
所以,现在你的选择是什么?探险旅游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在笔者的理解中,探险旅游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到一个相对遥远原始的地方,进行各种户外的人文或非人文的旅游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大众观光旅游的特殊的旅游产品。它并不绝对依托于常规的旅游设施,也不以大众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为客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根据旅游活动强度的大小,有着不同的危险系数,整个旅游活动中参与性与主体的主导作用非常强。
穷山恶水的春天
溶洞、喀斯特地貌、峡谷地缝……在这些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地方经济长期发展落后,山山水水成为山区与外界联系的阻碍,纵使风景再美,也被深山掩藏,正所谓穷山恶水。伴随着交通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科考探险游的兴起,这些喀斯特地貌逐渐吸引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以鄂西南的腾龙洞(施恩州利川市)为例,2006年由中外18名科考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历时20天实现了对该洞的完整考察,由此引发了中外探险科考专家对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兴趣,之后多支中外联合考察队对这里进行纵深考察,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逐渐为人们所知,比如施恩大峡谷,就是在这个时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如今,这些从前的“穷山恶水”也有了春天,犹如曾被埋没的玛瑙,待条件成熟,终于放射出诱人的光芒,成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很多游客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转而寻求更加惊险刺激的探险游项目时,那些未曾开发的旅游景点,受到众多旅游爱好者的追捧。
这样的景点很多,比如被誉为“人类最后的秘境”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及地形复杂的中国西南角。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种种神秘莫测的自然探险地,探险者的脚步,摄影家的镜头,都期望在这里有新的发现。
为了集中保护,人们在某些生态资源聚集地建起了地质公园,公园改善着当地的环境,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增强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它们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适度参加安全系数高的“探险游”,感受自然未经雕饰之美,激发自身潜在活力,是很有意义的一项活动。需要明确的是,探险游的本质也是旅游,是为了更好地愉悦身心,而不是给自己造成伤害,如此说来,那种一味追求另类刺激,认为越是地形复杂、人迹罕至,就越能体现冒险精神和勇气,无视恶劣自然环境,把旅游“禁区”当成旅游景区的旅游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随着大众对自然的追求和户外探险旅游理念的普及,愿意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但只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完善了,户外俱乐部、探险旅行团等各类探险组织机构、人员的行为得到规范管理,户外探险旅游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直面大自然的角斗士
“我用自己的刀子打猎、准备食物,做任何你能想到的事。”一位很喜欢冒险的美国朋友Goran这样告诉笔者。曾经,生活在极地冰雪中的上古人类茹毛饮血,而文明发展到现在,Goran反而跑到天寒地冻的加拿大北部,想再亲自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Goran自身有极强的野外求生技能,他的伙伴是两条雪橇犬,他说,在很多时候,这两只狗比人类有用得多。
探险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心动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相应的探险知识以便可以应付探险时的各种突发状况。一条睡袋,一个大背囊,一些食物和水,贸然就跟着别人上路了,这种赌博式的出行虽然可能会拥有刺激难忘的体验,但我们并不支持。笔者也算是吃过这一堑才长一智的,在重庆上大学时和朋友一起去爬四面山,时值10月份,重庆城区还是满眼小热裤的桑拿天,我们简单的准备了一下,穿着短袖带件薄外套就出发了,摩托车沿着山路不断上爬,温度一点一点地降下来,到达四面山时只有不到10℃,我们连御寒的衣物也没有,只有互拥着取暖,那一次惊险的爬山虽然让我们看到了双扇蕨(史前植物与恐龙同代)、桫椤(桫椤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木本树蕨,是最古老的“活化石”)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领略了奇伟的丹霞地貌和壮观的千瀑美景,但也使我们受尽磨难,不仅衣物不足,安全观念也不强,几次偏离主路,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太阳快下山时才踉踉跄跄地“重回人间”。
许多户外探险旅游的内容包含有登山、攀岩、漂流、露营、探洞、野外生存、丛林穿越,甚至滑翔、泅渡、跳伞、热气球等极限运动项目,需要极强的身体适应性和野外生存技巧,是一项需要有专业人员带领的运动。
Goran式的旅游探险确实神秘有诱惑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参与,这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野外生存常识,出行前还需做充分准备。如徒步穿越前要尽可能地搜集目标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携带较准确的指北针和海拔表,还要考虑饮水、生火、露营、野外生物侵害、营养补充、夜间保暖等诸多细节。由于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相对较高,游客被困绝境遇险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一些获救的遇险游客事后坦言,行前如果准备不充分、对地形不熟悉、对危险估计不足、途中贸然行事等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探险旅游在中国不如国外盛行和普遍,很多旅行者还不具备求生技能和体能,不具备进行单独探险旅行的条件。这时候选择一些户外俱乐部组团出行,是相对安全的办法。在选择探险旅行团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查看其资质。同时,要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合同,这样对双方都有所制约,比如所带的行李、饮食、交通后勤保障等,都必须进行明确的规定。慎重参与网络上个人发布的驴友招募广告,因为这样的招募信息一般只有路线、出发时间、集结地点和价格,没有任何保障措施,不受法律保护,出现事故或者纠纷之后,维权非常麻烦。 动物奇迹
提起非洲,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闪过老电影中的场景:穿着卡其布的猎人在非洲原野艰苦跋涉,带着把凶猛的猎物挂在家里墙上的梦想,寻找着狮子、大象和其他异乎寻常的动物,后面跟着一长列运输工具和补给的脚夫,以及一个当地的向导;想起那部描绘出了非洲最动人的动物奇迹的动画片《狮子王》,小辛巴跟着彭彭和丁满念着“哈库拉,马塔塔”,进行着他们无忧无虑却永不停歇的冒险。而现实中的非洲大陆,交织着童话和悲怆两种色彩,远比动画片震撼人心。在那里,探险旅行的人们还穿着传统的“狩猎制服”,他们还需要当地向导来帮助找到野生动物,晚上仍然在野外宿营。但从20世纪的最后二十几年开始,探险旅行与其说是打猎的盛会,还不如说是在非洲众多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给游客一个观看、拍摄大型野生动物的探险经历。
陈见星先生在坦桑尼亚自然保护区工作已经超过5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动物们一起度过,他几次邀请我去非洲看看“不亲自来看,是感受不全的,照片上的影像只是这些动物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他说他从小的梦想就是研究狮子,且一直计划要出一本关于狮子的书,这想法听起来很疯狂,实现起来也充满难度,可他现在正在逐步完成他的梦想,“从2006年起到现在,我把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坦桑尼亚了。”他拍了数以万计的非洲动物照片,前几次他是因为爱好和兴趣甚至是好奇去追寻野生动物,但是后来,这种追寻成为一项事业,一种对野生动物和保护区负责的态度,而他也更加着迷于非洲野性的魅力。
追踪狮子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冒险,“我见过这么多只狮子,但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对我很友善,野生动物不会主动伤害人,除非被逼得走投无路。”在坦桑尼亚保护区进行的探险,通常都是很安全的,人们可以享受这里好空气、好食物、舒缓的生活节奏、如画的风景、自由的时间,这里的探险实际上是远离城市生活后的一种探索,去非洲欣赏那里少有人烟的大陆,和与100万年前几乎无差别的一草一木。当然这样的探险有时也有些危险存在,比如在保护区内车坏了,还有被大象追杀,“这里盗猎大象情况很严重,大象攻击性很强”;再就是怕遇到盗猎者,“他们有枪会对我们开火,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至少我没遇到过。”保护区内可以徒步也可以自驾,未开发的地方普通人进不去,因为没有道路丛林又太茂密。虽然埃及的骑骆驼远征、进入澳大利亚著名内地的远征和阿拉斯加探险远征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但最受人欢迎的探险旅行——大多数被看作是一种终极探险的远征——仍然与奇特的动物相关,仍然在非洲独特的土地上进行着。
追溯文化的脚印
在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海域潜水、与新几内亚食人族欢聚共猎、与因纽特人在北极引吭高歌、破解印加文明千百年来无人能解的谜、深入菲律宾亲身钉上十字架……这些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很多时候探险变成了一种探索,不仅有对大自然的探索,更包括对人文遗迹和远古传奇的叩问。
埃及的沙漠让人记忆犹新,因为即使来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的你,深一脚浅一脚踩进这片沙漠时,还经常能撞到时间早于汉代的古迹,这时难免会心存敬畏。想起《非洲史》,想起Karima金字塔背后的库施王国,一度强大到可以攻进埃及,后来又被反扑,才有了迁至麦罗埃的“战略大转移”,直至被埃塞俄比亚杀过来的阿克苏姆王国给“吃进”了。面对这样的活历史,人文探险的意义远胜过克服恶劣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快感。电影《埃及艳后》以惊人的气魄重现了古罗马时代一段波涛壮阔的历史,片中几场战役和女王入城的场面则更使人叹为观止。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出生于公元前69年的亚历山德拉,17岁时继承父位当权。3年后,她成功诱惑了凯撒大帝,与他生了一个儿子。凯撒大帝遇刺身亡后,她又和安东尼相好。而在安东尼死后,相传她以毒蛇噬胸方式自杀而亡。埃及对于后世的人们永远是一块充满神秘和惊叹的土地,风沙裹挟着历史尘埃,从这片辽远的土地吹过,金字塔刻满了沧桑又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活力,即便在这里爆发的激烈的武装冲突也完全无损金字塔的雄伟。
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面临地中海,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少数的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以及灿烂古文明的国家,有“地中海玫瑰”之称。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突尼斯海湾沿岸建立了迦太基城,后来还发展为一个奴隶制强国。虽然迦太基城最终被征服和破坏,但如今来到突尼斯,依然可以在古城遗址里感受到腓尼基人这一古老民族的传奇与伟大。行走在古城内,破败而又“顽强”的石头建筑随处可见,残存的柱石、断墙以及拱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初这里的鼎盛样貌。保存较为完好的石柱上,还雕刻着清晰可见的人像、狮头和马身图案,向过往的游人展示着古文明的灿烂历史。
在中国,历史的记忆里最令人难忘的就属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线的罗布泊是由楼兰古国的故事串起的,古有楼兰美女和傅介子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今有余纯顺,带给我们万里山河的雄奇以及虚幻背后的真实,人性的复杂与单纯的长久思索。从二世纪前的繁华,到曾经的西出阳关第一站,再到玄奘眼里的空城。而敦煌往西直到吐鲁番沿途的300多公里的大海道则是丝绸之路上另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路程,这里汇集了古城堡、烽燧、驿站、史前人类居住遗址、化石山、海市蜃楼、沙漠野骆驼群,以及众多罕见的地理地貌和民族风情。人文探险便是这样,总有那么一处古人的足迹经历了万千风雨,砥砺心灵,让置身其中的我们不得不被震撼。
生活需要惊喜,很多探险旅行者想完成的无非是心中的梦,虽然笔者并不支持那些高估自己或没有准备的冒险,但那些勇敢的探索却是精彩而必要的,那些神奇的动物、悠远的文化、动人的山水丰富了我们的经历、感觉、甚至人生,激发出我们抛开人类属性的对自然的全新认知。探险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认真和专注,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选不出时代的伟人。在某一个时间,行动起来奔赴我们一直心心念念的梦想之地,迈向未知的世界,期待着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风光,无畏的你准备好了吗?
——列别捷夫
看过布鲁斯·帕里沿着亚马逊河拍摄的纪录片,其间苦乐自知。不知道多少人的内心里潜藏着这样的一个梦。人类总是充满了探索精神,由纪录片引起的“勇闯天涯梦”,在厌倦了千人一面的高楼建筑和精心布置的商业休闲景点之后,被深刻地唤醒了。探险的欲望像是一只潜藏在人体内的困兽,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终于倾巢而出。如果危险能够被消费,那探险旅游则成就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愿望,可以说危险本身就是探险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所在。至于探险旅游中的冒险精神,比如沿着亚马逊河巡游,去汤加潜水,在东非大草原上偶遇非洲狮和黑犀牛,或是在阿拉斯加的冰雪中杀出一条生路。这些光想想就让人肾上腺素大增的场景刺激着人们蠢蠢欲动的神经。
所以,现在你的选择是什么?探险旅游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在笔者的理解中,探险旅游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到一个相对遥远原始的地方,进行各种户外的人文或非人文的旅游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大众观光旅游的特殊的旅游产品。它并不绝对依托于常规的旅游设施,也不以大众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为客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根据旅游活动强度的大小,有着不同的危险系数,整个旅游活动中参与性与主体的主导作用非常强。
穷山恶水的春天
溶洞、喀斯特地貌、峡谷地缝……在这些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地方经济长期发展落后,山山水水成为山区与外界联系的阻碍,纵使风景再美,也被深山掩藏,正所谓穷山恶水。伴随着交通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科考探险游的兴起,这些喀斯特地貌逐渐吸引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以鄂西南的腾龙洞(施恩州利川市)为例,2006年由中外18名科考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历时20天实现了对该洞的完整考察,由此引发了中外探险科考专家对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兴趣,之后多支中外联合考察队对这里进行纵深考察,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逐渐为人们所知,比如施恩大峡谷,就是在这个时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如今,这些从前的“穷山恶水”也有了春天,犹如曾被埋没的玛瑙,待条件成熟,终于放射出诱人的光芒,成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很多游客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转而寻求更加惊险刺激的探险游项目时,那些未曾开发的旅游景点,受到众多旅游爱好者的追捧。
这样的景点很多,比如被誉为“人类最后的秘境”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及地形复杂的中国西南角。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种种神秘莫测的自然探险地,探险者的脚步,摄影家的镜头,都期望在这里有新的发现。
为了集中保护,人们在某些生态资源聚集地建起了地质公园,公园改善着当地的环境,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增强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它们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适度参加安全系数高的“探险游”,感受自然未经雕饰之美,激发自身潜在活力,是很有意义的一项活动。需要明确的是,探险游的本质也是旅游,是为了更好地愉悦身心,而不是给自己造成伤害,如此说来,那种一味追求另类刺激,认为越是地形复杂、人迹罕至,就越能体现冒险精神和勇气,无视恶劣自然环境,把旅游“禁区”当成旅游景区的旅游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随着大众对自然的追求和户外探险旅游理念的普及,愿意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但只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完善了,户外俱乐部、探险旅行团等各类探险组织机构、人员的行为得到规范管理,户外探险旅游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直面大自然的角斗士
“我用自己的刀子打猎、准备食物,做任何你能想到的事。”一位很喜欢冒险的美国朋友Goran这样告诉笔者。曾经,生活在极地冰雪中的上古人类茹毛饮血,而文明发展到现在,Goran反而跑到天寒地冻的加拿大北部,想再亲自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Goran自身有极强的野外求生技能,他的伙伴是两条雪橇犬,他说,在很多时候,这两只狗比人类有用得多。
探险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心动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相应的探险知识以便可以应付探险时的各种突发状况。一条睡袋,一个大背囊,一些食物和水,贸然就跟着别人上路了,这种赌博式的出行虽然可能会拥有刺激难忘的体验,但我们并不支持。笔者也算是吃过这一堑才长一智的,在重庆上大学时和朋友一起去爬四面山,时值10月份,重庆城区还是满眼小热裤的桑拿天,我们简单的准备了一下,穿着短袖带件薄外套就出发了,摩托车沿着山路不断上爬,温度一点一点地降下来,到达四面山时只有不到10℃,我们连御寒的衣物也没有,只有互拥着取暖,那一次惊险的爬山虽然让我们看到了双扇蕨(史前植物与恐龙同代)、桫椤(桫椤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木本树蕨,是最古老的“活化石”)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领略了奇伟的丹霞地貌和壮观的千瀑美景,但也使我们受尽磨难,不仅衣物不足,安全观念也不强,几次偏离主路,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太阳快下山时才踉踉跄跄地“重回人间”。
许多户外探险旅游的内容包含有登山、攀岩、漂流、露营、探洞、野外生存、丛林穿越,甚至滑翔、泅渡、跳伞、热气球等极限运动项目,需要极强的身体适应性和野外生存技巧,是一项需要有专业人员带领的运动。
Goran式的旅游探险确实神秘有诱惑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参与,这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野外生存常识,出行前还需做充分准备。如徒步穿越前要尽可能地搜集目标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携带较准确的指北针和海拔表,还要考虑饮水、生火、露营、野外生物侵害、营养补充、夜间保暖等诸多细节。由于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相对较高,游客被困绝境遇险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一些获救的遇险游客事后坦言,行前如果准备不充分、对地形不熟悉、对危险估计不足、途中贸然行事等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探险旅游在中国不如国外盛行和普遍,很多旅行者还不具备求生技能和体能,不具备进行单独探险旅行的条件。这时候选择一些户外俱乐部组团出行,是相对安全的办法。在选择探险旅行团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查看其资质。同时,要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合同,这样对双方都有所制约,比如所带的行李、饮食、交通后勤保障等,都必须进行明确的规定。慎重参与网络上个人发布的驴友招募广告,因为这样的招募信息一般只有路线、出发时间、集结地点和价格,没有任何保障措施,不受法律保护,出现事故或者纠纷之后,维权非常麻烦。 动物奇迹
提起非洲,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闪过老电影中的场景:穿着卡其布的猎人在非洲原野艰苦跋涉,带着把凶猛的猎物挂在家里墙上的梦想,寻找着狮子、大象和其他异乎寻常的动物,后面跟着一长列运输工具和补给的脚夫,以及一个当地的向导;想起那部描绘出了非洲最动人的动物奇迹的动画片《狮子王》,小辛巴跟着彭彭和丁满念着“哈库拉,马塔塔”,进行着他们无忧无虑却永不停歇的冒险。而现实中的非洲大陆,交织着童话和悲怆两种色彩,远比动画片震撼人心。在那里,探险旅行的人们还穿着传统的“狩猎制服”,他们还需要当地向导来帮助找到野生动物,晚上仍然在野外宿营。但从20世纪的最后二十几年开始,探险旅行与其说是打猎的盛会,还不如说是在非洲众多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给游客一个观看、拍摄大型野生动物的探险经历。
陈见星先生在坦桑尼亚自然保护区工作已经超过5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动物们一起度过,他几次邀请我去非洲看看“不亲自来看,是感受不全的,照片上的影像只是这些动物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他说他从小的梦想就是研究狮子,且一直计划要出一本关于狮子的书,这想法听起来很疯狂,实现起来也充满难度,可他现在正在逐步完成他的梦想,“从2006年起到现在,我把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坦桑尼亚了。”他拍了数以万计的非洲动物照片,前几次他是因为爱好和兴趣甚至是好奇去追寻野生动物,但是后来,这种追寻成为一项事业,一种对野生动物和保护区负责的态度,而他也更加着迷于非洲野性的魅力。
追踪狮子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冒险,“我见过这么多只狮子,但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对我很友善,野生动物不会主动伤害人,除非被逼得走投无路。”在坦桑尼亚保护区进行的探险,通常都是很安全的,人们可以享受这里好空气、好食物、舒缓的生活节奏、如画的风景、自由的时间,这里的探险实际上是远离城市生活后的一种探索,去非洲欣赏那里少有人烟的大陆,和与100万年前几乎无差别的一草一木。当然这样的探险有时也有些危险存在,比如在保护区内车坏了,还有被大象追杀,“这里盗猎大象情况很严重,大象攻击性很强”;再就是怕遇到盗猎者,“他们有枪会对我们开火,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至少我没遇到过。”保护区内可以徒步也可以自驾,未开发的地方普通人进不去,因为没有道路丛林又太茂密。虽然埃及的骑骆驼远征、进入澳大利亚著名内地的远征和阿拉斯加探险远征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但最受人欢迎的探险旅行——大多数被看作是一种终极探险的远征——仍然与奇特的动物相关,仍然在非洲独特的土地上进行着。
追溯文化的脚印
在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海域潜水、与新几内亚食人族欢聚共猎、与因纽特人在北极引吭高歌、破解印加文明千百年来无人能解的谜、深入菲律宾亲身钉上十字架……这些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很多时候探险变成了一种探索,不仅有对大自然的探索,更包括对人文遗迹和远古传奇的叩问。
埃及的沙漠让人记忆犹新,因为即使来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的你,深一脚浅一脚踩进这片沙漠时,还经常能撞到时间早于汉代的古迹,这时难免会心存敬畏。想起《非洲史》,想起Karima金字塔背后的库施王国,一度强大到可以攻进埃及,后来又被反扑,才有了迁至麦罗埃的“战略大转移”,直至被埃塞俄比亚杀过来的阿克苏姆王国给“吃进”了。面对这样的活历史,人文探险的意义远胜过克服恶劣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快感。电影《埃及艳后》以惊人的气魄重现了古罗马时代一段波涛壮阔的历史,片中几场战役和女王入城的场面则更使人叹为观止。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出生于公元前69年的亚历山德拉,17岁时继承父位当权。3年后,她成功诱惑了凯撒大帝,与他生了一个儿子。凯撒大帝遇刺身亡后,她又和安东尼相好。而在安东尼死后,相传她以毒蛇噬胸方式自杀而亡。埃及对于后世的人们永远是一块充满神秘和惊叹的土地,风沙裹挟着历史尘埃,从这片辽远的土地吹过,金字塔刻满了沧桑又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活力,即便在这里爆发的激烈的武装冲突也完全无损金字塔的雄伟。
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面临地中海,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少数的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以及灿烂古文明的国家,有“地中海玫瑰”之称。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突尼斯海湾沿岸建立了迦太基城,后来还发展为一个奴隶制强国。虽然迦太基城最终被征服和破坏,但如今来到突尼斯,依然可以在古城遗址里感受到腓尼基人这一古老民族的传奇与伟大。行走在古城内,破败而又“顽强”的石头建筑随处可见,残存的柱石、断墙以及拱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初这里的鼎盛样貌。保存较为完好的石柱上,还雕刻着清晰可见的人像、狮头和马身图案,向过往的游人展示着古文明的灿烂历史。
在中国,历史的记忆里最令人难忘的就属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线的罗布泊是由楼兰古国的故事串起的,古有楼兰美女和傅介子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今有余纯顺,带给我们万里山河的雄奇以及虚幻背后的真实,人性的复杂与单纯的长久思索。从二世纪前的繁华,到曾经的西出阳关第一站,再到玄奘眼里的空城。而敦煌往西直到吐鲁番沿途的300多公里的大海道则是丝绸之路上另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路程,这里汇集了古城堡、烽燧、驿站、史前人类居住遗址、化石山、海市蜃楼、沙漠野骆驼群,以及众多罕见的地理地貌和民族风情。人文探险便是这样,总有那么一处古人的足迹经历了万千风雨,砥砺心灵,让置身其中的我们不得不被震撼。
生活需要惊喜,很多探险旅行者想完成的无非是心中的梦,虽然笔者并不支持那些高估自己或没有准备的冒险,但那些勇敢的探索却是精彩而必要的,那些神奇的动物、悠远的文化、动人的山水丰富了我们的经历、感觉、甚至人生,激发出我们抛开人类属性的对自然的全新认知。探险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认真和专注,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选不出时代的伟人。在某一个时间,行动起来奔赴我们一直心心念念的梦想之地,迈向未知的世界,期待着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风光,无畏的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