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家畜虐杀”事件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东梅编译
  
  斯尼皮事件
  
  1967年9月9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拉莫萨牧场附近,一匹名叫斯尼皮的3岁乘用马被虐杀,肩部以上的皮和肉被剥去,仅留下头骨和颈椎骨。屠杀者的真正动机不清楚。奇怪的是在尸体的附近,不仅确认有火焰痕迹及烧焦的炕,而且在现场附近还不断有关于目击到UFO的报告。美国《国家观察家》杂志,也以“空中飞行圆盘的解剖事件——斯尼皮因死而出名”为题加以报道,家畜虐杀事件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事态又出现新的发展。美国五大湖地区及宾夕法尼亚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等陆续发生了同样奇怪的事件。1977年4月到12月的9个月内,共发生203起家畜虐杀事件!不仅美国,就连加拿大、波多黎各、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巴西、法、英、瑞典、肯尼亚、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发生过家畜虐杀事件。
  
  戈梅斯牧场事件
  
  1978年4月23日早晨,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塔尔锡地区的戈梅斯牧场,人们发现许多惨死的公牛尸体。惨死的牛的咽喉被切开,生殖器及直肠被剜去,但伤口上一滴血也没有,周围也没有血迹,也没有屠杀者的足迹,更没有牛反抗的痕迹。可是,在牛尸体旁边却有奇怪的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压痕。在得到牧场主的报告后,驻塔尔锡的州警官凯普·巴尔迪斯前去调查。他发现牛尸体有数处擦伤,骨头折断,皮肤就像卡片那样的硬化,而且压痕有好几个,好像是有人从某处往返到牛的尸体几次形成的,但在约30米外却中断了。据称在事件发生的当天23时,有居民目击到发出橘黄色光的巨大的奇怪发光体飞行在戈梅斯牧场上空。还有居民说,他们听见好像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的声音。巴尔迪斯警官推测:牛是被带到空中惨杀后扔在地上的。综合多起家畜虐杀事件的情况,有大致4个特征:虐杀是在夜间进行,通常是已成为尸体后才被发现,完全没有嫌疑犯,家畜反抗的迹象也完全没有,而且现场没有屠杀者的足迹或车轮的痕迹;家畜被切除的器官有眼、唇、舌、直肠、乳房、生殖器等,就像使用手术刀那样锐利的刀具;虽然伤口上有稀少的血迹,但是大部分尸体体内的血液被完全抽去,按理说屠杀时应该大量出血,但是现场没有发现血迹;在现场附近有人目击到神秘的光、UFO以及没有标志的黑色直升机,还有飞行物着陆的痕迹。
  
  “肉食动物说”
  
  对在“戈梅斯牧场事件”中被虐杀的公牛,专家从其尸体上采取了样品,并送到美国有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化学研究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那是郊狼(产于北美草原的一种狼)把自然死亡的牛尸东吃一点、西吃一点后的状态。
  但是,许多人认为专家的说法并不能解开家畜虐杀事件中存在的许多谜团,并列举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假说来说明:
  “肉食动物说”是调查戈梅斯牧场事件的专家的结论。可是,那样的伤口没有肉食野兽或鸟类接触尸体的痕迹,也没有它们的牙齿或喙的痕迹。所以这种说法没有说服力。
  此外,还有“邪教组织说”、“政府秘密计划说”等,这些说法仍然缺乏说服力。
  
  “UFO乘员(外星人)说”
  
  美国的家畜惨遭虐杀正是UFO频繁出现的时候,一些人举出了许多例子。在1976年9月,美国怀俄明州拉腊米的迈克盖阿牧场的两头牛遭惨杀。第二天晚上,在附近上空出现神秘的白色发光体,并发出忽亮忽暗的红、黄、蓝光。1984年1月至4月,美国南达科他州派因利第的克拉斯牧场连续发生了5起家畜虐杀事件。与此同时,邻近的马琴牧场再三出现UFO。1986年12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特里尼德郡发生家畜虐杀事件。当天晚上,居民目击到在距离现场3千米的上空,出现神秘的红色发光体,还发现了UFO着陆的痕迹——地上出现塌陷。该地区于1976年7月曾发生过家畜虐杀事件,不仅发现直径10厘米左右的塌陷,而且还发现3个水桶大小的痕迹,呈三角形分布。
  对戈梅斯牧场事件调查的生物化学家霍华德·巴金斯博士发现,在共计100头牛中,在3头4岁的公牛和1头2岁的母牛的背上发现了只能用紫外线照射才能显现的荧光标记。巴金斯博士还发现,在戈梅斯牧场事件前3天,其东边的塔俄斯村发现了奇怪的片状物及粉末。巴金斯博士把这些粉末及涂在牛背上的荧光物质取样,送到阿尔伯克基的约翰费尔德研究所分析,结果相当惊人,两者的成分完全相同,由铂、钒、钾、锶、镁等组成。而且其浓度配比极特别,钾的含量是其他成分的70多倍。那意味着什么?据该研究所的分析技术人员称:“这粉末至少在地球上是不可能自然产生的。”此外,留在尸体上的锐利的用激光切割似的切口,似乎也成为家畜虐杀是外星人所为的有力证据。可是,到了1980年,激光手术刀之说被否定了,美国生物化学家伊俄纳·惠普纳博士对被虐杀的家畜的切口样品进行了分析,确认细胞未被破坏,而那细胞是被巧妙切断的。证明没有使用高温的激光手术刀,惠普纳博士把其称为“细密切断”。无论如何,似乎都不是人类技术所能做到的。
  长年调查研究家畜虐杀事件的林达·M.豪先生说:“一连串的事件,恐怕都是外星人进行的生物化学实验。他们从家畜身上取走器官、血液作为实验材料,而且希望这样不会波及人类。”但是,这只是他个人的猜测,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近年又有新的假说,那就是神秘的吸血兽丘帕卡布拉之说。
  据说动物也袭击家畜,把体内的血液完全吸干,这与家畜被惨杀的特征一致。不过这种说法同样没有实证,甚至没人知道丘帕卡布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出现,使除了出版业和漫画之外的其他纸质商品陷入了困境。但在旧书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世界各国,由于旧书日见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而许多人对拥有旧书非常感兴趣。  中国:兴起收藏热  具有4000多年古老文化的中国,是一个古旧书的宝库。一部宋代的旧书在拍卖会上甚至以几十万至几百万元人民币成交。  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的中国书店集中了无数古代美术作品和书画,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古籍书店
一天夜里,饥饿的耗子溜出洞口,潜入一户人家的厨房偷食,被这家的狗逮住。  第二天,狗的壮举得到了主人的充分肯定,还有一根大骨头的奖赏。新闻界借此大加炒作,“狗咬耗子不是多管闲事”的报道铺天盖地。  狗因此扬眉吐气,还趁势向主人表白了今后的捕鼠计划,立志为主人捕更多鼠,献更多力。  猫听说后很不乐意:“你真是的,不好好看门,抓什么老鼠啊,害得我天天遭主人白眼。”  狗不以为然,依然沉醉在“如何捕更多
某猫来自日本,有一个浑不吝的名字叫卡狗,因为它已经7岁多了,相当于人类年龄的44岁,所以又称猫叔。   猫叔身长70厘米,体重5公斤,头围30厘米。主人下地耕作的时候,很喜欢把它带在身边,在北海道的清风与蓝天下,这只肥猫最大且唯一的爱好是——在泥巴里打滚,最终弄得自己浑身是泥,并被牢牢地粘在地上。主人每次田间劳作之后,再想办法把它从地上移开。一来二去主人也很郁闷,抱着惩罚以及捉弄这只肥猫的目的,在
1. 有一坛酒埋在地下过了一千年,结果它变成了什么?——酒精。  2.有一只猪,它走啊走啊,走到了英国,结果它变成了什么?——Pig。  3.蝴蝶、 蚂蚁、蜘蛛、 蜈蚣,他们一起工作,最后哪一个没有领到酬劳?——蜈蚣,无功不受禄嘛。  4.动物园里大象的鼻子最长,那第二长的是谁呢?——小象。  5.哪种水果视力最差?——芒(盲)果。  6.哪两种水果有手机?——萝卜青菜,各有所(索)爱。  7.一
科尔曼和施洛特是美国两个普通的邮递员。一天,两个人在送信途中,看到马路边有一个小男孩儿手里正拿着一根荧光棒在玩耍。两人一时兴起,就停了下来观看。  通透明亮的塑料棒体,在男孩儿手中发出温和美丽的绿色荧光。随着孩子的手在空中不停地自由挥动,荧光棒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好看的绿色光线。两人看得入迷,就和小男孩儿一起玩了起来。  玩耍中,一个奇怪的问题在两个人脑海中突然冒出来,这个东西还能做什么呢?这时,他
在爱上她以前,他因为斐然的文采和出色的外语主持天分,算得上学院里一个风云级的人物。不知有多少女孩子偷偷地暗恋他,将情书放在教室的窗台上。也有大胆的女孩,在路上拦截他,红着脸问他能否一起去看场电影。但他当时情窦未开,没有喜欢的女孩,所以对于这样热烈的追求,他几乎毫无感觉,只一心专注于学业。但这样的淡然,反而惹来更多女孩子的爱恋。女孩子们皆说,他越是坚持自我,高傲行走,他在她们心里的影像便越是印记深刻
一个人对于石头的好奇、痴情,大概是与生俱来的吧!  小时候,总会把看到的各种石头宝贝一样拣回家,一天一天与石头相伴。每一种形状的石头都会引起童年的我无尽的遐想,仿佛听得见他们讲述前生今世的美丽传说,常常对着各种各样的石头倾诉童年的话语,演绎童年的游戏。尤其喜爱石头上那沧桑的暗红、灰黄、苍白,有时睡着了,小小的手心里还攥着几颗被汗水洇湿的好看石子。不管在哪里,只要身边有喜爱的石子,我就会有一种说不出
“3·14”π节、“4·17”铁兄弟节、“8·13” 左撇子节……最近几年,大学生们奇思妙想,要过的校园节日越来越多。这些节日像明星一样让人心跳,使大学生们焕发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而无论你是何种类型的人,也都能在这些节日里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菜 ”。  我的青春我的城,我的剧本我来演。即将进入大学的你,是否也想过一个有个性的校园节日?那就从现在开始自己造吧!因为,所有的校园节日,都可以由我们自己造
她的名字叫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她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仍在坚持上班,她每天早上9点准时到达自己的办公室。  在很多人看来,像她这般年龄,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可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丝毫没有休息的迹象,而是频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坚持写作和教学,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  埋头耕耘,终有回报。她以卓越的学术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女
那是50多年前。美国南加州一个小小的城镇中,有一个小女孩,每个礼拜她都会到儿童图书馆来看书。这天,当白发苍苍的图书管理员,为这10岁的女孩所借的书盖上日期戳印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新书专柜”的地方。  “当我长大以后,”女孩说,“我要当一个作家,我要写书。”这时,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叫小女孩谦虚点,而是笑着鼓励她。“如果你真的写了书,”她回答,“把它带到我们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