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愁堆砌起来的村庄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59573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着瑞雪,我们来到安顺市西秀区鲍家屯村,探访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国防大学教授鲍中行出生于此,虽和我们素未谋面,但在电话中说到故乡,他却如数家珍,一口气说了鲍家屯的“五个典范”和“三个活化石”,那份对故乡浓浓的眷恋,让人感动。
  在鲍家屯,我们巧遇了寨老鲍中全。他当过村支书,是个文化人,对当地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又热情好客,带着我们边看边讲,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鲍家屯是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在贵州早期建设的军屯之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鲍家屯始祖鲍福宝籍贯今安徽歙县,是诰封的振威将军,后人评价他“既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又是水利专家,还是风水学大师”。正是他科学的规划和精巧的设计,六百多年来,鲍家屯“屯田戍边”,抵御了匪寇侵扰,发展了农业生产,积淀了历史文化,其家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独一无二——“黔中都江堰”
  中国水利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冯广志曾感叹,鲍家屯的古代水利工程,“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堪称“小都江堰”。虽历经六百年沧桑,该工程仍很好地发挥着“旱能灌,涝能排”的作用。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鱼嘴进水,两腮分流,灌溉防洪,全部自流”。鲍家先祖通过对水文和地理的认真研究分析,在村西头的水仓河上修建了“7”字形水坝。这是古水利的精华,如同一个鱼头,将来水拦蓄并分流。坝分三段,中间是最高的拦水墙,左边是最矮的泄洪坝,右边是灌溉坝,坝顶开有两个缺口,称为“龙口”,高度低于防洪坝,用于控制下泄流量。泄洪坝以下是古河道,用于排洪。灌溉坝以下是人工河,以及由七道高低不同的水坝和灌溉水渠构成的灌溉系统。拦水墙和与之相连的高两米的“拦马墙”像巨人张开的坚实双臂,把屯中老少赖以生存的千亩良田严严实实挡在身后。平时河水经右坝上的“龙口”,入人工河,经七道水坝调节,自流浇灌高程不同的2300多亩农田。来水稍大,漫过左坝流走。但河水再大也漫不过这精确计算得出的两米高的“巨人臂膀”,就算野马般奔腾咆哮的洪水来袭,撞到它身上都会成为驯服的“小马驹”,摔出些许浪花后,乖乖溜进古河道。由于水坝的高差和龙口的限制,多余的水无法进入人工河。灌溉支渠经过“拦马墙”的地方也都有一道小石门样的“龙口”,精确控制着通过水量。这一切灌溉和防洪过程,都在没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全自动”完成。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感慨三峡大坝的壮观,技术的先进,但相较之下,我们便敬佩先人的智慧当地人骄傲地说,“修好水利甜万年,有雨无雨能丰收。”
  我们看到2000多亩土地上绿油油的油菜正茁壮生长,想必“待到山花烂漫时”,这里一片金黄,我们不但要感谢上苍的恩赐,更要感谢先人远见卓识的恩泽。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也要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特别要兴修水利,农谚道“有收无收在于水”、“兴修水利保丰收”。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上善若水”。相信“吃水的”一定会记得“挖井的”!
  独具匠心——村落布局
  作为军屯,首要任务是防御外敌入侵。鲍家屯的村落布局通过“八卦阵”,巧妙地把居住和军事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街巷为阵,屯阵合一”的坚固堡垒,“进可攻,退可守”,还可“诱敌深入,逐个歼灭”。
  外围八座小山就是“外八阵”,八个制高点相互依托、相互协防,成为鲍家屯防御的前沿阵地。如果敌人突破了“外八阵”,等待他们的还有更为棘手的“内八阵”。首先,想进入军屯就十分困难。四周是高大坚固的石头屯墙,墙上有众多内宽外窄的瞭望口,不时有“明枪暗箭”射出,防不胜防。屯墙上开有大门一道,小门四道。大门由重兵把守,小门实在太小,“牛要过都要斜着角”,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入军屯大门还有“经典实用”的瓮城,正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屯内建筑也多用石头,家家外墙高耸,户户紧紧相连,瞭望孔密布高墙之上,和屯中八条弯弯曲曲、细细长长的街巷组成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内八阵”。青龙阵、白虎阵、雄狮阵、鹿角阵、火牛阵、长蛇阵、铁马阵、玄武阵,阵阵机关重重,个个杀机四伏。八条街中有四条“死街”,四条“活街”。“死街”就是死胡同,东弯西拐又十分狭窄,勉强够两人擦肩而过。敌人一旦进入,就只能成为各家各户瞭望口中的活靶子,“往前跑,死路一条,往后退,为时已晚”。火牛阵最为精彩,同样是弯弯曲曲,又窄又长的巷子,不过在巷子另一头等待他们的是一群尾巴被点着了火,满眼充血,鼻子喘着粗气,正“有气没处撒”的老水牛。可想而知,这些被惊呆了的入侵者,一定会比西班牙奔牛节上那些狼狈而不幸的斗牛士更加狼狈、更加不幸!如果没有飞机大炮的支援,这样的巷战,对今天的美国大兵也是一场“噩梦”。屯中还有一座三十米高的碉楼,它是屯中战斗的观察站和指挥中心,其上有对联写到“八阵巷,转弯有数,易进难出,灭匪寇;六层碉,挺拔无双,远观近击,保平安”。经历六百多年的战火洗礼,鲍家屯仍安然无恙,不愧是“大明屯堡第一屯”。
  今天,我们的村庄再不用备战迎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了当务之急。但我们也要向古人学习,从他们的智慧中吸取营养。村庄规划要科学实用,功能设施要齐全完备,产业发展要突出特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规划就要因地制宜、依山顺势,“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只有“道法自然”,方能成“千秋伟业”。
  独步千秋——自然风貌
  来到鲍家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犹如世外桃源,远离俗世凡尘。整个屯堡坐北朝南,屯前视野开阔,狮、象二山在远处遥相呼应,星螺山驻守当中山口。清澈的水仓河由西向东缓缓流淌,各种水鸟与鸭鹅一同在河中觅食。千亩良田生机勃勃,顺田间小路穿行,不时惊起肥胖的野鸭从头顶掠过。驿马井、珍珠井、蚱塘河井巧妙地点缀在村庄四周。泉水清澈见底,水量充沛,大旱之年也不曾干涸,成为周边百姓主要饮用水源。珍珠井,冬暖夏凉,寒冬腊月,其上雾气腾腾,似王母瑶池。驻足凝神,“放眼望,青山环绕,云蒸霞蔚;仔细听,虫歌鸟鸣,河水潺潺;深呼吸,空气清冽,泥土芬芳。”不禁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字击中心头,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呐!   鲍中全老人对这里的自然风貌和风水格局尤为推崇。他说风水学中的五大要素:龙、穴、砂、水、向,鲍家屯一个不落“全部占全”。“坐北朝南”、“头枕青山,水绕门前”、“靠山不近山,靠水不进水”、“见水不见流”等格局,都是大吉大利之像,因此,这里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六百多年来,这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历代都有朝廷命官”,且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恬静,不愁吃穿。
  且不说“风水”是否科学,但在满眼雾霾、垃圾遍地、污水四溢的今天,青山绿水、人杰地灵,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和向往的吗?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鲍家屯村口大门上的对联是对我们最好的启迪。上联是“狮象驻门前青山如黛描绘千秋画”,下联是“星螺行海口绿水似弦弹奏万古琴”,横批“天人合一”。
  独领风骚——民风民俗
  鲍家屯人来自古徽州,历史的浸润让他们完全融入了当地,但不知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是对传统的特意保护,古徽州一些特有的民风民俗在鲍家屯依然保留完好。
  抬汪公巡游就是其一,鲍家屯人六百多年来依旧传承着这项隆重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村中都要举行盛大的抬汪公巡游活动。龙灯彩旗在前,鞭炮锣鼓随后,汪公神像端坐轿上,沿村街巷缓缓巡游,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红红绿绿的彩旗,五彩缤纷的道具,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眼花缭乱,恍惚来到明朝徽州。
  清明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在鲍家屯又有不同。除了“有320多桌人回乡祭祖”宣读祭文外,最关键的是进行孝文化教育。时逢清明,村里都要把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的图片做成展板放在祭祀现场,教育后人感恩始祖。
  鲍家屯女姓的服饰,可以说是世界上流行时间最长的“时装”,一穿就是六百多年。“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这一身奇异的“明朝时装”穿起来分外妖娆,被称为明朝女性服饰的“活化石”。鲍中全饶有兴致地说,女性戴上玉石梅花管簪,穿上大袖长袍,系上丝绸系腰,套上绣花翘头布鞋,是“远离臃肿,系出苗条”。这身服饰能“机智巧妙地丰乳,恰如其分地瘦身,体贴入微地显臀”,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动感美、腰饰美、背影美、曲线美”。现代任何流行服装都不能与之媲美。
  用于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鲍家拳”和被称为“地戏”的“军傩”,都是有名的“活化石”。和我们一起座谈的村民鲍祥现场为我们表演了一套鲍家拳,一招一式,刚柔并济,攻防兼备。村民鲍灵琼还为我们哼唱了一段出自剧本《薛刚反唐》的军傩。“四人来到战场上,各显本事定输赢,你为你主争世界,我为我主定乾坤”的唱词,铿锵有力,堪比今天的军歌嘹亮。
  当地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悠久而生动的历史文化,成立了各种协会,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歌唱大赛和服饰大赛,比比“哪位男士军傩唱得最棒,哪位女士服饰扮得最靓”。而比赛的奖品就是这百穿不厌的“明朝时装”。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乡村有了历史才有生命,有了文化才有灵魂,有了代代相传的精神才有我们心灵栖息的家园,才有我们四处寻找的“美丽”。
  独树一帜——民族和谐
  1369年,贵州尚未建省,还是一片蛮荒之地。鲍家屯始祖带着兵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山高皇帝远”,要在异族的土地上“养兵、屯田、守土”谈何容易。但是来自徽州的鲍氏先人深明大义,为了边疆稳定极其开明友善。振威将军先与当地杨、王二姓的少数民族头领义结金兰,成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异性兄弟,“永世交好,永不为敌”,为屯田戍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后相互通婚,让血脉交融。并向当地少数民族传授农耕文化和先进技术,与他们共享水利设施,共同繁衍,一起壮大。在看到结拜兄弟受到匪徒欺负时,鲍家先祖不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将从不外传的独门绝学“鲍家拳”传授他们,让他们能抵抗侵扰,防御外敌。这一头磕到地上,绝对不输当年的“刘、关、张”,六百多年的兄弟,换来的是世世代代的和谐相伴。鲍、杨、王三位先人结拜之地依稀尚存,这段鲍家屯版的“桃园三结义”还在当地口口相传。
  今天,我们依然看到,苗族同胞的土地和鲍家的土地紧紧相连,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享受着古水利的浇灌。鲍家屯中的村民也不再都姓鲍,不再都是汉族,汉苗两家相互流淌着对方的血脉,早已不分你我。在火炉边,和我们一起座谈的汉族村民汪震智的儿媳就是苗族,说起此事,他还颇为骄傲。
  开放包容的思想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今,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发展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手段。这种思想不仅打开了鲍家屯安生立命的大门,让他们获得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也能打开我们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栅栏门,还能打开我们摆脱贫穷落后通往经济发展、幸福小康的凯旋门。
  夕阳西下,我们即将返程。回望鲍家屯,忽然想起鲍中行老人那番话语。我似乎感触到了乡愁的深意:就是对故乡那湿漉漉的思念,让人纠结、让人感伤、让人怀念、让人向往。鲍家屯处处是看得见、记得住的乡愁,新农村建设需要这样的典范。
其他文献
城堡之国:时代与历史交汇的错觉  都说感受欧洲的古老文化要到斯洛伐克,而“城堡之国”是斯洛伐克给大多数游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原来,斯洛伐克为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游人会时不时地看到远处山头古堡的踪影,从300座城堡和原木搭建的教堂中窥探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据说,当地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们参观城堡,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历史也许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城堡是中世纪的
期刊
“看见的,看不见了。夏风轻轻吹过,在瞬间消失无踪。记住的,遗忘了。只留下一地微微晃动的迷离树影……”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对它一点了解也没有,完全是冲着名字和作者去的。《月亮忘记了》,从唇齿间慢慢踱出来的音符,有一种柔软的、娇憨的、温暖而又淡淡伤感的感觉,只一瞬间,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作者几米,1958年11月15日生于台湾宜兰,本名廖福彬,台湾著名绘本画家,其笔名来自其英文名Jimmy。台湾文
期刊
今年是中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建交六十五周年。斯洛伐克,一个位于多瑙河畔的中等发达国家1918年10月28日,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斯洛伐克同捷克携手建立了共同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直至1992年12月3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和平解体。  位于中欧内陆的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正式成为独立主权国家。中国即予以承认并与之建立大使级
期刊
在昆山以地名命名的艺术品有两个,一个是昆曲,一个是昆石。而且昆石先于昆曲扬名,这个命名的出典说来话长。  昆山的命名灵感来自于城内马鞍山白石的发现。当时,只看到马鞍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的美丽,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称奇。直到南朝时,山前的一位僧侣偶然发现峰内蕴藏着晶莹剔透的白石,并且经过去沙、浸泡后,巧夺天工地表现出“皱瘦漏透”的精致,即被爱称为玲珑石。正在这时,民间盛传《千字文》,其中“玉出
期刊
在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上,《吴琠晋京》在全国11个省18家豫剧团的最后决赛中,是唯一一个市级剧团夺得最高奖——“优秀剧目奖”的,为山西省近三年来参加全国专业艺术比赛的最好成绩。成绩背后,是山西省长治市豫剧团多年来,迎难而上,一以贯之的努力。  山西省长治市豫剧团始建于1953年(1987年与长治市青年豫剧团合并),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建团以来,多次获省、市宣传部文化系统表彰,特别是近年来,在各级领导
期刊
说到游艺,在没有电视、电脑、游乐场、电影院、KTV的时代,老百姓娱乐生活中的大头,便是逛集市、庙会了。当时的庙会逢初一、十五都有,赶上某庙的主神诞辰则更为盛大。有些项目如今依然魅力无穷,有些却已经毫无吸引力。  训小鼠——轻功盖世飞檐走壁  训鼠和耍猴都属于杂技中的驯养一类。仓鼠身体轻盈,易于携带,又长相可爱,憨态可掬,惹人喜爱。训鼠艺人会带着一个小巧的舞台来表演。表演的项目有爬梯、转轮、提桶等等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他到贵州时的情景,他说,贵州是多彩的,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山好水好人更好,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脍炙人口。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同时也让我们深思,如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建设更加美丽的多彩贵州。  贵州省人大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系列报告活动,正是学习总书记讲话后所产生的启示。乡愁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我们众里
期刊
闽南的海风徐徐吹来,在幽幽静静的过往中,“阿嬷”一生的悲欢离合尽显其中,大海和飘落的丝丝细雨见证了这里的一切……  日前,2014北京舞蹈学院供需双选会毕业展演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也借此机会再次走进观众的视野。这部作品由20年前的小白鹭厦门班班主任、现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明文军教授出任艺术总监,当年厦门班的学员、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的靳苗苗担纲总导演,在厦门已经演出十余场。
期刊
也是立春后的第九天,迎着初升的朝阳,顶着料峭的春寒,驱车来到田坝村时,我们被惊呆了。仙人岭上白雪绵绵,大田坝子绿浪滚滚。这种一眼看两季,白绿(冰绿)两重天,小街灯笼高挂,民居炊烟袅袅的景致,非田坝莫属。这原本是一个靠种茶起家的村子,现在却出落成另一番模样。田坝呀田坝,怎一个“绿”字了得。  绿色浸透了山川  现在的田坝“名不副实”,是有坝无田,犁头、耙子、水车等耕作农具成了供人观赏的古董。抑或说二
期刊
民以食为天,匆匆百年,当年北京人的吃喝许多保留至今。从冰镇酸梅汤、爆米花,到闻名全国的北京烤鸭和涮羊肉,依旧可以享用到。但与之相关的行业经营状况却是变化不小,有些改头换面,有些彻底消失无影踪。  水车行——独轮千里水送万家  早年间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京城百姓吃水,除富贵之家自有私井,都依靠水车行从公共井里打水再送入千家万户,水井会有专人管理,盖上设施,称为井窝子或水屋子。送水用的水车是独轮车,推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