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获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读;欣赏;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31-02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朱作仁教授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特点,以语文课堂为基地,在教学中或适时范读,或品读引导,为学生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调动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阅读,使之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
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在教学时,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可先作美读示范,再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并适时指导评价学生的语速、语调、节拍,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以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来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朗读,重点放在语气、语调方面。如文中的语句“我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他们却说:“如果你想呆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此句话一定要读出嘲弄的语气。我说“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这几句话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要读出“我”的胆战心惊的恐惧心理,要带着哭腔。当在父亲的鼓励下看见石架下那块岩石的时候,我将身体慢慢移过去,我说“看见了”这三个字,引导学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读出余悸未消的心态。也可以分小组品读,并请同学们进行评价。通过引导品读使学生进入与作者息息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先作示范美读,那充满深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凄婉缠绵、如泣如诉,学生很容易就走进作者的心灵,仿佛看到了如泉涌般的泪水的“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依恋、惆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的前面,让学生第一个字重读,后两个字轻读,这样来读原句,然后再让学生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该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学生很快体会出原句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原句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或诱导学生玩赏重点语句的言外之意,从而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始终贯穿学生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言语对象有实践性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这种阅读不是放任自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品读赏析。必要情况下,教师的适时范读不可或缺,示范美读是前提,品读引导是关键,学生的深情诵读是升华。如此长期的规范训练,就可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直觉,他们的语感也就有所提高了。
【责任编辑:薛春科】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读;欣赏;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31-02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朱作仁教授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特点,以语文课堂为基地,在教学中或适时范读,或品读引导,为学生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调动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阅读,使之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
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在教学时,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可先作美读示范,再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并适时指导评价学生的语速、语调、节拍,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以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来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朗读,重点放在语气、语调方面。如文中的语句“我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他们却说:“如果你想呆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此句话一定要读出嘲弄的语气。我说“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这几句话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要读出“我”的胆战心惊的恐惧心理,要带着哭腔。当在父亲的鼓励下看见石架下那块岩石的时候,我将身体慢慢移过去,我说“看见了”这三个字,引导学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读出余悸未消的心态。也可以分小组品读,并请同学们进行评价。通过引导品读使学生进入与作者息息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先作示范美读,那充满深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凄婉缠绵、如泣如诉,学生很容易就走进作者的心灵,仿佛看到了如泉涌般的泪水的“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依恋、惆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的前面,让学生第一个字重读,后两个字轻读,这样来读原句,然后再让学生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该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学生很快体会出原句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原句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或诱导学生玩赏重点语句的言外之意,从而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始终贯穿学生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言语对象有实践性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这种阅读不是放任自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品读赏析。必要情况下,教师的适时范读不可或缺,示范美读是前提,品读引导是关键,学生的深情诵读是升华。如此长期的规范训练,就可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直觉,他们的语感也就有所提高了。
【责任编辑:薛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