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围产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围产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12年7~12月就诊的493名孕产妇,实施围产期心理干预,其中34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系统化心理治疗;对2012年1~6月未实施围产期心理干预的367名孕产妇中32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剂量为10 mg/日,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评定,然后两组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产后抑郁发生率研究组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11.7%,χ2=3.96,P<0.05)。治疗后第1、2、4、8周各时点,研究组的HAMD总分为(16.6±3.8)分、(12.4±3.2)分、(8.8±3.4)分、(6.7±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9.4±3.4)分、(14.7±3.0)分、(11.2±2.8)分、(8.2±2.7)分,t=2.43~3.15,P<0.05或P<0.01)。治疗后各时点的CGI-SI评分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围产期实施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患病期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系统化心理治疗对预防产后抑郁和促进产后抑郁的康复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ARGT)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生物学因子的作用。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门诊患者分至ARGT组(n=63)或SSRI组(n=66)。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24
期刊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分别对4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1月、6月、1年、2年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41例正常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前及术后1月、6月,MoCA评分在术前(19.39±2.17)分、术后1月(19.51
期刊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干预对生命早期有不良经历的雌性大鼠母爱行为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生命早期应激组和对照组,生命早期应激组于出生后第2~21天给予每天与母鼠分离4 h,并在第8~21 d每天与母鼠分离的4 h内给予恶性刺激;自第22天断奶后,将生命早期应激组仔鼠随机分为单笼饲养组和群体饲养组,对照组按雌鼠4只/笼正常饲养;饲养至第66天,将各组雌鼠分别与雄鼠合笼,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