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吉田书简与日台关系——台湾当局的对日战略与自民党政治(1963—1964)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日本政府一直实行“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一方面追随美国承认台湾当局,另一方面逐渐扩大与大陆之间的民间贸易。到1962年,中日缔结了战后第一个长期民间贸易备忘录(LT贸易),双边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然而,台湾当局利用日本国内的亲台湾派等渠道极力阻挠。由于这一问题与日本的国内政治斗争相纠缠,池田内阁最终对台作出妥协,使中日民间贸易遭受挫折。本文充分利用中、日、英三种文字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政经分离”原则的内在矛盾以及日本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之间的密切关联。
其他文献
中美两国在中东和中亚地区进行反恐合作既符合本国国内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两国在不存在竞争的领域实现合作、建立互信的重要方式。由于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不同,两国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存在分歧。但是,中美两国都需要贸易安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以市场价确保相互之间能源出口,以及与世界其他伙伴国家的能源出口安全运行。高于一切的战略利益能够促使两国在可能的领域开展合作,并且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对抗。因此,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在情报、外交及海上反恐等方面的合作,将援助转化成反恐的手段。在反恐合作的过程中,两国应始终
本刊学术顾问、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国际政治学家、教育家,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赵宝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2011年11月8日,由麦克阿瑟基金会“亚洲安全倡议项目”资助,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的“亚欧区域整合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德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连玉如教授主持。来自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等20多位专家学者,就区域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东亚模式与欧洲模式等三大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
2011年12月29日,由《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和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出版座谈会暨比较安全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哥本哈根大学的近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安全研究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安全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西方视角的安全研究有何启示与局限,中国崛起对安全研究的影响,以及安全研究的中国选择。
冷战结束以后,中德两国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政治大国而重新崛起,两国的发展目标和利益关切存在差异和潜在的冲突。近两年来中德关系更处于微妙和关键的发展时期,起伏较大。其实,鉴于中德的发展历程在诸多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中德之间实质上存在一种“天然盟友”关系。所谓中德“天然盟友”关系是从国际关系结构、而不是从日常工作需要和意识形态立场出发的一种表述。只要两国加强相互沟通与了解,特别是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就可以促进双方互利与共赢,“天然盟友”关系就可以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2007年11月19日到21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缔造美国大战略:冷战的终结及其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旨是研究和讨论冷战时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对外政策,并为此展开了深入和广泛的讨论,内容丰富而重要。这里选刊其中6篇论文,外加一篇会议综述,展示本次会议的成果,以及目前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大致状况。
本文着重探讨美法关系与冷战的终结。现有的冷战史研究明显忽略了法国在冷战结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回顾和考察冷战后期美国和法国对苏联东欧的政策、德国的统一进程以及冷战后初期围绕新的欧洲秩序美法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竞争,可以发现,虽然法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不足以和美国相提并论,但是美法两国的角色是互相补充和支持的,对于冷战终结法国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总而言之,研究冷战史不能只着眼于美国,也应关注其他国家。
基辛格有关缓和的概念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争论设定了基调。他希望通过和苏联改善关系、促进稳定和合作,来实现美国的领导地位。尽管基辛格从不否认美国民主和自由的优越性,但他并不把它们当成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基辛格的缓和战略思想有助于维护和加强美国的国际力量,也激发了对美国对外政策道德性的思考。这促使里根政府更重视对美国式理想的诉求,同时并未放弃基辛格有关运用美国实力的信念。当今美国的领导人应该更好地把“缓和”和理想主义结合起来,把基辛格和里根的战略思想结合起来。而这就是他们给21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留下的
本文从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探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转变是从林登·约翰逊时期开始的,而决定性的转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该地区不稳定性的增长和美国控制能力的下降,尼克松政府认为,遏制西半球激进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培植当地的右翼势力,包括军人政权。这一政策取向既根源于尼克松个人对第三世界能否实行民主的怀疑,也在于他热切希望减轻美国在世界上的军事负担,维持这一地区的基本稳定,不给美国的大战略造成干扰。但这种做法忽视了人权,必然遭到拉丁美洲人民和美国民众的反对而无法
国内外学界通常将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不加区别地等同于“和平主义”运动与思想,但实际上,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与变化过程。战后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思想基础并非一般所论的放弃战争、消灭军队的“和平主义”,而是基于新宪法中所规定的国民主权原则的民主思想。进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护宪运动(尤其是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影响力衰退的主要思想原因,也并非和平主义思潮的衰退,而是护宪运动主体的国民主权思想的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