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杜源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石钟山编剧、黄力加执导的电视剧《天下兄弟》近日在各地电视台热播,《天下兄弟》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兄弟让人牵肠挂肚的坎坷人生经历。剧中大腕级“绿叶”的加盟更使本剧亮色不少。特别是刘佩琦和杜源诠释的双胞胎兄弟的亲爹养父,戏里戏外都是慈父的两位实力派演员扮演起来也驾轻就熟,爱子之心感动了不少电视机前观众。
  提起杜源,很多观众都非常熟悉他的形象,却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他塑造的电视剧《玉观音》里的潘队长、《雄关漫道》里的贺龙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形象。
  有着一米八魁梧身材和宽厚笑容的杜源,今年51岁,虽然他是东北人,却在广州成长——他是广州话剧团的演员。这些年来,他跟很多话剧演员一样,为了生计被迫走南闯北,以拍影视剧为副业。杜源参演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绝大多数都是主旋律题材。杜源说:“活到这个年纪,选择很重要。我是有些偏爱主旋律,因为这些戏总能告诉你一些做人的道理。”当然,很多时候并不是杜源找上了“主旋律”,而是“主旋律”找上了杜源。杜源说:“我有自知之明,我天生长得就像‘工农兵’。不用我自己,观众就先帮我定型了。其实被定型也没什么不好,作为一个演员,说什么都能演肯定是假的,每个人都有局限,只不过有的人局限大一些,有的人局限小一些而已。”
  在影视圈里杜源是出了名的“铁人”,不怕苦不怕累,在拍《雄关漫道》时,因为高原反应,加上太过劳累,杜源终于病倒了。“其实也没太大事,就是心脏有些不舒服。”他轻描淡写。在娱乐圈,很多名演员在拍戏时都会跟剧组约定“每日开工时间”,在这次病倒之后,很多朋友也劝杜源:“你现在是腕儿了,也可以这么干。”对此杜源坦陈:“我也想过这么做,但是演员这个职业跟别的行当不一样,我觉得还是得多迁就别人。或许我以后会有所谓的‘每日开工时间’,但是估计事到临头,剧组该拍几个小时,我还是会听剧组的。”
  在2007年年初某媒体爆料“杜源‘召妓”’,虽然事情得到了澄清,但是杜源还是明显受到伤害。杜源曾叹息说:“你说这种事情怎么会扯上我这把年纪的人呢?真让人受不了。”最让他生气的是,很多人猜测他自我炒作,可是杜源说:“3 0年来我拍了80多部影视作品,2006年《铁色高原》、《海之门》、《天高地厚》、《雄关漫道》……总共100多集连着播,我都没炒作一次,我靠这事炒作?”
  杜源的家庭跟一般老百姓没两样,妻子也是广州话剧团的演员,本来有很多接戏的机会,可是因为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杜源不许她出去干活,叫她在家歇着。杜源和妻子是青梅竹马,从小就做邻居,后是同学。1978年,杜源考入年中央戏剧学院,两人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成为情侣。杜源在外面辛苦,在家总能得到妻子的理解,即使是“召妓”传闻沸沸扬扬的时候,妻子也不疑心他,还反复安慰他:“别管人家说什么,咱们自己问心无愧就行。”杜源感叹道:“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找一个能理解你的伴儿,真的很重要。”
  杜源外表虽然粗犷,内心却是一个细腻浪漫的人。几年前的一个情人节,杜源的妻子早晨一睁开眼,就看到一朵玫瑰花插在床头。杜源的另一个幸福来源是他的女儿,一提到女儿,一直严肃着的杜源总是忍不住要夸。
  据悉,杜源已经进入正在拍摄的电视剧《闯关东2》的剧组,相信实力派的他又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屏幕形象。
其他文献
1956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我独自漫步在中山路上,注视着人来车往的繁忙景象。突然发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的橱窗中摆着几台收音机。这可是稀罕玩意儿,出于好奇我步入室内,只见几个人在柜台里面围在一张大案子旁忙着制作收音机。我仔细观看,收音机外壳是木质的,黄黑色搭配,造型还算美观。有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待我问明价格后,他主动告诉我,如果想买的话,必须单位开证明,证明家庭成员
期刊
校庆,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最特殊的节日。不久前,我们南华大学迎来50周年华诞,我作为一名老教师与新老校友欢聚一堂,如临盛典。50年来,南华大学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7万余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已成为湖南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  校庆期间,校园里鲜花盛开、彩旗飘扬,处处是欢声笑语,人人摄影留念。一位50年前入校的学生,他已70多岁了,人们都争着与他合影;1958年进校工作的柳学水副教授已94岁,她是革命
期刊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诸如: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约会,第一次领到工资等等,总会使人难以忘怀。而我的第一次过枪瘾,让我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每每回想起来,不禁暗自捧腹。  1 994年是我退休的前一年,电厂武装部组织基干民兵打靶,我也应邀参加。老伴听说后劝说:“天气太热,你身体又不太好。算了算了!”可儿子、儿媳却一致主张:“爸爸胆子小,应该去锻炼锻炼。”少数服从多数,我去了。  打靶这天,我身着
期刊
有句俗话叫“冒死吃河豚”,我没有这个体验,但在下乡插队时,我们与队里的知青却有过一次“冒险吃面饼”的难忘经历。  1968年,我下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和公社中和大队的姜家沟村。转年开春以后,天气真是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得格外好。看着那一片片金色的麦田,村里的老乡和知青们都十分高兴,老乡们说,这样的好年景有几年没看见了。我们也特别兴奋,麦收后可以多吃几顿白面馒头和白面饼了。自从去年下乡到村里,虽
期刊
退休这一关难过的言论,早就有所耳闻。我倒是觉得,该退休就退休,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讲干部年轻化讲了那么多年,说实在的,“化”得还不够。一茬压一茬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30多岁、40多岁做大事情的人不多,50多岁、60多岁才去挑重担子,也可以,但还是晚了一点,干不了几年,就该退位了。  人这一辈子,如果不是夭折和早逝,总要经历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这样几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就做什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当时我正在上大学,学生也难免饥饿之苦。正当青春年壮的大学生们因营养不良,有的浑身浮肿,有的女生不来月经,吃饭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好不容易等来分给自己的那一份,依然有食不果腹之感。为了有个饱的安慰,往往回到宿舍倒一碗开水放点酱油或捏点盐喝下去充饥。  一天有人传信:“中午吃炸油饼!”信息不胫而走,同学们高兴得犹如过年一样。12点整学生们齐刷刷地聚
期刊
我1958年入伍,有幸分在中央警卫团驻钓鱼台国宾馆部队值勤,保卫中央首长和来访外国元首的安全。我从战士到营长历时24年,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后多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给毛主席站岗    1961年,我还是一名战士。过了国庆节,连里选了我们12名干部、战士后,连长亲自开会布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要来国宾馆12号楼办公,这是一项光荣而特殊的警卫任务,要由你们来完成。楼前楼后设4个哨位,每个哨位
期刊
每到冬天,我就惦记着去花鸟鱼虫市场挑只蝈蝈回来。虫鸣鸟叫,都是有关时令,偏偏中国人懂得生活艺术,把虫鸣鸟叫的时序转变过来。自清代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逢下雪,他们聚集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冬天养蝈蝈的人越来越多了,似乎已成为老百姓休闲的一大乐子。  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
期刊
1962年我9岁时,去一位农村亲戚家玩,我发觉他家的墙上砌着一块写着字的石头,那家的老人告诉我,那是“泰山石敢当”5个字,此石取自我国泰山,泰山石可避邪。“石敢当”则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泰山人,因为能够驱妖除魔,全国各地的人都去请他。石敢当想:“全国这么大,我一个人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怪,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
期刊
为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金秋10月,由中日友好协会、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老年时尚文化俱乐部、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日本九州国际文化交流会和神户艺术工科大学等联合主办了“08’中日乐龄时尚文化展演会”。  这次展演会共展示中日两国老年时尚休闲服、礼服共计121件(套),来自两国的19支中老年服装模特队的9 1名老年服装模特参加了展示。其中年轻一代设计师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令人欣喜,日本神户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