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初期毛泽东的几篇文稿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饮水思源,创业维艰。本刊特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和1922年至1923年出版的报刊《东方杂志》、《大公报》、《前锋》和《向导》中,选取毛泽东1921年到1923年间的七篇文稿。其中三封书信为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当年起草、撰写的四篇文稿亦难得一见。从这些文稿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调研与思考,以及投身革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忙碌身影。为保持文献原貌,所刊文稿,除明显的错字、漏字分别在〈〉和[]号内校正,或加注说明,衍字用【】号表示之外,其他均照原样,未作改动。原文为竖排繁体的,现改为横排简体。原文没有标点符号的,加了标点符号。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冷溶在会上致辞说,从建党90多年的历史来总结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
进入抗日战争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与持久抗战的需要,迅速培养大批既有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德才兼备干部的任务,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毛泽东对此十分重视,在延安亲自领导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并经常到这些学校作讲演。这是1938年8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的记录稿,其内容除在《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有所披露外,全文系首次公开发表。原标题为《做学生,做先生,做战争领导者》,原记录稿还在一旁注明“此两篇参照整理”。本刊刊载时对原记录稿中错漏不顺之处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为妥善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付出了大量心血,积累了丰富经验。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原则和具体办法,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两次边界武装冲突中。处理1959年的第一次武装冲突,中央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一阶段打政治仗,第二阶段打军事加政治仗,第三阶段打外交加政治仗。针对1962年的第二次武装冲突,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包括果断决定对印军的进攻予以反击、在对印军进行必要的反击后主动提出解决边界问题的积极建议、主动采取重大的和解步骤等。通过努力,中国有理有利有节地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政权;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基础上,及时把党的工作重心向建设社会主义上转移,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周年。3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发展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于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中国进行这场改革,以及改革的性质、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曾经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而精辟的论述。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思考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新问题,重温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一些重要论述,从中受到的教益与启迪倍感深刻和亲切。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自领导并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十三陵水库最终用5个月时间建成,在当时堪称奇迹。
近读一些史学著作,发现有“中共中央档案馆”的用法,有人以为“中央档案馆”就是它的简称。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组织机构序列中,只有“中央档案馆”而无“中共中央档案馆”,周恩来题写的该馆名字“中央档案馆”也一直沿用至今。不过,“中共中央档案馆”这个名称时常有人提起,也不是没有原因。
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只有加强党内教育和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建国之后,毛泽东积极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黄炎培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
期刊
编者按:站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检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九十年的这条道路,总让人心潮难平,感慨万千。概括和描述这条道路,可以有多种方式。我们选择的,是镌刻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历史的拐弯处一篇篇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的重要文献,它们仿佛一块块路标,指示着前进的方向。它们前后承接的足迹,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路线图。本文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为大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经典文献进行解读和回顾,拟分五期连载,希望对理解和思考中国道路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