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K-ACC信号通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 AMPK)和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hosphorylated acetyl-Co A carboxylase,p AC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MPK-ACC信号通路在P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60例PTC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 AMPK和p ACC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双侧癌、多灶、包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 AMPK和p ACC在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均有表达,p AMPK和p ACC在PT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P<0.05)。p AMPK和p ACC在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PTC中央区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p AMPK和p ACC在PTC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PTC侧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p AMPK和p ACC的表达程度与PT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双侧癌、多灶和包膜侵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PTC组织中p AMPK和p ACC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P<0.05)。结论 p AMPK和p ACC在PTC组织中表达增强,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AMPK-ACC信号通路的激活在PTC发生和转移中可能发挥了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镍钛Reciproc、K3、Pro-Taper系统及手动不锈钢系统K-File在预备重度弯曲磨牙根管成形的效果。方法将40颗近颊根管重度弯曲的下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分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锻炼八年制学员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学生32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其患病率60岁以上达50%,75岁以上人群超过80%[1-2]。90%以上患者为内侧间室型KOA,其病因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