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世界飞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近年来一直受到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的冲击,现实与网络都成为西方国家攻击的对象,把握时代脉搏,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领域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基于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方式占据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增强意识形态的工作提供方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追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双重含义, 即广义和狭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回答和应对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随着理论的创新,宣传群众的方式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世情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使之能够更适合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实践主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任何时代的理论都被赋予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和发挥引导、统摄作用,并具有广泛辐射面能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当今世界,信息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方式将世界变成一个村庄,各国文化不断相互渗透,意识形态的灌输随着文化的传播成为各国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视角,笔者认为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目标的前提就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而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好的意识形态,就是中国最主流的意识形态。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我国,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极其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权。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占据统治地位,他所依靠的主要手段就是“灌输”,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同样不会自动获得,同样需要“灌输”,“灌输”指的是思想宣传、影响熏陶等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要不断向大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宣传给大众,将时代发展的最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强党的理论基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科,更是科学。高校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渠道。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不仅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且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马克思主义应该彻底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贯彻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不断向实践转化,在指导和推进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05月04讲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價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其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特点,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 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和方式, 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就是其核心,主流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群体的认同中起着主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意识形态包括了人们对世界的信念、期望和假想,意识形态具有阐释社会现实,阐明人生意义的功能,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认知、感受、情感,又能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行为的指导。多元思潮的背景下,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其价值认同,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认同感。
三、运用“大数据”等占据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
良好的网络生态,发挥网络的舆情引导作用,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网络是当今意识形态工作最为复杂的一块阵地,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的高速刷新以及真伪难辨使得大众的舆情变得无法预测;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都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削弱。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方式作为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影响已经不仅限于传播新鲜事物。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无中心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各种思潮集聚的舞台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肆意传播的沃土。“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方式是符合网络特点、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自身具有信息量大、对网络动态反映迅速等特点,“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能够对网络舆情做出正确反映。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全新的技术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方向。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对于网络意识形态的把握,我们不仅要软性引导,还应该适度使用一定的硬性方式。符合时代的先进技术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工作。
总之,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网络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宣传方式需要做出改变,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永远都不应该变。(作者单位为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级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观研究”(项目编号:xhmks1728)阶段成果。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追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双重含义, 即广义和狭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回答和应对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随着理论的创新,宣传群众的方式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世情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使之能够更适合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实践主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任何时代的理论都被赋予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和发挥引导、统摄作用,并具有广泛辐射面能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当今世界,信息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方式将世界变成一个村庄,各国文化不断相互渗透,意识形态的灌输随着文化的传播成为各国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视角,笔者认为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目标的前提就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而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好的意识形态,就是中国最主流的意识形态。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我国,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极其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权。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占据统治地位,他所依靠的主要手段就是“灌输”,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同样不会自动获得,同样需要“灌输”,“灌输”指的是思想宣传、影响熏陶等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要不断向大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宣传给大众,将时代发展的最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强党的理论基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科,更是科学。高校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渠道。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不仅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且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马克思主义应该彻底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贯彻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不断向实践转化,在指导和推进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05月04讲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價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其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特点,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 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和方式, 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就是其核心,主流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群体的认同中起着主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意识形态包括了人们对世界的信念、期望和假想,意识形态具有阐释社会现实,阐明人生意义的功能,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认知、感受、情感,又能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行为的指导。多元思潮的背景下,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其价值认同,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认同感。
三、运用“大数据”等占据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
良好的网络生态,发挥网络的舆情引导作用,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网络是当今意识形态工作最为复杂的一块阵地,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的高速刷新以及真伪难辨使得大众的舆情变得无法预测;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都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削弱。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方式作为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影响已经不仅限于传播新鲜事物。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无中心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各种思潮集聚的舞台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肆意传播的沃土。“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方式是符合网络特点、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自身具有信息量大、对网络动态反映迅速等特点,“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能够对网络舆情做出正确反映。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全新的技术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方向。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对于网络意识形态的把握,我们不仅要软性引导,还应该适度使用一定的硬性方式。符合时代的先进技术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工作。
总之,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网络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宣传方式需要做出改变,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永远都不应该变。(作者单位为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级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观研究”(项目编号:xhmks1728)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