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工作面回采过“见方”区域采空区上覆顶板结构改变,稳定性下降,冲击危险性将逐步增强。针对园子沟煤矿1012001工作面“见方”区域冲击地压治理问题,采用微震、应力在线及矿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面回采过“见方”区域采空区上覆顶板结构改变,稳定性下降,冲击危险性将逐步增强。针对园子沟煤矿1012001工作面“见方”区域冲击地压治理问题,采用微震、应力在线及矿压监测对工作面冲击危险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设计卸压参数,形成以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和顶板水力压裂为主的综合治理体系,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详细论述了线性规划技术(LP)在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历史,侧重阐述了LP在石化行业生产计划优化方面应用的主要关键技术的起源、开发历史和应用状态;详细论述
为提高岩巷掘进速度,本文结合小峪矿南部运输大巷地质条件,采用中深孔“三小”一次爆破技术,成功的实现了三小条件下的全断面中深孔发爆器一次爆破。经过现场试验和指导,三小
本文以李家楼煤业2号煤层预抽钻孔抽采半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瓦斯压力下降法,在1204胶带顺槽布置钻孔进行现场测试,经过3个多月的抽采观测,通过分析得出2号煤层预抽的有效抽
为提高沿空留巷工作面的顶板稳定性,同时降低支护成本,本文以屯兰矿18403工作面为例,首先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变形量的影响因素,然后在对来压步距等矿压参数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
为了合理的确定太原梗阳麦地掌煤矿2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的区段煤柱尺寸,提出了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3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最优化的区段
本文以经坊煤业矿井需风量与通风能力为研究对象,对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井下硐室、备用工作面以及其他巷道等用风地点的需风量分别进行计算,确定矿井总需风量为10090 m3
为解决成庄矿无轨胶轮车调度系统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无轨胶轮车调度系统,并进行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井下主要辅助运输巷布置无线基站,为地面调度
The states of the stress with the surface hardening are analyzed, the related experiential formula of the stress -temperature and stress-depth hardened curves a
为掌握井下通风系统运行效果,为通风系统优化提供指导意见,以莒山矿ZF115工作面为工程实例,将采面回采巷道作为上下2条风阻测定路线,采用现场实测法对回采巷道风阻分布情况进行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汇总、分析发现采面运输顺槽(进风巷)、轨道顺槽(回风巷)风阻分别为960.5 Pa、946.3 Pa,均属于通风线路中的高阻段;采面有效通风率为88.9%,超过规程要求的85%规定值,采面通风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