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几乎都可看到华人的身影,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唐人街。
美国多华人聚居,有资料说美国华裔人口约400万(截至2011年)。
而美国有十大唐人街,芝加哥唐人街就是其中之一。
芝加哥的唐人街是美国东部规模最大、最繁荣的唐人街之一,也是芝加哥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已经成为了芝加哥旅游很重要的一个景点。
那里屹立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历史建筑,见证着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的历史过程。
芝加哥百年唐人街
据当地史记,芝加哥唐人街最早为梅姓华侨开辟,地点在靠近市中心区的克拉克街,又称第一唐人街;后扩展到现在的永活大街,即第二唐人街,“天下为公”中国式大牌楼就在永活大街入口处,雕梁画栋,色彩鲜艳,正面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背面写着“礼义廉耻”(繁体)。从大牌坊进入,就是芝加哥唐人街的主街。而在大牌坊的街对面还有一座“九龙壁”。自70年代以来,由于新移民的大量增加,以西阿吉利街为中心,形成了芝城第三唐人街,人称新华埠。新华埠广场里,商店林立,广场入口处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入乡随俗落地生根”,下联为“天涯海角饮水思源”,短短16个字寄托了海外华人华侨的赤子之情。
第一唐人街,人们已经习惯称为“旧街”,街道两边都是高密度的小店铺,卖各种各样的中国商品,体现的是中国的物质文化。第二唐人街称为“新街”,新街的建筑格局与旧街有差别,属于阁楼造型,满目的大红色。新街主要集中了各类饭馆,包括广东早茶,以及老北京、老上海、老四川等老字号饭馆,体现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以,芝加哥的华人到唐人街一般都是去老街购物、去新街吃饭。而游客三个唐人街都去,主要是逛,做个比较。
唐人街的商品多是来自国内,就连小超市里的蔬菜也是来自国内。每个小店都会卖多类商品,不像国内的店铺一家只卖一类商品。在唐人街的感觉犹如在中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中国人、中国餐、中国话、中国字。难怪在这里生活的一些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说英语,因为不离开这一小块天地,就不需要使用英语。
海外华人,当初背井离乡着实不容易,但华人就是有这本事,总能在别人的地盘里占上一角,还能原汁原味地保留自己的文字、语言、文化,显示出中国文化强势的生根力、传播力。
芝加哥唐人街的历史
芝加哥最早的华人移民,可追溯到1870年代。1869年美国跨洲铁路的建筑工程落幕,再加上那个时代西岸的排华浪潮,大批华工开始分散到全美各地。据史料记载,第一个来到芝加哥的华人姓梅,1878年他从伊州南部迁入芝加哥。这位梅姓先辈发现芝加哥还不错,就写信给亲友,于是就有80多位第一批移居芝加哥的华人。后来不断有华裔迁入芝加哥,截止1890年,芝加哥市有官方记载的华人数量已达567人。
到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芝加哥的唐人街颇具规模。两大华人社团“安良工商会”、“协胜公会”,以及一些华人经营的餐馆、蔬菜店都聚集在该中心地带以及周边区域。当时的芝加哥唐人街,同全美各地的华埠一样,都是以男性华人为主,受1882年排华法案影响,他们的妻儿都无法来美国团聚。当时的华人,大都抱着来了美国赚一笔钱就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心态。
芝加哥唐人街几经磨难,得到大规模扩展,则是在1950及196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美国移民法的宽松,大批的华人移居美国。到1960年代,史料记载芝加哥的华人已达14000人,数量在全美各地的唐人街中列第四位。1975年当市中心残存的华裔商家开始向北迁移的同时,唐人街的标志“天下为公”牌坊,就已在南华埠落成了。
芝加哥唐人街的最近的一次扩展,出现在1990年代,来自中国大陆的大批移民进入芝加哥,1990年的官方数据华人增加到22295人。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芝加哥大都会地区的华人总人口为68021,现据说已超过7万人。
唐人街三座标志性建筑
唐人街没有高楼,街道两侧的房子,二到三层居多,以耀眼的红色为主色调,建筑设计式样都是中国式的。当地华人说,唐人街有三座标志性建筑,见证着芝加哥唐人街的百年移民史和成长史。一是培德中心大楼(原安良大楼),是最早建成的唐人街标志性建筑。从1878年第一个华人来到芝加哥到安良大楼在1927年落成,这期间见证了唐人街最初的发展。安良大楼这座有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大楼在1927年落成,反映着芝加哥唐人街早期的繁荣与成长。
二是“天下为公”牌坊。“天下为公”是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手书出自孙中山之手。天下为公牌坊在1975年落成,这个时间坐标,正好印证了芝加哥唐人街的复兴历程。1910年,孙中山到芝加哥,一年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在如今的芝加哥唐人街,既有孙中山公园,也有纪念侨领谭继平的“谭继平公园”,还有一个孙中山纪念馆。
三是2004年落成的九龙壁,是由芝加哥老侨领林钧堂发起兴建的。这位林钧堂先生,在1950、1960年代的移民潮中来到芝加哥。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像林钧堂、李秉枢,以及已故的谭继平这样一批老侨领,开始团结起来回报社区,从华埠停车场、华埠广场到谭继平公園,这一批老侨领们为如今唐人街版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芝加哥九龙壁坐落在华埠舍麦路和永活街路口,一出红线华埠地铁站即可看到,全长为35英尺,高16.4英尺,厚5英尺。芝加哥九龙壁脱胎于北京北海公园建于1756年的九龙壁,上面雕塑有栩栩如生的9条彩龙,有3300块琉璃瓦片。
芝加哥早期的华人社团组织
中华会馆成立于1906年。在华人百年移民史上,中华会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华会馆负责处理华人社区的纠纷,相当于华人社区的内部法庭,由社区德高望重的侨领,负责调解纠纷,同时还与主流社会机构协调,提供各种社区福利,以及为ABC提供中文教育等。
洪门致公堂,是一个华人的兄弟会组织,类似欧美社会的兄弟会。芝加哥洪门致公堂成立于1894年,是芝加哥地区有据可查、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团。洪门致公堂同安良、协胜一起,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华人社团,而且至今仍然活跃在全美各地的华人聚居地。
此外,在唐人街还有一些华人的教堂、同乡会、家族“公所”、中文教育机构,以及各种以华人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机构。
唐人街华人中餐馆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芝加哥的中餐馆随华人进入芝加哥起而出现,是真正的百年中餐馆。美国最早中餐馆的年份已无从考证,按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勇的观点,美国中餐馆起源于19世纪末期。最早来美国的华工,主要是修建美国跨州铁路的劳工。从19世纪末开始,华人从铁路、矿场等领域进入洗衣、帮佣、清洁等服务业,之后才有中国餐馆的兴起。第一批中餐馆,出现在美国淘金时代的加州,然后才扩展到美东、美中等地区。
百年美国中餐历史,已让中餐这个外来者成为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主流的文学艺术、小说、绘画里都有中餐馆的描写。早在20世纪初期,去唐人街中国餐馆吃饭、娱乐就已成为当时年青人的时尚。如今,据美国“烹饪发展中心”的最近调查发现,全美10到13岁的孩子中,有39%都把中餐列入他们最喜爱的食物。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第一印象,都是从美国的中餐馆开始。
芝加哥的唐人街,不仅仅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文化在美国的一个看得见、摸得着、一目了然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品尝中式菜肴,说中国话,看中文字,成为中华文化在异域传播的场所,也是华人感受传统中华文化氛围的集聚地。芝加哥唐人街,沧桑百年,但魂魄不变。
美国多华人聚居,有资料说美国华裔人口约400万(截至2011年)。
而美国有十大唐人街,芝加哥唐人街就是其中之一。
芝加哥的唐人街是美国东部规模最大、最繁荣的唐人街之一,也是芝加哥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已经成为了芝加哥旅游很重要的一个景点。
那里屹立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历史建筑,见证着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的历史过程。
芝加哥百年唐人街
据当地史记,芝加哥唐人街最早为梅姓华侨开辟,地点在靠近市中心区的克拉克街,又称第一唐人街;后扩展到现在的永活大街,即第二唐人街,“天下为公”中国式大牌楼就在永活大街入口处,雕梁画栋,色彩鲜艳,正面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背面写着“礼义廉耻”(繁体)。从大牌坊进入,就是芝加哥唐人街的主街。而在大牌坊的街对面还有一座“九龙壁”。自70年代以来,由于新移民的大量增加,以西阿吉利街为中心,形成了芝城第三唐人街,人称新华埠。新华埠广场里,商店林立,广场入口处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入乡随俗落地生根”,下联为“天涯海角饮水思源”,短短16个字寄托了海外华人华侨的赤子之情。
第一唐人街,人们已经习惯称为“旧街”,街道两边都是高密度的小店铺,卖各种各样的中国商品,体现的是中国的物质文化。第二唐人街称为“新街”,新街的建筑格局与旧街有差别,属于阁楼造型,满目的大红色。新街主要集中了各类饭馆,包括广东早茶,以及老北京、老上海、老四川等老字号饭馆,体现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以,芝加哥的华人到唐人街一般都是去老街购物、去新街吃饭。而游客三个唐人街都去,主要是逛,做个比较。
唐人街的商品多是来自国内,就连小超市里的蔬菜也是来自国内。每个小店都会卖多类商品,不像国内的店铺一家只卖一类商品。在唐人街的感觉犹如在中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中国人、中国餐、中国话、中国字。难怪在这里生活的一些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说英语,因为不离开这一小块天地,就不需要使用英语。
海外华人,当初背井离乡着实不容易,但华人就是有这本事,总能在别人的地盘里占上一角,还能原汁原味地保留自己的文字、语言、文化,显示出中国文化强势的生根力、传播力。
芝加哥唐人街的历史
芝加哥最早的华人移民,可追溯到1870年代。1869年美国跨洲铁路的建筑工程落幕,再加上那个时代西岸的排华浪潮,大批华工开始分散到全美各地。据史料记载,第一个来到芝加哥的华人姓梅,1878年他从伊州南部迁入芝加哥。这位梅姓先辈发现芝加哥还不错,就写信给亲友,于是就有80多位第一批移居芝加哥的华人。后来不断有华裔迁入芝加哥,截止1890年,芝加哥市有官方记载的华人数量已达567人。
到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芝加哥的唐人街颇具规模。两大华人社团“安良工商会”、“协胜公会”,以及一些华人经营的餐馆、蔬菜店都聚集在该中心地带以及周边区域。当时的芝加哥唐人街,同全美各地的华埠一样,都是以男性华人为主,受1882年排华法案影响,他们的妻儿都无法来美国团聚。当时的华人,大都抱着来了美国赚一笔钱就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心态。
芝加哥唐人街几经磨难,得到大规模扩展,则是在1950及196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美国移民法的宽松,大批的华人移居美国。到1960年代,史料记载芝加哥的华人已达14000人,数量在全美各地的唐人街中列第四位。1975年当市中心残存的华裔商家开始向北迁移的同时,唐人街的标志“天下为公”牌坊,就已在南华埠落成了。
芝加哥唐人街的最近的一次扩展,出现在1990年代,来自中国大陆的大批移民进入芝加哥,1990年的官方数据华人增加到22295人。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芝加哥大都会地区的华人总人口为68021,现据说已超过7万人。
唐人街三座标志性建筑
唐人街没有高楼,街道两侧的房子,二到三层居多,以耀眼的红色为主色调,建筑设计式样都是中国式的。当地华人说,唐人街有三座标志性建筑,见证着芝加哥唐人街的百年移民史和成长史。一是培德中心大楼(原安良大楼),是最早建成的唐人街标志性建筑。从1878年第一个华人来到芝加哥到安良大楼在1927年落成,这期间见证了唐人街最初的发展。安良大楼这座有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大楼在1927年落成,反映着芝加哥唐人街早期的繁荣与成长。
二是“天下为公”牌坊。“天下为公”是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手书出自孙中山之手。天下为公牌坊在1975年落成,这个时间坐标,正好印证了芝加哥唐人街的复兴历程。1910年,孙中山到芝加哥,一年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在如今的芝加哥唐人街,既有孙中山公园,也有纪念侨领谭继平的“谭继平公园”,还有一个孙中山纪念馆。
三是2004年落成的九龙壁,是由芝加哥老侨领林钧堂发起兴建的。这位林钧堂先生,在1950、1960年代的移民潮中来到芝加哥。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像林钧堂、李秉枢,以及已故的谭继平这样一批老侨领,开始团结起来回报社区,从华埠停车场、华埠广场到谭继平公園,这一批老侨领们为如今唐人街版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芝加哥九龙壁坐落在华埠舍麦路和永活街路口,一出红线华埠地铁站即可看到,全长为35英尺,高16.4英尺,厚5英尺。芝加哥九龙壁脱胎于北京北海公园建于1756年的九龙壁,上面雕塑有栩栩如生的9条彩龙,有3300块琉璃瓦片。
芝加哥早期的华人社团组织
中华会馆成立于1906年。在华人百年移民史上,中华会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华会馆负责处理华人社区的纠纷,相当于华人社区的内部法庭,由社区德高望重的侨领,负责调解纠纷,同时还与主流社会机构协调,提供各种社区福利,以及为ABC提供中文教育等。
洪门致公堂,是一个华人的兄弟会组织,类似欧美社会的兄弟会。芝加哥洪门致公堂成立于1894年,是芝加哥地区有据可查、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团。洪门致公堂同安良、协胜一起,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华人社团,而且至今仍然活跃在全美各地的华人聚居地。
此外,在唐人街还有一些华人的教堂、同乡会、家族“公所”、中文教育机构,以及各种以华人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机构。
唐人街华人中餐馆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芝加哥的中餐馆随华人进入芝加哥起而出现,是真正的百年中餐馆。美国最早中餐馆的年份已无从考证,按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勇的观点,美国中餐馆起源于19世纪末期。最早来美国的华工,主要是修建美国跨州铁路的劳工。从19世纪末开始,华人从铁路、矿场等领域进入洗衣、帮佣、清洁等服务业,之后才有中国餐馆的兴起。第一批中餐馆,出现在美国淘金时代的加州,然后才扩展到美东、美中等地区。
百年美国中餐历史,已让中餐这个外来者成为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主流的文学艺术、小说、绘画里都有中餐馆的描写。早在20世纪初期,去唐人街中国餐馆吃饭、娱乐就已成为当时年青人的时尚。如今,据美国“烹饪发展中心”的最近调查发现,全美10到13岁的孩子中,有39%都把中餐列入他们最喜爱的食物。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第一印象,都是从美国的中餐馆开始。
芝加哥的唐人街,不仅仅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文化在美国的一个看得见、摸得着、一目了然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品尝中式菜肴,说中国话,看中文字,成为中华文化在异域传播的场所,也是华人感受传统中华文化氛围的集聚地。芝加哥唐人街,沧桑百年,但魂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