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回归思考的宁静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当前教学中出现的讨论过于热闹、多媒体滥用、体验不切实际、学科渗透盲目等误区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学实效性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学生“活动”不可或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课堂应回归思考的宁静。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误区 教学反思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课展示或评比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活动,煞费苦心地安排演讲、辩论、课本剧、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新颖多变,构思独特;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似乎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喧哗与热闹,不见课本的挖掘与体悟。许多学生下课后只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对于课本重点难点仍茫然无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强调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中来。但是,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得不是十分到位,在教学中出现一些误区。
  一、误区的主要表现
  1.过于热闹的讨论
  一些教师不顾教学实际,专为讨论而讨论,并试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形式来渲染课堂气氛、表达学生主体的所谓新课程理念;问题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效果;一些问题要求不明确,学生讨论天马行空,课堂乱如一锅粥,讨论失去控制;讨论过多,整堂课由多个讨论串连起来,讨论成了语文课的主旋律。
  2.滥用的多媒体
  语文课堂教学有过于情景化之嫌,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资料的搜集和课件的展示上,媒体设计花样很多,把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全部投影在屏幕上,依据屏幕讲解课文,致使学生感觉是在看老师演戏,用教学手段的翻新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体悟,忽视了文本的作用。况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陷入了课件使用的陷阱,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另一种借助于新媒介的“满堂灌”。
  3.脱离文本的表演
  一些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表演,只注意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导致教师课堂“表演”的异化,有些“表演”偏离课文内容,有些“表演”背离教学目标,有些为表演而“表演”……学生随意的、肤浅的、虚假的、低效的、哗众取宠的“表演”充斥着课堂。
  4.不切实际的体验
  对于学生多种多样的个性体验,对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一些教师常常说“你说得很正确”、“不错”、“很好”、“非常有道理”、“这是你的发现”、“这是你的理解”,不敢或不会否定学生的不当言行,不管学生说啥都是对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了;要学生“重感悟”,该讲的也不敢讲了;要“赏识孩子”,连批评也不敢大声了。这种形而上学的、忽视或贬低教师主导作用的做法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歪曲理解。
  5.盲目的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之与任何学科之间都有割不断的联系,所以,学科渗透就显得非常容易和很有必要。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古代诗歌时,让学生绘制画面、想象舞蹈、合唱歌曲;有的教师在教说明文时,要求学生按课文内容进行手工制作,课堂看似热闹,但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培养方面收效甚微。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任务上也各有偏重,盲目的学科渗透只会异化语文的功能,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热闹背后的反思
  1.学生“活动”不可或缺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虽说必须取决于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充分的准备,但如果学生无动于衷,只是教师个人的单边活动,仍是失败的尝试。一堂课,学生如能积极行动,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该听讲时聚精会神,该议论时热火朝天,该发言时争先恐后;为文章的语言而感叹,与主人公共呼吸……那么,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对此,曾有人从“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等角度设计了评课标准。这是对语文“活动”的呼唤与肯定,无论是讨论、表演还是体验,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不可或缺。
  (1)讨论。讨论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启发问题;可以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感受不同的观点、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彼此的想法和做法;讨论还可以创造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良环境,体现集体的力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在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理念中都有讨论的影子。然而,过多讨论只会流于形式,使课堂虚化,呈现形式主义。
  (2)多媒体。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优势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更有效地把抽象、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可以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开发潜能、培养创新;还可以模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确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滥用多媒体无疑是不利的,错把物质手段当作目的的思想是有失偏颇的。
  (3)表演。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课堂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教育心理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三者兼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课堂表演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在阅读教学中也并非多多益善。
  (4)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感受应是因人而异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些新理念,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越俎代庖式的“教师分析”和“统一标准答案”,无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适当、准确地鼓励、尊重、珍惜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
  (5)学科渗透。新课程力求各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提倡并追求不同学科间彼此渗透。语文课堂上有机渗透其他学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教学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知识创新潜能的开发。但是,学科渗透并不意味着不分彼此。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引导者,激起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什么是引导?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因此,“导”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而当前的许多课堂,教学手段的滥用、活动的泛滥,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的“越位”,使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所学的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的决定,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养成正确的学习愿望、认识兴趣、学习习惯等。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已知者,是启蒙者,是领路人,亦是学习的榜样。正因为他们的主导作用才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别于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密切相关。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用自己的思想、品行、言论举止去影响学生、教导学生。所以说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不要让看似热闹的形式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应回归思考的宁静
  语文课堂应回归思考的宁静。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心智活动,我们不能迷恋于“教学手段令人眼花缭乱,教学形式花样百出,教具也‘全民皆兵’”这种表面上的热闹,而应该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中,作为个体生命进入文本作品生命,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中充满生命力的因素进行情感投射,从而在宁静中产生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在心灵的对话、撞击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如朱熹所言:“如吃果子一般,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这种学生们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细嚼嚼烂”而产生的心灵撞击,才是语文课堂的本质所在。宁静才可致远,只有在宁静的氛围中才能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产生自己对其独特的、有价值的体验。此时,热闹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这种在宁静基础上孕育的热闹才是真正的热闹,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热闹。
  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份宁静,让其用心去面对语言文字,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脉搏”,从而在真正的与文本对话的热闹中“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在这份宁静的品味中,浮躁不在,一字一句似清冽甘醇,沁人心脾;一丝一缕似齿香佳酿,蕴藉隽永。
其他文献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它自发表以来一直为评论界津津乐道,争论的焦点为玛格丽特是否有意谋杀麦康伯,众批评者对小说人物持不同
传统的教学模式,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教师是讲课的"机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人文的关怀。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对课改精神的理解,在美术教
部分农村高中学生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逐渐沦为学困生。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文章作者从分析农村学校教育大环境入手,详细剖析了促使学生沦为学困生的原因,具体从手机、
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各种交通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比如可改善交通环境,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智能交通的有序性和协调性等,在未来交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随着信息技
本文从展现教师风采、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班级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简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5S”管理的深入分析,论述了船舶建造中“5S”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效性,并总结了船舶建造中“5S”管理的目的和实际内容。
千百年来,玄奘取经故事不断演化,主旨与内涵几乎受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到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取经事件,单纯理解为前往大雷音寺取得大乘经典,是有失偏颇的。
文章认为,现代文阅读,可以先从理清段落层次入手。抓住关键词句,把握表达方式,进而领会写作意图和思想意义。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以用为主,以互动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有机地结合到课程中去,用以吸引并激励学生,最终引导学生达到成功的学习境界.
期刊
钱晓航,1993年参加工作,1996年担任外语教研组长,2000年以来分别担任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兼外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2001年被泰兴市教育工会评为"先进个人",2004年被泰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