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72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震颤2年,加重5h于2012年5月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呼之尚能睁眼,无肢体抽搐,无发热,查头颅CT示脑萎缩,考虑脑梗死,给予抗栓治疗后好转,此后反复出现4次类似症状,每次持续1~3 d缓解,均于当地医院按"脑梗死"治疗好转,患者逐渐出现肢体震颤、僵硬,入院前5h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无活动,未诊治而来我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昏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四肢不自主抖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阴性.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后查头颅MRI示: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电图:广泛中重度异常动态脑电图.脑波的频率变慢,未见尖棘波发放.实验室检查: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2.08 k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28.20 U/L(正常值0~115 U/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18.20 U/L(正常值0~34 U/L).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胞数正常,潘氏试验阴性,脑脊液生化检查糖、氯化物正常,蛋白556 g/L.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入院时以"脑梗死"收入院,后根据患者反复发作性意识不清、肢体震颤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增高,修正诊断为桥本脑病,入院后第4天,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2d后患者神志转清,5d后震颤减轻,7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复查脑电图示:中度异常脑电图,慢波较前减少.复查FT3、FT4、TSH正常,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64.50 U/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32.60 U/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半年,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