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供配电管理工作中,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方案,对于系统的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配置方案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保护工作反应速度、动作数据、后续跟踪反馈等方面的问题;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方案应用策略,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保护动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110-02
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供配电管理,特别是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方案等方面,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和设备在应用环节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智能变电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如何系统地分析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的应用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1 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发展现状
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配置方案,在实际的应用中,呈现出以下几项问题:
1.1 保护工作反应速度慢
电网系统主要是由发电机、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共同组成,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主要目的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将故障设备切除,实现故障隔离。但是,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可以看出,常规的后备保护工作,虽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对系统和设备进行集中保护,但是,选择性的获取通常会以快速性的牺牲作为代价。因此,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当中,后备保护工作反应速度较慢,在电网规模和复杂程度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后备保护工作很难完成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1]。
1.2 保护动作数据受限
一般来说,智能变电站保护动作的判断数据,主要的来源是本地测量的数据。本地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对本地的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保护,对于整个电网中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能力十分有限。此种发展模式,难以对运行方式持续发生变化的智能变电站和电网系统产生良好的反馈。此外,智能变电站的保住装置之间,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协调效果,对于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會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系统内部出现联锁故障等问题。
1.3 后续跟踪反馈较少
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工作目标为切除故障,将故障系统进行隔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环节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在将故障切除之后,没有对后续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发展状况,进行持续的后续跟踪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地了解到系统的后续的运行效果,难以判断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实际成效。
2 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应用策略
根据前文分析能够看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应用问题,对此,要采取多样化的保护方案优化策略,提高对系统的保护能力。
2.1 常规化配置策略
常规化配置策略,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中,一项十分有效的保护配置方式。此种配置策略,主要是将传统的微机保护方案,作为基础环节,以此作为良好的依托,在传统模式的保护配置模式下,从被保护的对象出发,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例如,我国某地区智能变电站优化配置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应用了常规化配置策略,对母线、线路和变压器设备等,都进行了保护,具体的操作模式,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保护模式相比,此种方式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可以达到较为准确的计算效果,同时主变隔离的合并单元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保护装置应用了测控采集到的开入信息和跳闸信息,借助GOOSE网络实现实时传输,提高了保护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
2.2 系统化配置策略
在智能变电站设计和新型通信协议标准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建的智能变电站,基本上都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与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所以,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可以提高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的有效性。例如,我国某地区的电力系统供配电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同的智能变电站制定了不同的保护配置策略,将多套保护配置方案集中起来,形成智能变电站系统化的配置方案。同时,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也应用了不同的配置方案。针对10kV和35kV的电压等级,明确判断了电压等级间隔较多的特点,应用了光缆直接连接的方式,在系统保护环节,配置了大量的接口,借助合并单元经由交换机,传输到保护系统当中。针对110kV和220kV电压等级,在每个间隔单元,配置了两台合并单元。将第一套合并单元通过光缆对应到第一套保护连接之中,将第二套合并单元与第二套系统相互连接。
2.3 人工神经元保护策略
将人工神经元保护策略应用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中时,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到,系统特征量的选取。对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进行区别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只需要提取那些规律性较强的特征量,作为输入的信息内容。例如,我国某地区的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人员,利用MATLAB中的Powergui模块FFT Anaysis,对系统当中的励磁涌流的波形进行了分析。通过此种方式,了解到了智能变电站中,励磁涌流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切除外部故障涌流、空载合闸涌流。当人工神经元网络中的输出值与期望值相近时,系统可以对智能变电站起到量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此种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常规保护和传统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中的缺陷,可以对智能变电器处于励磁涌流的状态进行科学判断,进而更为正确地识别变压器所处的各种状态,提高对的智能变电站保护能力。
3 总 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了高效便捷和自动灵活的特点。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的优势,也逐渐突显出来。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规划和设定智能变电站应用策略时,分别设计了常规化的配置策略和系统化的配置策略。而且还研究了人工神经元的保护策略,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地提升了系统的保护配置方案,优化了智能变电站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学敏.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配置方案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48~49.
[2]高朝辉.基于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18~19.
收稿日期:2018-8-3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保护动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110-02
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供配电管理,特别是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方案等方面,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和设备在应用环节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智能变电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如何系统地分析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的应用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1 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发展现状
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配置方案,在实际的应用中,呈现出以下几项问题:
1.1 保护工作反应速度慢
电网系统主要是由发电机、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共同组成,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主要目的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将故障设备切除,实现故障隔离。但是,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可以看出,常规的后备保护工作,虽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对系统和设备进行集中保护,但是,选择性的获取通常会以快速性的牺牲作为代价。因此,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当中,后备保护工作反应速度较慢,在电网规模和复杂程度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后备保护工作很难完成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1]。
1.2 保护动作数据受限
一般来说,智能变电站保护动作的判断数据,主要的来源是本地测量的数据。本地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对本地的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保护,对于整个电网中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能力十分有限。此种发展模式,难以对运行方式持续发生变化的智能变电站和电网系统产生良好的反馈。此外,智能变电站的保住装置之间,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协调效果,对于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會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系统内部出现联锁故障等问题。
1.3 后续跟踪反馈较少
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工作目标为切除故障,将故障系统进行隔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环节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在将故障切除之后,没有对后续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发展状况,进行持续的后续跟踪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地了解到系统的后续的运行效果,难以判断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实际成效。
2 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应用策略
根据前文分析能够看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应用问题,对此,要采取多样化的保护方案优化策略,提高对系统的保护能力。
2.1 常规化配置策略
常规化配置策略,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中,一项十分有效的保护配置方式。此种配置策略,主要是将传统的微机保护方案,作为基础环节,以此作为良好的依托,在传统模式的保护配置模式下,从被保护的对象出发,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例如,我国某地区智能变电站优化配置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应用了常规化配置策略,对母线、线路和变压器设备等,都进行了保护,具体的操作模式,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保护模式相比,此种方式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可以达到较为准确的计算效果,同时主变隔离的合并单元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保护装置应用了测控采集到的开入信息和跳闸信息,借助GOOSE网络实现实时传输,提高了保护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
2.2 系统化配置策略
在智能变电站设计和新型通信协议标准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建的智能变电站,基本上都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与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所以,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可以提高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的有效性。例如,我国某地区的电力系统供配电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同的智能变电站制定了不同的保护配置策略,将多套保护配置方案集中起来,形成智能变电站系统化的配置方案。同时,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也应用了不同的配置方案。针对10kV和35kV的电压等级,明确判断了电压等级间隔较多的特点,应用了光缆直接连接的方式,在系统保护环节,配置了大量的接口,借助合并单元经由交换机,传输到保护系统当中。针对110kV和220kV电压等级,在每个间隔单元,配置了两台合并单元。将第一套合并单元通过光缆对应到第一套保护连接之中,将第二套合并单元与第二套系统相互连接。
2.3 人工神经元保护策略
将人工神经元保护策略应用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中时,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到,系统特征量的选取。对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进行区别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只需要提取那些规律性较强的特征量,作为输入的信息内容。例如,我国某地区的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人员,利用MATLAB中的Powergui模块FFT Anaysis,对系统当中的励磁涌流的波形进行了分析。通过此种方式,了解到了智能变电站中,励磁涌流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切除外部故障涌流、空载合闸涌流。当人工神经元网络中的输出值与期望值相近时,系统可以对智能变电站起到量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此种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常规保护和传统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中的缺陷,可以对智能变电器处于励磁涌流的状态进行科学判断,进而更为正确地识别变压器所处的各种状态,提高对的智能变电站保护能力。
3 总 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了高效便捷和自动灵活的特点。智能变电站保护工作的优势,也逐渐突显出来。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规划和设定智能变电站应用策略时,分别设计了常规化的配置策略和系统化的配置策略。而且还研究了人工神经元的保护策略,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地提升了系统的保护配置方案,优化了智能变电站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学敏.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配置方案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48~49.
[2]高朝辉.基于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18~19.
收稿日期:20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