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子塌了。就没有了家。在属于自己的新房里尽快过上“家”的生活,是震后宁强灾民最大的愿望。
“拉沙运石修房子,你追我赶。”
车子刚刚开进宁强县汉源镇亢家洞村五里坡,这幅挂在一户村民屋顶上的红底白字的大幅标语,就映入记者的眼帘。
在宁强境内沿着公路前行,仿佛走进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是堆放的沙石水泥和忙碌的人群。五里坡是宁强第一个灾民入住的集中安置点。“5·12”地震中,这里37户人家的住房全部倒塌。如今,大部分人家已经住进了新家。
新居人家
“从没想过会在这里盖房子。”站在门口的小赵对记者说。
小赵家原计划两,三年后再盖新房,可“5·12”地震迫使这一计划提前实施。小赵家原来的房子离这儿不远,是5间土墙房,地震中全塌了。新盖的房子是3间,有一个后院,厨房还没完全盖好。
“从江苏回来,看到房子塌了,心里挺难受的。”小赵说。搬进新房前,小赵一家已住了将近5个月的帐篷。
小赵夫妻俩在江苏打工已经4年。“没多少地种,原来的耕地是山地,退耕还林后只有出去打工了。”小赵在江苏镇江一家电子厂当检验工,丈夫也在那里,两人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地震前,他们在当地租有一间房,和孩子一起生活。
10多天前,房子基本建成后,丈夫又去了江苏。
“过完年我也要出去了。”小赵说,“听说江苏那边情况不太好。”他们刚开始回来时,算是请假,厂里还来过电话,催他们回去上班。但是,要建房子,脱不开身,就没有去,和厂里的关系也就断了。从小赵的语气中,记者听得出她对未来多少有些担心。
小赵的孩子回来后就送到了县上的幼儿园,一个学期1000多元的学费,幼儿园有校车接送。“过年后孩子就留在老家,不带过去了,那边花费大。”小赵说。
王定礼老人正坐在新建的家门口晒太阳,他告诉记者,“原来的房子是1985年盖的,地震时我正在家看电视,发现房子摇得厉害,就赶紧往外跑。刚跑出门,房子就塌了。”
为了修房,老人在外打工的儿子以及大孙子都回来了。叫国庆的大孙子在广州一家宝石厂工作,手艺不错,回来时厂里还不愿意给他放假。“听说房子垮了,他担心家里,还是执意回来了。”
这套新房花了8万元,国家给补了两万,贷款3万,自家积攒的加上向亲友借点,盖房的钱就有了。6月份开始筹备盖房,10月底才建好搬进来住。
记者走进了王定礼老人的新房。房子里燃着一个炭盆子,既可以取暖,也能烘烘房子,驱驱潮气。从墙面的颜色看,并没有全部干透,干的地方白一些,湿的地方有些发灰。“新房子潮,也总比住帐篷强,好歹是个窝,住着让人心安。”天津援建组给入住新房的灾民每户送了一台彩电,记者看到,写着天津援建组字样的红纸条还粘在彩电上。
“我们老两口,加上儿子、媳妇以及两个孙子一家六口人,3间房还是有点挤。眼看大孙子也快结婚了,将来有条件,就在上面加一层。”王定礼老人说,房子在当初设计时,就已考虑到加层的需要。
互助建房
在108国道边,我们碰到王师傅。他头上带着黄颜色的安全帽,显得与别的村民很是不同。
“我在江苏干了8年的建筑。村里很多人都是我带出去的,一年能挣一、两万。”王师傅说,“我们这里种地最不行了,种点啥都叫野猪吃了。这山也是空家伙,按我们的说法是‘山大无材’。外出务工就成了主要收门路。”
王师傅家的房子就在108国道边,只竖起了主体,一排5间,看着比别人的宽敞。王师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结婚了,由于是一个户头,划新宅基地时,就划了这个5间的。如果当初分了户,就能有两套三间的,没分户还让他少拿一份建房补偿款。“这些我都能理解,政府这么支持,自己不弄好就不行了。”
从6月份起,村民们就忙着筹备盖新房。盖房最缺的是技工,工价与震前比翻了一倍还多。原来在外打工的,许多都开始在当地干活,不比在外面挣得少。王师傅刚回来那会儿,就忙着帮别人盖房。
“你是先赚钱再盖房啦。”记者有点开玩笑地说。
“也不光是为了赚钱,反正大家都要盖房,需要人手,大家换工,能省点开支。”王师傅认真地分辩道。
“现在天太冷,墙没法粉,等开春后再做内装修。”王师傅一家现在还借住在别人家里。
亢家洞村的屠书记告诉记者,五里坡集中安置点只是亢家洞村3组和4组的37户村民的新建房。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山体裂缝,不适合再建房。现在选的这个地方靠近公路,路南安置10户,路北安置27户,其中路北这块又以一条小河为界,河南13户,河北14户。为了让村民放心,有关方面还规划修建了河堤。明年将连接各户的路面全部硬化,这个安置点就全面完工了。
亢家洞村一共有500多户,其中有199户需要重新建房,建好入住的已有110户,在建的有30户。有20多户因为规划没做好,还没建。“灾民建房,最困难的是没有可用的地方。和九,十月份相比,现在建筑材料价格下来了不少。建房的资金,除了国家补偿两万,我们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红十字会再给补15万,加上贷款3万,自己想办法筹个两、三万,房子就能盖起来了。”屠书记说。
一村两制
在燕子砭木槽沟村,记者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建房形式。
公路南边,是一大片比较正规的工地,一排排房子主体基本都起来了。这是由天津援建的宁强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施工方是中十冶集团。
工地一位管理人员介绍说:这个安置点占地83.7亩,拟建房屋13600平方米。从10月28日开工,预计到春节前,建好的毛坯房就能交付用户。
木槽沟村的集中安置点主要安置的是庙子岭村的141户人家。庙子岭村位于宝成铁路复线291km路段的上方,“5·12”地震导致该村山体开裂,出现多条100至400米长,5到15厘米宽的地裂缝,不仅威胁这个村农户的住房安全,还危及宝成铁路复线以及嘉陵江的行洪安全。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宁强县考察灾情时,对排除险情,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指示。
为了解决庙子岭村民的灾后房屋重建,有关方面通过协调,做出了整村搬迁木槽沟村的决定,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大约花费1300多万元,均由天津援助。安置点还将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46.67公顷,达到被搬迁受灾群众人均1亩耕地的目标。为了表达对天津援建方的感谢之意,10月23日,宁强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庙子岭村更名为东丽村(天津有个东丽区)。
在公路的北边,也有十多户人家在建房,他们基本是木槽沟村梁家湾和陈家湾的村民。
在路口,一对夫妻正在运砖。他们的房子就建在路口,地势比较低,一层的顶刚刚露出地面。他们说只要把地梁打起,就能领到国家补贴款的一半,房子封了顶,再领另一半,加起来正好两万元。
夫妻俩过去住在山上,不能在原址重建,这才搬了下来。建房用的3分地,是花1.8万元买的。他们说,木槽沟村有50户到60户需要重新建房。
梁战喜一家也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原来的房子,震后裂了逢,瓦都掉了,没办法住人了。”梁战喜的妻子刘根翠说,“盖房贷款利息高得很,6厘,还要找担保人才能贷。”
“要不是地震了,哪个会想到搬下山盖房。”刘根翠指着不远处的小河说,“不知道这河堤会不会修,没有河堤拦着,万一河水涨上来,怎么办?”
在梁战喜旁边盖房的是另一梁姓师傅。盖房用的地,是他自己的承包地。在这一片重建房当中,梁师傅家的进度算是最慢的,6月份动手准备,可为了多种一茬玉米,一直拖到10月份才动工。
“墙体半个月就能砌好,封顶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天冷了,打混凝土凝固慢,还有封顶用的模,3000元一套还不好租,要排队。”梁师傅夫妻俩曾在西安建筑工地上干过几年,为了省钱,他们能自己干的活,都尽量不找别人。
刘登儒老人是刚刚下山来看大女儿的,大女儿家从山上搬了下来,正在盖房,他和另一个女儿都还在山上住,没钱在下面盖房。他说像他这样情况的,不是少数。
据了解,地震过后,宁强县需重新建房的有21913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灾后重建时,有关部门特别强调要把“抗震强度”放在第一位,要求所有重建户都要修建坚固的水泥砖瓦房,不允许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而且,计划用半年时间全部完成房屋重建工作,使群众能在新房里安全过冬。
此后,考虑到建房成本攀升、山区运输不方便等因素,有关方面调整了思路,对部分交通不便的高山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土木结构的房子,成本每户仅在3万元左右。建房进度也从半年延长到了两年。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的数据是,截至11月份,宁强县已有8742户建成新房,占应重建的39.8%。
“拉沙运石修房子,你追我赶。”
车子刚刚开进宁强县汉源镇亢家洞村五里坡,这幅挂在一户村民屋顶上的红底白字的大幅标语,就映入记者的眼帘。
在宁强境内沿着公路前行,仿佛走进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是堆放的沙石水泥和忙碌的人群。五里坡是宁强第一个灾民入住的集中安置点。“5·12”地震中,这里37户人家的住房全部倒塌。如今,大部分人家已经住进了新家。
新居人家
“从没想过会在这里盖房子。”站在门口的小赵对记者说。
小赵家原计划两,三年后再盖新房,可“5·12”地震迫使这一计划提前实施。小赵家原来的房子离这儿不远,是5间土墙房,地震中全塌了。新盖的房子是3间,有一个后院,厨房还没完全盖好。
“从江苏回来,看到房子塌了,心里挺难受的。”小赵说。搬进新房前,小赵一家已住了将近5个月的帐篷。
小赵夫妻俩在江苏打工已经4年。“没多少地种,原来的耕地是山地,退耕还林后只有出去打工了。”小赵在江苏镇江一家电子厂当检验工,丈夫也在那里,两人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地震前,他们在当地租有一间房,和孩子一起生活。
10多天前,房子基本建成后,丈夫又去了江苏。
“过完年我也要出去了。”小赵说,“听说江苏那边情况不太好。”他们刚开始回来时,算是请假,厂里还来过电话,催他们回去上班。但是,要建房子,脱不开身,就没有去,和厂里的关系也就断了。从小赵的语气中,记者听得出她对未来多少有些担心。
小赵的孩子回来后就送到了县上的幼儿园,一个学期1000多元的学费,幼儿园有校车接送。“过年后孩子就留在老家,不带过去了,那边花费大。”小赵说。
王定礼老人正坐在新建的家门口晒太阳,他告诉记者,“原来的房子是1985年盖的,地震时我正在家看电视,发现房子摇得厉害,就赶紧往外跑。刚跑出门,房子就塌了。”
为了修房,老人在外打工的儿子以及大孙子都回来了。叫国庆的大孙子在广州一家宝石厂工作,手艺不错,回来时厂里还不愿意给他放假。“听说房子垮了,他担心家里,还是执意回来了。”
这套新房花了8万元,国家给补了两万,贷款3万,自家积攒的加上向亲友借点,盖房的钱就有了。6月份开始筹备盖房,10月底才建好搬进来住。
记者走进了王定礼老人的新房。房子里燃着一个炭盆子,既可以取暖,也能烘烘房子,驱驱潮气。从墙面的颜色看,并没有全部干透,干的地方白一些,湿的地方有些发灰。“新房子潮,也总比住帐篷强,好歹是个窝,住着让人心安。”天津援建组给入住新房的灾民每户送了一台彩电,记者看到,写着天津援建组字样的红纸条还粘在彩电上。
“我们老两口,加上儿子、媳妇以及两个孙子一家六口人,3间房还是有点挤。眼看大孙子也快结婚了,将来有条件,就在上面加一层。”王定礼老人说,房子在当初设计时,就已考虑到加层的需要。
互助建房
在108国道边,我们碰到王师傅。他头上带着黄颜色的安全帽,显得与别的村民很是不同。
“我在江苏干了8年的建筑。村里很多人都是我带出去的,一年能挣一、两万。”王师傅说,“我们这里种地最不行了,种点啥都叫野猪吃了。这山也是空家伙,按我们的说法是‘山大无材’。外出务工就成了主要收门路。”
王师傅家的房子就在108国道边,只竖起了主体,一排5间,看着比别人的宽敞。王师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结婚了,由于是一个户头,划新宅基地时,就划了这个5间的。如果当初分了户,就能有两套三间的,没分户还让他少拿一份建房补偿款。“这些我都能理解,政府这么支持,自己不弄好就不行了。”
从6月份起,村民们就忙着筹备盖新房。盖房最缺的是技工,工价与震前比翻了一倍还多。原来在外打工的,许多都开始在当地干活,不比在外面挣得少。王师傅刚回来那会儿,就忙着帮别人盖房。
“你是先赚钱再盖房啦。”记者有点开玩笑地说。
“也不光是为了赚钱,反正大家都要盖房,需要人手,大家换工,能省点开支。”王师傅认真地分辩道。
“现在天太冷,墙没法粉,等开春后再做内装修。”王师傅一家现在还借住在别人家里。
亢家洞村的屠书记告诉记者,五里坡集中安置点只是亢家洞村3组和4组的37户村民的新建房。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山体裂缝,不适合再建房。现在选的这个地方靠近公路,路南安置10户,路北安置27户,其中路北这块又以一条小河为界,河南13户,河北14户。为了让村民放心,有关方面还规划修建了河堤。明年将连接各户的路面全部硬化,这个安置点就全面完工了。
亢家洞村一共有500多户,其中有199户需要重新建房,建好入住的已有110户,在建的有30户。有20多户因为规划没做好,还没建。“灾民建房,最困难的是没有可用的地方。和九,十月份相比,现在建筑材料价格下来了不少。建房的资金,除了国家补偿两万,我们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红十字会再给补15万,加上贷款3万,自己想办法筹个两、三万,房子就能盖起来了。”屠书记说。
一村两制
在燕子砭木槽沟村,记者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建房形式。
公路南边,是一大片比较正规的工地,一排排房子主体基本都起来了。这是由天津援建的宁强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施工方是中十冶集团。
工地一位管理人员介绍说:这个安置点占地83.7亩,拟建房屋13600平方米。从10月28日开工,预计到春节前,建好的毛坯房就能交付用户。
木槽沟村的集中安置点主要安置的是庙子岭村的141户人家。庙子岭村位于宝成铁路复线291km路段的上方,“5·12”地震导致该村山体开裂,出现多条100至400米长,5到15厘米宽的地裂缝,不仅威胁这个村农户的住房安全,还危及宝成铁路复线以及嘉陵江的行洪安全。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宁强县考察灾情时,对排除险情,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指示。
为了解决庙子岭村民的灾后房屋重建,有关方面通过协调,做出了整村搬迁木槽沟村的决定,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大约花费1300多万元,均由天津援助。安置点还将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46.67公顷,达到被搬迁受灾群众人均1亩耕地的目标。为了表达对天津援建方的感谢之意,10月23日,宁强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庙子岭村更名为东丽村(天津有个东丽区)。
在公路的北边,也有十多户人家在建房,他们基本是木槽沟村梁家湾和陈家湾的村民。
在路口,一对夫妻正在运砖。他们的房子就建在路口,地势比较低,一层的顶刚刚露出地面。他们说只要把地梁打起,就能领到国家补贴款的一半,房子封了顶,再领另一半,加起来正好两万元。
夫妻俩过去住在山上,不能在原址重建,这才搬了下来。建房用的3分地,是花1.8万元买的。他们说,木槽沟村有50户到60户需要重新建房。
梁战喜一家也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原来的房子,震后裂了逢,瓦都掉了,没办法住人了。”梁战喜的妻子刘根翠说,“盖房贷款利息高得很,6厘,还要找担保人才能贷。”
“要不是地震了,哪个会想到搬下山盖房。”刘根翠指着不远处的小河说,“不知道这河堤会不会修,没有河堤拦着,万一河水涨上来,怎么办?”
在梁战喜旁边盖房的是另一梁姓师傅。盖房用的地,是他自己的承包地。在这一片重建房当中,梁师傅家的进度算是最慢的,6月份动手准备,可为了多种一茬玉米,一直拖到10月份才动工。
“墙体半个月就能砌好,封顶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天冷了,打混凝土凝固慢,还有封顶用的模,3000元一套还不好租,要排队。”梁师傅夫妻俩曾在西安建筑工地上干过几年,为了省钱,他们能自己干的活,都尽量不找别人。
刘登儒老人是刚刚下山来看大女儿的,大女儿家从山上搬了下来,正在盖房,他和另一个女儿都还在山上住,没钱在下面盖房。他说像他这样情况的,不是少数。
据了解,地震过后,宁强县需重新建房的有21913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灾后重建时,有关部门特别强调要把“抗震强度”放在第一位,要求所有重建户都要修建坚固的水泥砖瓦房,不允许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而且,计划用半年时间全部完成房屋重建工作,使群众能在新房里安全过冬。
此后,考虑到建房成本攀升、山区运输不方便等因素,有关方面调整了思路,对部分交通不便的高山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土木结构的房子,成本每户仅在3万元左右。建房进度也从半年延长到了两年。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的数据是,截至11月份,宁强县已有8742户建成新房,占应重建的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