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空间和样式的感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变幻莫测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即使一朵花、一片叶、一弯明月都能把事物转化思想,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有情感或者思想观念的符号,具有象征意味,此种对色彩、空间和样式再次提练的绘画表现艺术凝结了莫奈高度的技巧和思想情感性,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符号形式,他按一定的形式规则将复杂而痛苦的现实关系转化为优美化的感性形象再现自然。其艺术作品有着很强烈的启示作用,是一种崭新文化意义的载体,负载丰富而深厚文化意义的真正艺术。
  关键词:色彩 空间 样式 莫奈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西方文艺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中,先后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流派和样式,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潮流和风格,其表现形式所表达的意识各抒已见,但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都很大。西文文艺绘画的分阶段的里程碑以抽象主义的出现为标志,从绘画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改变,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幅度的革新,但是在变革的同时也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
  艺术表现自然资源,让艺术家的主体情感显现出来,需要情感、生活、自然的深刻体验,作为艺术表达方式之一的印象派绘画所要表达的也是这种情感,符号的表现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对画面色彩的表达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想法,对于光线的理解很好地运用在画面的表达上,让受众感受到画家的省悟和激情,光线的折射对眼睛的刺激,不同的色泽给人不同的情感體验,莫奈等印象派画家所体现的正是自己对于大自然界的感悟。他们的绘画表现风格也让看惯了写实主义的具像派绘画艺术的受众眼花缭乱,从而接受新风尚、新气象的绘画艺术,也给后来的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式、方法。
  一 师法自然——莫奈绘画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莫奈的作品透着一层文化和情感的纱幕看世界,这样的世界不是纯属的客观原始世界,而是融合着人类的文化心理和思想感情的对外对象化世界。以自然界万物为代表,暗示着抽象的情感观念,是另一种文化意义的载体,真正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对色彩、空间和样式再次提练的绘画,表现艺术本身的吸引力、生命意识、本身的吸引力的生命美学,印象画派既反对矫揉造作的古典主义,又嘲笑浪漫主义的装腔作势,在传统绘画题材方面进行了有深远意义的扩展,受古典主义传统文化精神的启发,莫奈以生命的精神显现为生命存在的本质,对自然精神的面貌表现出本体对象。对投射光源色差的把握众所周知,物体受光部的颜色它是由物体的固有色和光源色决定的。物体背光部的颜色是由固有色和环境对它的反射光决定的。这一理论在印象派时期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画家主体精神的表现进而落实在艺术的表达中特别在色彩、空间和样式的表现上,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图形于影,将艺术语言独特的审美效果显现出来。在具体的再现方式上,莫奈注重表现精神境界回归,“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精神不同层次的认识和感悟,包含对事物的认识、对价值观的审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人生的领悟,有经验有直观有理解,形成各式各样的观念,是流动和多变的,集生命冲动和精神与一体,合激情与理智于一体,生命和精神相互补充。
  莫奈通过《干草垛》《白杨树》《鲁昂大教堂》《日本桥》等一系列组画完成了自己本身在精神上对整个世界自然环境的开放:对一切事物的开放,可以接受任何对象,但不构成对象,借助精神的能动性,突破自然环境的限制,突破自身感官、本能和其他生理、心理的局限,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完全自由的,正如太阳光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总是不断变幻着。以人和自然界作为基础,以人的精神为其本质。其绘画作品中的色彩、空间和样式是由生命冲动和精神共同创造的,自然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又是精神发展的自然。人的生命力给艺术家本身提供了内在的动力,精神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因素向世界的开放性为艺术流派多元性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莫奈的作品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无所谓规律性,完全是随机的、偶然的,使其在表达艺术家创作情感时也就很自然而然地在技术革新层面、技能表现层面有着不甘落后的方式、方法,也使抽象艺术流派实现超前发展的可能性实现。在主体题材、题才的选择上可谓费尽周折,对象性的把握需要更多语言的评述及表达,在方式的选择印象派绘画更多采用的是在画面的色彩、空间、样式上,而非画面构图,人物塑造,情节表达上。在对以往绘画表达形式的理解上,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不置可否,采取的是走自己的路线,这也是导致多年后在绘画评论上才有他们画坛的一席之地。
  二 变幻莫测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
  一天中最美丽的时间是在正午和下午,晨曦的太阳柔和给人温馨、柔软,暖暖地照人心扉,但是在正午时分,最强太阳光照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明亮、那么温和,让人有一种冲动的表现欲望,特别是多愁善感的艺术家更多希望在自然的光彩夺目中表现自己的感叹、感受,同时给受众产生一种共鸣,把更多的自然光线和浓浓的色彩颜色相互融合,在物体本身固有的色彩上罩上太阳的颜色,加入艺术家自己“眼睛”的颜色,把变幻莫测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表达自己的情感,构建新的艺术流派,自成一家。
  《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自己第二故乡勒阿弗尔港仁的一个多雾的早晨,以简明扼要的表现方法来生动地描绘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莫奈抓住了在阳光下的大自然的光彩夺目、波光粼粼,画面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自然环境的无序性、杂乱无章,都在艺术家的画笔下达到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观,让受众在感悟的同时又达到精神上的共鸣,但在某种层次上却又是让人看不到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是单纯的表现自然物体,具象的写实、真实地反映物体,而是加入了艺术家创作的自身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所追寻的自然物象的光与色的瞬间印象这一终极目的。由于艺术真实已经体现了生活中的日出印象,生活的本质已然体现,虽然他没办法脱离真实的自然环境,但也是展示出了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创作的再加工。
  法国丽里波欧美术馆的另外一幅莫奈作品《暴风雨中的伦敦国会大厦》,画中受到暴风骤雨冲击国会大厦的宛如金黄色,作品整个画面的波澜壮阔、光线的折射、反射产生了光波的粼粼,在光彩夺目绚丽色彩的画面下把建筑物本身的形体置之度外,色彩的亮丽、鲜艳、纯度的饱和、明度的透彻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自然建筑的赞美和热爱,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他自己激动的情感流露和渲泄,给予人的是一种更美丽的和谐与美观。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的创作方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细节的表达、色彩、空间和样式的表达,细节描绘的真实性、精确性、归纳性,情感性,都源于艺术家对生活本真的感同深受,对社会情感的真实流露,在表达式的采用上才有了印象派不拘于小节的笔触和色彩的大胆运用,对光线的理解、把握也就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表现,其内涵得到外延并且相对固定。   如果说《日出·印象》是莫奈的成名之作,大型画作《睡莲》则是莫奈晚期的传世之作,从《睡莲》可以看到莫奈以饱含激情的笔触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现代艺术评论员文章都认为其是莫奈最杰出的作品,而且是莫奈的颠峰之作。莫奈在作品的表现上采用了多种混合物混合材料的方法,蓝、红和绿三种色彩的笔触表达着自己对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色的感悟,睡莲的形体也没有过多的渲染、用过多的笔触去描绘、塑造,莫奈在作品的绘画表现中,也没有过多的细节,删去了传统绘画表现中的三角形构图、梯形构图等规则方式,而是用很单纯的、很随意的方式来表现物体景物的结构排列,浓厚的笔触来表现。给予观者的感觉没有强烈的空间体积感,有的只是作者对物体本身的体验感觉,甚至可以说,莫奈的绘画就是表现对色彩、空间和样式的感觉在画布上的一种宣泄。现代评论家无法用过多的华丽词藻来表述,当然这些作品也不需要过多词语的赞扬,它只是作者对于自然界自身的体验感悟表达。莫奈利用色彩笔触的重复覆盖、融合,使之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形体的表达来表述内心的情感。人類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精明、更聪慧、更懂得生活、更珍惜自己的一切,然而,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一步一步向前进的,人类在当代如日中天的发展是以每个人的沉沦和迷惘作为代价的,莫奈印象派创作营造了一种理想的场景和结局,因为生活是美好的,值得去热爱,还生活以本来面貌,创造所希望看到的生活景色,并且赋予作品积极的社会意义。自然的真实是表现我们的世界,对现实作出了社会的、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感悟,真实性的表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实表现、表达,而是加入创作自身的感情、对美的理解、对生活的顿悟,正如辛勤的劳动者在起早摸黑的劳作后,欣赏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心里自然而然会产生最大的愉快一样,艺术创作的最大情感体验也正是如出一辙。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尤为显著,为21世纪现代绘画开辟了一条新思路,莫奈的印象画派作品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自然形式的把握上,一年四季的景象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色彩,冬天的金黄可以寄予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可以让人增添诸多的烦恼,关键在于本体的情感性体验,才能真实地反映内容与形式,金黄色的把握就在莫奈的笔下自成一派,成为描绘日出印象的主色调,同时也让大家在感受环境的同时深入浅出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与技能,对色彩、空间和样式的把握与表现给予人以动态的静谧,莫奈将生命本身的动态转化成了自身情感的体验,在流动的画笔上,天马行空的想象,流畅的画笔,让人感叹大师无与伦比的创作力量与激情。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莫奈对艺术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让受众感觉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以艺术的语言表达,还原一个真实性的感官世界,有的是不置可否的共鸣,与此同时艺术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也就显现出来了,也让艺术创作所体现的精神财富表达出来,在物质世界追寻不到的真实以艺术的真实表现应该依次地从社会性、心理学、感染性、情感性依次而发生着转移、深入。反之以艺术的语言(莫奈的绘画就是表现对色彩、空间和样式的感觉)、以艺术的魅力和永久性为人类世界提供一种澹然超越的精神和境界,这种精神财富超越了民族性情感,也超越了真实的自然环境,艺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共享。
  参考文献:
  [1] 马路:《走向创新之路——西方现代绘画》,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 杨卫平:《从印象主义绘画看西方现代绘画的发源》,《艺术探索》,1998年第2期。
  [3] 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4] 杨身源、张宏哲:《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5] 哈德史·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6] 陈迟:《MONET莫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约翰·雷华德,平野、殷鉴、甲丰译:《印象画派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8] 崔庆忠:《世界艺术史一绘画卷》,东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远小近、廖 、袁宝林:《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首都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赖小明,1969—,男,江西石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邱国桥,1977—,男,江西南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真人版《魔镜魔镜之白雪公主》有意解构迪斯尼动画版《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经典叙事。它不仅以更完整的叙事和多结构穿插来丰富故事的内容,而且还颠倒了传统的“英雄救美”模式,将白雪公主设定为行动的主体,解救屡屡陷入窘境的王子。但从深层的语义结构来看,这两个版本其实殊途同归,都旨在将女性形象类型化,以便道德说教。  关键词:《白雪公主》 女性 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对受众观影的审美过程及特征的研究成为电影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观众的接受和反馈,一部影片才得以真正完成其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其中,观影心理受到个人情结、心理常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观影主体的期待值与电影可现实值之间的深层关系。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对于观影心理的深入研究必将推进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受众心理机制研究 个人情结 心理常势 期待
期刊
摘要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常被冠以“炫技大师”的称号,然而他除了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以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育家与音乐理论家,在其晚年的“神父时期”曾皈依宗教,并产生于宗教相关的音乐美学观。本文以其该时期的音乐美学观为研究对象,回溯其思想来源及表现。  关键词:弗朗茨·李斯特 宗教音乐 音乐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是盛产音乐家的一个时代,
期刊
摘要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不单指向歌唱技术。在具体的审美过程中,一般从语言的美、音乐的美、歌唱的美和表演的美四个部分进行综合审美。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音乐旋律与节奏、歌词内容与寓意、故事情节及张力、表演者的声腔造型及表演动作,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功能,共同构筑其审美内容。  关键词:声乐 表演 审美 观念 体验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二度创作”行为,这种属性决定
期刊
摘要 电影艺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技术突破往往能够从电影拍摄方法到电影理论、电影审美等多方面影响电影艺术发展的走向。自20世纪70年代,数字技术开始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并开始逐步深入,深刻地影响着电影艺术未来的发展道路。本文以成功使用数字技术的科幻电影《变形金刚》为例,简单地分析了数字技术在电影拍摄中的应用,并反思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数字技术 虚拟 电影艺术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视阈,通过分析赛珍珠和沙博理在其所处的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解读两位译者《水浒传》不同翻译文本、英文书名和翻译策略选择的动因,描述其翻译活动。论文指出文学翻译中不同译本的产生是译者和原文本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和选择的结果,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文学翻译中译本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多元化标准。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 《水浒传》英
期刊
摘要 本文论述了山水画大家张文俊先生以炽热的爱国爱民之情,深厚的传统功底,坚持以“写生”为起点,进行山水画探索创新结硕果的艺术历程,剖析了张文俊创作的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形式,论证了“艺术源于生活”这一真理。张文俊笔墨紧随时代——开拓的现实主义山水画创新之路,对中国画的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 真情 写生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张文俊是一位在民族
期刊
摘要 曲阳石雕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西汉兴起,至南北朝、隋唐时期兴盛,宋元明清时有了质的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曲阳石雕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响当当的名词。在对以曲阳石雕产业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有若干问题亟需注意和解决。  关键词:曲阳石雕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位于今天河北省曲阳县境内的
期刊
摘要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不过一百年,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迅速。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水墨画笔墨情趣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水彩画。水彩画和水墨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具有一定相似的地方。下面本文就结合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史,分析水彩画和水墨画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感悟水彩画中的“水墨情怀”。  关键词:水彩画 水
期刊
摘要 在中国油画的格局中,段正渠用具有描述生命并传达自己独特个性的能力挥洒出饱含中原气质和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这离不开他生长的河南故土和游走的陕北大地。他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性绘画语言描绘出黄土地的纯粹与厚重和平凡人的坚韧与崇高,并不断追求和赋予其神秘感的精神特质,同时他的艺术作品反过来使其自身的生存体验得到认可和升华。  关键词:生活 艺术 叙述性 精神性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