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陈国庆与10 大博士的慈善情怀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是中国的科教大省和文化高地。近些年来,陕西慈善借助科教文化的推动,促进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10月,陕西省慈善协会与西北大学合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博士生导师陈国庆教授为主任,博士刘莹、王元琪、王有红、沈韬、马金保、唐鹏、李志松、陈汉良、高春燕、冯溪以及教授杨权利、赵润琦和安树彬等人为成员的慈善文化研究团队——西北大学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五年来,“研究中心”秉承“会校合作、学用结合、创新研究、开放服务”的工作理念和思路,深入慈善理论研究,培训慈善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慈善交流与合作,助推陕西慈善事业创新发展,以其丰富的慈善文化素养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陕西慈善文化研究领域和中国慈善文化事业发展鲜活力量和得力助推器。
  深入调研 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西北大学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在陈国庆教授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四个三模式”开展一系列慈善理论研究。所谓“四个三模式”模式:一是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相结合;中国慈善与国外慈善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主动做好会校部署的工作、主动与媒体合作宣传、主动与NGO组织项目合作;三是坚持做好慈善文化研究、坚持办好“中国(陕西)慈善高峰论坛”及慈善大讲堂、坚持做好慈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四是面向基层研究慈善服务方式、面向国际学习借鉴国外的慈善理念、面向前沿传递慈善信息。
  中心形成研究文章、理论专著、培训教材、研究课题四大门类的慈善理论研究成果和风格:建立了“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研究著作16部,其中《善的追求》《新常态下慈善创新研究》等入选陕西农家书屋;公开发表的较有影响的慈善文化研究论文50篇;编写三部公益教材;承担“陕西省公众慈善认知状况调查实践”“陕西省现代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等5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心在西安、宝鸡、安康三地举办了“中国(陕西)慈善高峰论坛”“陕西省慈善公益NGO经验交流会”“陕西留守儿童保护高峰论坛”等10场大型慈善论坛及经验交流会,邀请全国知名慈善理论家和业内人员,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发展趋势,交流慈善创新工作经验,为新时期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引导。
  紧抓慈善教育 培训专业人才队伍
  慈善公益急需应用人才,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首先打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遴选一批在任的市县慈善会长、志愿者服务队队长、NGO组织负责人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进行慈善公益管理培训,5年共培训了4000余人次,使他们能承担重大慈善项目开发和落实工作。
  其次推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程。分地区、分领域、分层次,培养一批45周岁以下、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壮大慈善公益队伍中坚力量。2015年该中心在安康开办了“安康达德书院”研究生班。据学员杨久成介绍,现有来自当地慈善组织、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小企业老板等40名学员参加学习。主要设有国学、慈善公益、传统文化等课程,并结合慈善活动学习。学制为三年,只发结业证,不收任何费用。目前,关中和陕北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在筹备中。
  陈国庆、薛新娅、刘莹等教授所带的国招20名硕士研究生一直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在已毕业的学生中,有不少走进了慈善公益岗位。其中,强萃萍和于鸽已分别成为陕西省慈善协会宣传网信部副部长和项目部的骨干。另外,该中心还面向农村,开展慈善项目、慈善宣传、慈善志愿者、互联网 慈善、留守儿童服务站长等进行专项培训。迄今,共举办了16期培训班,3000余人参加了培训。这些学员都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创办慈善大讲堂 传递社会正能量
  开展慈善文化大讲堂,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由博导陈国庆与陆栋教授、张民安一级警监等人共同组成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厂矿、社区、乡村,举办慈善大讲堂活动。讲堂以“大众、大家、大学”为号召,紧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就慈善公益、社会治理与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心理咨询、學校安全、法律援助等专题开设系列讲座,5年来举办50多场,听讲群众达3万多人。博士教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引导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慈善参与公益活动。今年3月《慈善法》在全国人大通过后,陈国庆教授将其作为慈善大讲堂的主要内容进行宣讲解读,从5月起宣讲团深入全省11个市区县举办了22场大讲堂,为12000多名群众解读《慈善法》,为《慈善法》的宣传和普及做出了新的贡献。
  慈善文化进大学 爱心行动蔚然成风
  《爱,以生命的名义》是一篇获奖征文,作者宝鸡文理学院大三学生杨宁宁,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实际参与慈善活动的经历,用朴实的文学性语言表达了当代青年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和感悟。作品发表在《微文学》杂志上,并获得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慈善征文一等奖。
  “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是2013年11月由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发起,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8所陕西高校共同开展的高校慈善教育实践项目。项目包括“慈善征文大赛、慈善项目创意大赛、慈善摄影大赛、善语征集、慈善主题实践、校园慈善文化系列讲座、创意公益广告、爱心留母校——衣物书籍捐赠等8个方面内容,引导大学生理解慈善、关爱慈善、践行慈善,树立奉献意识,在青年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慈爱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前,全省已有33所高校30多万大学生参加此项各类活动。陕西省高校教工委书记李仲为说,在大学里开展慈善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慈善工程,这个项目促进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建设,让慈爱与友善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主题。团省委副书记徐永胜号召大学生们积极行动,做慈善文化的继承者、践行者、传播者,让慈善之花在大学校园盛开。
  在开展慈善文化进大学之后,中心又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创建社区四点半学校,针对小学生下午4点半放学而家长下午6点下班难照顾的困境,联合社区服务站、慈善志愿服务队在西安免费开办了4个“社区四点半学校”,设置“课业辅导区”“综合活动区”两个功能区,分别用于完成家庭作业、开展文艺鉴赏和公共安全、文明礼仪知识等活动。4点半学校的创办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也获得当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中心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志愿者到乡村支教、小家电维修,到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还与全省50个留守儿童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陈国庆教授和博士们也经常利用节假日开着私家车,带上自费购买的“米面油”等物品,多次赴西安的周边地区及安康山区慰问贫困家庭,送“福”字、贴年画、拍“全家照”等。
  今年58岁的博导陈国庆教授拥有30多部专著和18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社会学和慈善领域很有知名度。他说“做慈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物质救助重要,但精神救助更重要,如留守儿童需要吃穿,但他们更需要做游戏,一块儿画画,核心的是心理复位。志愿者们来了孩子们就高兴,志愿者们走了他们就哭。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需要的是慈善精神、心灵慈善。”陈国庆表示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要与博士们一起把慈善做下去。
  由于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14年,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荣获“陕西省慈善爱心奉献单位”称号,2015年陈国庆教授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2016年8月“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荣获陕西省最具有影响力慈善项目奖。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说:“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5年历程可圈可点,他们深入开展慈善文化研究,传播慈善文化,为推动陕西创新慈善模式,打造陕西慈善项目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博导陈国庆带领的团队,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各市县区调研,开展慈善大讲堂,撰写工作报告,下农村进社区送温暖,这种不计报酬的大爱情怀,无私奉献精神尤为可敬。期望百尺竿头更近一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其他文献
自从《慈善读本》走进校园,我的儿子马浩瑜认真阅读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总是展开行善的翅膀播撒善举。  在家,他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妈妈下班回来晚了,他会静静地先写作业,还会为妈妈递上一杯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她会为奶奶拿来拐杖,为爷爷端来一杯热茶水。每次吃饭他都会主动拿碗筷、搬凳子。吃完饭,他会帮妈妈收拾碗筷、擦桌子、挪椅子等。他还会帮家里做一些小家务,比如
这个冬季,我翻开了溢满爱的《慈善读本》。  在许多爱的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搜救人员发现了一名妇女,但遗憾的是这名妇女已经死亡了。她双膝跪下,双手死死护着身体下面,就在这时,搜救人员发现了一个婴儿,他安详地睡着,毫发无损,旁边放着手机,里面有一条短信:孩子,我爱你!  多么感人肺腑啊!多么令人感动啊!我被这个故事震撼了。母爱多么伟大啊!它能创造一个个奇迹!  我听我妈
“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名言让我感悟到非常多的哲理:做人就要多做慈善事。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内心的快乐。  虽然我才10岁,接触的人不多,可是在我身边,确实有很多很多助人为乐的人。比如热心为亲戚朋友排忧解难的爸爸妈妈、主动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的同学们、捐钱修路建学校、医院的慈善家、施舍向残疾乞丐的路人……只要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好人。  我现在向大家介绍我爸爸的朋友李杰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建构我国社会的人文秩序和人们的心灵秩序,正在推动中国人民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以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代是信息社会,多元多样的社会价值观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我们,因此进行价值比较,明辨是非、分清利害,乃是当务之急。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屈服于西方武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常常受西方老师欺骗,其中包括为西方鼓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
2003年,29岁的王东灵已经在三门峡市的一家医院里当了十年化验员。工作按部就班,生活平平淡淡。有一天,她从电视上看到贵州省西南部深山里的一个名为“中洞”的“穴居”山洞的村落,那里有一个“山洞小学”和一群缺少师资、生活艰苦的孩子的镜头。从看到这些镜头以后,她就萌生了到那里去当老师和义务“支教”的念头。这念头很快就付诸的实施——考虑到父母的担心和阻拦,她并没有向父母打招呼,只是向她的所在单位请了一个
用歌声传递温暖 ,用旋律奏响大爱。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文艺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引导人们增强道德荣誉感。2012年起,陕西省慈善协会把开展群众性爱心歌曲演唱活动作为弘扬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营造慈善氛围的重要措施,与陕西省音乐协会联袂,同全省市县区慈善和音乐等组织携手,倾力打造《爱心歌曲大家唱》项目品牌,已呈现出良好地发展势
慈善的历史之眼在注视,注视慈善的历史与现实;注视历史与现实的慈善。  慈善从容且庄重地走进历史,慈善微笑着在历史与现实中熠熠闪光。  (一)  中华慈善也将有自己的国家级的博物馆了,就坐落在全国著名的文博之乡——南通。  人们对中华瑰宝、对优秀民族文化历来有一种依恋、青睐、崇敬之情。正因为如此,“中华慈善博物馆”这个厚重又响亮的名称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提起;“中华慈善博物馆”筹备与建设的步
微风夹杂着花香,吹起时间的轻纱。看一眼过去时光里的恒久记忆,有一道风景线,一直常驻在心底。  ——题记    沐浴着十月的阳光,坐在教室外的走廊,我趁着大课间,静静地阅读《慈善读本》。  忽然,听到身边有同学在轻声地说:“现在还看这种书,有什么用?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这社会又冷漠如常了吧?”  “当然啊,谁不知道做慈善就是个形式。”有同学用淡漠的语调回答着,“如果有用的话,那叫小悦悦的小女孩,就不
宋代有一个叫钱若水的推官,是知府的下属官,主管复核刑狱案件。他为官清正,肯下工夫明察暗访,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有一次,一位富人丢失了一个婢女,婢女的父母告到州府,知州委派州府的录参审理这件案子。录参以前曾向那富人求助,未能如愿,以至耿耿于怀,于是弹劾那富人父子一起谋杀了婢女,富人被迫服罪。录参把富人的罪状详尽地报上去,上司来复查、核实,情况没有出入。唯独钱若水迟疑不决,录参责怪他道:“难道你收取了贿
同志们:  从3月16日慈善法出台至今已有近一个月时间,近一个月来围绕慈善法,各方面纷纷发声,我们也通过接受记者采访发表了总会的见解。与此同时,大家也在根据总会的要求认真学习,对慈善法的基本内容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下一步需要在此基础上,进入深层次的研读和结合工作实际的贯彻阶段。慈善法内容很丰富,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深入领会。下面我根据初步学习的体会,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认识慈善法和如何贯彻慈善法,作为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