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碰撞声信号的玉米颗粒识别与分类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对玉米颗粒的自动分类,利用碰撞声信号装置采集玉米完好粒、虫蛀粒和霉变粒的840个声信号.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碰撞声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信号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特征数据降维,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完好粒、虫蛀粒和霉变粒3种玉米颗粒分类的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表明利用碰撞声信号识别玉米完好粒、虫蛀粒和霉变粒的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检测玉米颗粒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朔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流行规律,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2005年发生在朔州市的161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朔州市麻疹发病率为10.68/10万,高于2004年
以磷酸二氢铝黏结剂与陶瓷骨料(氧化铝,硅酸锆,氧化锆)结合,制备出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的金属基陶瓷涂层.对影响涂层耐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最优的耐磨金属基陶瓷涂层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内最主要的非溶酶体蛋白水解酶,它降解泛素化的底物蛋白质,在调节必需的胞内生命活动(如细胞周期、抗原提呈、转录、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6S蛋
NF-κB蛋白家族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NF-κB信号传导途径的改变会引起多种炎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该文主要介绍近些年来在NF-κB及其相关蛋白的主要
首次记述了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贺兰短鼻蝗Filchnerella helanshanensis Zheng,1992和贺兰山雏蝗Chorthippus helanshanensis Zheng,1999的雌性.标本保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