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G辅助服务调节潜力与经济性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

来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EV)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为开展利用车入网(V2G)技术调控集群EV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了基础。在建立计及V2G技术参与辅助服务的EV充放电经济调控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上海地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集群EV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调节能力与潜在经济价值以及EV规模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仿真结果表明:集群EV参与辅助服务能够在降低用户成本的同时,为当地电网提供削峰填谷服务,且EV规模化发展可有效减少当地的CO2排放量;进一步分析发现EV充放电功率、峰谷电价比例的增大以及电池成本的下降将增加V2G应用
其他文献
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精准定位有利于提高水电配电网供电质量、减少断电造成的损失。为此,针对传统定位方法存在的定位误差大、检测耗时长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行波检测的水电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定位过程共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水电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确定发生故障的线路。二是针对行波信号中存在噪声的特性,将行波检测法中的双端法与二进小波变换过程相结合,借助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消噪作用和异常点定位能力,对单相接地故障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实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利用行波检测方法后的定位误差更小、故障检测时间更短,为
在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研究工业用户负荷参与负荷控制的潜力,对于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工业用户负荷数据为基础,充分提取用户在不同时间量度下的用电特征,从错时潜力、轮休潜力和避峰潜力3个方面构建多时间尺度负荷控制潜力指标体系。进而将信息熵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构建负荷控制潜力量化模型,实现了对负荷控制潜力价值的衡量。并且,利用近邻传播算法分析量化模型结果,将用户按照潜力量化值聚类,实现了对不同用户特征群的划分。最后,基于某地区的实际工业用户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实现了对工业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