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雾中寻找爱情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7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1910-1980)是二十世纪智利一位杰出的超现实主义作家。25岁时,发表了处女作《最后的雾》,用诗一般的语言勾画出一个神秘的梦幻世界。本篇论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对邦巴尔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将作者的个人经历与书中主人公的体验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梦境的由来、意义以及该梦境所反映的女主人公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梦境;现实;超现实主义;精神分析法;邦巴尔;《最后的雾》
  一、邦巴尔与《最后的雾》
  智利女作家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1910-1980)出生于海滨美丽的旅游城市比里亚德尔马尔,(意思是“海上葡萄园”)。[1]她从小就展现出文学的天赋,5岁读报,8岁作诗,尽管作品数量稀少,但毫不妨碍她在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坛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智利文学界认为,从文学艺术水平上来讲,只有邦巴尔才能与米斯特拉尔(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比肩。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可以从邦巴尔接触的作家朋友中了解到她的文学造诣。聂鲁达曾盛赞邦巴尔,他说:“如果能够和一个女人正经八百地谈文学,这个女人就是邦巴尔”。[2]邦巴尔25岁时,发表了处女作《最后的雾》,受到米斯特拉尔的极高评价。28岁时发表《穿裹尸衣的女人》,使她的声誉更高。她发表作品时,连博尔赫斯都前来为她站脚助威。这些朋友无一不是拉美文坛上极富盛名的一批作家。
  邦巴尔是拉丁美洲超现实主义早期的代表作家,她的《最后的雾》属于梦幻时期的作品,写的是一个少妇,由于婚姻的不幸,感觉不到被爱,长期的性压抑让她把自己在梦中得到的爱情当做现实,以一次梦境作为自己精神生活的支柱。然而,梦醒了,精神支柱也垮了。在这部作品中,邦巴尔打破了梦幻与现实的界线,营造了一个似梦非梦的美妙境界。与现实主义其他类似作品相比,《最后的雾》写得一点儿也不晦涩难懂,相反,是一首美轮美奂的散文诗。佩德罗·甘道尔夫这样评价该部作品:“……尽管岁月流逝,这部作品却丝毫未失掉其魔力与深刻。”[3]卡米洛·马克斯也认为,邦巴尔通过对一个被疯狂、梦境和死亡包围的女性形象的细致刻画,完成了一部完美感人的作品。[4]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离不开作者的生活经历。邦巴尔于1910年出生于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她的一生先后在比里亚德尔马尔、智利圣地亚哥、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和华盛顿度过。她家境富裕,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是9岁时父亲去世,于是她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双胞胎妹妹去往巴黎。父亲的离去让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死亡,从那时起,孤独总是伴随着她。与她的两个双胞胎妹妹相比,邦巴尔更加内心敏感,因此父亲更加宠爱她,但她也因此招来了两个妹妹的嫉妒与嘲讽。她在巴黎上完大学二年级后,于1931年回到智利。她一回国就刻骨铭心地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她本人在多年后曾说,我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因为他不爱我。这段毫无结果的爱情最终逼得她朝自己的肩膀开了一枪。这以后,她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接触到了许多拉丁美洲文坛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她曾一度回到智利,却发现她原来的情人过得很幸福,不禁悲愤交加,朝着昔日的情人开了一枪,幸好没出人命,当时又有许多人声援她,她蹲了几个月的监狱后获释,仓皇离开智利,先后在阿根廷和美国生活。后来她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一直不幸,她曾向好友坦白,“他毁了我的人生,但我还是忘不了他。”[5]邦巴尔在美国生活了30年后再度回到智利,回到她的故乡,比里亚德尔马尔,在那儿度过了她一生最后的一段时光。直到1980年,她像70年前来时那样孤独地走了,没有丈夫、没有女儿、没有家庭。
  二、潜意识与梦境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精神分析理论又称为精神分析法,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6]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者“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7]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精神分析法最初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被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后来,随着心理学的巨大发展,这种研究方法渐渐开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比如文学。
  在《最后的雾》中,邦巴尔编制了一个神秘的梦境,在这部不到四十页的作品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大量篇幅用于勾画主人公的梦境与幻想,探索女性隐秘神奇的潜意识世界。这为我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阐释本部作品,并探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压抑的欲望(潜意识的情欲伪装的满足)。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在邦巴尔的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爱情和力比多这样的词语,还有许多关于女性对性的渴望以及许多性爱的细致描写。弗洛伊德在他的《诗人与白日梦》中这样写道,“我们可以肯定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8]邦巴尔笔下的女主人公正是由于现实生活的不幸,甘愿沉浸在自己的梦境和幻想中,远离现实世界的一切。
  除了性,爱情也是邦巴尔作品另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她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她始终未能得到那份她追寻一生的爱情。孤独、不幸、痛苦以及对爱的渴望既是她自己的人生写照,也是《最后的雾》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境遇。主人公在书中甚至没有名字,只是用“那个女人”来代指。她空有一颗诗意浪漫的心,却被丈夫的冷漠囚禁于孤独之中。只有爱情能够温暖和抚慰她:“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独身一人去做梦,随心所以地做梦,我有太多事情要去幻想!”[9]对爱情的信仰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一生不懈的追求。哪怕时间流逝,青春不再,只要有爱,人生就还有意义。但这趟爱情冒险最终还是结束了,丈夫的一句质疑打碎了支撑她一生的美好梦境,梦醒了,周围是那个弥漫着薄雾的陌生世界,一切都凝滞了。
  三、“她”的内心世界
  显而易见,人生的不幸让邦巴尔逃离现实,隐藏在她的文学世界中,而她又用自己的文字在小说中塑造了另一个“邦巴尔”——那个女人。我们暂且称做“她”,一个和邦巴尔同样不幸的女性角色。为了寻求爱情,满足被爱的需求,她在梦和幻想中创造了一个爱人,并和他一同“生活”了数十年。她的一生是追寻爱情的一生,但这场寻爱之旅却恰恰反衬出她生活中的孤独、悲伤、痛苦和绝望。她多么希望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参考文献】
  [1]段若川.遭贬谪的缪斯——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3-第132页
  [2]“María Luisa Bombal:la abeja de fuego”,Waldemar Verdugo Fuentes,Revista Vogue-México,2005.
  [3]“María Luisa Bombal y las claves de La última niebla”,Lucía Guerra,Revista El Mercurio,26 de septiembre de 2010.
  [4]”Todos los muertos que queremos,están vivos”,María Teresa Cárdenas,El Mercurio,15 de septiembre de 1991.
  [5]“Historia de María Luisa Bombal”,Marcelo Simonetti,Revista El Mercurio,26 de mayo 2001.
  [6][7][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362
  [8][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62
  [9]La última niebla,María Luisa Bombal,Editorial Nacimiento,Santiago,Chile,1935.
  作者简介:李睿林,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2013级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弗里德里希一恩格斯于1884年底撰写了《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并计划以此作为他1850年的著作《德国农民战争》的修订版引言。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论证了民族、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历史过程。马恩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依旧为我国当代发展提供方法借鉴。本文将重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瓦解的原因,从而探讨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期刊
摘要:通过研究和比较中国与日本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对相同、相似和不同各处的深入比较,认识到中、日在美术教育存在着差异,经过对差异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小学美术的课改还需要继续深入进行,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效加以肯定,但总体与教育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不小差距,我们对不足之处,应该的不断吸取先进经验,总结之并应用与自身改革当中改革。  关键词:中国日本;小学美术教育
期刊
摘要: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在当前的中专语文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听、说”训练长期被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从学生和老师的思想深处入手,充分认识口语的重要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口语;能力  一、中专学校语文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的口语交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现代基层档案管理较之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化时代在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充分便利的同时,也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增强意识培养,树立服务理念,其次还要加强人员培训,实现管理规范化。这是现代基层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核心。  关键词:服务;规范化;基层;档案管理  信息化时代在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充分便利的同时,也为
期刊
摘要:我国古代民族政策内容丰富,既存在歧视、压迫政策,又存在有关于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但它们所起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些。中国的民族政策源远流长,它们相互影响,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土司制度;和亲  一、我国古代民族政策产生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曾经是各个朝代、各种政权所面临的
期刊
摘要:没有一部传记片不对所表现的人物进行某种演绎,提供某种解释。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演绎和解释,而在于演绎能否被接受,所作解释是否有意义。电影《阮玲玉》则是一部结构特殊,主题多义的作品。  关键词:阮玲玉;关锦鹏;传记电影;真实性  《阮玲玉》是香港导演关锦鹏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交错并置的“套层结构”,将30年代与90年代交互映照,由此引发并升华出一种不同时代
期刊
摘要: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可简称为两希。在英美文学当中,可把两希比作基石一样的存在。大到对整个西方文学而言,小到对英美文学而言,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的发展,是文学发展史的两大源头。本文以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为例,对两者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古希伯来文学;英美文学  在西方文学当中,通常把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简称为两希。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文学是作为精髓的存在,
期刊
摘要:对经典童话改编的热潮经久不衰,其中《白雪公主》更是电影公司争相改编的对象。随着近几年的改编,出现一个非常鲜明的现象:荧幕上相继出现的白雪公主,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童话故事,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形象走入视野中。本文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出发,结合《白雪公主》的电影改编作品,对这一现象做出分析。  关键词:白雪公主;电影改编;后现代女性主义  艾伦·金说:“所有的童话,本质上都是成人童话,童话所包括的并
期刊
摘要:因为受到来自西方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我国语言学开始了长期的“为了语言去研究语言”这种怪圈。这就导致我国将语言研究方面的重点放在了结构的规律和形式上,造成语言研究逐渐变的程式化、公式化。因此语言学中需要新鲜的血液,那就是艺术语言学,其对说话者内心世界非规范化的语言进行了解释,将传统语言研究中的不足加以弥补。所以,本文就艺术语言学进行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也对语言张力和弹性进行一些研究。 
期刊
摘要:罗尔纯的作品大多充满了表现主义精神,他的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一切都是他生命激情的绽放,是他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形式外化。他的画色彩热烈,笔触奔放有力,对于造型他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是20世纪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  关键词:罗尔纯;笔触;色彩;表现主义  罗尔纯,名如其人,他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的艺术家,他所作的艺术也是纯粹的艺术。他为人低调,但他的艺术却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