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种苗不同栽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秦艽大田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无病虫感染的种苗为试材,设置行距(101、52、02、5 cm)、株距(15、20、253、0 cm)各4个水平,共16个密度组合。移栽2-3年后的秋季9-10月采挖,称其干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株行距为10 cm×15cm和25cm×30cm的组合产量均较低,不利于秦艽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株行距为15 cm×20cm^2、0 cm×15 cm1、0 cm×30 cm和10 cm×25
其他文献
网架结构运用到工业厂房屋面非常多,但是在火力发电厂汽机房屋面的运用还不多见。
[目的]全面了解南京地区黑纹粉蝶各虫态形态特征及其生活习性。[方法]通过生境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黑纹粉蝶卵的孵化情况,幼虫的取食行为及幼虫的历期,幼虫的危害特点,化蛹的
[目的]提出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产地的北沙参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初步制订了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北
[目的]研究垂体本身能否分泌抑制素,探讨抑制素作用于垂体的方式。[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技术对大鼠垂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纽大鼠的垂体组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