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敲出了零落的音符,一个黑衣人从右至左缓缓牵开大幕,舞台深处,另一个黑衣人高举一只纸折飞鸟,以相反的方向划过人们的视线。一个满脸皱纹、头发灰白的老头蹒跚着从黑暗中走出来,开始讲那遥远的故事——一开场,《安魂曲》便充满了童话般的梦幻气氛。这是一个空的舞台,没有道具,剧情如一本插画书一般展开:50年琐碎生活堆积出来的破旧小木屋,孤零零挂在夜空的巨大月亮,嘶鸣、奔跑和不断咀嚼着干草的马,前后左右颠簸的马车车厢,河岸边的金色柳树,漫天飞舞的雪花……它们全部由真人扮演,穿插其间的台词不疾不徐讲述着生命最后一刻的锱铢必较、后悔莫及、悲痛欲绝以及生命的无意义和意义。
故事来源于契诃夫。一个永远在抱怨生活、计算得失的老棺材匠,直到劳累一辈子的老妻死去才发现自己从没有对她好过(《洛希尔的提琴》),一个17岁的年轻母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因为遗产纠纷被浇上一盆开水烫死(《在峡谷里》),一个在两个小镇之间来回奔波的马车夫,两周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却无人倾听他的哀痛(《苦恼》),这并不是契诃夫最有名的三篇小说,却是《安魂曲》一剧的编剧兼导演汉诺赫·列文(Hanoch Levin)临终的选择。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团长诺阿姆·塞梅尔(Noam Semel)回忆道:“他当时已经病重,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契诃夫的名字一定要出现在作品中。这也是他唯一一部改编自契诃夫的作品。”
汉诺赫·列文,这个名字如今已经成了以色列戏剧的同义词。1999年8月他逝世时,《纽约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做了专门报道,将他与品特、贝克特等人相提并论。《安魂曲》是他逝世前上演的最后一部由他亲自撰写并执导的戏剧。“那时候我和列文打赌,也算是开玩笑,他说这个戏能演50场,我说能演70场。谁也没有想到,现在已经演了350多场。”塞梅尔说。
然而,除了早年在以色列当地广播电台的几次访谈外,列文一生都拒绝接受任何采访。《安魂曲》作为列文的最后一部作品,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与他早年叛逆挑衅的政治讽喻剧非常不同,这部作品体现了他在戏剧上的终极追求——以西方古典神话为原型,重新塑造人类的苦难。塞梅尔介绍说,“这个戏非常的象征主义,没有中心,三个故事松散联结,彼此独立,故事中还有故事。这在舞台上很难实现,你可以从中看到契诃夫的元素,那些对生命一去不复返的哀悼和抒情。但是列文也留下了自己的刻痕,他以自己的方式结构了全剧,改写了台词,并且创造出强有力的意象,主导了全剧。”
剧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列文制造”便是那驾在皮组兹和示促兹两地之间来来去去的马车,联结了契诃夫的故事。“这是梦幻,马车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在两处之间存在着的是全世界。”塞梅尔说,“孤独的马车夫最后只好中途下车跟马对话,他说了什么?他对马说:‘你现在处于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在哪儿?‘在上海和巴黎之间。’梦永远不可能被理解,在以色列人眼里,中国是一个在天堂背后的地方,同样的,巴黎也是一个想象的所在。在列文心里,这是世界的两个端点,永不可抵达。”
13年来,卡梅尔剧团上演的《安魂曲》保持了列文的所有设计和导演细节。《安魂曲》最初的演员阵容也基本上保持到了今天。约瑟夫·卡蒙(Josef Korman)第一次饰演剧中的老头时才68岁,如今已经80岁了。“剧中我有一句台词,说自己还不到74岁,我过了74岁之后,每次说这句台词,都会百感交集。”卡蒙说。年事最高的他戏份却最大,几乎要在台上站满90分钟,谢幕时几乎被搀扶的状态下,却仍然为自己盘算着戏后的一杯伏特加:“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继续在这部戏里演下去。”
这些演员都是当年列文精心挑选出来的。“他花了很多时间,以确保每一个演员与角色的对应都是独一无二的。”卡蒙说,“哪怕戏份再少,没有人扮演双重角色。因为列文认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问题和需要传达的信息,他要求我们全情投入,如果分心,就不会完整。”卡蒙还记得,1999年3月,《安魂曲》首演之后的庆功宴上,将不久于人世的列文曾经向每一位演员赠送了一本《安魂曲》的书,并为每个人写了不一样的扉页题词。“他就像赠与遗嘱一样,把每个角色留给了我们。”
故事来源于契诃夫。一个永远在抱怨生活、计算得失的老棺材匠,直到劳累一辈子的老妻死去才发现自己从没有对她好过(《洛希尔的提琴》),一个17岁的年轻母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因为遗产纠纷被浇上一盆开水烫死(《在峡谷里》),一个在两个小镇之间来回奔波的马车夫,两周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却无人倾听他的哀痛(《苦恼》),这并不是契诃夫最有名的三篇小说,却是《安魂曲》一剧的编剧兼导演汉诺赫·列文(Hanoch Levin)临终的选择。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团长诺阿姆·塞梅尔(Noam Semel)回忆道:“他当时已经病重,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契诃夫的名字一定要出现在作品中。这也是他唯一一部改编自契诃夫的作品。”
汉诺赫·列文,这个名字如今已经成了以色列戏剧的同义词。1999年8月他逝世时,《纽约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做了专门报道,将他与品特、贝克特等人相提并论。《安魂曲》是他逝世前上演的最后一部由他亲自撰写并执导的戏剧。“那时候我和列文打赌,也算是开玩笑,他说这个戏能演50场,我说能演70场。谁也没有想到,现在已经演了350多场。”塞梅尔说。
然而,除了早年在以色列当地广播电台的几次访谈外,列文一生都拒绝接受任何采访。《安魂曲》作为列文的最后一部作品,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与他早年叛逆挑衅的政治讽喻剧非常不同,这部作品体现了他在戏剧上的终极追求——以西方古典神话为原型,重新塑造人类的苦难。塞梅尔介绍说,“这个戏非常的象征主义,没有中心,三个故事松散联结,彼此独立,故事中还有故事。这在舞台上很难实现,你可以从中看到契诃夫的元素,那些对生命一去不复返的哀悼和抒情。但是列文也留下了自己的刻痕,他以自己的方式结构了全剧,改写了台词,并且创造出强有力的意象,主导了全剧。”
剧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列文制造”便是那驾在皮组兹和示促兹两地之间来来去去的马车,联结了契诃夫的故事。“这是梦幻,马车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在两处之间存在着的是全世界。”塞梅尔说,“孤独的马车夫最后只好中途下车跟马对话,他说了什么?他对马说:‘你现在处于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在哪儿?‘在上海和巴黎之间。’梦永远不可能被理解,在以色列人眼里,中国是一个在天堂背后的地方,同样的,巴黎也是一个想象的所在。在列文心里,这是世界的两个端点,永不可抵达。”
13年来,卡梅尔剧团上演的《安魂曲》保持了列文的所有设计和导演细节。《安魂曲》最初的演员阵容也基本上保持到了今天。约瑟夫·卡蒙(Josef Korman)第一次饰演剧中的老头时才68岁,如今已经80岁了。“剧中我有一句台词,说自己还不到74岁,我过了74岁之后,每次说这句台词,都会百感交集。”卡蒙说。年事最高的他戏份却最大,几乎要在台上站满90分钟,谢幕时几乎被搀扶的状态下,却仍然为自己盘算着戏后的一杯伏特加:“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继续在这部戏里演下去。”
这些演员都是当年列文精心挑选出来的。“他花了很多时间,以确保每一个演员与角色的对应都是独一无二的。”卡蒙说,“哪怕戏份再少,没有人扮演双重角色。因为列文认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问题和需要传达的信息,他要求我们全情投入,如果分心,就不会完整。”卡蒙还记得,1999年3月,《安魂曲》首演之后的庆功宴上,将不久于人世的列文曾经向每一位演员赠送了一本《安魂曲》的书,并为每个人写了不一样的扉页题词。“他就像赠与遗嘱一样,把每个角色留给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