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生活对人类需要的全面满足

来源 :商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绿色生活不是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被动选择,而是值得人类主动追求的美好生活;其本质在于更全面地满足人的需要,其中,既包括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也包括逐渐凸现出来的生态需要,在有效增进人们福祉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此,绿色生活就必须具备三大特征,分别是适度的物质消费、不断丰富的精神消费,更加充裕的自主时间、基于兴趣的创造力释放,作为生活主体的人从生态系统的索取者变成生态系统的增益者。我们当前生活的绿色程度欠佳,人类应从价值观、政策法规、发展方式上逐步实现绿色转型。
  关键词:绿色生活;全面需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10-0133-06
  工业文明以来,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逐步升级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为此,人们不断探寻新的发展之路,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环境保护与末端治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近年来由中国率先行动,并逐渐在国际社会取得较大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无一不要求对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变革。生产上,要求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破除GDP崇拜和无质量的增长迷信;生活中,则要求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行绿色生活。显然,如果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绿色生活则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一、绿色生活是更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
  一提到绿色生活,人们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绿色生活仅仅是简朴生活,要求大家尽可能节制消费、节约资源能源,甚至不惜以牺牲自我福利为代价。这种生活确实不会对自然造成太大损害,却对生活主体有较高的道德要求,广泛推行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就如岩佐茂所说的“完全依靠人们的良心和道德的这种道德主义是不能解决环境破坏问题的”[1]。同时,也有人认为,绿色生活是被迫的,是人们在生态危机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种说法同样有一定道理,却也将人放到了一个消极、被动的位置,忽略了人本身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可以通过合乎自然规律的生产生活活动积极参与到生态循环之中,促进自身与自然同步发展。
  绿色生活是一种美好的、值得不懈追求的、能全面增进人们福祉的生活。人们深切向往美好生活,并为此而付出了不断努力,绿色生活就是这种努力的当代目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人们对什么是美好生活有不同的看法。如在古希腊人看来,美好生活就是符合宇宙秩序的生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乃至斯多葛派哲学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好生活以意识到自己从属于一个‘外在于’并‘高于’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秩序为必需条件”[2]。在中世纪的人看来,美好生活在于“因信称义”,增加上帝的荣耀;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天人合一”的,能实现道德理想人格的生活是美好生活。这些看法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禁欲主义,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物质产品整体上较为匮乏,故人生幸福更多寄托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或信仰的彼岸世界。文艺复兴使人重新被发现,“凡人的幸福”成为关注的中心。凡人的幸福也就是俗世的幸福、享乐,其“根本内容便是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感官欲望的满足”[3],这是对封建神学长期压抑人们物欲的纠偏,在当时有比较大的进步作用。但是随着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张扬了人的理性,开启了现代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刺激下,人的物欲就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加尔布雷斯所说的“丰裕社会”之后,物质产品已相对丰富,同时消费主义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将消费塑造成获取人生意义的唯一方式,因而在多数人看来,幸福的、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就是,而且也只能是消费充足、物质丰盈、金钱财富越来越多的生活,这样,人们就不断地消费、购买,又不断地抛弃,造成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遮蔽了人的真实需要。在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今天,这种生活显然难以说是值得追求的、美好的生活,绿色生活正是对它的超越。
  要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就要求人的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方面,现代社会之中,物质匮乏问题已基本解决,绝大多数人已能较为容易地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求,但精神空虚、人际失范、社会失信等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影响人的生活体验和对幸福的感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的物质产品也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促成人口爆炸,于是人类发展终于走到了与自然根本性冲突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如此重要以至于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将人类社会推向崩溃的境地。因此,绿色生活既要是能切实增进人们幸福的生活,更要是低风险、不受威胁的生活,这才可以说是美好的,真正值得追求的。
  二、绿色生活是对人的需要的更全面满足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行为,而正是人的需要为行为提供了内在的、自发性的动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往的哲学在理解人和社会活动时,“习惯于用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求来解释他们的行为”[4],而“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5]。也就是说,需要是人的本性,“从自己出发的”人的需要,以及求得需要满足的方式构成了理解生活的基点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绿色生活涉及个人、社会,也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归根结底都与人的需要相关,故只有详细分析人的需要才能理解到底什么是绿色生活,为什么值得追求,如何有效推进绿色生活等,从而避免道德主义式的强制,增强绿色生活的吸引力,促使人们主动选择和践行。
  (一)人本质的丰富性和需要的全面性
  从自己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就要注意到人的需要的全面性,这取决于人本质的丰富性。人的本质,就是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地方论述过人的本质,如“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6];“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6],“人的实质也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7]。总结起来看,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人的本质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的、有生命的人,这点与动物是同一的,其次也是精神的人和社会的人,超越于动物而存在。作为精神的人体现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因为只有人具有意识,才能通过对象性活动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从而获得自由与自觉;作为社会的人则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是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造就了人、定义了人。   人是自然的人、精神的人、社会的人,就意味着人有着物质、精神和社会三重需要。学界一般认为,物质需要包括对象性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及非对象性的生理需要,如睡眠、休息、锻炼、性的需要等。前者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及人与人之间产品的交换来满足,后者则是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精神需要基于人的意识而产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作为主体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二是对文化成果的享用。也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认为第一层次为精神基本需要,包括受教育、感情、交往、尊重等需要;第二层次为精神享受需要,包括娱乐、休闲、运动、大众性文化成果的享用等需要;第三层次为精神发展需要,包括文化创造、个性发展、精神信仰等需要[8],这是对精神需要更为细致的论述。社会需要有生产生活两个层面。生产层面的社会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从生活层面说,社会需要就是人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和实现的对于交流的期望、理解的渴求、感情的依赖等,表现为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以及交往中所获得的交流、理解、爱、自尊、认同等。生产层面的社会交往、需要与物质生产、物质需要融为一体,而通常所说的社会需要则主要指生活层面,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的温馨,社会的稳定、有序等基本上都是生活层面社会需要的价值规定。
  (二)人的生态本质与生态需要
  除了物质、精神和社会三重本质外,人其实还有着生态本质,即指人作为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存在着。这一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却蕴含于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之中。在他们看来,人既依赖于自然,也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依赖于自然表现为人需要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人们衣、食、住、行等所有物质生活资料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得;并且自然也为人提供精神食粮,“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6]。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则表现为人总是按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无论是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还是向自然倾倒排放垃圾废物,都会改变自然原本的形态,使自然向人生成,成为人化的自然。因此,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二者融合成一个互动的生态系统,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而人的生态本质就表现为这种人与自然的一体性、系统性和不可分割性。
  生态本质产生生态需要。刘思华指出生态需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需要是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即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在生存发展之中对自然所产生的所有需要,包括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对自然环境质量的要求等,狭义的生态需要则仅指人类生活对自然环境质量的要求[9]。本文首先区分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故此处所说的生态需要主要指后者。
  人类生活的生态需要,即狭义的生态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威胁、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态产品的需要。这里的“生态产品”是与“物质生活资料”不同的概念,物质生活资料仅强调对人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要的满足,不关心这一满足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产品的生态属性、生态质量,生态产品则要求提供给人的产品是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健康的,如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充足的阳光、安全健康的食物、低碳环保的衣物和交通工具等。另一个就是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需要。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使人享受大自然的丰厚赐予,能开拓人的胸怀,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启迪人思维,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大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10]。它与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有关,是一种无功利性地对居住环境、生活环境、自然景观的欣赏,以获得心情的愉悦和精神的充实,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值得说明的是,生态需要近年来才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人们就不存在这种需要。相反,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人们的生态需要一直处于满足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之后,高速的经济发展侵蚀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人类的生态本质受到威胁,发展的生态属性出现匮乏,生态需要才真正凸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同时,生态需要更多的也是一种享受和发展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除了有物质、精神和社会的需要类型划分,也有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层次划分,物质需要基本上是生存需要,是为了维持人的存在。精神和社会需要则主要属享受和发展范畴,是为了完善自身,使生活过得更美好。生态需要同样属于这一范畴,因为只要不危及生命,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存,而要保证、提升生活质量,不威胁人健康、尽可能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生态产品和良好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就不可或缺。可见,生态需要既是人之需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满足是美好生活的必备条件,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天然的、最强大的动机,毕竟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滿足。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绿色生活不只关注物质需要,也关注精神、社会、生态需要。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地真正解决”[6]。终极的美好生活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之中,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完满和谐,受限于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绿色生活还只能说是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一种初级形态,但无疑已包含着全面的要求,是对人的需要的更为全面的满足。
  三、绿色生活的三大本质特征
  绿色生活要求更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但需要的满足程度是相对的,尤其是享受和发展需要,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绿色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对的,只能历史的或与他国相比较确定。但无论怎样,只要四个方面的需要平衡发展、共同进步,不以牺牲其他需要为代价片面发展某一需要,人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绿色、越来越美好。要促进四方面需要的平衡发展,绿色生活就必须具备三大本质特征,而从这三大特征来看,目前中国的生活方式还稍欠绿色,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一)适度的物质消费,不断丰富的精神消费
  消费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指消耗由外界提供的物质或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物质、精神需要。作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的物质需要是有限的,因为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具有自然的有限性,对物质的摄取也就存在着生物有机体所规定的限度,并且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本质的完善不在于消费更多的物质,发展动物性,而在于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这样,对物质产品的消费也就存在着限度,当超过这一限度之后仍进行消费,不但不会增加任何利益和价值,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增加生理或心理负担。据统计,美国近几十年的肥胖率逐渐升高,1962年才13%左右,而2014年就已有36.5%的成人和17%的儿童出现肥胖问题[11],因此问题在美国每年造成约十万至四十万人的死亡[12]。還有衣物、住房、汽车、用具等的过度消费,它们既没有给人增加额外的幸福感,还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物质需要有限,精神需要却是无限的,而过度消费恰恰是颠倒了人的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绿色生活须将颠倒了的人扶正,合理化消费行为。一是要将物质消费控制在恰当、适度的范围内,拒斥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过度消费之所以产生就在于消费主义通过广告等手段将物质产品赋予了文化和符号意义,使人将购买当成了幸福的源泉,将商品当成了精神的寄托和社会身份识别的标识,刺激了人们对物质产品的无限需求。这是对真正的精神需要、社会需要的异化和遮蔽,是使物质产品承担了过多的、不该有的功能,故绿色生活必须节制物质消费,褪去消费主义加在物质产品头上的神圣光环。二是要不断发展和丰富精神消费。精神消费越充足,人们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就越能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消解由消费主义和现代性带来的心理失调、精神空虚、人生意义丧失等生存困境。同时,精神产品是无形的,虽然有物质载体,但消耗的资源能源毕竟相对较少,因此不断丰富精神消费,促进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平衡发展,应是绿色生活的基本要求。
  当前虽然我国整体上还消费不足,但也已深受过度消费等问题的困扰。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最终居民消费率仅为37%,低于世界58.3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甚至在金砖国家中排名垫底,说明消费还有待提升①。但与此同时,我国浪费、高消费现象却非常严重。有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为每年1700-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13]。2016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的奢侈品高达6300亿人民币,连同国内市场,中国人一共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14]。除上述便于统计的领域,日常生活中人们各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如频繁地购买衣物、电子产品,对大排量汽车、豪宅的过度热情等,都彰示着我国的消费文化、消费方式急需变革。
  (二)更加充裕的自主时间,基于兴趣的创造力释放
  拥有充裕的自主时间并能积极合理地加以利用,这是人满足自己全面需要,促进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应是绿色生活的基本特征和评价生活品质之优劣的重要标准。自主时间就是能自主进行各种活动的时间,基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概念,但更强调在这一时间之内人们主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发挥、释放,以激发人的全面潜能,实现人最完善的本质。
  长期以来自主时间都较为缺乏,或没有得到积极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人的片面化。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力还较为低下,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要花费在生产活动上,甚少有自主时间可供支配。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经济组织模式使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自主时间当越来越充足。但当消费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消费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自主时间也就被过多的消费及支撑这些消费的生产所占据。一方面,为了消费更多、消费更好,人们只有拼命赚钱,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有一定的自主时间,也多在感官、物质的庸俗享乐中度过,既没有真正地放松、休闲,更没有精力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使自己越来越物质化、片面化、单向度化。
  绿色生活就是对人之发展片面化的纠偏,生活时间既不能是整天被繁重的、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动、工作所占据,人们欠缺休息时间、无心休闲的生活,也不能是无所事事、自由散漫地消极生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越来越摆脱自然的限制,繁重的劳动却只将人限制于自然属性当中,“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生存的手段”[6]。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还须有充裕的时间能自主进行其他活动,如学习、审美、休闲、交往等,以真正从自身兴趣出发,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主动创造,积极生活,全面增进人们生活的充实感、成就感、幸福感。
  然而我国当前的自主时间也相对缺乏,幸福感难以有效提升。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者年工作时间达2000-2200小时,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50年代的水平,并且九成行业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过半数行业每周加班超过4小时,这还不包括上下班路上越来越长的通勤时间[15]。加班已成为常态,过度劳动问题突出,再加上如疯狂购物、越来越多的夜生活、沉迷手机与网络等自主时间内各种不健康、不积极的休闲活动,由此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却没有相应增长。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等指出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中,中国GDP增长了4倍,“但这段时期的生活满意度总体上看起来没的提升,或许还有所下降”[16]。这显然离理想的生活状态还相距甚远。
  (三)从生态系统的索取者,变成生态系统的增益者
  人既然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有着生态本质和生态需要,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也就是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的一个基本环节。进一步说,在全球整体生态系统中,人是作为一个种群而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的,生产生活都在这一生态位内进行,因此人不但不能因自己的活动而妨碍生态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相反,还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生态责任,支撑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这就要求在绿色生活中,人的角色发生转换,从生态系统的索取者、破坏者变成生态系统的增益者。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机械自然观将人与自然割裂了开来,人作为万物之灵、作为自然的主体而存在,因此人的生活不是生态循环的一个环节,而是凌驾于生态之上的,对生态系统只有无尽的利用和索取,偶尔的一些保护行为也主要是为了使自然仓库不至于过快枯竭,同时,没有参与生态循环的意识,产生的垃圾和废物也就很难再回到生态系统之中,就如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城市化时所指出的那样“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7]。物质和能量离开了原有系统,在别处成为垃圾被集中堆放、填埋、焚烧,生态循环便受到阻碍。
  要使人成为生态系统的增益者,绿色生活就必须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助益生态永续发展。充足的生态产品、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满足生态需要,提升生活质量、增进幸福感的要素只有在与自然的亲近接触中才能被充分享有。因此应不断增加生活的生态色彩,如经常走入自然中去,提高小区、城市绿化率,多购买绿色有机食品等,在满足生态需要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进而,通过个人、社会、政府等的努力将这种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是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垃圾排放,使资源的耗费、废弃物的排放不超过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自净能力;二是要通過行为习惯改变、产品材料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措施最大程度地打通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的生态循环通道;而更高的要求就是生活彻底绿色化、生态化,人与其他种群一样完全融入生态系统之中,并能发挥力量,促进生态更好发展。
  我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最终消费支出等能直接体现生活水平的指标基本上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却有逐渐赶上并超越部分发达国家的趋势。如2014年我国人均生活用煤消费量为36.21千克油当量,超过绝大多数OECD发达国家;人均生活用石油消费为23.01千克油当量,人均生活来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42.97千克每人,也将部分OECD国家甩在身后②。这些虽然只是部分领域的数据,但也体现了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在低碳、环保方面的欠缺,更难以达到亲近自然、助益生态永续发展的要求。
  以上三大特征都是建立在人全面需要的基础之上的。适度、合理消费要求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协调发展,自主时间为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提供保障,而生活主体从生态系统的索取者、破坏者变成生态系统的增益者能更好地满足生态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只有具备这三大特征,人们的生活才可以说是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中更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是更积极进步的生活。但显然,从对现实境况的分析来看,中国当前的生活方式离绿色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从各方面努力,推进绿色生活的建设。
  一方面,从价值观入手,培育绿色生活理念。绿色生活理念是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超越,是在认识到人本质的丰富性、需要的全面性、大自然的有限性等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理解与看法。中国有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在超越以西方文化为基质的消费主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中国必须发挥这种优势,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进行重塑和革新,使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从管理上着力,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政府、市场、企业的合理运行,对人们的生活行为能起到直接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目前我国有关绿色生产的政策法规体系已较为成熟,绿色生活方面却还有完善空间,如生态产品的生产、销售、认证,垃圾分类与回收,人们自主时间的保证等相关政策法规都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切实推行,为绿色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从发展上进行统筹,在生态文明整体建设中促进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归根结底还是发展方式的转型。过去我国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主,生产处于中心地位,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已相对丰厚,民生福祉成为关注的重点,这就更需生产与生活的平衡。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既关心自然,也关心人,既关心经济、也关心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信只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绿色生活终将到来。
  注释:
  ①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
  ② OECD数据库(http://stats.oecd.org/).
  参考文献:
  [1]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
  [2] [法]吕克·费希.什么是好生活[M].黄迪娜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19.
  [3] 卢风.享乐与生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1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14,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96,95,120,9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7.
  [8] 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4):95-99.
  [9] 刘思华.论生态经济需求[J].经济研究,1988(4):77-79.
  [10]尹世杰.论生态需要与生态产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5):2-6.
  [11]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revalence of obesity among adults and youth: United States,2011-2014[EB/OL].[2016-09-10].https://www.cdc.gov/obesity/data/adult.html.
  [12]Blackburn G L, Walker W A. Science-based solutions to obesity:What are the roles of academia,government,industry,and healthcar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5,82(1):207-210.
  [13]我国每年食物浪费相当逾3000万人口粮[N].经济日报,2016-12-07(014).
  [14]人民网.中国人买走全球46%奢侈品,消费外流持续严重[EB/OL].[2017-03-10].http://lady.people.com.cn/n1/2017/0310/c1014-29135765.html.
  [15]赖德胜.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的工作时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6]Easterlin R A, Morgan R, et al. 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1990-2010[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109(25):9775-9780.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责任编辑:李江)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大径管对接环焊缝的单侧单面超声波探伤方法,分析了各种干扰波和缺陷回波的特点,指出区分缺陷回波与干扰波的方法.
本文采用我国1997-2012年工业面板统计数据,分别从工业总体和行业两个视角检验了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工业总体看,中间产品进口有利于我国技术
介绍了曲柄摇杆机构用图解法设计的技巧,包括用纯图解法确定曲柄活动铰链、校核最小传动角以及按工作行程的许用压力角设计机构的新方法.改进了传统的设计方法.
基于公安业务性质特点和疫情防控工作难点,分析疫情防控中警用机器人场景化需求,阐述警用机器人在疫情防控和公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和实战效用,指出警用机器人研究应用中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