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理念引领素质提升之路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主流意识,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随着文化的自由化,世界文化加快融合,受教育者们个性差异越来越明显,素质教育实际上越发艰难,所以强化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来说愈发有意义了。与此同时,在教育中树立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创新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因材施教 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最终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健全人的人格,让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教育必然的选择,因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主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宋代教育大家朱熹早就意识到受教育者往往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从孔子教育思想中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很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
  因此,我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能否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行因材施教,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教师必需学会的教育方法和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
  首先,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处于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民族素质。历史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就会握在别人手上,我们就会受制于人。
  面对挑战,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国家教委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对新形势新时代,我们教育部门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突出创新精神,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其次,在因材施教中构筑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对新生事物不断探研,对真知不断地执着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脑中富于创造性的区域,如果不把抽象的思维跟双手细而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开发,就会处于沉睡状态。尤其是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起来,那么它们就永远也不会觉醒。”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是个性成长、兴趣形成、思维培养的时期,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我们既要注重为学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注重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我们的教育工作要创造学生创新、创造的氛围,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千方百计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发展创造力。要全面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从重视正确答案的得出到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从重视现成结论获得到重视获取知识过程的转变,开启学生的心智。
  与此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发展个性,张扬人的独立自主性、创造性,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发展所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因材施教中推进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性知识,还要在某一门学科上有突出的兴趣和特长,以凸显其才能、尊严、自信和今后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以个性的色彩加入到所在的集体中。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让受教育者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因材施教原则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正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成才。但每一个人成的“才”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素质是不一样的,个性特征素质不因为教育环境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素质教育应是因人、因材施教,充分地发挥其特定个性所决定的素养,发挥其特别潜能。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应顺应时代需求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
  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别,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通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素质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因材施教又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采取的措施,将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我们知道,只有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我们国家未来主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才能达到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1989
  【2】赵晓悦.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价值与创新【M】.2011
其他文献
陆蠡是我国三十年代的著名的散文家,其中《囚绿记》是其散文代表作,下面对其创作特点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含蕴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囚绿记》作为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具有吴伯萧式的优美清丽的文笔,李广田式的乡野
期刊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习的性质,不仅在于学习新的知识,还在于在习练的过程中巩固、运用所学知识,以达到“知新”的效果。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课教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在运用中提升对知识的认识。但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似乎存在许多问题,在新课堂标准下,它已经很难适应我们的教学需要。因此,今天,我们试图来研究高中语文习题课的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研究之必要性 
期刊
【摘 要】  现在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完善,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已经转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造性思维 培养策略  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产生以前没有的思维成果。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至关
期刊
【摘 要】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最大程度地在课堂上“示范朗读”,才能迫使自己不断地去练习、探索,朗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示范朗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课堂上只有教师“示范朗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融洽师生关系。课堂上只有教师“示范朗读”,对文本进行成功的二度创作,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
期刊
【摘 要】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广泛使用,教育领域的“微时代”序幕也相应拉开。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要注意“微”和“精”这两个要领。  【关键词】  微课 语文 课堂教学  自从萨尔曼·可汗通过网络视频成功辅导了他外甥的学习继而成立了可汗学院后,“慕课”“微课”便以星星燎原之势风靡了全球,也促使了国内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番变革,下面我就以《荆轲刺秦王》为例,来谈一谈我对微课的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敏捷,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中获得美的体验,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前提,能保证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势头,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在教学中,我们
期刊
高中语文中的古诗鉴赏包涵了审美价值,能引发人的探索精神,激发人的理智感。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由于它独特的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以及哲理美,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的独创性,使得这首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因其丰富繁多的意象、含蓄洗练的表达、匠心独运的技巧而被广为传颂。同时诗歌赏析也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
期刊
我们10——15年组分层学习小组,主题为“观察幼儿游戏”,学习开始,我们对幼儿游戏的作用,种类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知道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要学会认同,把握时机,适时介入,巧用方法,适度呼应,明确走进游戏才能走进幼儿。所以,我们就要学会观察。去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看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了解他们已经到达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
期刊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关心生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 “换个角度看生活”口语交际的初探。  点击现状——引思考  1.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班级里的部分孩子喜欢宅在家里面,原因是多方面的,班级里独生子女多,他们
期刊
环顾网上网下、过往现在、名师一线,谈习作的审题指导,似乎应用性、工具性和操作性的直接论述居多,更宽泛、更深层次、更从儿童广角出发的研析相对较少。笔者窃以为:正因有“命题”在先,才会有“审题”随后。若囿于“就审论审、惟审是从”的杠杠,很难逃离深堕“闭门造车、盲人摸象”的旋涡。故而,引发教师思考该如何指导学生习作审题并掌备必要的技巧和能力,不妨先从“命题”二字引发的争论说开。  很久前,凝读过叶圣陶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