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短视频作为当下兴起的一种重要视频样式,在弥补缺失化社交、形成沉浸式体验、促进回馈式流量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播价值,为走出“同温层”,进而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用户构建了虚拟空间下的狂欢广场。同时,短视频的内容品性随着这一样式的普及化逐步定型,人格化表达和聚焦化呈现成为当下短视频的突出特质。本文将从叙事品性、传播心理和模式突破层面出发,以其相关理论为依据,阐述短视频这一视频样式的叙事与传播价值。
关键词:短视频 叙事品性 传播心理 发展模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8.88亿。抖音作为短视频播出平台中的佼佼者,今年1月的“抖音数据报告”中披露,其单日活跃用户已超4亿。这些庞大的数据无不宣示着短视频这一视频样式正在当下的网络大环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借助网络这一传播方式,短视频也正在进一步开疆扩土,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
当下短视频叙事多采用专题性叙事的方法,通过多层叙事来展示想要表达的故事。叙事同质化的现象愈加严重,主题欠缺导致的一个剧本多次翻拍的现象正逐渐使受众产生乏味感,短视频叙事模式需要挖掘新亮点。短视频传播多以个体构成传播中心、采用互文手法、具备精细的分发方式和跨平台传播渠道,极其追求传播效果的可视化。短视频在传播上不仅存在同质化现象,而且易形成圈群文化。对此,笔者将从5G时代下短视频的叙事品性、传播心理以及模式突破三个方面,对短视频的同质化现象和圈群文化的恶性循环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愈加丰富,受众的视觉选择更加多样。与此同时也为受众的价值选择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短视频要达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的目的,优化其叙事品性尤为关键。
在技术层面,短视频在画面叙事上为了适应手机、平板等竖屏媒介的传播方式,大多采用竖屏拍摄的方法对内容进行创作,通过对群众注意力的定向研究,短视频叙事的时间容量以1~5分钟居多。在此时间范围之内,受众更容易快速直观地检索事件本身,进而达到事件的有效传播。这种竖屏的画面展示,使得短视频画面叙事功能发生了极大改变。与普通荧幕不同,短视频大景别画面的信息减少,小景别画面的叙事效果增强,且视频本身缺少纵深空间的效果。在横屏视频中,观众视觉范围大,往往可以关注到环境内的潜在信息,但竖屏会把画面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所以竖屏短视频需要通过镜头的运动来弥补景别环境上的信息空缺。与此同时,竖屏短视频中的小景别镜头对大景别镜头的叙事功能进行替代,由于画面左右部分内容被镜头切割,画面内容就显得更为集中,这种集中就使畫面主体得到强调。观众可以快速获取画面中的关键信息,制作者的思想也可以更快的得到传递,这就使得短视频竖屏视频小景别画面的叙事效果比传统横屏视频更强。
在内容层面,短视频的叙事价值需要通过聚焦方式呈现。这种聚焦化可以概括为两种形式:小事件典型性放大和大事件客观性精炼。首先,就小事件典型性放大而言,如何快速吸引读者对文本进行解码成为叙事关键。将具备典型性的微观事件具象化,引起受众的群体性关注,进而达到群体共鸣的作用,可采用凸透视的方法。这类内容具备同样的潜在意义,在同样的“边框法则”内生产创作,在短视频的叙事表达中,这个方框得以被突出强调,以一种聚小量大的方式使小事具备概括性。与“凸透视”相反,“凹透视”更加强调对于事件的浓缩与提炼。某些大事件因为所涉及的问题过于庞大,使得受众无法有效接受其核心内容,而此类事件同样与受众生活发展密切相关。在此种条件之下,短视频的“凹透视”处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将宏观的大事件进行精炼,提取出易于理解的叙事主线,再以短视频形式进行生产与传播。这两种短视频的叙事手段,前者注重于吸引注意,后者注重于反映民情,两种透视方法构建起短视频聚焦化呈现的叙事策略性探索。
短视频以个体化的叙事方式为主,以人为本,以人为媒。在短视频竖屏的条件下,短视频以“第一视角”去展示创作者想要传递的价值取向。在这基础上,人格化表达就变得尤为重要。以新闻短视频叙事为例,传统的电视新闻倾向于主持人或记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陈述新闻过程,其叙事模式使受众和真实事件之间产生无法跨越的共识性鸿沟,受众始终会认为自己是事件的旁观者。而短视频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其第一人称的事件陈述成为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的正向作用力,短视频新闻的出现使受众自身成为新闻的参与者与传播者。短视频新闻将受众从新闻事件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生产者与传播者,打破了固有的新闻传播模式,使得受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进而产生极强的代入感,能迅速引发受众的共情。
以受众自行上传拍摄的视频来充盈的短视频数据库,犹如在网络拟态空间中建立起的一个华丽、热闹的广场,浏览用户在广场狂欢,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个性和自我,也享受着他人带给自己的精神愉悦。
“虚拟狂欢广场”这一概念借鉴的是前苏联哲学家、文学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的“狂欢理论”。巴赫金将世界与生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秩序世界,它官方、严肃、等级森严,是令人们恐惧、崇敬、屈服的存在;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世界,在那里人们展示自己、释放压力、宣告自由,是现实世界里的“颠倒世界”。
若现实世界是秩序世界的映射,那么网络平台便是狂欢广场的投放。网络视频平台作为短视频传播的媒介,是人们在网络中用短视频展示自己的平台,是受众缓解、释放来自现实社会压力的平台。这种社会压力往往夹带着受众对社交活动的拘谨和顾虑。短视频可有效地弥补受众自身在现实秩序世界中被约束的缺失化社交。这种短视频的交流方式,对内为分享者提供了精神狂欢的途径,对外将短视频以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呈现,获得其受众的认同和共鸣,并与天南海北的浏览用户进行诸如互动、沟通的社交活动,这构成了短视频对制作者现实缺失化社交的虚拟形式弥补。
关键词:短视频 叙事品性 传播心理 发展模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8.88亿。抖音作为短视频播出平台中的佼佼者,今年1月的“抖音数据报告”中披露,其单日活跃用户已超4亿。这些庞大的数据无不宣示着短视频这一视频样式正在当下的网络大环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借助网络这一传播方式,短视频也正在进一步开疆扩土,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
当下短视频叙事多采用专题性叙事的方法,通过多层叙事来展示想要表达的故事。叙事同质化的现象愈加严重,主题欠缺导致的一个剧本多次翻拍的现象正逐渐使受众产生乏味感,短视频叙事模式需要挖掘新亮点。短视频传播多以个体构成传播中心、采用互文手法、具备精细的分发方式和跨平台传播渠道,极其追求传播效果的可视化。短视频在传播上不仅存在同质化现象,而且易形成圈群文化。对此,笔者将从5G时代下短视频的叙事品性、传播心理以及模式突破三个方面,对短视频的同质化现象和圈群文化的恶性循环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叙事品性:聚焦化引发受众共情
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愈加丰富,受众的视觉选择更加多样。与此同时也为受众的价值选择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短视频要达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的目的,优化其叙事品性尤为关键。
在技术层面,短视频在画面叙事上为了适应手机、平板等竖屏媒介的传播方式,大多采用竖屏拍摄的方法对内容进行创作,通过对群众注意力的定向研究,短视频叙事的时间容量以1~5分钟居多。在此时间范围之内,受众更容易快速直观地检索事件本身,进而达到事件的有效传播。这种竖屏的画面展示,使得短视频画面叙事功能发生了极大改变。与普通荧幕不同,短视频大景别画面的信息减少,小景别画面的叙事效果增强,且视频本身缺少纵深空间的效果。在横屏视频中,观众视觉范围大,往往可以关注到环境内的潜在信息,但竖屏会把画面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所以竖屏短视频需要通过镜头的运动来弥补景别环境上的信息空缺。与此同时,竖屏短视频中的小景别镜头对大景别镜头的叙事功能进行替代,由于画面左右部分内容被镜头切割,画面内容就显得更为集中,这种集中就使畫面主体得到强调。观众可以快速获取画面中的关键信息,制作者的思想也可以更快的得到传递,这就使得短视频竖屏视频小景别画面的叙事效果比传统横屏视频更强。
在内容层面,短视频的叙事价值需要通过聚焦方式呈现。这种聚焦化可以概括为两种形式:小事件典型性放大和大事件客观性精炼。首先,就小事件典型性放大而言,如何快速吸引读者对文本进行解码成为叙事关键。将具备典型性的微观事件具象化,引起受众的群体性关注,进而达到群体共鸣的作用,可采用凸透视的方法。这类内容具备同样的潜在意义,在同样的“边框法则”内生产创作,在短视频的叙事表达中,这个方框得以被突出强调,以一种聚小量大的方式使小事具备概括性。与“凸透视”相反,“凹透视”更加强调对于事件的浓缩与提炼。某些大事件因为所涉及的问题过于庞大,使得受众无法有效接受其核心内容,而此类事件同样与受众生活发展密切相关。在此种条件之下,短视频的“凹透视”处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将宏观的大事件进行精炼,提取出易于理解的叙事主线,再以短视频形式进行生产与传播。这两种短视频的叙事手段,前者注重于吸引注意,后者注重于反映民情,两种透视方法构建起短视频聚焦化呈现的叙事策略性探索。
短视频以个体化的叙事方式为主,以人为本,以人为媒。在短视频竖屏的条件下,短视频以“第一视角”去展示创作者想要传递的价值取向。在这基础上,人格化表达就变得尤为重要。以新闻短视频叙事为例,传统的电视新闻倾向于主持人或记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陈述新闻过程,其叙事模式使受众和真实事件之间产生无法跨越的共识性鸿沟,受众始终会认为自己是事件的旁观者。而短视频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其第一人称的事件陈述成为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的正向作用力,短视频新闻的出现使受众自身成为新闻的参与者与传播者。短视频新闻将受众从新闻事件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生产者与传播者,打破了固有的新闻传播模式,使得受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进而产生极强的代入感,能迅速引发受众的共情。
二、传播心理:弥补缺失化社交
以受众自行上传拍摄的视频来充盈的短视频数据库,犹如在网络拟态空间中建立起的一个华丽、热闹的广场,浏览用户在广场狂欢,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个性和自我,也享受着他人带给自己的精神愉悦。
“虚拟狂欢广场”这一概念借鉴的是前苏联哲学家、文学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的“狂欢理论”。巴赫金将世界与生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秩序世界,它官方、严肃、等级森严,是令人们恐惧、崇敬、屈服的存在;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世界,在那里人们展示自己、释放压力、宣告自由,是现实世界里的“颠倒世界”。
若现实世界是秩序世界的映射,那么网络平台便是狂欢广场的投放。网络视频平台作为短视频传播的媒介,是人们在网络中用短视频展示自己的平台,是受众缓解、释放来自现实社会压力的平台。这种社会压力往往夹带着受众对社交活动的拘谨和顾虑。短视频可有效地弥补受众自身在现实秩序世界中被约束的缺失化社交。这种短视频的交流方式,对内为分享者提供了精神狂欢的途径,对外将短视频以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呈现,获得其受众的认同和共鸣,并与天南海北的浏览用户进行诸如互动、沟通的社交活动,这构成了短视频对制作者现实缺失化社交的虚拟形式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