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演绎《小花》的前前后后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晓庆的名字是和中国电影近30年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她和陈冲演绎了中国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小花》。这部在中国现当代电影史上充满创新意味的电影。它在革命理想的前提下。用鲜明的色彩和唯美的画面。展现了平实温暖的人性之美。在那个逐渐打开国门。放眼世界的时代,观众涌进电影院,重新燃起了对电影的热情。
  刘晓庆这样回忆那个时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出色地完成了新时期电影复兴的任务。我们处在全民看电影的时代:全中国每一个人都看电影。人们对我说你的电影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相信并承认天赋”
  
  《小花》改编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写的是1 947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个重要历史转折时刻的故事。虽然《桐柏英雄》是讲述战争的。但在《小花》里,导演带领剧组把影片重点很智慧地移到了亲情上,从战略思想转移到描写战争中人的命运。表现感人至深的兄妹情义。《小花》对人本身美好与纯真的描写和解读。在当年大量。文革反思电影带来叹息与痛苦的社会风潮中是一种逆流。然而。这正呼应了当时人民期望走出历史阴影的迫切心声。
  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北影厂的艺术顾问谢铁骊的支持。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还提出要强调“人情味”。
  此外。再加上王酩作的曲。李谷一唱的歌。《小花》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力量。许多人对“小花”的怀念。就是对自己青春的一种怀念。
  有“中国第一女星”之称的刘晓庆就是从《小花》开始走红的。从《小花》的崭露头角。到出演《瞧这一家子》荣膺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刘晓庆领一时风骚。
  “回首往事。我其实是一个不走运的人。从来就没有馅饼从天上掉下来过。就是掉下来也不会掉到我的嘴边,而落在了别人的口里。”刘晓庆有些自我解嘲地说。
  刘晓庆的父亲是她的继父。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与亲生父亲离了婚。并且各自都有了新的家庭也有了新的儿女。“父亲姓冉。母亲姓刘,我和妹妹一人跟着母亲姓一人跟着父亲姓。”
  刘晓庆家里是典型的“严母慈父”。母亲性急,望女成龙,时常对她打骂。而刘晓庆又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硬脾气。“记得一次母亲打得我鼻子出血。我就故意埋头对着地。眼看着血流了好大一片。母亲百般哄我才肯下台。”在刘晓庆的印象中。父亲是个典型的书呆子。成天“之乎者也”。给她和妹妹讲成语故事。“许多成语故事。尤其是‘二十四孝’影响了我一生。我一直没有去国外工作或在外国定居。很大的一部分理由是因为父母。我遵循一个信条:父母在。不远游。”
  当演员是刘晓庆从小的梦想。小时候,她还曾以《我的理想》为题写过作文。“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演员。当我演出结束的时候。能获得雷鸣般的掌声和鲜花。”这在当时与众不同的想法让刘晓庆的作文得到了“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评语。“我相信并承认天赋。我从来就认为演员是先天形成。真正的演员是学不会的。技巧只是指那些人人都可以掌握的东西。”刘晓庆说话时的语气很是有些骄傲。
  刘晓庆11岁小学毕业后。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扬琴专业。“那是我的黄金时代!单纯。向上。勤奋。朝气蓬勃。我每年以优异的成绩屹立在全班同学之中,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刘晓庆的阳光没有灿烂太久,就被乌云遮掩。“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是川东地下党员,又出生于地主家庭。‘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叛徒’。‘地主’。在牛棚里他宁死不屈,坚决不肯供出他的‘同党’(因为事实上没有什么同党)。造反派打断了他的双腿。从此他永远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只能坐在轮椅里上街了。”
  后来。刘晓庆开始教“忠字舞”。宣传《公报》。演“对口词”,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宣传队里演各种角色。“那个时候。我的演技相当拙劣,可以说谈不上什么演技。”一个宣传队长曾给她下过定义:“你打扬琴还行。绝对不能演戏!”可是僧少粥多。不演不行。不仅要演。还要五花八门。“没有什么创作。全是以模仿为主。不过我学得惟妙惟肖,还能在别人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造。常常比原版更好。这时候。别人时常说我演得好了。但我不以为然。我并不打算演戏。我早已迷恋上了音乐。扬琴。”
  这时候。附中的同学都要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了。他们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分配文件的下达。当队长念到“文艺专业的毕业生。一律分配到农村当普通农民”的时候。大家都傻了。刘晓庆被分配到了达县专区宣汉县农场。
  在农场。刘晓庆尽量使生活变得有光彩。白天认真劳动,晚上经常在晒坝上自弹自唱,给大伙开晚会。等待着时机悄悄到来。
  
  踏足电影圈
  
  6个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小型宣传队,代表农场去县城宣传党的《公报》。刘晓庆娴熟的演奏技巧和能歌善舞的本领,一下子被县宣传队的队长发现。此后的某一天。一名军人来到农场。拿出一份征兵登记表。问刘晓庆愿不愿意参军。刘晓庆拼命点头。最终。她如愿。“尽全力投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达县军分区宣传队的建设之中。集编。导演,奏于一身”。
  后来。宣传队解散。心情十分忧郁的刘晓庆听说成都部队话剧团招生组突然到达县军分区招人。她急切地报名表演。“我和另外两名女兵打赌。谁考上部队话剧团就送给其余两人影集。其结果是我们三人都通过了考试,一起调到了成都部队话剧团。”
  1975年3月的一天。刘晓庆随话剧团到壁山县给部队演出《杜鹃山》。像往常一样。大家都在准备晚上的演出。
  “刘晓庆,出来一下。”队长任士一在外面叫她。刘晓庆慢吞吞地走出门外。看见远远地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的面孔很熟悉。好像是在哪里见过。队长告诉她:“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张勇手和徐潮同志。”
  “后来。队长告诉我。此次来是为重拍影片《海鹰》挑选女主角扮演者。成都军区宣传部庄映副部长向他们推荐了我。”刘晓庆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念头:我这一辈子或许会和电影有什么瓜葛?
  随后。刘晓庆拿着部队的介绍信。来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办公室。“我怯生生地站在那里。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既不懂表演。也不会说普通话,对于大家的问话。我只能点头或是摇头。”
  试完妆以后。刘晓庆坐在镜子面前。导演、摄影师。一大群人围过来。对她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他们毫无顾忌地谈论她脸上众多的缺点。“我感到无地自容,飞跑回招待所,蒙着被子哭了一场。”
  哭够了,她坐起来。“我想不通。丑又怎么啦?我不服气,偏要使劲演好。”她跑到图书馆,借了一大堆书。画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以及许多表演方面的书籍。“我把导演给我勾划的要试演的几段戏一个人在房间里演 它八九十遍。凭感觉作自己最严厉的评判人。”
  怀着这股倔劲儿。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刘晓庆顺利通过试戏。
  当刘晓庆在银幕上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不相信那就是自己。因为“她”是那样陌生。
  当刘晓庆刚刚有点自信心的时候。《海鹰》突然停拍了。然而。绝处逢生。《南海长城》摄制组请刘晓庆去试戏。刘晓庆开始正式踏足影视圈。
  
  “我们的电影影响了一代人”
  
  当刘晓庆在拍的一部电影将要结束的时候。她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邀请她拍(小花)的电话。黄健中在电话里告诉她。请她在片子里扮演一个主要角色。剧本随后寄来。“我等了好多天。也没见剧本寄来。也不知道让我演什么角色。出于对北影的信任。我稀里糊涂来到北京报了到。第二天就要去黄山拍外景。”
  刘晓庆满腹牢骚地找到黄健中。问他为什么不给她寄剧本?黄健中只是微笑。“后来才知道。对剧本。大家都是一样的看法。在摄制过程中。我们全组制作人员齐心协力。改了九段戏,才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小花》。”
  为了拍《小花》拾担架一场戏。刘晓庆每天要在黄山的石梯上跪几遍,“有时吃完饭上楼梯,也要跪着走几步”。“原来以为跪着走几步不是十分难。谁知一跪。疼得直龇牙。到后来膝盖又红又肿。跪下就疼得钻心。最初我对这场戏有别的设想。经过这一跪我突然明白了好多道理。我明白了翠姑的高大所在。她是血肉之躯。那么她在跪的时候,一定是艰难之极的。到后来只能爬行。要是我。一定会走不到山顶。我按这样的想法拍了这场戏。”
  (小花)成功了。刘晓庆却失意了。
  “文革”刚刚结束后。在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看电影。不喜欢电影。我们的作品占据了中国老百姓相当部分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届“百花奖”评选活动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印有选票的那一期《大众电影》被抢购一空。《大众电影》编辑部专门重印了几次也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第三届’百花奖”评选成了举国上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而刘晓庆当时拍完了《小花》。《婚礼》。《瞧这一家子》三部影片。并且已在全国范围内放映过。根据“百花奖”规定。凡是本年度在国内公映过的影片都具备评选的资格。由此推出,刘晓庆有三个角色参加评比。
  有消息说,她是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的热门人选。“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收发室,每天观众给我的信件。邮包堆积如山。我不得不用麻袋去装。”
  “我当然要得就得最佳女主角奖。因为《小花》。《婚礼》我都演得好。《瞧这一家子》虽然也参加评选。可是我在里面饰演的张岚全片一共只有28个镜头。根本没有得奖的可能。再说当时‘百花奖‘也不分男女配角。配角奖只有一个,不像最佳男女主角至少名额多一个。得奖概率太低了。”
  第三届“百花奖”的主办人。负责人崔博泉在看刘晓庆演的一部影片的样片时。对她说。“这次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是陈冲”。“我扭头看他。眼前有许多小星星在飞。”
  “你是最佳配角奖获得者。本来这次‘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和配角奖都是你一个人的。但因为你有两部影片参赛。一部《婚礼》、一部《小花》,两个角色选票号码不同。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喜欢那个。票数分散了。他继续说。
  刘晓庆瞪圆了眼睛盯着他看。充满了恼怒。“就像一个一点火就会着的装满了汽油的汽油桶”。
  接着。刘晓庆昏头昏脑地参加了“百花奖”及各种奖项的颁奖仪式。
  “奋发图强。‘愤’发图强。自那以后。我拍每一部影片都为创作精品而拍。都为显示我的实力而拍。内心深处希望人们能为自己的错误后悔。”刘晓庆嘴角上扬,调侃自己的年轻气盛。
  “我甚至感谢并且开始庆幸当年我没有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了。正因为如此使我清醒。使我没有昏昏然;正因为如此使我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从而没有背上成功的包袱;正因为如此我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努力在艺术上追求完美;正因为如此我不停地变换形象。从一类角色跳到另一类角色;正因为如此使我保持了观众,使人们认为我的努力及才华超过我的所得。产生不平心理从而认为那些得奖的演员们不如我……”刘晓庆对《小花》及此后的演艺生涯总结道。
  对于他们那一代电影人取得的成绩,刘晓庆很是骄傲。“作为‘文化大革命’后新一代的电影演员。我们都来自四面八方。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纯属‘在野党’。可是电影。作为艺术王冠上的明珠在中国独霸天下。亳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一代的电影人。在当时实实在在地拥有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观众。我们的电影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甚至对他们人生的一个时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时间我们便走到了如今世界经济强国体系中,在这之中,证券行业产生的推动力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本文旨在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并根据现阶段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对证券公司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社会现象对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证券公司;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现目前社会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发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在看到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这就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缺乏硬件支持和软件应用;最后,由于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让基层公共文化
期刊
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回顾当时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中国。再看看今天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我们。真是使人产生无尽的感慨。的确。在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过程中。五四之时的先辈们做了很多尝试。谈五四运动就不能不谈当时的大背景。中国在五四之前的几十年内忧外患备受列强欺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五四时代的先进分子进行了彻底的反省。正是通过这样的大反省。使我们之后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其直接成果就是在1 921年成立的
期刊
摘要:现代的企业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是理念的竞争。企业要想更好地取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对其企业文化实适再造,在企业中广泛宣传引导,形成共识。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宣传媒体;引导方法  人们常说“三流企业拼营销、二流企业拼管理、一流企业拼文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是其核心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联,企业文化集中体
期刊
不抱怨的世界
期刊
是一个都市的夜。一个殖民地的夜。一个五月的夜。  恬静的微风。从海上吹来,踏过荡荡的水面;在江边的大厦上。飘拂着那些旗帜:那些三色旗。那些星条旗。那些太阳旗。还有那些大英帝国的旗帜。  这些风。这些淡淡的含着成性的风。也飘拂在那些酒醉的异国水手的大裤脚上。他们正从酒吧间。舞厅里出来。在静的柏油路上蹒跚着大步,倘徉归去。  这些风。这些醉人的微风,也飘拂在一些为香脂涂满了的颊上。那个谄媚的娇脸。还鼓
期刊
全国青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基本人民团体之一、是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我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青年救国会。  1937年4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建立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组织。  1948年9月,中共中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云南大地,蓝天白云,繁花似 锦,生机勃勃。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陪同下,来到腾冲、昆明等地,深入农村、古镇、生态湿地、年货市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调研,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 保山市所辖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曾是建
期刊
传喜同志是在深入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是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的先锋模范,是懂 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代表。为 大力宣传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 神,激励干部群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 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 王传喜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向他学 习。 王传喜同志是山东省临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新时代做好 '三 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 决定着全面小康社 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 "三农" ,念兹在兹, 语重心长的话语在农村广袤大地凝聚了共識, 迸发出新的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