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淄博市博物馆现藏有两件清代书法家刘墉的行草书册,经折装帖本,真迹,一为绢本《行草书册》;一为纸本《行书册》。品相均为完好。由于较为珍贵,从保护的角度,一直收于本馆库房内,秘不示人,在文化传承的今天,艺术理应面向大众。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艺术价值,我们把它请出来,研究它,其目的除了传播外,更是对书写者书法艺术的再认识。鉴于此,谈点体会,与大家共识。
行草书册
该册为绢本,古旧色。外册高35厘米,宽23厘米。内页字幅高27厘米,宽19厘米,16页,字3l行,共90字,每行三字不等。字如鹅卵大。
该本是剪贴了刘墉书作而装册的,剪贴痕迹犹在,册中原文是否有散失和遗漏,已无从考证了,只有对现有的内容来认定。
书迹原文是:
南唐主书作颤笔摻曲之状,道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法。画亦清爽不凡,别为一格。书画同体,故唐希雅好学金错书,有一笔三过之法,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乃如书法。李氏又复能墨竹,此互相备也。刘墉
下钤白文印“臣墉之印”、朱文印“石庵”。
以上原文是刘墉杜撰,还是剪贴者另有原文?这里已看不出它的真实面貌了,我们只能借鉴史料了:
据《谈荟》载;“南唐李后主(煜)善书,作颤笔摻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宣和书谱》谓:“后主又用金错刀法作书,亦清爽不凡,另为一格法。后主金错刀书用一笔三过之法,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乃如书法。”
《宣和书谱·花鸟三》载:“唐希雅初学李氏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之状。”
北宋人陶谷《清异录》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摻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
从以上句子看,刘氏可能有本而书,因暂无资料,这里不赘述了。
行书册
该册为蜡笔纸本,纸旧色黄。外册高22.5厘米,宽15厘米。内页字幅高21.5厘米,宽11厘米,10页,字20行,共96字,每行五字不等,字似核桃大,
该本同样是剪贴了刘墉的书作而装册的。所选用的是清人严可均《全后汉文·东都赋》里面的部分内容。
书迹的原文是: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而耳目弗菅,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库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登降饪宴之礼既毕,因)相与嗟叹元德,谠言宏说,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盘哉乎斯世!”刘墉
下钤白文印“刘墉之印”、朱文印“石庵”。
纵观全文,可以肯定地说,前面会是有遗漏的,这里也不作探讨了。
刘墉的书法艺术
清代书法在近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曾出现过碑学与帖学两大流派。以乾隆为界,前者为帖学期,后者为碑学期。而刘墉正处在碑学兴起的后帖学期,其书风仍然保持着晋唐、宋元时期的帖学遗风。文人之气犹存,不受碑派影响。
刘墉书法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时代造就了他。他出身名门望族、仕宦之家,三十几岁步入清廷为官,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王文善书,即善学前贤,又有创造性,自成一家书。他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明清帖学集大成者。由于身处社会之高层,加之渊博的学识修养,与成亲王、梁同书、翁方纲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
从两书册看刘墉的书法艺术,风格相近,书写时期不远。只是字的大小有区别。大者字形舒展,小者字形内敛。鉴于两书册均为剪贴辑字,不能窥其完整,这是给人留下的遗憾之处。我们也只能从其字形、结构、点划、用笔以及上下关系,来探其书法内质。虽是残篇,但能感觉出刘墉书法那字字珠玑、相得益彰的艺术魅力。
点是刘墉书法的重要特征之一,他的点,聚墨藏气,丰腴饱满。不论直点、横点、斜点均俯仰有势,遥相呼应。这可能是从“点似瓜子”“点如高山坠石”的古训里得到的启示吧,以点代划,由点简约笔划,因而扩展到字形抱圆式。字形以面为点,外弱内强,有凝其笔墨、稳如泰山的独特艺术风格,被世人誉之为“浓墨宰相”。
在刘墉字的笔划中,横、竖、撇、捺皆为短促,不大伸大展,不事张扬,保持团和之气。用笔中,则强调下笔和收笔的重按一轻提一重按的顿挫节奏,虚化一笔的中间段,形成了筋骨粗壮、屈腿抱团、外柔内刚的艺术效果。这大概是浸润楷书已久,择笔短毫,用笔谨慎的缘故。然楷书功底,尽在腕底,美不胜收。
偏旁部首的规范,是构建好一个字的关键,此册刘墉书法的偏旁部首,各自到位,独立成形,不挤兑,不越位,不突兀,不矮化。既相互谦让照应,又主次分明,随形赋势,恰到好处,为架构一个整体字,储备了良好的板块基础,足见临池之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刘墉的字视为“黑、圆、光”,但从该二册书贴中看,并非完全这样。刘墉书法既有晋唐风骨,又有宋元意态,董、赵之气藏于毫端。大字不见散,小字不显肿;上下叠加,层次分明;左右相照,互不拥挤;静中有动,顾盼生情。纤巧之笔贯于纸上;筋骨之貌露于形中;生涩之势展于字外。回环趋势、萦带左右、粗细变化被刘墉运用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黑圆光”说,只是停留在表象之上。
明清书法家虽然带有馆阁体痕迹,但在今天看来,刘墉书法在书史的长河中,仍然有着耀眼的高度,光彩照人,是后人难以企及的。正如包世臣评其曰:“意兴学识,超然尘外”(《艺舟双楫》),近人康有为评其曰:“大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广艺舟双楫》)。此语不虚。
行草书册
该册为绢本,古旧色。外册高35厘米,宽23厘米。内页字幅高27厘米,宽19厘米,16页,字3l行,共90字,每行三字不等。字如鹅卵大。
该本是剪贴了刘墉书作而装册的,剪贴痕迹犹在,册中原文是否有散失和遗漏,已无从考证了,只有对现有的内容来认定。
书迹原文是:
南唐主书作颤笔摻曲之状,道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法。画亦清爽不凡,别为一格。书画同体,故唐希雅好学金错书,有一笔三过之法,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乃如书法。李氏又复能墨竹,此互相备也。刘墉
下钤白文印“臣墉之印”、朱文印“石庵”。
以上原文是刘墉杜撰,还是剪贴者另有原文?这里已看不出它的真实面貌了,我们只能借鉴史料了:
据《谈荟》载;“南唐李后主(煜)善书,作颤笔摻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宣和书谱》谓:“后主又用金错刀法作书,亦清爽不凡,另为一格法。后主金错刀书用一笔三过之法,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乃如书法。”
《宣和书谱·花鸟三》载:“唐希雅初学李氏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之状。”
北宋人陶谷《清异录》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摻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
从以上句子看,刘氏可能有本而书,因暂无资料,这里不赘述了。
行书册
该册为蜡笔纸本,纸旧色黄。外册高22.5厘米,宽15厘米。内页字幅高21.5厘米,宽11厘米,10页,字20行,共96字,每行五字不等,字似核桃大,
该本同样是剪贴了刘墉的书作而装册的。所选用的是清人严可均《全后汉文·东都赋》里面的部分内容。
书迹的原文是: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而耳目弗菅,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库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登降饪宴之礼既毕,因)相与嗟叹元德,谠言宏说,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盘哉乎斯世!”刘墉
下钤白文印“刘墉之印”、朱文印“石庵”。
纵观全文,可以肯定地说,前面会是有遗漏的,这里也不作探讨了。
刘墉的书法艺术
清代书法在近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曾出现过碑学与帖学两大流派。以乾隆为界,前者为帖学期,后者为碑学期。而刘墉正处在碑学兴起的后帖学期,其书风仍然保持着晋唐、宋元时期的帖学遗风。文人之气犹存,不受碑派影响。
刘墉书法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时代造就了他。他出身名门望族、仕宦之家,三十几岁步入清廷为官,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王文善书,即善学前贤,又有创造性,自成一家书。他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明清帖学集大成者。由于身处社会之高层,加之渊博的学识修养,与成亲王、梁同书、翁方纲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
从两书册看刘墉的书法艺术,风格相近,书写时期不远。只是字的大小有区别。大者字形舒展,小者字形内敛。鉴于两书册均为剪贴辑字,不能窥其完整,这是给人留下的遗憾之处。我们也只能从其字形、结构、点划、用笔以及上下关系,来探其书法内质。虽是残篇,但能感觉出刘墉书法那字字珠玑、相得益彰的艺术魅力。
点是刘墉书法的重要特征之一,他的点,聚墨藏气,丰腴饱满。不论直点、横点、斜点均俯仰有势,遥相呼应。这可能是从“点似瓜子”“点如高山坠石”的古训里得到的启示吧,以点代划,由点简约笔划,因而扩展到字形抱圆式。字形以面为点,外弱内强,有凝其笔墨、稳如泰山的独特艺术风格,被世人誉之为“浓墨宰相”。
在刘墉字的笔划中,横、竖、撇、捺皆为短促,不大伸大展,不事张扬,保持团和之气。用笔中,则强调下笔和收笔的重按一轻提一重按的顿挫节奏,虚化一笔的中间段,形成了筋骨粗壮、屈腿抱团、外柔内刚的艺术效果。这大概是浸润楷书已久,择笔短毫,用笔谨慎的缘故。然楷书功底,尽在腕底,美不胜收。
偏旁部首的规范,是构建好一个字的关键,此册刘墉书法的偏旁部首,各自到位,独立成形,不挤兑,不越位,不突兀,不矮化。既相互谦让照应,又主次分明,随形赋势,恰到好处,为架构一个整体字,储备了良好的板块基础,足见临池之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刘墉的字视为“黑、圆、光”,但从该二册书贴中看,并非完全这样。刘墉书法既有晋唐风骨,又有宋元意态,董、赵之气藏于毫端。大字不见散,小字不显肿;上下叠加,层次分明;左右相照,互不拥挤;静中有动,顾盼生情。纤巧之笔贯于纸上;筋骨之貌露于形中;生涩之势展于字外。回环趋势、萦带左右、粗细变化被刘墉运用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黑圆光”说,只是停留在表象之上。
明清书法家虽然带有馆阁体痕迹,但在今天看来,刘墉书法在书史的长河中,仍然有着耀眼的高度,光彩照人,是后人难以企及的。正如包世臣评其曰:“意兴学识,超然尘外”(《艺舟双楫》),近人康有为评其曰:“大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广艺舟双楫》)。此语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