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国年间,许多书画名家都喜欢在铜面上创作书画,而后交由名刻工,最后完成铜质文房的制作。这些书画名家有吴待秋、林纾、姚茫父、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等,其中的代表人物当为陈师曾和姚茫父。茫父先生曾说:“余与师曾的画往往溢于纸绢之外”,指的就是在铜上创作书画作品,也称之为“书画铜”。新中国成立后,在铜板上创作书画的名家较少,但偶尔为之的也有唐云、谢稚柳等人。
笔者收藏有是一件刻铜作品,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0.5厘米,铜质为红铜(或称为紫铜),所绘内容为“丰收图”。巧的是,在1952年,潘天寿也画过一幅纸本的《丰收图》(现藏潘天寿纪念馆)。二者相较,无论是布局、内容及题款,均有较高的相似度。那么,此刻铜是否出自潘天寿之手呢?
同绘丰收图
这件铜版画面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农村粮食丰收的场景。画面中心是一副张贴于院落大门上的对联,上联为“十年迎建设”,下联是“五谷庆丰登”,横批为“国泰民安”;画面中,柳树下绘几间瓦屋,院内一人正在劳动。画面左下方刻绘一群鸡,有站立张望的,有伫于条石上的、有正在啄食的??条石旁是一些乱木,乱木上是一堵院墙,上有隶书题字“丰收图”,另一行用行书题写“五九国庆寿”;左侧墙角勾勒出一堆草垛;画面左下边刻绘了四位农民正赶着满载粮食的牛车回村落,健壮的耕牛及牛车采用写实的手法,人物的开脸及衣着用古法绘出;牛车上方的院墙上有5株露头的棕榈树。
而在1952年,潘天寿曾画过一幅纸本的《丰收图》。从构图及绘画内容看,铜版与纸本绘画有很高的相似度。现有资料从未记载过潘天寿画过铜版,加上铜版与纸本绘画较高的相似性,或许会让人认为此铜版可能是现代人依据纸本绘画后仿的。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潘天寿以纸本绘画为基础在铜版上进行了再创作。
为国庆献礼
195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浙江美术界也不例外。一篇关于浙江省美术创作会议的报道文章《迎接国庆十周年 争取美术创作的更大丰收》可以反映当时的情况。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浙江省文化局与浙江省美术美协统筹委会,于一月五日,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联合召开浙江省美术创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全国美术工作会议的精神,来迎接国庆十周年,争取美术创作的更大丰收。”
文章最后写道:“代表们都情绪高涨、信心百倍,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自己创作并发动群众创作出更新更美的美术作品,来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浙江美术学院有关人士就美术创作等议题作了发言报告。1959年,潘天寿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应该知道这次会议的精神,并会带头完成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创作任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潘天寿书画集》中,有三张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由此可窥见一斑。
潘天寿在书画创作上极为认真,对不满意或能改进的绘画作品会反复进行再创作,如《江州夜泊图》就有至少三种版本,时间跨度十余年。旧构图新处理,是潘天寿的一贯作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竹谷图》、《古松矮屋老夫家》等。抗战期间在云南时,潘天寿自题荷花:“往事不堪重回忆,十年一幅旧荷花”。
所以,笔者猜测,潘天寿或许认为《丰收图》适合于刻铜创作,尤其适合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之作,于是,他重绘“丰收图”于铜版之上,以示纪念。
有诸多差异
尽管铜版与纸本绘画相似度高,但因尺幅不同,所以在构图及绘制方面还是有诸多差异。
耕牛及车
牛是潘天寿擅长的题材,其所绘之牛体型健硕霸悍,犄角宽大而向上翘起。铜版耕牛与纸本绘画均保留了潘天寿一贯绘牛之特征,但铜版耕牛简化了背上鞍子及绳套,四蹄做了接近圆形化处理,与实际的水牛更接近,写实感更强,呈现了耕牛的稳健及力量感。
铜版耕牛嘴角微张,两眼直视草垛,似乎想吃草,表现了牛的心理活动。牛尾微翘,也体现了动感。铜版横幅相对较长,画者采用写实手法完整绘出牛车;而纸本横幅相对较短,仅绘半截牛车。
鸡群
铜版与纸本绘画最大不同在于所绘鸡群。铜版中有一只跑动的鸡,纸本绘画则是一只站立的鸡。前者增加了鸡群姿态的差异性,加强了画内画外的联系,通过苔点增加了鸡食,鸡正在进食的场景生动形象。
人物
肩扛铁锨的农民在铜版里与牛的相对位置稍稍拉远,造成其两腿脚没有被牛遮挡住。画者通过简单的两笔就将人物的一双腿脚勾勒出来。
柳树与瓦屋
由于尺幅比例的差异,铜版只取柳树主树干,增画了更多迎风摇曳的柳枝。树荫下瓦屋上部之间通过苔点过渡,增添了庭院内的勃勃生机。
正面墙脚
铜版横幅加长,耕牛与草垛、鸡群之间的距离增大,使正面院墙完全暴露,画者通过增画两条平行线,再用小竖线分割,来表示墙脚的承重砖。铜版有小竖线的主要原因是和院墙顶上一块块的屋檐瓦相匹配。
棕榈树
纸本绘画能看见的棕榈树有4株,铜版是5株,这与铜版横向尺幅相对较长有关。
对联
对联所书并非潘天寿的常见书法风格。铜版用笔凝练厚重,在“庆”和“迎”二字写法上与纸本绘画有差异。
题款风格
铜版与绘画纸本的题款,用隶书题写绘画主题,而后用行书题写年款。“丰收图”三字隶书风格不易判断比较,现仅就铜版行书风格的款识进行简单分析。
潘天寿在《中国画题款研究》一文中指出:“以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可略“一九”二字,仅用“五六年”“五七年”的纪写方法,使减少数字的重叠,较为好些,未知可否? ”
由此可见,“五九”款既符合潘天寿自己的观点,也与纸本绘画中大量出现的“五九”二字风格相符。缺五九年的“年”字,笔者分析可能是受题款位置的长度限制。
另外,铜质面光滑不吸墨,墨的渲染、枯湿等不易表达,但点、线、飞白等表达与纸绢无异,金石韵味足。这件刻铜作品,画者首先考虑到了铜与绢纸上的差异,充分利用点来描绘物象,如用点表示草垛、耕牛的毛皮、牛车上的粮食、瓦屋间茂盛的植物等。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此刻铜作品可能是潘天寿依据1952年《丰收图》纸本亲笔绘制的。但是否就是出自其手,尚待进一步的资料研究。
笔者收藏有是一件刻铜作品,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0.5厘米,铜质为红铜(或称为紫铜),所绘内容为“丰收图”。巧的是,在1952年,潘天寿也画过一幅纸本的《丰收图》(现藏潘天寿纪念馆)。二者相较,无论是布局、内容及题款,均有较高的相似度。那么,此刻铜是否出自潘天寿之手呢?
同绘丰收图
这件铜版画面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农村粮食丰收的场景。画面中心是一副张贴于院落大门上的对联,上联为“十年迎建设”,下联是“五谷庆丰登”,横批为“国泰民安”;画面中,柳树下绘几间瓦屋,院内一人正在劳动。画面左下方刻绘一群鸡,有站立张望的,有伫于条石上的、有正在啄食的??条石旁是一些乱木,乱木上是一堵院墙,上有隶书题字“丰收图”,另一行用行书题写“五九国庆寿”;左侧墙角勾勒出一堆草垛;画面左下边刻绘了四位农民正赶着满载粮食的牛车回村落,健壮的耕牛及牛车采用写实的手法,人物的开脸及衣着用古法绘出;牛车上方的院墙上有5株露头的棕榈树。
而在1952年,潘天寿曾画过一幅纸本的《丰收图》。从构图及绘画内容看,铜版与纸本绘画有很高的相似度。现有资料从未记载过潘天寿画过铜版,加上铜版与纸本绘画较高的相似性,或许会让人认为此铜版可能是现代人依据纸本绘画后仿的。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潘天寿以纸本绘画为基础在铜版上进行了再创作。
为国庆献礼
195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浙江美术界也不例外。一篇关于浙江省美术创作会议的报道文章《迎接国庆十周年 争取美术创作的更大丰收》可以反映当时的情况。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浙江省文化局与浙江省美术美协统筹委会,于一月五日,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联合召开浙江省美术创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全国美术工作会议的精神,来迎接国庆十周年,争取美术创作的更大丰收。”
文章最后写道:“代表们都情绪高涨、信心百倍,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自己创作并发动群众创作出更新更美的美术作品,来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浙江美术学院有关人士就美术创作等议题作了发言报告。1959年,潘天寿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应该知道这次会议的精神,并会带头完成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创作任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潘天寿书画集》中,有三张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由此可窥见一斑。
潘天寿在书画创作上极为认真,对不满意或能改进的绘画作品会反复进行再创作,如《江州夜泊图》就有至少三种版本,时间跨度十余年。旧构图新处理,是潘天寿的一贯作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竹谷图》、《古松矮屋老夫家》等。抗战期间在云南时,潘天寿自题荷花:“往事不堪重回忆,十年一幅旧荷花”。
所以,笔者猜测,潘天寿或许认为《丰收图》适合于刻铜创作,尤其适合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之作,于是,他重绘“丰收图”于铜版之上,以示纪念。
有诸多差异
尽管铜版与纸本绘画相似度高,但因尺幅不同,所以在构图及绘制方面还是有诸多差异。
耕牛及车
牛是潘天寿擅长的题材,其所绘之牛体型健硕霸悍,犄角宽大而向上翘起。铜版耕牛与纸本绘画均保留了潘天寿一贯绘牛之特征,但铜版耕牛简化了背上鞍子及绳套,四蹄做了接近圆形化处理,与实际的水牛更接近,写实感更强,呈现了耕牛的稳健及力量感。
铜版耕牛嘴角微张,两眼直视草垛,似乎想吃草,表现了牛的心理活动。牛尾微翘,也体现了动感。铜版横幅相对较长,画者采用写实手法完整绘出牛车;而纸本横幅相对较短,仅绘半截牛车。
鸡群
铜版与纸本绘画最大不同在于所绘鸡群。铜版中有一只跑动的鸡,纸本绘画则是一只站立的鸡。前者增加了鸡群姿态的差异性,加强了画内画外的联系,通过苔点增加了鸡食,鸡正在进食的场景生动形象。
人物
肩扛铁锨的农民在铜版里与牛的相对位置稍稍拉远,造成其两腿脚没有被牛遮挡住。画者通过简单的两笔就将人物的一双腿脚勾勒出来。
柳树与瓦屋
由于尺幅比例的差异,铜版只取柳树主树干,增画了更多迎风摇曳的柳枝。树荫下瓦屋上部之间通过苔点过渡,增添了庭院内的勃勃生机。
正面墙脚
铜版横幅加长,耕牛与草垛、鸡群之间的距离增大,使正面院墙完全暴露,画者通过增画两条平行线,再用小竖线分割,来表示墙脚的承重砖。铜版有小竖线的主要原因是和院墙顶上一块块的屋檐瓦相匹配。
棕榈树
纸本绘画能看见的棕榈树有4株,铜版是5株,这与铜版横向尺幅相对较长有关。
对联
对联所书并非潘天寿的常见书法风格。铜版用笔凝练厚重,在“庆”和“迎”二字写法上与纸本绘画有差异。
题款风格
铜版与绘画纸本的题款,用隶书题写绘画主题,而后用行书题写年款。“丰收图”三字隶书风格不易判断比较,现仅就铜版行书风格的款识进行简单分析。
潘天寿在《中国画题款研究》一文中指出:“以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可略“一九”二字,仅用“五六年”“五七年”的纪写方法,使减少数字的重叠,较为好些,未知可否? ”
由此可见,“五九”款既符合潘天寿自己的观点,也与纸本绘画中大量出现的“五九”二字风格相符。缺五九年的“年”字,笔者分析可能是受题款位置的长度限制。
另外,铜质面光滑不吸墨,墨的渲染、枯湿等不易表达,但点、线、飞白等表达与纸绢无异,金石韵味足。这件刻铜作品,画者首先考虑到了铜与绢纸上的差异,充分利用点来描绘物象,如用点表示草垛、耕牛的毛皮、牛车上的粮食、瓦屋间茂盛的植物等。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此刻铜作品可能是潘天寿依据1952年《丰收图》纸本亲笔绘制的。但是否就是出自其手,尚待进一步的资料研究。